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994~2000年广州市区登记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

    作者:欧阳瑾如

    目的了解广州市区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登记肺结核病的流行趋势.方法对1994~2000年广州市肺结核病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4~2000年新发涂阳(首次发现并且痰涂片阳性)新登记率为(16.68~26.27)/10万,年均递升7.86%. 标化新发涂阳新登记率芳村区高,为33.70/10万.平均新发涂阳新登记率男性为30.50/10万,女性为11.60/10万.涂阳新登记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70岁以上人群达高峰,新发涂阳新登记率为61.22/10万,与50~69岁组比较呈成倍上升的趋势.无业人群的肺结核涂阳新登记病例多,为2 529例,占总病例数的35.12%.涂阳登记率为(8.37~5.43)/10万,年均递降6.96%.肺结核死亡率为(6.84~4.41)/10万.结论需警惕高发病地区肺结核流行的延续;无业人群可能沦为肺结核病的高发患者群;要尽早挖掘潜在的传染源.

  • 外伤性癫痫的诊断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

    作者:孔文龙;石小峰;蒙剑锋;仪立志;黄凯雄;纠智松;贾军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的诊断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99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颅脑损伤轻重程度及损伤部位与外伤性癫痫发病特点的相关性,不同类型颅脑损伤在发作时间上的差异,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外伤性癫痫发病的诊断类型及流行病学特点。PTE 发病率的显著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颅脑损伤超早期癫痫发生率高达29.8%,1周、1个月及3个月后分别下降至12.4%、6.7%、5.2%,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癫痫发生率为19.5%,明显高于轻中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12分、13~15分)患者。穿通伤、手术及非手术患者癫痫发生率分别为36%、15.9%和2.5%,开放性颅脑损伤癫痫发生率为26.5%,未成年组及成年组外伤性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4.1%、3.5%,癫痫发病患者脑损伤大多位于功能区,如额后叶、顶叶、枕叶及弥漫性脑皮层损伤。结论颅脑损伤的超早期、早期、晚期,外伤性癫痫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重型颅脑损伤后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型;穿通及开放性发生率明显高于闭合性颅脑损伤,年龄越小发生癫痫概率越高,功能区脑损伤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功能区。

  • 综合医院诊治的有无自杀行为既往史自杀未遂者特征的比较

    作者:李献云;徐东;费立鹏;及惠郁;许永臣;何凤生

    目的通过比较有无自杀行为既往史自杀未遂者的特征来深入了解两组人群是否相对独立,为制定自杀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调查表对4所市县级综合医院诊治的325例自杀未遂者进行包括精神科检查在内的2~3 h的调查.结果 52例有自杀未遂史者和273例无自杀未遂史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婚姻、工作状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无显著性.但前者居住在乡村和服农药自杀的比例低,考虑自杀的时间长,自杀前1个月的生命质量低,自杀意图强度高,慢性生活事件多,慢性心理压力大,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高(P值均<0.05).结论首次和反复自杀未遂者的特征明显不同,相对独立,对两种人群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 中国围产儿并指与并趾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代礼;周光萱;朱军;毛萌;衡正昌

    目的探讨我国围产儿并指与并趾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覆盖的医院收集的孕28周至产后7 d住院分娩围产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7~2001年(除1994、1995年),监测的7 478 746例围产儿中,确诊并指(趾)畸形2311例,其中单发并指(趾)畸形988例,伴有其他畸形者1323例(57.2%).并指(趾)畸形的总发生率为3.09/万,单发并指(趾)畸形的发生率为1.32/万,综合征性并指(趾)畸形的发生率为1.77/万;男性围产儿并指(趾)畸形发生率为3.42/万,女性为2.59/万;城镇围产儿中并指(趾)畸形的发生率为3.22/万,乡村为2.79/万.畸形年度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患儿围产期病死率为20.7%,单发畸形病死率为5.7%,多发畸形为31.9%.上肢与下肢畸形发生的比例无差异,躯体左侧和右侧畸形发生的比例也无差异(P>0.05).结论我国围产儿并指(趾)畸形以多发形式常见,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并指(趾)发生部位对上、下肢和躯体左、右侧无选择性.

  • 44例芥子气中毒伤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孙景海;李东力

    2003年8月4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生了侵华口军遗留化学武器芥子气毒伤我国平民事件.受害者共44人,全部住院治疗.除1人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死亡外,其余43人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现将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 汽车装配作业工人肌肉骨骼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者:王忠旭;秦汝莉;李玉珍;张雪艳;贾宁;张秋玲;李刚;赵杰;李焕焕;姜海强

    目的 调查汽车装配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情况,探讨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北方某汽车制造公司1508名装配作业工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区域工种检查表、北欧标准化肌肉骨骼症状调查表(NMQ)与疼痛问卷,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不良工效学因素接触情况和肌肉骨骼疾患发生情况等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和回顾性调查.结果 汽车装配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发生部位以下背部为高,其次为手腕部、颈部和肩部,发生较为严重的工段有发动机舱段、内饰段、门盖段、底盘段和调试段.发动机舱段和底盘段作业工人以下背部,内饰段以下背部和手腕部,门盖段以手腕部,调试段以颈部和下背部为肌肉骨骼损伤的主要部位.颈部肌肉骨骼疾患有随身高的增高而加重的趋势;吸烟可能会增加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结论 汽车装配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发病较为严重,各工段发生部位各有不同,表现特征比较明显,可能与其存在的不良作业姿势或活动有关.作业工人身高和吸烟习惯可能是影响肌肉骨骼疾患发生的重要因素.

  • 职业性哮喘318例职业特征分析

    作者:张静波;孙道远

    目的 总结职业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为修订我国职业性哮喘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职业性哮喘"、"职业性支气管哮喘"、"作业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作为关键词,检索国内职业性哮喘的病例报道,分析其一般资料、潜伏期、致喘物、临床变现和诊断方法等.结果 共统计出公开发表的国内医学专业文献14篇,其中报告318例职业性哮喘,男女比例基本相近,平均发病年龄为38.0岁,潜伏期多为个2个月~19年,致喘物占前3位的分别为异氰酸酯类、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甲醛.在所有患者的诊断过程中,经作业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为职业性哮喘152例,占48.8%,依据特异性IgE抗体诊断19例,依据特异性皮肤试验皮肤诊断仅1例.结论 职业性哮喘的病因诊断并不容易,我国近半数患者经作业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为职业性哮喘.如何认定职业接触与哮喘症状的发生发展存在关系,是我们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 2006-2010年清远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

    作者:邓小懂;冯光永;陈纯翠

    目的 了解清远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的流行趋势.方法 对2006-2010年清远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清远市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7309例,新涂阳肺结核病平均登记率为36.03/10万.标化涂阳肺结核病登记率高的是清新县,为38.37/10万.男性登记数和登记率明显高于女性.15 ~64岁组的新涂阳患者数占总患者数的78.76%.登记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的趋势.职业为农民的人群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病例多,为5189例,占总病例数的70.99%.结论 十二五期间清远市仍应按DOTS策略做好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重点在农村,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学生和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的预防控制.

  • 500例蛇伤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郑武;邹荣生;戴春山

    总结分析本院1997年4月-2007年10月500例蛇伤患者的流行特点,了解蛇伤患者的发病特点,为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毒蛇咬伤中毒的依据.

  • 手足口病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敏;王捷;孙辉;申志芬;张宏

    手足口病(HFMD)为胃肠病毒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群属RNA病毒类的小RNA病毒科,其中可致手足口病者主要是科萨奇病毒(Cox),包括A组中的CoxA10、A16,B组中的B3,其次是EV71.近几年不断有暴发流行手足口病的报告,且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也有增高趋势.作者检索近年报道的部分手足口病相关文献并对其做一综述,以期提高同道对该病的认识.

  • 成都市温江区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作者:王国平;曾守群;何平;陈玉香

    目的 回顾分析2008-2011年成都市温江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11年温江区恶性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发病率、顺位等指标.结果 2008-2011年温江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29.79/10万,其中男性为161.30/10万,女性为85.56/10万.40岁后恶性肿瘤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发病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女性发病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肝癌、胃癌.恶性肿瘤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结论 温江区恶性肿瘤发病逐年上升,但低于全国水平.恶性肿瘤是危害温江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男性和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肺癌和食管癌、肝癌、胃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发病与病死率较高,应重点防治.

  • 2005-2010年甘肃省布鲁杆菌病爆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王鼎盛;王建国;刘广宇;潘卫民

    目的 分析甘肃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布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10年甘肃省人畜间布病爆发疫情专项调查和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分析,内容包括布病疫情爆发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情况和传染源情况等.结果 2005-2010年,全省6个县(区)、7个乡(镇)、9个行政村出现8起人畜间布病爆发疫情,共确诊新发病人66例.传染源主要为小尾寒羊、绒山羊,其次为奶牛;爆发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份;6年内新发病例的职业分布为农民59例,占89.39%(59/66);学生4例,占6.06%(4/66);牧民3例,占4.54%(3/66).结论 甘肃省近年来布鲁杆菌病爆发疫情较多,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 安徽省一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于乐成;汪茂荣;何长伦;汪朝晖;王寿明;高蕾;郭恒彬;王长军

    目的 分析安徽省滁州地区一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了解我国恙虫病疫源地的某些新变化.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分析、胶体金免疫色谱法和外斐反应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策略诊断恙虫病,并对新疫源地的地貌及气候特征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暴发季节为2007年10至11月份,疫源地为偏潮湿山区丛林地带,昼夜气温20~4℃.共发现恙虫病患者19例,其中9例住院治疗,9例在院外已基本恢复并通过血清学试验获得诊断,1例有典型临床表现但因故未获得血清学诊断.19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畏寒14例,发热19例,头痛15例;9例住院患者中,淋巴结大8例,皮疹7例,脾大4例,体表焦痂和溃疡7例,抗OXκ斐反应阳性4例;18例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在首例患者确诊前,所有其他患者均未得到及时和正确的诊断,也未得到抗生素治疗.9例住院患者予多西环素治疗后迅速康复.结论 安徽省本次恙虫病暴发系过渡型疫源地秋季型恙虫病.皖北地区存在恙虫病疫源地.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快速有效.

  • 森林脑炎79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作者:于建武;孙丽杰;赵勇华;康鹏;高杰;李树臣

    目的 探讨森林脑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79例森林脑炎病毒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的森林脑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森林脑炎患者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份发病,其中56例为林业工人,9例为林区放养蜜蜂者,8例为采野菜的居民,6例为旅游者;据病情分为轻度5例,中度35例,重度39例;其中7例患者死亡,13例出现后遗症,包括头部下垂、上肢瘫痪、癫癎、震颤和精神障碍.79例患者均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32例出现意识障碍,占40.5%;74例出现颈项强直,占93.7%;74例脑膜刺激征阳性,占93.7%,20例出现惊厥,占25.3%;38例出现面色潮红、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充血,占48.1%;19例出现颈部、肩胛肌、上肢肌肉和肢体瘫痪,占24.1%;4例呼吸肌麻痹,占5.1%;3例吞咽困难,占3.8%.60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占80.0%;66例脑脊液细胞数增多,占88.0%;65例脑电图示弥漫性或散在性慢波,占82.3%;8例合并肝损伤,占10.1%;18例心肌酶学升高,占22.8%.结论 森林脑炎以突发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重度者病死率高、后遗症多,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 哈尔滨地区10年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作者:于建武;高杰;孙丽杰;李树臣

    目的 了解哈尔滨地区10年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变化特点.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5年和2005年收治的两组HFRS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2005年起病5 d内患者的血清采用RT-PCR法进行病毒分型.各组患者的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995年的78例和2005年的87例两组患者相比,在发病地区(X2=10.483,P<0.05)、临床分型(X2=7.907,P<0.05)、临床分期(X2=10.500,P<0.05)、WBC总数变化(X2=20.315,P<0.01)和血糖变化(X2=9.958,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5年和2005年患者头痛分别占70.5%和50.6%(X2=6.812,P<0.01);腰痛分别占60.3%和40.2%(X2=6.598,P<0.05);眼眶痛分别占50.0%和19.5%(X2=17.019,P<0.01);黑便分别占60.3%和40.2%(X2=6.598,P<0.05);皮下出血点、淤斑分别占50.0%和33.3%(X2=4.715,P<0.05);面、颈、胸部潮红(三红征)分别占59.0%和40.2%(X2=5.782,P<0.05);尿中膜状物分别占44.9%和29.9%(X2=3.964,P<0.05);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79.5 oA和64.4%(X2=4.615,P<0.05);肝功能异常率分别为50.0%和80.5%(X2=17.019,P<0.01);心肌酶学异常率分别为50.0%和92.0%(X2=36.003,P<0.01).2005年HFRS患者血清汉坦病毒分型为汉滩病毒占34.8%、汉城病毒占65.2%.结论 10年间HFR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变化可能与出血热病毒基因型的变化有关.

  • 华支睾吸虫病88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于建武;孙丽杰;康鹏;姬红;李树臣

    目的 研究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至2004年收治88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进食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鱼(虾)史的患者占68.2%,22.6%的患者职业为厨师、喂鱼员、钓鱼爱好者、鱼贩,9.1%的患者传播途径未明.88例患者中,上腹疼痛53例,占60.3%;乏力46例.占52.3%;腹泻29例,占33.0%;食欲减退61例,占69.3%;黄疸21例,占23.9%;肝脏肿大52例,占59.1%;脾脏肿大7例,占8.0%;头晕18例,占20.9%;发热5例.占5.7%;胆绞痛13例,占14.8%;28.4%的患者无症状.嗜酸粒细胞增多61例,占69.3%;肝功能异常62例,占70.4%.吡喹酮、丙硫咪唑治疗组的粪便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1.9%,86.5%(χ2=0.561,P=0.454).结论 华支睾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出现肝功能异常,易误诊,值得重视.

  • 2000-2014年中国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作者:龚向东;岳晓丽;蒋宁;滕菲;门佩璇;李婧;王建

    目的:了解中国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报告的淋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淋病报告发病率由2000年22.92/10万下降至2014年7.25/10万,年均下降7.89%。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高发地区主要为长江三角洲(浙江、上海、江苏)、珠江三角洲(广东、广西、海南),其次为西北地区(新疆、宁夏、内蒙古)。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有扩大趋势,由2000年1.96∶1扩大至2014年4.52∶1。高发年龄段为20~44岁,男女两性发病率高年龄组均为25~29岁;除15~19岁年龄组男性年均增长4.18%外,其余各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在20种职业中,报告病例以农民多(占26.00%),各职业的淋病报告病例数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淋病仍然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根据淋病流行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 2001-2010年中国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余美文;张国成;严良斌;沈建平;孙培文

    目的 探讨2001-2010年中国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1-2010年全国麻风病流行病学资料,开展描述和比较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新发现麻风病例15 507例,年平均发现率为0.118/10万,其中儿童占2.7%、多菌型占86.5%、2级畸残占22.5%.2001-2010年共发现复发病例1 506例,其中464例为联合化疗后复发.高流行区与低流行区相比,新发现麻风病例中的儿童患者、女性患者、流动人口患者和复发病例中的联合化疗后复发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至2010年底全国尚有现症病例6032例,患病率为0.450/10万,其中2886例在接受联合化疗.结论 2001-2010年全国麻风病发现率继续下降,但分布不均衡,麻风病高流行省份为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湖南、西藏.建议进一步加强麻风病管理、降低麻风病患者畸残.

  • 宁波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王海波;周爱明

    目的 了解我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流行规律,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我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3844例,死亡45例.甲类传染病报告1例(霍乱);乙类传染病报告18种,计19253例,死亡43例,报告发病率为303.69/10万,死亡率为0.68/10万,与2005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11.89%;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计14590例,死亡2例,与2005年相比发病率上升了8.13%.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前五位的分别为梅毒、肺结核、淋病、乙肝和痢疾,占发病总数的86.70%;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前三位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占发病总数的98.35%.结论 应把控制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痢疾及性传播疾病的流行,作为宁波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11 142例伤害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王佐;陶贤洲;陈金玉;吴雷;汪自周

    目的 研究安徽省肥西县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开展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肥西县县级综合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乡镇普通卫生院各一所,研究这3所医院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就诊的所有初诊伤害患者.结果 共报告有效数据11 142例,其中男性7 174名,女性3 968名,男女性别比1.81∶1,平均年龄为(34.56±16.00)岁,职业以农民(40.04%)和学生(20.62%)为主,伤害多发生于家中(33.48%)和公路街道(32.14%),时间多集中在上午9~10时(19.22%)和下午15~16时(17.62%),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跌落(32.12%)、机动车车祸(20.33%)、钝器伤(16.60%)和动物伤(11.67%),以意外伤害为主(87.70%).结论 农民职业伤害、交通事故和青少年伤害是危害本地区青壮年农民、中小学学生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