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诊断分析

    作者:肖洪涛

    目的:进一步研究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诊断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32例脑梗死灶MRI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无痴呆脑梗死患者32例脑梗死灶MRI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梗死灶分部情况、各部位病灶梗死数、梗死体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部位主要为豆状核20例、尾状核8例以及内囊前肢8例,皮质下白质主要为额叶20例、颞叶13例,半卵圆中线心主要为丘脑9例、后部11例,侧脑室体旁白质主要为前部13例,与对照组豆状核10例、尾状核3例以及内囊前肢2例,额叶10例、颞叶5例,丘脑3例、后部2例,侧脑室体旁白质前部6例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数目在内囊前肢(0.7±0.24)、尾状核(0.4±0.23)、豆状核区域(2.3±1.7),半卵中心的丘脑(1.5±1.15)以及后部地区(0.9±0.16),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地区(1.4±1.07),与对照组内囊前肢(0.1±0.03)、尾状核(0.1±0.05)、豆状核区域(0.9±0.06),半卵中心的丘脑(0.5±0.05)以及后部地区(0.1±0.08),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地区(0.4±0.34)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梗死体积(cm3)在皮质下白质的颞叶部位(298.6±94.5),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253.2±53.2)以及半卵圆中心的前部(251.3±13.5)、丘脑地区(323.2±45.3)与对照组颞叶部位(68.3±20.3),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105.2±23.5)、半卵圆中心的前部(88.2±25.4)、丘脑地区(181.3±52.3)相比,梗死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患者的MRI检测发现,患者梗死灶分部、各部位病灶梗死数及梗死体积均有一定的规律性。掌握这些规律性可以完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诊断标准从而为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认知功能障碍与听觉P300关系的探讨

    作者:时红;毛春燕;魏光如;高旭光

    目的 探讨P300靶刺激中的P3波用于评估皮质下缺血性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价值.方法测试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痴呆(SIVD)组43例、非痴呆的认知功能障碍(VCND)组34例与认知正常组38例P3波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在Cz和Pz区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VD组的潜伏期[(400.43±3.57)ms、(309.76±3.96)ms]明显延长(P《0.05),波幅[(4.23±0.34)μV、(5.87±1.54)μV]明显降低(P《0.05).在Cz和Pz区域,VCND组的潜伏期[(400.26±5.55)ms、(396.12±5.23)ms]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0.05);而波幅[(18.22±0.29)μV、(8.85±0.2)μV]较正常对照组在Cz区域明显降低(P《0.05),但在Pz区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3波可作为诊断SIVD的重要客观指标:P3波潜伏期作为皮质下缺血性VCND的辅助诊断指标可能更为敏感.

  • 48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特征

    目的: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特征。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8例皮质下缺血性痴呆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以48例非痴呆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灶部位、梗死体积大小。结果两组梗死部位在基底节区内囊后肢和尾状核、皮质下白质额叶和皮质下白质颞叶、侧脑室体旁白质前部、半卵圆中心丘脑和半卵圆中心丘脑后部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侧脑室体旁白质前部、皮质下白质颞叶、半卵圆中心丘脑和前部的梗死体积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痴呆与病灶的位置、大小密切相关。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MRI研究进展

    作者:苏晓微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是因皮质下缺血引起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的形式.该病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重叠,早期及鉴别诊断困难,而影像检查方法多样、可重复性及可操作性强,故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就MR成像技术对SIVD的早期及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大脑联络纤维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潘永进;曹茂红;周树虎;付洪冉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DTI)技术,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 SIVD)患者脑白质联络纤维变化的特点,以探讨弥散张量成像在诊断SIV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SIVD患者和45例年龄匹配的非痴呆对照者,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评量表( MoCA)及临床痴呆量表( CDR)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用全脑磁共振DTI技术,测量上纵束、下额枕束(额部、额颞部和颞部)、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和扣带束多个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 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双侧下额枕束、双侧扣带束、左侧上额枕束和胼胝体膝部FA值明显下降,ADC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侧上额枕束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IVD患者多个感兴趣区的DTI改变证明联络纤维损伤明显;全脑DTI研究是SIVD患者敏感可靠的技术方法,有助于理解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联络纤维损害的关系。

  • 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海萍;刘峰;彭力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病人认知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 2014年1月收治的SIVD病人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试验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6月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的评分情况;比较两组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病人1年后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BSSD,IMCT,MMSE评分,对照组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评分,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试验组SIVD临床表现恢复较对照组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SIVD病人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行为能力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 针灸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研究现状

    作者:李少新;张庆萍;方慧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老年化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血管性痴呆作为高发病率的脑血管病之一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成为临床上不可逃避的话题.目前针灸作为血管性痴呆的优势疗法已经在临床上普遍应用,未来的应用前景不可小觑.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作为血管性痴呆的主要亚型,其针灸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基于血管性痴呆的针灸研究成果.该文对近些年来血管性痴呆的针灸治疗研究现状从不同角度归纳阐述,总结目前临床上针灸存在的优势和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及今后的研究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思路.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注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玲;郑健

    目的:观察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SIVCI)患者注意亚型障碍的特征.方法:对30例非痴呆型SIVCI(SIVCIND)患者(SIVCIND组)、15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SIVD组)和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计算机上持续操作任务(CPT)、Stroop试验及双任务测试法测试持续注意、选择注意和分散注意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CPT反应时延长,漏报率增加(P<0.05); SIVCIND组漏报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IVD患者冲突及中性条件下,反应时与错误率及干扰量均增加;SIVCIND患者Stroop试验冲突条件反应时延长(P<0.01)、双任务法耗时差无明显增加(P>0.05); SIVD患者耗时差增加(P<0.01).结论:SIVCIND早期主要以持续:注意及选择注意功能损害为主,晚期则持续注意、选择注意和分散注意功能普遍受累.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的关系

    作者:潘永进;周树虎;陈翔;曹茂红

    目的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关系.方法 采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评量表(MoCA)及临床痴呆量表(CDR)评价60例SIVD患者(SIVD组)和45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应用DTI技术测量患者脑白质不同感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SIVD组用常规头颅MRI采用年龄相关白质改变(ARWMC)评分方法对侧脑室周围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与SIVD组比较,正常对照组MMSE及MoCA评分显著增高,CDR评分显著降低(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VD组双侧额叶前部、双侧侧脑室前角区及后角区的FA值显著下降,ADC值显著升高(P<0.05~0.01).其余各区FA及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VD组ARWMC评分为1分11例(18.3%),2分31例(51.7%),3分18例(30.0%).正常对照组中5人(11.1%)为1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IVD组ARWMC评分与双侧侧脑室前角区及后角区FA值呈负相关(r=-0.912,P<0.01),与ADC值呈正相关(r=0.891,P<0.01).双侧额叶前部皮质下白质及海马区FA值与MMSE及MoCA评分呈正相关(P <0.05 ~0.01).结论 SIVD患者多个ROI的FA值降低及ADC值的增高程度,可以反映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

    作者:朱小群;孙中武

    血管性痴呆是痴呆的第二种常见类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常见的亚型,是中老年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的常见原因.SIVD是由于脑部小血管疾病所致,包括小血管闭塞所致的多发性腔隙性梗塞(腔隙状态)和血管狭窄或/和低灌注所致的脑白质不完全性梗塞(脑白质疏松,Binswanger病).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病理、分子生物学、神经生化、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综述.

  • 奥拉西坦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华荣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21例,有效9例,显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1例,有效15例,显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奥拉西坦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 胼胝体和扣带回弥散张量成像改变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周树虎;梁汝庆;申雪花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胼胝体和扣带回弥散张量参数改变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60例SIVD患者和40例年龄匹配的非痴呆对照者,采用测定感兴趣区弥散张量参数的方法,比较其纤维束完整性差异及与MMSE的关系.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胼胝体膝部、双侧扣带回的FA值显著下降及ADC值显著升高,而胼胝体压部的FA值和ADC值无显著性差异.(2)胼胝体膝部、双侧扣带回的FA值与MMSE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胼胝体和扣带回弥散张量改变有助于SI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

  • 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鲍建洲;周宝花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03—2013-07在我院进行诊治的72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ADL评分改善程度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351,χ2=5.408,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447,P>0.05)。结论临床应用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 多奈哌齐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作者:田甜

    目的 评价多奈哌齐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SIV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5 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华佗再造丸8 g口服,3次/d.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2.063,P=0.034);2组治疗前MMSE与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后2组MMSE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0.05).结论 多奈哌齐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SIVD可提高认知功能改善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帮助.

  • 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作者:王新;王康琪;董燕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 , SIVD)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多奈哌齐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24周后分别进行血脂水平、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的检测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12周、24周的血脂水平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奈哌齐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12周、24周前后MMSE、CDR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 P <0.01),而多奈哌齐组联合用药组变化较为缓慢(P=0.932、0.289、0.784、0.900, P=0.004、0.002、0.005);两组治疗后24周MMSE、CDR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0、0.000)。结论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改善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多奈哌齐,临床安全性高。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1例的磁共振波谱成像特点并文献复习

    作者:闵婕;王和生;陈功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 )是血管性痴呆(VD )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占VD总数的60%左右,它是由于脑部小血管疾病所致,包括小血管闭塞所致的多发性腔隙性梗塞(腔隙状态)和血管狭窄或/和低灌注所致的脑白质不完全性梗塞(Binswanger病)。一般临床表现为,腔隙性梗塞症状和体征,如纯运动性偏瘫、假性延髓麻痹和其他腔隙综合征等;精神症状和皮质下损害特征,如认知功能障碍、个性改变、情感障碍、言语行为异常、视幻觉、步态不稳、运动功能障碍、小便功能障碍等[1-2]。随着我国脑血管疾病的越来越多,它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为研究SIV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现临床观察1例SIVD患者的磁共振波谱成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的研究

    作者:朱向会;李玲;杨运旗;张天鉴;欧波;黄青;刘桂成;何银志

    目的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的病理生理特点.方法 纳入45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及51例作为对照的无痴呆型脑梗死患者,使用磁共振扫描仪对纳入对象进行扫描,比较其皮质下病灶部位、梗死灶大小及数目.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IVD患者梗死病灶的分布在基底节区内囊前肢、尾状核,以及额叶、半卵圆中心丘脑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SIVD患者基底节区内囊前肢、尾状核、豆状核及半卵圆中心后部、丘脑梗死灶数目较多(P<0.05或P<0.01),SIVD患者在颞叶、侧脑室体旁白质前部、半卵圆中心丘脑及前部区域梗死病灶体积增加较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皮质下梗死灶的部位、数目、体积与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 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作者:索静辉

    目的 探究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多奈哌齐展开治疗,观察组采取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方式.结果 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各项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显著变化趋势(P<0.05),对照组患者血脂水平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对比,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相较于单纯应用多奈哌齐展开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