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阴沟肠杆菌肺部感染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刘自贵;谭成;陈敏;李大江

    阴沟肠杆菌已成为引起医院肺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本文就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3月确诊为阴沟肠杆菌肺部感染78例报告如下.

  • 阴沟肠杆菌感染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喻华;兰红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对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方法利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对我院近两年来,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8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耐药监测.结果阴沟肠杆菌主要自干部科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该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耐药较低.结论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有抗生素的老年人为该菌的易感人群.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严重交叉耐药,尤其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 开颅手术后暴发切口感染阴沟肠杆菌6例

    作者:李瑞;张道全;陈婷婷

    2012年1月中、上旬,我院开颅手术8例,其中6例出现切口漏,细菌培养报告为:阴沟肠杆菌感染.半月内连续发生感染,短期内感染率极高,经排查分析,查出了感染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8例开颅手术,其中6例为常规开颅手术,2例为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23~69岁;3例颅脑损伤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脑膜瘤切除术,2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2例颅骨缺损钛板修补手术.

  • 破伤风合并肺部阴沟肠杆菌感染1例报告

    作者:涂伟;龙俊;李国伦

    病例男性,40岁,2周前右足趾不慎被石头砸伤,疼痛明显,出少量鲜红色血液,伤口被瘀泥覆盖,未到医院治疗及注射破伤风疫苗;3 d后出现咳嗽、咳痰、咽痛,近1 d出现抽搐、气促于2006年4月25日14时10分急诊入科.

  • 临床阴沟肠杆菌感染分布及其体外药敏分析

    作者:赵德军;田维涛;张碧霞;任渝江;曹雁;毛跃;杨围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药敏情况.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用K - 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两年内临床送检3524份标本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87株(2.5%),其中54株(62.1%)来源于呼吸道;19株(22.0%)来源于分泌物.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低,耐药率分别为5.7%和2.3%.结论:阴沟肠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其主要以呼吸道和伤口感染为主,并对多种抗生素出现较严重的耐药现象.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阴沟肠杆菌耐药率低.

  • 233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蒋火刚;刘洋

    目的分析我院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分离菌2116株,革兰阴性菌1225株,占分离菌的57.9%,其中阴沟肠杆菌233株,占分离菌的19.02%.用MicroScan Wor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测定20种抗菌药物对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9年版标准,应用WHONET5.1分析软件,计算MIC50和MIC90,判断敏感率(S%),中介率(I%),耐药率(R%).结果阴沟肠杆菌对广谱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80%,对含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45.7%,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3.7%.仅对亚胺培南敏感(94.3%).结论我院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引起重视,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 阴沟肠杆菌仪器法筛选和三维试验法测定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结果分析

    作者:李开伦;杨小理

    近20年以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大量使用,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源菌之一.通过染色体自发突变,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1],此菌常引起患者长期、反复、多部位的感染[2],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对我院2003年1~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2株阴沟肠杆菌用阴沟肠杆菌(Microscan Walk 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NC-21复合板耐药谱推测,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233株阴沟肠杆菌的药敏结果统计分析

    作者:蒋火刚;李开伦;刘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头孢菌素在临床上大使用,导致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逐年增加,其中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更日趋严重.为了解我院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33株阴沟肠杆菌进行了耐药性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 2012年河北省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耐药监测分析

    作者:李志荣;杨靖;时东彦;刘晓雷;强翠欣;李继红;宋文杰;魏红莲;孙倩

    目的 调查2012年河北省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区域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方法 按细菌耐药监测方案要求,收集17家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数据,用CLSI2010标准,用Whonet5.6分析数据.结果 共收集阴沟肠杆菌398株,占革兰阴性杆菌分离量的第5位,大多数为呼吸道标本.阴沟肠杆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50%),对头孢吡肟(29.0%)、头孢噻肟(20.1%)的耐药率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头孢哌酮/舒巴坦(9.0%)、碳青霉烯类药物(<9%)的耐药率低,可作为临床重症感染首选药.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抗菌活性高的药物,但应警惕阴沟肠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控制耐药菌的发生与传播.

  • 河北省发现携带ND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

    作者:时东彦;曹丽君;杨靖;李志荣;强翠新;赵建宏

    目的 对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进行筛查与鉴定,以了解其耐药机制.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临床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检测耐药性,改良Hodge试验和金属酶试验检测产酶类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并进行测序.结果 50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中检测到一株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高度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对阴沟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均为6 mm.E-test法测得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MIC均>32 μg/ml,改良Hodge试验结果阳性,金属酶表型初筛试验阳性.经上海生物工程公司ABI测序仪测序后,并与GeneBank比对,表明与NDM-1基因有99%的相似性.结论 河北省发现1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阴沟肠杆菌,经进一步试验证实为产NDM-1金属酶.

  • 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

    作者:冯长海;罗燕萍;曹敬荣;沈定霞

    目的 研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阴沟肠杆菌在医院各科室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利用亚胺培南(IPM)诱导试验检测诱导型AmpC酶,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PCR扩增检测DHA型ampC基因和TEM型、SHV型、CTX型ESBLs基因,利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3株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中,IPM诱导底物耐药有38株,诱导率为72%;产去阻遏AmpC酶菌22株.用克拉维酸(CA)作为酶抑制剂作用于底物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分别检测到产ESBLs菌8株、18株,作用于两种底物均检测出产ESBLs6株,PCR扩增检测出9株菌有DHA-1型ampC基因、41株菌有ESBLs基因.美罗培南(MEM)、头孢吡肟(FEP)、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GEM)、头孢他啶(CAZ),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的敏感率分别为100%,31.7%,14.6%,12.2%,7.3%,4.9%,0%.结论 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阴沟肠杆菌对MEM敏感.

  • 武汉地区医院内感染阴沟肠杆菌耐药监测及现状分析

    作者:施金玲;蔡璇;杨相升;彭少华

    目的 了解近两年武汉地区四家教学医院院内感染阴沟肠杆菌耐药现状,以及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同时表达这两类酶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武汉地区四家医院558株医院内感染阴沟肠杆菌,用Kirby-Bauer法对15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1],检测阴沟肠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用改良双纸片法检测ESBLs.结果 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显示较好的敏感性.三维试验和表型筛选试验表明,558株实验菌中,65(11.6%)株持续高产AmpC酶,135(24.2%)株产ESBLs,28(5.0%)株同时表达这两种酶.结论 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现象较严重,耐药性呈上升趋势.高产AmpC酶和ESBLs的阴沟肠杆菌在四家教学医院的分离率较高.对阴沟肠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及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s检测,能较好了解该地区细菌耐药的现状,为当地临床医生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合理建议.

  • 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性及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扈会整;刘婧;吴斌艳;刘汉芳;任超杰;任伟娟;林赞

    目的 探讨咸阳地区阴沟肠杆菌的产酶现状及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5月临床分离无重复的100株阴沟肠杆菌,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通过改良三维试验检测AmpC,碳青霉烯酶的检测采用亚胺培南+ EDTA法,MIC检测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按CLSI法规进行.结果 在100株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酶的为49%,产AmpC酶的为29%,碳青霉烯酶的为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为29%.药敏结果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抑菌率分别为64.7%,58.8%,100%,70.6%,70.6%,64.7%,41.1%.联合药物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对阴沟肠杆菌的协同及相加作用分别为(17.64~41.18)%,(11.76~47.06)%,(5.88~52.94)%和(0~58.83)%.联合药物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对阴沟肠杆菌协同及相加作用分别为(11.76~23.54)%,(5.88~11.77)%,(11.77~47.06)%和(5.88~17.65)%.结论 产酶的阴沟肠杆菌在该地区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阴沟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防耐药变异浓度的测定

    作者:茆海丰;张鹏飞

    目的 了解阴沟肠肝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防耐药突变能力,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加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阴沟肠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计算MIC50和MIC90.采用涂布法将总量为1.2×1010CFU的细菌接种于含不同浓度药物的琼脂平皿上,48 h后无菌落生长的低药物浓度即为该药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计算MPC50和MPC90值,并比较MPC90/MIC90.结果 加替沙星(GTF)、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L)的MPC90和MPC90/MIC90分别为6,4,24 μg/ml和8,10.5,6.结论 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血药浓度几乎都位于MIC和MPC之间,提示单药治疗易导致耐药突变菌株的富集生长,应联合用药以限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 1株与鲍氏志贺菌1~6型交叉凝集的阴沟肠杆菌分析

    作者:董苏荣;高灵宝;陈亚宝;陆桃红;戴跃仙;马知龙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背景资料①临床资料:腹泻患儿,男,出生9日,无发热、呕吐、腹泻,大便黄绿色、稀黏、量少,次数多,日排便5~10次;诊断:菌痢?坏死性结肠炎.

  • 延安市人民医院阴沟肠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

    作者:藏小睛;刘燕;谢星星

    目的 了解我院阴沟肠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在科室老师指导下,对临床所送的合格标本按照《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接种、分离、培养,采用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检测,微量生化反应及K-B法辅助检测.结果 从327株革兰阴性菌株中分离出阴沟肠杆菌42株(12.84%);神经外科12株(28.57%),骨外科10株(23.81%);痰液22株(52.38%),分泌物14株(33.33%).药敏结果显示,42株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加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1.43%、26.19%、26.19%、28.57%,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40%左右,其余抗生素耐药率都在50%以上.以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为ESBLs检测纸片,阳性率为76.19%.结论 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和骨外科,容易引起患者呼吸道和伤口感染;产酶率高,具有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特点,应引起临床注意,合理选择抗生素.

  • 襄阳地区阴沟肠杆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靳情;严威

    目的:研究襄阳市中医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就诊患者细菌培养阴沟肠杆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临床分离的74株产ESBLs和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株阴沟肠杆菌中,35株产ESBLs,检出率47.3%;34株产AmpC酶,检出率45.9%;10株同时产生此二类酶,检出率约7.4%。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细菌耐药率为14.4%,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4%和6.8%。结论阴沟肠杆菌为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产ESBLs、AmpC酶已成为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二大主要因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产ESBLs和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耐药率极低,可作为抗菌治疗首选药物。

  • 抗菌药物使用量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蒋超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我院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年使用量,探讨抗菌药物使用量和阴沟肠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0~2014年使用的7种抗菌药物的年使用量,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分析其与阴沟肠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年内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5年中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用药频度逐年下降,但是哌拉西林、阿卡米星、头孢吡肟的用药频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头孢哌酮的使用量在2013年达到高值.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和用药频度呈正相关,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呈负相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阴沟肠杆菌在2010~2014年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与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存在相关性.

  • ICU多药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左克;周红翠;梁朋

    目的:探讨分析检测ICU中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多药耐药阴沟肠杆菌(ECL)基因型及同源性,为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11-06/2013-12随机收集我院ICU 中经过梅里埃ATB系统鉴定的28例不重复多药耐药阴沟肠杆菌,其所产的 ESBLs 与AmpC酶表型利用三维试检测,采用PCR提取相关基因后并对其产物测序,待测菌株则给予PFGE 方法检测.结果:ICU中血液(35%)、痰液(25%)及尿液(17.8%)是阴沟肠杆菌的主要来源,28株多药耐药阴沟肠杆菌检测出单产AmpC酶株11株(39.3%),单产 ESBLs8株(28.6%),同产 AmpC 酶及ESBLs6株(21.4%),非产AmpC酶或ESBLs3株(10.7%);以染色体介导为主的AmpC酶18株(编码基因主要为ampC+ampD),质粒介导的AmpC酶7株(占编码基因主要为DHA-1),14株ESBLs编码主要基因为SHV-12;共有3株检测出具有同源性,被证实来自同一克隆.结论: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以ampC+ampD基因型为主,ESBLs 以 SHV-12基因型为主,AmpC酶和ESBLs的存在是阴沟肠杆菌在临床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

  • 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基因分析及其耐药性

    作者:胡莹;杜艳;陈端

    探讨昆明地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与结构基因ampC和调节基因ampD的相关性.通过K-B法检测阴沟肠杆菌的药敏情况,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PCR法扩增ampC和ampD基因.结果显示74株阴沟肠杆菌经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的有17株,检出率为22.3%,而且产酶菌株抗生素敏感率低于非产酶菌株.ampC基因扩增阳性率为89.2%(66/74);64株ampD基因阳性率为86.5%(64/74).实验证实昆明地区产酶阴沟肠杆菌耐药状况严重,与结构基因ampC和调节基因ampD密切相关.

498 条记录 24/25 页 « 12...1718192021222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