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痤疮颗粒体外抑菌及对小鼠耳肿胀与去势雌性小鼠子宫重量的影响

    作者:尹东辉;金翠英;李洪涛;魏领地;闫兴丽;李月玺

    痤疮颗粒是根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李月玺老师的临床经验方,经多年临床实践科学研制而成的复方制剂.

  • 痤疮颗粒抑菌抗炎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与去卵巢雌性小鼠子宫重量的影响

    作者:尹东辉;王少杰;韦建华;金翠英;李洪涛;魏领地;李月玺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痤疮机理,了解痤疮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分别进行体外抑菌、体内抗菌、对小鼠耳壳急性渗出性炎症的影响,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大鼠腹腔白细胞游走的影响,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和对去卵巢雌性小鼠子宫重量的影响实验.结果痤疮颗粒对5种47株临床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丙酸痤疮杆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力;痤疮颗粒对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存活率为70%;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壳急性渗出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羟甲基纤维素(CMC)引起的炎症渗出液中白细胞数量抑制率为62.65%;不同时间扩张小鼠耳廓细动脉和细静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或P<0.05;对去卵巢雌性小鼠子宫重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痤疮颗粒具有明显抑菌、抗炎、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该作用与本药凉血解毒、燥湿清热、活血消肿功效相一致.

  • 痤疮颗粒对痤疮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亚贤;王婷婷;关红捷;沈小平;王慧;张友堂

    [目的]探讨痤疮颗粒对痤疮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检测痤疮颗粒对痤疮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应用痤疮颗粒治疗痤疮患者后,其血清中的IL-8和TNF-α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显著变化(P<0.01);并且疗后患者血清中IL-8和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痤疮颗粒能够改变痤疮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

  • 痤疮颗粒抑菌抗炎及改善微循环作用研究

    作者:尹东辉;金翠英;闫兴丽;李洪涛;魏领地;李月玺

    探讨中药治疗痤疮机理,验证痤疮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选择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进行体内抗菌、抗炎、对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实验。结果,痤疮颗粒对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有明显的体内保护作用。存活率为70%;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有一定抑制作用;对CMC引起的炎症渗出液中白细胞数量抑制率为62.65%;扩张小鼠耳廓细动脉和细静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5。座疮颗粒具有体内抗菌、抗炎及改善微循环作用。验证了本品清热除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功能。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痤疮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王栋;赵远征;隋丽华;韩国柱

    目的:建立痤疮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C18为色谱柱.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100:100:0.4:0.1)为流动相,测定痤疮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达到基线分离,黄芩苷的保留时间为6.190min.线性范围为0.8~4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2.10‰结论:实验建立了HPLC法测定痤疮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该法准确、专属性及重现性好且快速简便,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 痤疮颗粒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白海玉;苏云明;张友堂;赵艳

    目的:研究痤疮颗粒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睾酮浓度,测算大鼠睾丸、附睾、精囊、前列腺系数,观察痤疮颗粒对性激素的影响;分别进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增加实验,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痤疮颗粒能够降低丙酸睾酮(TP)引起的未成熟大鼠血清睾酮的升高,降低其附睾、精囊、前列腺的重量;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结论:痤疮颗粒能够调节体内激素分泌,缓解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减轻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现象.

  • 痤疮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李瑞海;高慧

    目的:建立痤疮颗粒(葛根、枇杷叶、桑白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枇杷叶、桑白皮、夏枯草进行鉴别;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黄芩苷)、280 nm(葛根素),测定葛根素和黄芩苷含量.结果: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液无干扰.葛根素、黄芩苷分别在0.062 4~0.312 0 μg;0.052 3~0.261 5 μg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葛根素回收率96.8%~101.0%,RSD为1.60%;黄芩苷回收率97.9%~101.3%之间,RSD为1.43%.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强,可作为痤疮颗粒的质量标准.

  • 痤疮颗粒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国宝

    目的:痤疮颗粒的制备、质量控制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黄柏、山楂、生地进行定性鉴别,控制内在质量;通过临床治疗30例,观察用药1~2周后临床疗效,考察痤疮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制剂中丹参、黄柏、山楂、生地定性鉴别实验表明,薄层色谱斑点明显;临床治疗30例痤疮患者,有效率为93.3%.结论:痤疮颗粒制备工艺科学合理,鉴别方法可靠,质量标准易于控制,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痤疮颗粒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徐峰;王新梅;揣瑞梅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们采用口服痤疮颗粒,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进行疗效观察,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入选87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确诊患者,皮损主要位于面部、背部,多数无自觉症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14 ~ 32岁,平均(20±2.6)岁,病程3个月~ 10年;对照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15~34岁,平均(19±3.7)岁,病程6个月~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差异均无显著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600例疗效观察

    作者:孙银生;姜存;高继军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痤疮颗粒,外用祛痘霜相结合对临床综合治疗600例寻常痤疮.结果:治愈336例,占56.0%;显效190例,占31.7%;好转62例,占10.3%;有效率87.7%.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疗程短,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 痤疮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作者:熊雯;程龙;郑萍

    目的:建立痤疮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规定,采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结果:痤疮颗粒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小,常规法验证对五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用该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以达到检测目的.

  • 痤疮颗粒的薄层色谱法定性研究

    作者:郝艳玲

    目的:建立痤疮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痤疮颗粒中的黄连、黄芩、川芎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显示: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液无干扰;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鉴别,重复性强,可作为痤疮颗粒的鉴别方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银生;贾军锁;高继军

    目的 中西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内服痤疮颗粒外用祛痘霜相结合对临床600例寻常痤疮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336例,占56.0%,显效190例,占31.7%,好转62例,占10.3% ,有效率87.7%.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疗程短,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