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没有焦虑的天空一片蓝

    作者:高正亮

    焦虑和焦虑症正常人在面对困难或有危险的任务,预感将要发生不利的情况或危险发生时,可产生焦虑,这种焦虑通常并不构成疾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当个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微小琐碎的事件过度担心,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对他们来讲都是一场灾难.如担心每次考试都会不及格;异常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担心自己的工作或社会能力;尽管自己现在身体健康,但担心自己患上癌症等.

  • 精神分裂症康复措施及其疗效

    作者:欧国蓬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康复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内康复技能训练。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积极因素评分、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再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就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康复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手工制作联合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孙乐乐;张丽;任雪;房艳艳;袁燕亭;张玲;张勤峰;任清涛

    目的:观察手工制作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依照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研究组给予10周的手工制作治疗.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护士观察量表(NOSIE)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HAMA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2);②治疗后两组患者NOSIE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1,P=0.00)、(t=3.46,P=0.00).结论:手工制作结合药物治疗及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及社会兴趣.

  • 综合干预对受虐待小学生行为问题和社会能力的影响

    作者:朱相华;李娇;王成东;梁光利;魏贤玉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小学生受虐待现象及其行为问题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某区小学179名小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的调查.把179名小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干预组(88人)与对照组(91人).对干预组进行2个月的综合干预,干预方法包括教师干预、家长干预、学生干预和媒体宣传.干预结束半年后,对两组小学生重测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小学生的受虐待率和行为问题减少较明显(33.8%对20.5%,χ2=5.13,P<0.05;17.6%对8.2%,χ2=4.56,P<0.0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综合干预对社会能力得分改变值没有明显影响(P>0.05).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活动情况和社交情况得分改变值的因素有性别和干预前社会能力(Beta值=-0.127,P<0.05;Beta值=0.629~0.752,P<0.001).结论 综合干预能减少小学生受虐待现象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可以促进小学生行为能力的发展,但短期内难以改善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状况.

  • 儿童期虐待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

    作者:魏贤玉;朱相华;李娇;杨永杰;田玉湘

    目的 研究受虐待小学生的社会能力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试.结果 受虐待组小学生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和总分低于元虐待:总分[(15.56±3.64)分与(17.70±3.72)分,t=3.73,P<0.001],11~12岁年龄组的学校情况因子分低于9~10岁组[(4.94±0.76)分与(5.17±0.63)分,t=2.19,P<0.05].除性虐待外,PRCA各因子分和总分与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和总分呈负相关(r=-0.159~-0.410,P<0.05或P<0.01).躯体虐待对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61~-0.201,t=-2.124~-2.433,P<0.05);情感虐待对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59~-0.207,t=-2.141~-2.723,P<0.05或P<0.01).忽视和性虐待对学校情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70~-0.273,t=-2.236~-3.441,P<0.05和P<0.001).结论 儿童虐待可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和性虐待可显著预测个体的社会能力.

  • 城乡儿童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对照研究

    作者:姚洪秀

    目的了解城乡儿童社会能力的强弱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9~15岁的447名城市儿童和498名农村儿童进行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对照分析.结果社会能力评分:城市儿童显著高于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评分:9~11岁儿童,农村高于城市;12~15岁儿童,除体诉因子外,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城市儿童社会能力比农村儿童强,城市年龄较小儿童的行为问题比农村相应年龄儿童的少;年龄较大儿童的行为问题比农村相应年龄儿童的多.

  • 儿童社会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姚洪秀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社会能力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和自制的儿童家庭环境问卷调查城乡945名儿童,对其社会能力及相关因素进行了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城市儿童社会能力强于农村儿童。影响儿童社会能力的因素包括参加兴趣性、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关系、课外和其他小朋友玩、家庭经济状况、居住环境污染和社会风气等。结论要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进行协调、干预或改善上述各项影响因素。

  • 小学生社会能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汝;何燕;刘连启

    目的: 探讨小学生社会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向因素.方法: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以及自编的调查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517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由家长填写问卷).结果:小学生社会能力总分为15.00±3.83分,女生的社会能力得分高于男生(P<0.01),性别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交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社会能力低下的小学生占所调查学生的10.1%.小学生的社会能力与从小发育情况、参加课外特色班、体型、父母文化程度、是否偏食、母亲管教孩子态度、与父母分房而睡、以及年龄等因素有关;社会能力的三个方面互相关联.结论:小学生社会能力低下与发育状况、父母管教态度、儿童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提高小学生的社会能力,需要从提高身体素质与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创造适宜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入手.

  • 家庭动态图对儿童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的预测作用

    作者:王竹吟;王言;雷秀雅

    家庭动态图的研究现状显示,通过家庭动态图可了解绘画者在处理家庭关系中的态度,了解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沟通方法等等[1].社会能力是儿童为顺利的适应社会而具备的社会情绪和认知方面的技能和行为[2].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3].

  • 30~36月龄城市幼儿性别及家庭因素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

    作者:刘国艳;王惠珊;张建端;连光利;黄小娜;石淑华

    目的:探讨中国城市30~36月龄幼儿性别及家庭环境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以优化儿童成长的教养环境,促进情绪社会性健康发展.方法:采取横断研究设计,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4个大中城市1437名30~36月龄幼儿的母亲为调查对象.用自拟社会人口学问卷及中国婴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量表(Chinese Toddler Social and Emotional Assessment,CTSEA)进行被调查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状况筛查后,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性别、家庭环境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联.结果:1437名幼儿中,疑似社会能力发展偏离者301名,占总人数20.9%,其中男童160名(11.1%),女童141名(9.81%),男童与女童疑似社会能力发展偏离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0,P>0.05);社会能力发展各维度中,女童的依从性[(8.00±2.59)vs.(7.67±2.50),P<0.05]及亲社会的同伴关系[(5.24±1.87)vs.(4.86±1.73),P<0.01]得分高于男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对幼儿的了解程度、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及构成等与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不同维度有关.结论:幼儿性别与其社会能力发展过程中依从性及亲社会的同伴关系有关,造就优良的家庭环境,增强父母理性的教育观念并根据幼儿特点进行养育,对幼儿社会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比较

    作者:王秀锦;周朝当;贾淑春;刘桂英

    目的:比较3种不同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方法:用SSFPI对43例氯丙嗪治疗、44例氯氮平治疗、20例利培酮治疗精神病患者分别进行入院时、2W、4W、6W、8W时的社会功能评定和比较.结果:入院时氯丙嗪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两周时除保持前面优势外,利培酮组社会性活动能力得分高于氯丙嗪组和氯氮平组,4W、6W、8W时除氯丙嗪组生活自理能力仍较差外,其余差异已不明显.结论:氯氮平治疗比氯丙嗪能较好地恢复和保持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利培酮治疗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较快,且能较好保持优势.

  • 社交互动课程对听障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卓明怡;邱凤仪;赖纪闽;钟雅婷;张舒婷

    目的 探讨以小团体形式进行的社交互动课程对增进听障幼儿社会能力的成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接受听觉口语治疗的听障幼儿10人,平均生理年龄6.17岁.听觉口语师在课程开始及结束时填写同侪游戏互动评定量表,两次评量分数以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8次社交互动课程,被试正向的游戏互动行为显著增加(Z=2.075,P<0.05),负向游戏不连贯行为显著减少(Z=-2.079,P<0.05);负向游戏破坏行为的两次评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Z=1.186,P=0.118).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社交互动课程对于增进听障幼儿的社会能力有成效,笔者对相关课程的设计规划提出建议.

  •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社会能力及行为特征与病后颅脑结构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振明

    目的 分析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前的社会能力、行为特征与病后颅脑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设研究组、对照组各一组,各126名儿童.其中研究组为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儿童患者,对照组为正常儿童.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这252名儿童在6~10岁时的行为进行回顾性调查,记分项目包括行为特征和社会能力.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行为差异以及患儿颅脑结构.结果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行为问题总分分别高于正常组;社会能力总分均低于正常组.患者社会能力低分组与高分组相比,三脑室横径、顶叶脑沟宽、右颞角宽度偏大,而胼胝体厚和三脑室侧壁至左脑岛面距偏小差(P<0.05);行为问题低分组与高分组患者相比,左外侧裂脑沟根部宽、顶叶脑沟宽偏小,而左尾状核头宽度偏大(P<0.05).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均与颅脑结构存在关系,行为问题越多,社会能力越低的患儿,病后脑室扩大和脑结构异常可能越明显.

  •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彧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护理.干预10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评估量表(Mo-CA)、精神状况评定表(MMSE)、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SAFE)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Mo-CA评分(26±1.300)分、MMSE评分(28±1.810)分、NOSIE-30评分(114±2.400)分、SAFE评分(28±1.900)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改善患者的认识能力,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北京市6~16岁儿童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调查分析

    作者:戚艳杰;李斌;张之霞;陈旭;周玉明;朱丹迪;郑毅

    目的 了解和筛查北京市儿童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及行为问题的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6月北京市怀柔区与西城区的10327名6~16岁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社会能力低下表现以活动能力异常为主,且男孩高于女孩;其次表现为社交能力异常,男孩高于女孩;后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异常,男孩高于女孩,且女孩的学习异常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6~11岁男孩学习异常率低于12~16岁,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儿童中不同性别的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4329名6~11岁和4967名12~16岁儿童不同性别的社会能力评分也不同,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儿童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评分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11岁的男孩行为问题检出率(11.14%)明显高于女孩(7.62%),随年龄增长,男孩和女孩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均升高,12~16岁二者的检出率基本相同(14.17%vs14.06%),女孩检出率增高尤为明显.有行为问题儿童在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及学习能力各方面均低于无行为问题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儿童期社会能力低下及行为问题仍比较突出,并存在年龄及性别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评定对照研究

    作者:磨丽莉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的康复程度是治疗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改善是判断康复程度的重要因素.为了解不同抗精神病药与患者康复的关系,我们以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对照,以了解两者间对康复程度的影响.阿立哌唑是一种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被誉为"第三代抗精神病药"或"多巴胺系统稳定剂"[1] .氯氮平是早于阿立哌唑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精神病药,两者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均有明显疗效.但阿立哌唑的价格较氯氮平贵,且对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少.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难治性的精神分裂症均疗效显著.因此在临床上这两种药物的应用都非常广泛.本文从护理观察的角度,分析比较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与个人卫生3方面的改善情况.

  • 肿瘤患者的疗养康复指导

    作者:张友娟;王淑梅

    近些年来,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深受来自疾病或治疗所引起的多种症状的困扰,使其生活质量和机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1,2].故安排康复期疗养是克服病情恶化、康复体质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很有帮助.考虑到患者需求的多样化,我们通过采取心理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多种措施,内容涉及生理、心理、医疗及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经验做如下介绍.

  • 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作者:高德秀;韩文珍

    目的通过开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训练,探讨其对患者住院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12周的康复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根据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其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康复训练12周后研究组SANS、SAPS、SDSS量表评分及NOSIE消极评分较训练前有显著降低,而NOSIE积极评分较前增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能力。

  • 人的社会能力和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施学忠

    目的探讨影响人的社会能力和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男性、城市环境、青壮年、非政府职员职业、较高文化程度、已婚、较好经济收入、医疗保险及较低医疗费用会对社会能力和适应性产生积极影响.结论年龄、家庭年收入、家庭年医疗费用及文化程度是社会能力和适应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 随班就读学生行为问题调查

    作者:昝飞;谭和平;陈建军

    目的探讨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能力与所存在的行为问题 . 方法通过运用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 CBCL) 对上海郊区 282名从一年级到初二年级的随班就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 结果随班就读学生社会能力发展低下 , 大多数学生处于临界或临界以下水平 , 并具有较高的行为问题发生率 , 其常出现的问题是社交不良、退缩、多动 . 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 , 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能力有所提高 , 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 结论对随班就读学生 , 在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方面应给予专门的指导 .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