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倾斜和穿孔的CT随访结果

    作者:任俊怡;顾建平;楼文胜;何旭;殷信道;卢铃铨

    目的 CT (computed tomography)评估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后滤器倾斜和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行IVCF置入术后的7 8例患者予CT随访,回顾性评估IVCF置入期间随访滤器异常的CT表现.结果 78例患者滤器置入时间为12天-16年,滤器发生倾斜的共22例,17例倾斜角大于15°.滤器侧方倾斜的平均倾斜角为9°±2 °,15例大于15°;前后方倾斜的平均倾斜角为10°±3°,10例大于15°;9例滤器仅表现在一个方向上倾斜角度大于15°;8例滤器双向倾斜角度均大于15 °.CT图像发现下腔静脉穿孔0-1级共71例,3-4级共7例,其中0级,68例,1级3例;2级3例;3级4例.结论 CT能够较清晰地呈现下腔静脉滤器全貌并检测异常,可作为对滤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的有效方法.

  • May-Hegglin异常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莫武宁;甘宝文;韦红英;莫海燕

    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大专生.因术前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而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患者自诉无身体不适.体格检查:T37℃,P 78次/min,BP 179/86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检查合作,皮肤巩膜无黄疸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因其深信自身为女性曾服用雌激素约4个月,致乳房隆起约鸽蛋大小,喉结欠明显,阴茎短小约6 cm,睾丸直径约1.5 cm.实验室检查:Hb138 g/L,RBC 4.16×1012/L,WBC 5.54×109/L,中性0.69,淋巴0.21,单核0.06,嗜酸0.03,嗜硷0.01,BPC 68×109/L,肝功能检查正常,PT、APTT、TT、纤维蛋白原检查正常.

    关键词: May-Hegglin 异常
  • 慢性家族性抑郁症患者临床肾脏B超结果分析

    作者:刘海波;董月英

    目的 探讨慢性家族性抑郁症患者临床肾脏B超检查结果.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为期,共选择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59例,所得数据记研究组.另外在同一时间段内选择入院身体检查的健康人群共59例,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开展肾脏B超检查,记录患者肾脏异常病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肾脏B超异常率为74.58%(44/59),明显高于对比组10.17%(6/59),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年龄越大肾脏B超异常率越高、病程越长肾脏B超异常率越高.结论 慢性家族性抑郁症患者肾脏功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且随着病程延长影响增加.

  • 正中动脉增粗致腕管综合征5例的诊疗经验

    作者:曾文超;王洪宾;岳震;梁文勇;刘淑永;曾庆尚;郭洪敏;纪林善

    目的 总结正中动脉增粗致腕管综合征5例的诊疗经验. 方法 自2012年5月-2014年9月,共收治腕管综合征5例,术前进行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行正中神经探查松解术,术中见腕管段正中动脉异常增粗,无其他引起正中神经卡压的因素.行正中神经外膜松解,术后1年采用门诊随访的形式,再次对患者进行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 结果 术后1年随访,患者麻木症状及功能明显缓解,日常活动受限制程度明显降低.其中,Levine腕管综合征症状评分术前为3.07±0.76,术后为1.33±0.77;功能评分术前为2.57±0.89,术后为1.09±0.70,术前及术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腕管段正中动脉增粗可引起腕管综合征,神经外膜松解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其诊治尚需进一步完善.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作者:刘隽华;韩建德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s,HES)是一组病因不明,以血液和/或骨髓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cell,EC)持续增多,组织中大量EC浸润为特征的疾病.由于HES常伴皮肤表现,国内散发的病例报告逐渐增多,故对该综合征作一综述,以增加了解.

  • 颅脑外伤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作者:毕带好

    目的探讨472例颅脑外伤在脑电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2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电图检查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正常52例(11.02%),异常420例(88.98%),其中轻度异常72例(17.14%),中度异常216例(51.43%),高度异常132例(31.43%).有昏迷、头颅CT、MRI、X线异常者,异常率高.结论脑电图对颅脑外伤的诊断、病情程度和预后判断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误诊分析

    作者:吕淑泓;黄萍;张丽;王欢

    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有3例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3例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临床上结合超声心动图、CT及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且效果良好,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 慢性乙肝合并糖代谢异常50例分析

    作者:潘建伟;李铭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糖代谢异常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50例作为慢性乙肝组,正常人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1rr)联合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测定其血糖(G)、胰岛素(INS)和C肽(CP)水平等指标.结果:慢性乙肝组空腹、30min、120 min、180 min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组糖化血红蛋白、INS、CP及胰岛素释放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P<0.05);慢性乙肝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大多存在糖代谢异常,且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 良性冠状动脉异常患者冠状动脉循环时间的测定

    作者:蓝景生;潘兴寿;黄照河;叶婷

    目的了解良性冠状动脉畸形对冠状动脉循环时间(CCT)的影响.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发现的良性冠状动脉异常患者11例设为A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13例设为B组,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分别测定A、B两组CCT,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CCT(5.4130±0.7360s)比B组(4.3270±0.6701s)显著延长(t=3.783,P<0.01). 结论 CCT延长是判断良性冠状动脉异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 某企业焦化作业工人心电图改变的调查分析

    作者:秦克江;李羡筠;欧军荣

    目的:了解某企业焦化作业工人心电图改变情况,为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某企业焦化厂843名焦化作业一线工人作为接触组,116名非焦化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接触组293名出现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34.76%,高于对照组的17.24%(20/116)( P<0.05),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律不齐、左室高电压为主。炼焦、配煤、化产、动力不同工种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长期处于焦化作业场所,可导致心脏损害。

  • 800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分析

    作者:吴园园;宋予娟;郜玲;张敏;廖卫;韩玉芳

    目的:分析不育男性精液,探索不孕不育的病因.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对不育男性精液进行分析.结果:800例不育男性患者,精子异常患者占63.80%,主要是精子活力下降,其次是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结论:男性不育主要原因是精子异常.

  • 门诊体检者血脂水平分析

    作者:宋新丽

    目的:了解唐山滦南县整体居民的血脂水平.方法:选择2010 年1 月1 日-2011 年1 月1 日期间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化验血脂的共计23856 例,统计不同年龄性别的血脂水平.结果:在23856 例人群中男性12126 例,女11730 例.在70 岁以前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滦南县人群的血脂异常比例为37.7%,远高于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18.6%,已经威胁了人群的身体健康.

  • 浅析孕产妇软产道异常处理方法

    作者:王丹辉

    软产道包括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外阴.软产道本身的病变可引起难产,生殖道其他部分及其周围病变也可影响软产道使分娩发生困难,软产道异常所致难产比骨产道少见,易被忽略,故于妊娠早期应常规做阴道检查,了解生殖道有无异常.

  • AQP1、AQP5、AQP8和mRNA在羊水量异常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张雅;石紫云;白润芳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水通道蛋白8(AQP8)与羊水量调节的相关性,以期阐明羊水量异常的分子细胞病理学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20例,其中特发性羊水量过少组40例、过多组40例和羊水量正常组40例,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AQP1、AQP5、AQP8蛋白和mRNA的表达,统计分析与其羊水异常的相关性。结果相对于正常组,羊水过少组中AQP1的mRNA表达为下调,但AQP1的蛋白表达却为上调,反之在羊水过多组中AQP1的mRNA为上调,蛋白的表达却为下调,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多组与过少组中AQP5的mRNA表达均为下调,且蛋白表达均为下调,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组AQP8的mRNA表达均为下调,蛋白表达却为上调,但羊水过多组中AQP8的mRNA为上调,蛋白的表达却为下调,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1和AQP8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会造成羊水吸收减少而导致羊水过多,AQP5蛋白的表达下调可能会引起羊水代谢的异常而导致羊水量异常。

  • 滇西地区1512例不明原因不良孕产女性患者染色体分析

    作者:何培;张若鹏;李正伟;许益娟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的不良孕产女性患者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关系,为进一步寻求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检查的1512例不良孕产女性患者的检查染色体核型,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及G显带,对每个受检者计数50个核型,分析5个G显带核型.异常者分析核型10个以上.必要时行C和R显带分析.结果 1512例女性患者染色体检查,染色体异常62例,占4%,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57例,占91.94%(57/62),成为了异常染色体的主要部分;其分布为性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占4.84%(3/62),常染色体结构异常54例,占87.10%(54/62).数目异常5例,占8.06%(5/62),其中性染色体1例,占1.61%,常染色体4例,占6.45%.结论 原因不明的不良孕产女性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能有效地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对于诊断病因、干预以及靶向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普通光镜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在血尿来源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平平;马文;张善辉;王小兵

    目的 评价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价值.方法 回顾102例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尿畸形红细胞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AUC=0.953)表明尿畸形红细胞对肾小球性血尿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尿畸形红细胞大于或等于70%为该实验室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佳诊断点(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92.3%).结论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血尿的来源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异常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许惠利;赵兰;屈蓓蓓;刘亮;王萍;周英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急性白血病(AML)诊断、治疗及其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8例AML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测和对42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M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布、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AMML患者染色体检测结果 有着明显的不同,异常核型为54.76%(23/42).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特征来看,AMML有着明显的不一致性.结论 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在白血病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判断诸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广东南海地区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潘干华;申芫子;黄勇;刘国先

    目的 调查广东省南海地区育龄人群中常见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及分布特征.方法 连续采集佛山市南海区37 962例计划怀孕夫妇的外周静脉血,以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 fL为地贫筛查血液学阳性指征,对筛查出的3 988例阳性样品进一步进行常见3种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型分析.结果 育龄人群中常见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0.47%,其中异常血红蛋白WS(HbWS)为0.19%,异常血红蛋白QS(HbQS)为0.17%,异常血红蛋白CS(HbCS)为0.11%;3种常见非缺失型α地贫的构成比依次为·HbWS 40.45%、HbQS 35.39%和HbCS 24.16%.结论 该研究首次阐明了广东省南海地区育龄人群中常见非缺失型α地贫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为本地区开展地贫干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急性脑梗死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的临床研究

    作者:牛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的特征规律,并总结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3 h,入院后立即行24 h动态视频脑电图 (VEEG)监护,观察患者脑电图动态监测结果,记录发病6 h、24 h、72 h内脑电图情况,分别统计有局限性异常、广泛性异常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同时记录发病6 h、24 h、72 h内颅脑 CT 检查结果,与同期脑电图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发病6 h、24 h、72 h后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72.50%,77.50%,91.25%.发病6 h、24 h、72 h后局限性异常发生率(42.50%, 46.25%,53.75% )均显著高于广泛性异常(30.00%,31.25%,37.50% ),组间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发病6 h后脑电图异常率(72.50% )显著高于CT 确诊为脑梗死率(61.25% ),组间差异 P<0.05.急性脑梗死发病24 h后脑电图异常率(77.50% )与CT 确诊为脑梗死率(81.2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发病72h 后脑电图异常率(91. 25% )显著低于CT 确诊为脑梗死率(100.00% ),组间差异 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与视频脑电图异常存在密切联系,可为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国内异常 ABO 血型的鉴定研究进展

    作者:李彤彤;黄娴;王维(综述)

    及时准确的报告出ABO血型,是对临床挽救患者生命的安全保证。而在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异常血型鉴定结果,现将其原因分析综述如下。
      1 ABO血型鉴定方法的优劣
      1.1玻片法在ABO血型鉴定错误率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是一项操作简单的测定方法,目前很多基层医院仍在使用。为减少错误,需制订简化、实用、规范化ABO血型鉴定程序。检验工作者对传统玻片法进行了改良,经过对血型鉴定结果错误的统计分析,传统玻片方法错误率为5.35/10万,改良玻片法错误率为1.46/10万,标准玻片法错误率为1.03/10万。改良玻片法和标准玻片法与传统玻片方法相比大大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经过对标准玻片法与传统玻片法血型鉴定结果错误的统计分析,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另外,还应注意玻片法反应时间不能少于10 min ,否则,较弱的凝集不能出现,造成假阴性[2]。

    关键词: 异常 ABO血型 鉴定
380 条记录 15/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