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RAME与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范小菊;李慧慧;梁昌达;汤爱萍;费妍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 PRAME(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antigen of melanoma)与WT1(Wilms'tumor)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4例AL患者PRAME mRNA和WT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将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RAME阳性表达率:ANLL为41.9%,ALL为3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WT1阳性表达率:ANLL为48.4%,ALL为46.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完全缓解组(complete remission,CR)及对照组PRAME和WT1的表达均阴性;有效组PRAME和WT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0.01);对1例PRAME阳性和10例PRAME、WT1均阳性的患者进行随访,7例经化疗后PRAME表达水平不降,4例复发患者PRAME再次升高均早于临床复发,其中2例WT1的波动与PRAME同步,2例临床复发时才升高.结论 与WT1基因一样,PRAME基因是急性白血病的一个重要标记基因,动态检测PRAME的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疾病的状态和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对AL患者的化学治疗、预后判断及监测微小残留病灶、防治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 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荷花;肖承京;陈国安;张荣艳;高琳琳

    目的:检测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初治急性白血病(AL)、2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10例非血液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10例非血液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均呈阴性.58例AL患者44例检测有WT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75.9%,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阳性率为86.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42.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AML治疗前WT1的表达水平与完全缓解(CR)率无相关(P>0.05),但倾向于WT1基因低表达者有更高的CR率(低表达组CR率为75.0%,高表达组率为34.8%).CML慢性期WT1的表达水平极低,随临床分期进展水平增高,高表达者预示急变.结论:AL和CML急变期患者WT1基因过度表达,初治AML治疗前WT1的表达水平与疗效无相关,但低表达组CR为75%,高表达组CR为34.8%.

  • 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慧慧;范小菊;费妍;汤爱萍;邱小华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WT1(Wilms'tumor)基因的表达及其在A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聚合酶反应(RT-PCR)方法检测54例AL患者BMMNC WT1的表达水平,分析WT1表达与疗效关系,并与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WT1阳性表达率:ANLL为48.4%,ALL为46.2%,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缓解组(CR)及对照组WT1的表达均阴性,对初治时WT1阳性患者进行半定量分析:有效组WT1表达水平低于复发难治组(P<0.05);高表达组CR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初治AL患者治疗前高水平表达CR率低、CR时间短、易复发;AL患者CR时WT1转阴,复发时再次升高,动态检测WT1的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疾病的状态和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对AL患者的化学治疗、预后判断及监测MRD、防治复发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WT1 急性白血病 预后
  • WT1、Bcl-2、Ki-67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万红英;刘侃;谢斌;魏颖;陈伟涛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WT1、Bcl-2、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WT1、Bcl-2、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⑴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WT1、Ki-67蛋白均无阳性表达、Bcl-2蛋白1例阳性表达;62例上皮性卵巢癌中WT1、Bcl-2、Ki-67阳性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0.64%(50/62)、53.23%(33/62)、82.26%(51/62)。⑵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WT1、Bcl-2、Ki-67蛋白的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P<0.05);WT1、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不相关(P>0.05)。⑶WT1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的表达正相关(r=0.463,P<0.05),WT1蛋白与Ki-67蛋白, Ki-67蛋白与Bcl-2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0.012、r=0.120、P>0.05)。结论 WT1、Bcl-2、Ki-67蛋白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WT1可能通过上调Bcl-2抑制细胞凋亡促使卵巢癌的发生。

  • 足细胞在泼尼松干预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探讨

    作者:刘国勇;贺理宇;佘健;杨青;徐佳思;崔玲;粟立文

    目的:探讨足细胞在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及泼尼松干预下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入选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30例,收集治疗前及泼尼松治疗12周后患者尿液.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定量尿沉渣足细胞相关分子nehprin、podocin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记法检测尿液中WT1蛋白水平.结果:FSGS<患者经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降低,血蛋白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沉渣足细胞nephrin mRNA表达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沉渣足细胞podocin mRNA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沉渣尿WT1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alyxin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②泼尼松能减轻患者蛋白尿水平,nephrin、podocin<在治疗过程中变化有可能和病情变化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和变化有待进一步证实及研究.

  • β-catenin和WT1在子宫间叶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作者:廖晓耘;王颖;杜晓媛;张银丽;沈丹华

    目的 探讨β-联蛋白(β-catenin)和WT1在子宫间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法对2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9例平滑肌肉瘤、16例平滑肌瘤(包括7例高度富于细胞平滑肌瘤)、8例正常子宫肌壁和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β-catenin和WT1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细胞核表达的阳性率高于平滑肌肉瘤(P=0.004)和平滑肌瘤(P<0.001).正常子宫肌壁平滑肌细胞细胞核中无β-catenin表达.WT1阳性表达见于正常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子宫肌壁的平滑肌细胞和平滑肌瘤细胞.WT1在平滑肌肉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强度较平滑肌瘤细胞减弱(P分别为0.007和0.002).结论 β-catenin和WT1表达可能与子宫恶性间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细胞核的β-catenin蛋白表达有助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平滑肌肿瘤的鉴别诊断.

  • WT1基因及蛋白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成枫;冯献启;赵洪国;杨颉;杨堃

    目的 探讨WT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初治及复发的AML患者、正常志愿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WT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观察WT1基因及蛋白产物表达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WT1基因及蛋白在45例AML初治患者中分别有39例(86.7%)和38例(84.4%)表达阳性,在6例复发患者中两者均表达阳性;AML患者WT1基因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77,P<0.05).初治患者中WT1基因和蛋白表达阳性的初次化疗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2.4%和40.6%,表达阴性的则分别为83.3%和85.7%; WT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初治AML患者首次化疗的完全缓解率有关(χ2=4.356,P<0.05).结论 AML患者WT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检测可作为判断其临床预后的一种手段,WT1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AML免疫治疗的靶点.

  • WT1基因及蛋白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成枫;冯献启;赵洪国;杨颉;杨堃

    目的 探讨WT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初治及复发的AML患者、正常志愿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WT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观察WT1基因及蛋白产物表达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WT1基因及蛋白在45例AML初治患者中分别有39例(86.7%)和38例(84.4%)表达阳性,在6例复发患者中两者均表达阳性;AML患者WT1基因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77,P<0.05).初治患者中WT1基因和蛋白表达阳性的初次化疗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2.4%和40.6%,表达阴性的则分别为83.3%和85.7%; WT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初治AML患者首次化疗的完全缓解率有关(χ2=4.356,P<0.05).结论 AML患者WT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检测可作为判断其临床预后的一种手段,WT1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AML免疫治疗的靶点.

  • WT1基因及CD34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华海应;孙爱宁;何军;岑建农;邱桥成;吴德沛

    目的 研究WT1基因与CD34在急性白血病(AL)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92例初治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CD34的表达.结果 初治AL患者WT1基因、CD34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7.4%(62/92)、44.6%(41/92),WT1基因、CD34阳性表达者的缓解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1);WT1基因与CD34表达呈正相关(rn=0.5304,x2=25.88,P<0.05);WT1+CD34+、WT1+CD34-、WT1-CD34- AL患者第一次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WT1基因、CD34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阳性表达者的缓解率低、疗效差、预后不良.

    关键词: 白血病 基因 WT1 CD34
  • 蛋白尿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作者:丁洁;管娜

    蛋白尿是儿科肾脏疾病常见症状,当尿蛋白水平>50mg/(kg·d),同时伴低清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时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其中大量蛋白尿是其关键的表现.蛋白尿发生主要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有关,长期以来人们围绕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电荷屏障及有关分子进行较多的研究,但蛋白尿发生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明确.近5年来,国外通过研究先天性及遗传性肾病新认识,许多与蛋白尿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为研究蛋白尿发生机制开辟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复习各种与遗传有关、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介绍其相关的致病分子,有助于理解蛋白尿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 散发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30例足细胞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封东宁;杨勇辉;余自华;王道静;孟大川;付荣;王晶晶

    目的 分析散发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儿童足细胞基因突变及其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散发性SRNS患儿和50例尿检正常的健康志愿者.采用PCR扩增NPHS1、NPHS2和CD2AP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WT1 基因外显子8和9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应用DNA序列直接测定法对其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在10例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无缓解的SRNS患儿中,发现1例携带WT1基因杂合突变—1180C> T(R394W),1例携带NPHS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2677A> G( T893A)和*142T>C,1例携带CD2AP基因杂合突变IVS13-137G>A.在20例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缓解的SRNS患儿中,发现4例患儿携带NPHS1基因单杂合突变——928G>A、IVS8+ 30C>T、IVS21+ 14G>A和IVS25-23C>T,1例患儿携带CD2AP基因单杂合突变(IVS7-135G> A).结论 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均耐药的SRNS患儿需进行足细胞基因突变分析.

  • 脑脊液中WT1基因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检测中的意义

    作者:吕晓东;韩利杰;辛雅萍;王献伟;宋云峰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WT1基因高表达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3例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中W T 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随访其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的关系。结果13例患者脑脊液W T 1基因高表达。随访过程中,根据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测,其中3例分别在303 d、402 d和460 d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另40例WT1基因低表达患者在随访期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侵犯。结论脑脊液中WT1基因高表达提示患者远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细胞的侵犯,是一种敏感的检测方法。

  • WT1在浆液性乳头状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金珠;何晓

    目的:探讨浆液性乳头状子宫内膜腺癌中 WT1蛋白的表达,观察 WT1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71例浆液性乳头状子宫内膜腺癌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浆液性乳头状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 WT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观察 WT1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结果31例浆液性乳头状子宫内膜腺癌标本 WT-1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43.7%。WT1蛋白在浆液性乳头状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 FIGO 分期、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宫颈受累、宫外扩散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WT1阴性组病例5年生存率为42.5%,而 WT1阳性组病例5年生存率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WT1基因表达与浆液性乳头状子宫内膜腺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浆液性乳头状子宫内膜腺癌的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

  • WT1基因异常表达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意义

    作者:尤亚红

    WT1(Wilms' tumor 1)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其编码产物为含有锌指结构的蛋白质,能够识别、结合特异的目标DNA片段并调控基因转录.WT1基因编码多种蛋白质,尽管目前对其编码产物的功能知之甚少,但已有研究证实其既有抑癌基因的作用,又可以作为癌基因参与多种疾病.WT1在多种未成熟细胞的发育、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正常的造血系统中,其表达局限于早期CD34+造血干、祖细胞(haem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PCs),随着细胞分化及发育其表达下调.然而,WT1异常表达可以增强HSPCs的增殖能力并抑制细胞的分化过程,上述过程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已获初步证实.

  • 激素耐药肾病伴泌尿生殖器异常患儿的临床及WT1基因检测

    作者:李建国;赵丹;丁洁;肖慧捷;范青锋;管娜;陈彦;张宏文

    目的:了解WT1基因突变在3例激素耐药肾病伴泌尿生殖器异常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致病作用.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2例患儿的肾组织行足细胞分子(nephrin,podocin,α-actinin4,WT1及CD2AP)表达;采用PCR及RT-PCR的方法检测WT1基因突变及+KTS/-KTS比例.结果:3例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6月、1岁及10岁,确诊年龄分别为7月、9岁及15岁.例1和例3为男性表型伴泌尿外生殖器异常,例2为女性表型;3例患儿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临床均为激素耐药肾病,例1和例2肾脏病理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对2例肾活检患儿肾组织标本的分析显示足细胞分子表达均发生改变;例1 WT1无表达,例2 WT1在足细胞核内的分布与正常对照不同.WT1基因分析示,WT1基因序列中例1未发现突变,例2为IVS 9+5 G>A杂合突变,例3为WT1外显子91186 G>A的杂合突变.结论:对于早发激素耐药肾病且病理为FSGS的女性患者或伴有泌尿生殖器异常的男性患者应行染色体核型和WT1基因分析.WT1突变引起足细胞分子表达发生改变,提示这些足细胞分子参与了蛋白尿的形成或发展.

  • NF-κB活性变化对HL-60细胞凋亡及WT1、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谢兰;雷瑚仪;高欣;陈方平

    目的为探讨NF-κB变化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PDTC抑制HL-60细胞NF-κ B的活性,观察NF-κ B活性抑制前后阿糖胞苷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的变化及WT1、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NF-κB活性抑制能明显增强阿糖胞苷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作用,同时明显下调WT1、Bcl-2的表达.结论NF-κB活性抑制使白血病细胞凋亡增加,其作用可通过直接下调WT1的表达和间接下调Bcl-2的表达来实现.

    关键词: 凋亡 NF-κB WT1 Bcl-2
  • 中国汉族人3个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家系WT1和PLCE1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付荣;陈新民;余自华;王晶晶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人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家系WT1和PLCE1基因突变及其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A、B、C 3个汉族人SRNS家系的先证者(已除外NPHS2基因突变)及其父母,A、B 2个家系先证者的姐姐,50例尿检正常的汉族成年人作为对照人群.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3 ml,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WT1基因全部10个外显子和PLCE1基因全部31个编码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应用直接DNA序列测定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PCR)分析法检测WT1和PLCE1基因变异.结果 未发现WT1和PLCE1基因的致病突变.但是,在3个SRNS家系的先证者检测到3个WT1基因多态性:126C>T(P42P)、ⅣS5-64A>G和903A>G(R300R),其中ⅣS5-64A>G为新发现的WT1基因多态性,126C>T和903A>G已见文献报道;还检测到13个PLCE1基因多态性-134A>G、810T>C(C270C)、960G>A(E320E)、ⅣS11-28C>G、ⅣS15+26A>C、4724G>C(R1575P)、ⅣS20+40C>T、ⅣS21+64G>A、ⅣS22-26T>A、5320C>T(T1777I)、5780A>G(H1927R)、ⅣS27+24A>G和ⅣS31+48_49insT,其中ⅣS22-26T>A为新发现的PLCE1基因多态性,其余12个PLCE1基因多态性已见公布.结论 WT1和PLCE1基因突变不是本研究3个中国汉族人家族性SRNS家系的主要致病原因.

  • 肾母细胞瘤免疫治疗中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效应

    作者:张滨;王政

    目的 用肾母细胞瘤WT1基因一段序列(WT1y)构建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通过小鼠和体外细胞模型初步研究所激发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效应.方法 WT1基因一段序列,含HLA-A~*2402锚定残基的9个氨基酸.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WT1y.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体液免疫反应;分离脾淋巴细胞,FCM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4/CD8.结果 重组质粒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免疫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及CTL活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体外具有较强溶解靶细胞的功能.结论 WT1基因的DNA疫苗具有很强的CTL效应,为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RNA干扰对HL-60白血病细胞株WT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余慧青;刘耀

    目的 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 对白血病细胞株WT1 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WT1小干扰RNA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制备多对针对WT1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转染HL-60人白血病细胞株,采用RT-PCR法测定WT1 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 测定WT1 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siRNA 后WT1 mRNA与蛋白的表达强度分别为(23.62±1.28)%和(23.20±1.04)%,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WT1表达受到抑制的同时,HL-60细胞的凋亡率为(13.72 ±1.33)%,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iRNA能有效抑制HL-60细胞中WT1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凋亡.

    关键词: 白血病 RNA干扰 WT1
  • WT1-235肽体外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作者:樊卫平;谢艳云;宋玉靖;王宏伟;郝彦琴;苑晓娟

    目的:探索WT1肽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合成含HLA-A*0201锚定位点的9个氨基酸的WT1-235肽.PCR-SSP法筛选HLA-A*0201健康供者并鉴定细胞株HLA-A基因型别,RT-PCR鉴定靶细胞株WT1表达与否.体外分离HLA-A*0201型别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树突状细胞(DC),负载WT1肽并刺激活化同源淋巴细胞.进行体外CTLs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毒试验.结果:荷肽DC活化的CTLs对高表达WT1的HLA-A*0201型别细胞株SW48的杀伤效应高于不表达WT1的HLA-A*0201型别的人T细胞,也高于表达WT1但非HLA-A*0201型别的K562细胞(P<0.05)结论:WT235-242肽具有体外抗肿瘤效应并受MHC限制.

90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