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司他汀对内毒素休克兔肿瘤坏死因子-a与白介素6及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及其剂量关系

    作者:陈晓兵;李小民;许铁;王言理;刘克喜;陈雪峰

    目的 观察内毒素(ET)致兔感染性休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IL-6和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变化,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汀对感染性休克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50只日本长耳大白兔随机分为内毒素致伤空白组(空白组),地塞米松(DXM)干预组(DXM组)及3种不同剂量乌司他汀(UTI)干预组(U1、U2、U3三个亚组).用ET(2 mg/kg)一次性静脉注射复制兔感染性休克模型,达休克标准后空白组应用0.9%氯化钠溶液2 ml,DXM组用DXM(1 mg/kg)、U1组用UTI(2.5×10~4 U/kg)、U2组用UTI(5.0×10~4 U/kg)、U3组用UTI(10.0×10~4 U/kg)分别溶于2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进行干预,检测休克0 h和干预后1、2、4、6、12 h血浆中TNF-a、IL-6水平,观察肺组织免疫组化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 5组兔达感染性休克标准时血浆中的TNF-a、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兔休克后不同干预时间点TNF-a、IL-6的水平在UTI组与空白组及DX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在肺组织的表达空白组高,U3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a、IL-6的水平及NF-κB表达在U1、U2、U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TI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TNF-a、IL-6的表达,剂量越大,作用越明显.

  • 丹参酮注射液联合乌司他汀对颅脑损伤病人脑保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路顺利

    目的 探讨丹参酮注射液联合乌司他汀对颅脑损伤病人脑保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颅脑损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颅脑损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注射液.对比两组脑神经损伤指标s100b、脑血流及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动态阻抗(DR)、脑血管特征性阻抗(ZCV)、脑血管外周阻力(R)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分别为(16.9±2.5)ng/mL、(4.6±0.5)pg/mL、(5.3±0.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S100B水平高于治疗前,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8 d观察组S100B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结论 丹参酮联合乌司他汀可以对颅脑损伤病人脑保护,改善其炎症反应.

  • 百草枯中毒大鼠肺中TNF-α、TGF-β1和HYP表达及乌司他汀干预效果

    作者:左亚林;孔海英;宋彦叶;姚松强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大鼠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羟脯氨酸(HYP)的表达及乌司他汀干预效果.方法 SD大鼠10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和干预组,每组36只.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1 ml,染毒组和干预组百草枯灌胃75 mg/kg.同时干预组腹腔注射乌司他汀10×104U,1次/d,连续14 d;对照组和染毒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 ml,1次/d,连续14 d.分别在染毒后第1、第3、第7、第14天,取每组9只大鼠,分别检测血浆中TNF-α、TGF-β1、HYP水平,测量大鼠体质量、肺湿重,计算肺脏系数.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第1、第3、第7、第14天,染毒组和干预组肺脏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第14天,干预组肺脏系数明显低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第3、第7、第14天,染毒组和干预组血浆中TNF-α、TGF-β1、HY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浆中TNF-α、TGF-β1、HYP水平明显低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肺组织见大量红细胞,肺泡腔明显渗出液,大量炎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狭窄.干预组肺组织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少量渗出液,肺水肿明显减轻.结论 乌司他汀有效降低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浆中TNF-α、TGF-β1、HYP水平,抑制大鼠肺纤维化,减轻肺损伤.

  • 乌司他汀对心肺复苏术后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变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湘民

    目的 观察心肺复苏术(CPR)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的发生,探讨乌司他汀对炎症介质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2005年12月至2007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救治的CPR后存活>72h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汀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7),以10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组(n=10),治疗组和对照组于心脏搏动恢复72h后抽取外周血,比较3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同时对患者进行SIRS的评估.结果 CPR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NF-α、 IL-6均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患者TNF-α、 IL-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SI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对64.7%).结论 乌司他汀能够有效地抑制CPR后机体炎症反应,可能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 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刘军

    目的:探究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的患者均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患者.B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来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量化处理后,分别以数据的形式来进行统计,并在两组间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根据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A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48例,占96.0%,B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8例,占76.0%,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X2=10.6985;P<0.05);同时,在B组中,出现不良反那样的患者有12例,占24.0%,而在A组中,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占6.0%,两组的差异显著(X2=6.3529;P<0.05),A组的治疗安全性明显更高.结论:采用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来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的有效率高并且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同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安全性高,整体的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

    作者:徐俊;张思敏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分为乌司他汀联合常规治疗组(UTN组)和常规治疗组(CON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6、IL-8、IL-10、淋巴细胞(Ly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差异.结果:UTN组和CO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治疗前的hs-CRP、TNF-α、IL-6、IL-8和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hs-CRP、TNF-α、IL-6、IL-8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0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TN组儿童治疗后的hs-CRP、TNF-α、IL-6和IL-8均显著低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0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TN组和CO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治疗前Lym、CD3+、CD4+和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Lym、CD3+和CD4+淋巴细胞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8+淋巴细胞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TN组儿童治疗后的Lym、CD3+和CD4+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8+淋巴细胞显著低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汀可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血清hs-CRP、TNF-α、IL-6、IL-8,提高IL-10和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

  •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对其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吕昊泽;吕宁宁;刘仲祥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外科急腹症,其病情险恶,有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研究指出[1,2],其病死率达到了20%以上,在临床上常常会在短时间内进展成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从而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既往研究指出急性胰腺炎(AP)患者体内的大量胰酶被较早地激活而引起了胰腺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使得机体中大量的炎症介质诸如 CRP、TNF-ɑ、IL-6及 IL-8的释放[3],而这一系列的改变则是疾病进展为 SAP 的重要诱因,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并探讨其对机体炎性因子释放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乌司他汀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亚新;刘宝华;李海峰;刘晓亮

    目的 探讨乌司他可应用失血性休克治疗时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于复苏时予以乌司他汀治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血管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血浆cNOS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治疗组2 h及4 h时cNOS均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血浆中iNOS在体克末及复苏时均明显上升,而治疗组在复苏后iNOS测定值明显下降.治疗组在复苏后2 h及4 h与对照组相比对ET的增高有明显抑制(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后体内iNOS及ET升高,乌司他汀对其升高有抑制作用,并可促进cNOS的释放,从而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 乌司他汀对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作者:韩林;熊滨;庞静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各种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高代谢状态和多种炎性介质的失控释放,终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老年SIRS患者由于免疫力差和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产生的各种内、外源性炎症介质容易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或称"瀑布效应",进而引起MODS[2].乌司他汀(UTI)是从人尿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清除自由基、抑制溶酶体释放及多种蛋白酶活性、减少炎性渗出的作用[3].目前国内外将UTI用于治疗老年SIRS患者并探讨其抗炎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UTI干预老年SIRS患者86例,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浆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UTI抗炎的机制.

  • 早期生大黄三腔鼻空肠管灌注联合乌司他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作者:陈雪梅

    目的:探讨早期生大黄三腔鼻空肠管灌注联合乌司他汀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三腔鼻空肠喂养管进行早期的胃肠道灌注,比较两组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消化道出血及急性肾衰竭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生大黄通过三腔鼻空肠喂养管胃肠道灌注联合乌司他汀,能有效减轻重症胰腺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胃肠道功能,减少并发症。

  • 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胡中邦;刘尚忠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给予奥曲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汀,连续给药7~10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剂量乌司他汀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屏障的保护作用

    作者:江帆;王茂娟;张练;谢红;张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汀对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大鼠肝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通过手术造成胆总管梗阻并注射细菌内毒素造成ACST模型,造模48 h后处死,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分别进行假手术(SN组)、ACST造模手术(ACST组)、ACST造模手术+乌司他汀治疗,依据乌司他汀浓度分为低(20000U/kg·d)(ASCT-L组)、中(40000U/kg·d)(ASCT-M组)、高(80000U/kg·d)(ASCT-H组)三组,采集血液进行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采集部分肝组织进行组织染色,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并分析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SN组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TB和ALT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乌司他汀治疗后各组大鼠TB和ALT水平随剂量增加而明显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大鼠IL-6、IL-10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乌司他汀治疗后各组大鼠IL-6和TNF-α水平随剂量增加而降低,IL-10水平随剂量增加而升高,不同剂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ST组肝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SN组,Occludin和ZO-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乌司他汀治疗后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Occludin和ZO-1基因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结论:乌司他汀治疗ACST大鼠疗效显著,对肝屏障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治疗效果与剂量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其机制及合适的给药剂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 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段银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抗炎、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显效13例(52%),好转10例(40%),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9例(36%),好转9例(36%),总有效率为7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及尿淀粉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明确,可有效缩短疗程。

  • 乌司他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菁宙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奥曲肽注射液;治疗组患者使用乌司他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10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有效缩短患者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P<0.05)。经计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结论: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采用。

  • 乌司他汀、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用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作者:夏德武

    目的 探讨乌司他汀、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用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在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中的作用.方法 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3例单用生长抑素治疗为对照组;23例用乌司他汀、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用治疗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生化指标、评分的比较、疗效及在防止MODS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在平均住院天数、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前后白蛋白、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APCHEⅡ评分和MODS发生率方面,治疗组疗效显著(P<0.05).结论 乌司他汀、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用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突出,各项生化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同时能有效地预防和阻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MODS发展.

  •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对其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朱铢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单独采用乌司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7d的CRP、TNF-α、IL-6、IL-8水平.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56% (34/45),观察组为93.33%(42/4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x2=8.295,P<0.05.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6及IL-8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后10 d观察组的CRP水平均在相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5d观察组的TNF-α、IL-6及IL-8水平均在相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汀应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全身炎性反应,对于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 乌司他汀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东升;王发祥;卢峰;柏广富

    目的 通过对乌司他汀(ul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traumatic shock,HTS)效果的观察和疾病转归过程的研究,探讨其对HT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HTS158例随机分为用UTI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常规,肝、肾功能及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例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第3、5天的TNF-α、WBC、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白蛋白(ALB)则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发生MODS例数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TI能够有效抑制细胞促炎因子的过度释放,减少组织细胞的损伤,改善微循环和灌注,阻断MODS的形成和发展,在保护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方面疗效显著,且能减少ICU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及MODS发生例数,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乌司他汀对兔脑出血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许莉;侯群;佟丽妍

    目的:通过观察脑出血兔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一 氧化氮(NO)含量变化,探讨乌司他汀的脑保护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组、模型组、乌司他汀 1天组和乌司他汀 3天组,每组 10只.用自体血法制备兔脑出血模型,应用 Ellisa法测定各组兔血清STM、vWF、NO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TM、vWF和NO含 量显著增高(P<0.05).乌司他汀 1天组、3天组的STM、vWF和NO均低于模型组(P<0.05),乌司他 汀 3天组STM、vWF和NO含量与乌司他汀 1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 汀抑制STM、vWF和NO生成,从而减轻脑出血兔脑细胞的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 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

    作者:林永辉;田华;陈力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汀治疗组和一般常规治疗组两组,两组患者住院后分别在第1、4、7、10天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血浆内毒素水平,结合APACHEⅡ评分系统分析观察乌司他汀的临床疗效.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第1天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10±0.23)IU/L和(0.20±0.50)IU/L(P<0.001),治疗组血清淀粉酶、血浆内毒素水平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1),住院第7天APACHEⅡ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乌司他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并能降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改善预后.

  • 乌司他汀辅助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孟琳琳

    目的 探讨乌司他汀辅助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抑酸护胃、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生长抑素8mg/d联合乌司他汀30万U/d静脉泵入治疗;对照组单用生长抑素8mg/d静脉泵入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疗程结束统计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3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5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汀辅助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86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