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高小蔡

    腹膜透析适应与几乎所有急、慢性肾衰,容量负荷过多,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其他肝功能衰竭和中毒性疾病等.它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使体内潴留的水、电解质与代谢废物经超滤和渗透作用进入腹腔,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的目的.

  • 浅谈超滤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赵晋红

    在中药生产过程中,超滤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取有效成分,分离杂质,并且在除热原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超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突显出的一系列优点,使得其在中药制剂研发过程可以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滤 中药生产 应用
  • 软坚消水汤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难治性腹水

    作者:王玉富;汪成书

    难治性腹水是指患者腹水量大,持续3个月以上,虽经严格限制钠、水摄入和正规的利尿治疗无效,腹水持续存在的状态,是肝病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可以治疗大量腹水[1].

  • 大黄总蒽醌超滤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李秀娟;李芸;吴平安;魏舒畅

    目的:研究超滤技术应用于大黄总蒽醌的纯化工艺.方法:用水提取大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滤液,以超滤压力、药液温度、料液浓度为考察因素,以总蒽醌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化超滤工艺参数.结果:优化得到大黄总蒽醌超滤工艺为药液以3 000 r/min离心处理12分钟,用分子截留量100 K的膜,超滤压力为0.05~0.09 MPa,药液温度25~40℃,药液浓缩程度1∶10~1∶30,pH 6.0,超滤膜先用tween-80(5 g/L)处理10分钟.结论:优化所得超滤工艺与未超滤相比有较高的总蒽醌得率和纯度.

  • 注射用胸腺肽灭活/去除可能的污染病毒的工艺

    作者:张金岩;闫素志;李莉;夏天瑶;杨琳

    目的 制备注射用胸腺肽,并评价其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的可行性和可信度.方法 将麻疹病毒(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甲肝病毒(HAV)作为指示病毒,分别在pH值3.2±0.3于-20℃冻存21 d、80℃加热5min灭活病毒、在进压0.15 MPa、回流压0.05 MPa下先后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kD的中空纤维柱和膜包滤器循环超滤去除病毒,并于病毒灭活/去除前后分别取样感染宿主细胞,做病毒滴定,以病毒是否灭活/去除或病毒量下降是否大于4.0 Log作为病毒是否有效灭活/去除的标准.结果 经过酸沉灭活后,3种指示病毒的滴度均有所降低;经过加热灭活后,MV和VZV均未检出,滴度下降大于4.0 Log;经超滤去除病毒后,3种指示病毒均未检出,滴度下降均大于4.0Log,且经盲传复壮后均未检出病毒.结论 注射用胸腺肽生产工艺中的低pH孵放法、加热法、超滤法的联合运用可以有效地灭活/去除病毒.

  •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裂解剂去除方法的研究

    作者:吴红荣;魏邦孝;李佳林;齐娟;王正宇

    裂解剂的残余含量是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主要质控指标之一.实验中采用膜超滤法和透析法做了裂解剂去除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膜超滤法效果优于透析法.其血凝素抗原纯化收率达到90%,裂解剂去除达98%以上;疫苗生产无菌操作和细菌内毒素易于控制,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

  • 白喉毒素超滤浓缩后膜通透性恢复试验的研究

    作者:王建华;马相虎

    应用超滤浓缩技术对白喉毒素培养液进行澄清过滤和超滤浓缩,已经早已为生产厂家所使用.但是,超滤膜的通透性下降很快,使膜的使用期限大大缩短,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在试验过程中,注重摸索超滤过程的中间控制以及超滤结束后的清洗方法,特别是使用0.5 mol/LNaOH+200ppm次氯酸钠作为清洗剂,在超滤结束以后对滤膜进行彻底的恢复性清洗,可以使澄清和浓缩过滤速度分别达到平均77 L/M2·h和75 L/M2·h,回收率分别达到93.1%和92.8%,使滤膜的滤过性能(NWP)基本恢复到滤前水平.

  • 掌叶大黄多糖纯化方法对比实验研究

    作者:李芸;苗小楼;吴平安;李越峰;刘峰林

    目的 探索掌叶大黄多糖高产量和高纯度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超滤法、超滤-醇沉法和传统水提-醇沉法,通过测定大黄多糖得率和含量(纯度)比较3种纯化方法的优劣.结果 超滤法所得大黄多糖得率和纯度均高于超滤-醇沉法和传统水提-醇沉法.结论 用超滤膜技术可以纯化、富集掌叶大黄多糖,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无污染,所得制品收率高、纯度好等特点,克服了传统水提-醇沉法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具有产业化的开发前景.

  • 祖师麻超滤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魏舒畅;武晓玉;金辉;张广清;陈耀武

    目的 考察超滤技术纯化祖师麻乙醇提取液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不同分子截流量的超滤膜滤过祖师麻乙醇提取液,考察祖师麻甲素保留率、除杂力度、滤液稳定性及相关工艺参数.结果 用超滤技术纯化祖师麻乙醇提取液,祖师麻甲素保留率可达96 %以上,滤液澄明度好,除杂力度较大.结论 该工艺可用于纯化祖师麻的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祖师麻 纯化 超滤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常规超滤技术的应用

    作者:刘燕萍;王虎

    目的 探讨分析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使用常规超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7例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流平稳或复温时行常规超滤,对比分析超滤前后血球压积(Hct)、血浆蛋白和血钾浓度的变化.结果 全组病例超滤出液体量200~2 500 mL,平均(1 338.06±304.31 )mL;经超滤后Hct和血浆蛋白均有明显提高(P<0.05),部分高钾的患者血钾也在短时间下降(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使用常规超滤技术可快速超滤出体内多余水分及电解质,避免血液过度稀释,使Hct、血浆蛋白和血钾等维持在合适的水平.这项技术适用于各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为提高心脏外科手术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证.

  • 肺炎支原体IgM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辉;张烁;卞文安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enmoniae,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超滤过性为独立生活的小的微生物[1],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之一.近年来,随着对Mp的认识及诊断手段的日益提高,使Mp感染得到了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有效地防止了Mp感染后的肺外并发症.鉴于此,本文总结了1296份患者血清Mp IgM检测结果,并分析其各年龄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超滤复苏严重失血性休克兔减轻肾损伤

    作者:田耕;赵亮;罗林;肖娟;刘梅;唐富琴;肖颖彬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超滤技术在严重失血性休克兔肾脏损伤中的意义.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4只,建立压力控制型失血性休克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休克未复苏组(未复苏组)、ECMO联合超滤技术复苏组(联合复苏组)、延迟液体复苏组(液体复苏组),每组8只.心电监护检测心率,股动脉置管检测动脉血压.分别于休克前、休克后及复苏后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乳酸、血肌酐、IL-6及TNF-α水平.采集各组肾脏标本行HE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各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程度. 结果 联合复苏组的平均动脉压(53.1±1l.4)mmHg,较液体复苏组(41.3 ±11.1) mmHg和未复苏组(25.9±10.5) mmHg明显升高(F =41.425,P<0.05).乳酸、血肌酐、IL-6和TNF-α的水平,各组休克后较休克前均明显升高(P<0.05),液体复苏组较未复苏组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复苏组较液体复苏组均明显降低(P<0.05).HE染色显示,联合复苏组肾脏组织坏死程度及炎症因子浸润程度均较液体复苏组明显减轻.HSP70的表达未复苏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7 828.960 0 (15 779.865 0~21 751.980 0),液体复苏组为2 714.270 0(1 339.215 0 ~7 616.950 0),联合复苏组为262.930 0(198.820 0~538.195 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液体复苏比较,ECMO联合超滤技术在复苏严重失血性休克、改善组织缺氧性损害、减轻炎性反应等方面具有优势,并且能显著减轻肾脏组织的损伤.

  • 不同材质及孔径超滤膜对麦冬皂苷类成分的影响

    作者:罗瑞芝;张会梅;苏小琴;刘雪;李德坤;周大铮;叶正良;鞠爱春;王辉

    目的 考查不同材质及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对5种麦冬皂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麦冬皂苷C、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1、麦冬皂苷Ra、龙血苷F为考察指标,利用HPLC-UV法测定其超滤前后变化,考察不同材质及孔径的超滤膜对5种麦冬皂苷收率的影响以及各超滤阶段对麦冬皂苷类成分截留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材质及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处理下,麦冬皂苷类成分的收率不同;聚醚砜材质超滤膜对各超滤阶段的麦冬皂苷类成分截留率变化趋势与纤维素材质是一致的.结论 采用100 kDa的聚醚砜超滤膜,可以使麦冬皂苷类成分的收率达到高,用50%乙醇进行等体积透析,会对麦冬皂苷的收率有较大的改善.

  • 超滤在药学分析测定中的应用

    作者:徐缓;张伟;邓意辉

    超滤是在压力作用下,溶剂与部分低相对分子质量溶质可以穿过超滤膜,而高相对分子质量溶质或乳化胶束等被截留的一种分离手段.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超滤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药学分析测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超滤在微粒分散给药系统、生物制药、高分子的分离纯化、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 双拷贝截短型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的构建、表达和鉴定

    作者:孙贺英;梁述文;刘晓辉

    目的:增加重组截短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des(1-3)IGF-Ⅰ]的表达产量,初步纯化表达产物后并与标准IGF-Ⅰ比较其生物活性.方法:将第二个des(1-3)IGF-Ⅰ基因插入先前构建好的pExSecl/IGF-Ⅰ表达质粒中,形成pExSecl/2(IGF-Ⅰ)的表达质粒.将质粒转化入蛋白酶缺陷的大肠杆菌BL21(DE3)中,培养工程菌并用IPTG于12℃低温诱导des(1-3)IGF-表达.超滤膜过滤和Sephadex G-50凝胶过滤纯化表达产物.用MTF法测定纯化的IGF-Ⅰ的生物活性,并与标准IGF-Ⅰ比较.结果:双拷贝IGF-Ⅰ的表达量达可溶性菌体蛋白的20%,高于单拷贝IGF-Ⅰ的表达产量(12%);超滤和凝胶过滤后des(1-3)IGF-Ⅰ纯度分别达49%和82%;经凝胶过滤后的IGF-Ⅰ相对生物活性达标准IGF-Ⅰ的77%.结论:pExSecl/2(IGF-Ⅰ)可增加IGF-Ⅰ表达产量约8%;纯化后的des(1-3)IGF-Ⅰ生物活性为标准IGF-Ⅰ的77%.

  • 血透机超滤原理分析

    作者:李朝伟;王振洲;贺建林

    介绍血透机的主要功能及超滤的基本概念,以金宝血透机超滤单元和贝朗血透机平衡腔及超滤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血透机超滤脱水的实现方法.

  • 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功能分析

    作者:王功华;邓小定

    血液透析是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长期持续治疗的方法,对血液透析机正确的操作与维护非常重要。介绍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的系统构成与功能,包括电路部分、血路部分、液路部分,旨在为血液透析机的操作者提供有关参考信息。Dialog型血透机有其独特的软硬件设计,掌握透析机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对于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 金宝血透机标准透析液形成解析

    作者:李朝伟;李晓东

    介绍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说明了标准透析液的主要指标,分析了金宝透析液的成份含量和形成过程.

    关键词: 透析 超滤 配方 指标
  • 改良超滤法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培杰;李朝晖;刘天起;刘鲁祁;王春祥

    ①目的探讨改良超滤法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影响.②方法 1999年1月~2001年1月行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27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改良超滤,对照组不用超滤,对两组病儿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水肿、术后出血及输血量等进行了比较.③结果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出血量,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6,3.49,P<0.05,0.01).④结论改良超滤在体外循环中可快速有效的脱水,减少体外循环后的出血量,有利于病儿的术后恢复和呼吸机的脱离.

  • 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李志军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大鼠行为动作评分、脑梗死面积、脑梗死率和脑含水量等影响.通过当归补血汤原提液与超滤液的对比考察超滤液的脑保护作用是否变化.结果:当归补血汤提取液与超滤液对各因素的影响没有组问差异.结论:当归补血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减少超滤液服用剂量未对疗效有显著影响,超滤技术可用于当归补血汤提取液的纯化过程.

573 条记录 28/29 页 « 12...21222324252627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