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地区2006-2010年女性HIV-1感染者流行毒株分子特征研究

    作者:叶景荣;苏雪丽;余双庆;辛若雷;郝明强;卢红艳;冯霞;贺雄;曾毅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女性HIV-1感染者流行毒株分子特征.方法 随机采集2006-2010年北京地区新发现女性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标本100份,分离血浆,提取病毒RNA,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gag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 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北京地区女性HIV-1感染者存在Al(1)、A2(1)、B(3)、B'(23)、C(8)、G(2)、H(1)、CRF01_AE(18)、CRF02_AG(3)、CRF06_cpx(1)、CRF07 BC(14)、CRF08_BC (4)和B'/C(3) 13种亚型,其比例分别为1.22%、1.22%、3.66%、28.05%、9.76%、2.44%、1.22%、21.95%、3.66%、1.22%、17.07%、4.88%和3.66%,B'、CRF01_AE和CRF07 BC为主要亚型,6种少见亚型(A1、A2、G、H、CRF02_AG和CRF06_cpx)合计占11.0%.结论 北京地区女性HIV-1感染者流行毒株遗传多样性高于男性,B'亚型比例高,少见亚型比例也较高.

  • 艾滋病病毒长期不进展者、缓慢进展者、高危暴露者以及正常人群APOBEC3G mRNA水平的差异

    作者:刘永健;李林;鲍作义;刘思扬;庄道民;李韩平;李敬云

    目的 检测我国中部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流行区4类不同人群APOBEC3G(hA3G)mRNA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 采集研究人群的静脉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冻存于液氮中;复苏PBMCs,提取总RNA,mRNA体外逆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不同人群血标本APOBEC3G mRNA的水平.结果 HIV长期不进展者标本13份,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716±169)个/μl,平均感染时间为(12.5±2.3)年;HIV缓慢进展者标本48份,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233±144)个/μl,平均感染时间为(10.7±2.2)年.HIV长期不进展者APOBEC3G mRNA水平高于正常人群的水平;HIV缓慢进展者APOBEC3G mRNA水平高于高危人群和正常人群的水平.HIV长期不进展者和缓慢进展者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与APOBEC3G mRN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我国中部地区HIV流行区4类不同人群APOBEC3G mRNA水平存在差异,并且HIV长期不进展者和缓慢进展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与APOBEC3G mRNA水平无相关性.

  • 洞南省2011-2016年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薛秀娟;闫江舟;程栋;刘春华;刘佳;刘铮;田随安;孙定勇;张伯伟;王哲

    目的 分析河南省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TNP)病程进展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河南省2011-2016年检测及随访信息完整的48例LTNP进行分析,探讨随访期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病毒载量(VL)的变化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技术(PCR-SSOP)对LTNP及健康对照的HLA-A、HLA-B和HLA-DRB1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48例LTNP 6次随访检测发现,CD4的四分位数从601.00(488.50 ~ 708.72)个/μl降低至494.00(367.00 ~ 672.00)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10VL的四分位数从3.40(2.87~3.97)上升到3.48(2.60~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显示,HLA-B* 13:02、HLA-B*40:06位点多分布在LTNP中(P<0.05),而HLA-B*46:01、HLA-DRB1*09:01在健康对照中常见(P<0.05).结论 河南省LTNP CD4有逐年下降的趋势,HLA-B *13:02、HLA-B*40:06等位基因位点可能与延缓本地区LTNP疾病进程有关.

  • 应用BED-CEIA检测干血斑样本监测HIV-1发病率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沈圣;田飞;江华洲;孙国清;缪礼锋;郭晓黎;肖瑶;贾玉江;Sten H. Vermund;蒋岩

    目的 研究干血斑样本应用于现场HIV-1 BED-CEIA新近感染的检测以及监测HIV-1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7个自愿咨询检测(VCT)哨点的10 313名咨询者的血浆和干血斑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对经免疫印迹方法确认的349例HIV感染者的血浆和干血斑样本同时进行BED-CEIA检测,检验干血斑样本BED-CEIA新近感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比较两种样本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对HIV发病率估计的一致性.结果 应用干血斑样本检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R2值分别达到0.9551和0.95.349对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294对样本被同时判定为长期感染,53对样本被同时判定为新近感染,两种样本对HIV-1是否为新近感染判断的一致性达到99.43%.而2对样本得到不同的结果,其An值均处于临界值附近.在人群总体水平上,两种样本计算得到的HIV-1发病率完全一致.结论 在HIV-1 BED-CEIA新近感染检测中,尽管个别样本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但在人群水平上千血斑样本的检测结果对HIV-1发病率的估计与血浆样本没有差异,因此在中国可以应用于血斑样本进行HIV-1 BED-CEIA新近感染检测.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15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亚型分析

    作者:段星;王可然;王继宝;杨涛;王译葵;杨锦;叶润华;杨跃诚;姚仕堂;段松;何纳

    目的 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2015年1-11月新报告HIV感染者亚型,掌握德宏州中国籍和缅甸籍HIV感染者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对德宏州2015年1-11月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且血浆量在200 μl以上的标本进行核酸抽提,使用RT-PCR方法对HIV的gag、env和pol 3个基因进行反转录扩增,所得产物直接测序,确定亚型型别.结果 2015年1-11月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963例,成功测定HIV亚型的感染者499例.独特重组(URFs)比例大(27.1%,135/499);其后为C(26.7%,133/499)和CRF01_ AE(19.2%,96/499)等亚型.URFs中主要包括4种形式的重组,其中以BC亚型重组多.中国籍和缅甸籍感染者的亚型分布特征不同,传播方式是唯一与中国籍和缅甸籍感染者亚型分布有关联的因素.结论 德宏州中国籍和缅甸籍HIV感染者亚型分布复杂,URFs首次居分布首位.中国籍和缅甸籍感染者亚型分布有差异,但主要受HIV传播方式的影响.

  • 广州市2008-2015年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亚型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作者:韩志刚;张亚丽;吴昊;程伟彬;梁彩云;钟斐;高凯;徐慧芳

    目的 了解2008-2015年广州市MSM人群HIV-1感染者(MSM感染者)HIV-1亚型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2015年确证的HIV-1感染者、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现住址为广州市.收集血清样本提取HIV-1 R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IV-1亚型,比较不同年份和不同特征样本的HIV-1亚型分布.结果 从2 473份血清样本中成功获得2 210份样本的pol区基因片段.2 210份样本人群的年龄(30.19±8.22)岁;未婚者占73.39%;汉族占90.81%.独特重组形式(URFs)亚型在职业为农民及农民工的构成比高于其他职业者(P=0.017,99%CI:0.014~ 0.020),URFs亚型在多性伴者的构成比高于非多性伴者(x2=5.733,P=0.017).HIV-1亚型分布以CRF07_BC (38.10%)和CRF01_AE (34.84%)为主,其次为CRF55_01B (14.62%)、B(6.06%)、URFs(3.58%)、CRF59_01B(2.17%)和其他亚型(0.63%).B、CRF07_BC、CRF55 01B和URFs亚型在2008-2015年的各年份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P=0.000,99%CI:0.000~0.000;CRF07_BC:x2=14.965,P=0.036;CRF55_01B:x2=18.161,P=0.011;URFs:P=0.001,99%CI:0.000~0.001),其中B亚型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0,99%CI:0.000~ 0.000),URFs亚型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0,99%CI:0.000~0.000).结论 2008-2015年广州市MSM感染者HIV-1亚型分布表现为CRF07 BC和CRF01 _AE为主、多个亚型共存的特点.URFs亚型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提示HIV-1在MSM感染者中在不断发生重组.应针对MSM感染者农民及农民工、多性伴者加强干预.

  • 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较大HIV分子传播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罗明宇;潘晓红;范钦;张佳峰;葛锐;蒋均;陈婉君

    目的 分析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新发现的较大HIV分子传播簇和流行病学特征,筛选疑似高危传播者,为传染源管理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嘉兴市较大HIV分子传播簇所有HIV/AIDS病例采集血样,通过核酸提取、RT-PCR和巢式PCR法扩增pol基因,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包括采用Sequencher 5.0软件拼接整理测序结果、BioEdit 7.2.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ega 6.0软件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图,形成若干个分子传播簇.对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EpiData 3.0和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1-12月嘉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210例,较大HIV分子传播簇为CRF07 BC亚型,传播簇共30例病例,个案调查26例,80.8%(21/26)为近2年感染,30.8%(8/26)为近1年感染.84.6%(22/26)为本市感染.5例疑似高危传播者均为同性性传播感染且≥45岁,其中3例有危险性行为时间较久、确诊前临时性伴数较多、MSM活动场所有危险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特征.结论 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新发现的较大HIV分子传播簇近2年在本市传播较快,传播和扩散风险较高.3例疑似高危传播者对该HIV分子传播簇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 湖北省抗病毒治疗和未治疗的HIV-1感染者耐药基因变异研究

    作者:王晓琼;童骁;汤恒;刘萍萍;张伟;杨荣阁

    目的 研究湖北省流行的HIV-1毒株在经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及未治疗人群中耐药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采集HIV-1感染者抗凝外周血,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PCR方法扩增HIV-1 pol基因约2 kb的核酸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并通过斯坦福耐药基因数据库进行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19例,未治疗组25例.在所有的HIV-1感染者样本序列中,发现针对蛋白酶抑制剂(Pis)的耐药突变:D30N(2.27%),D30G(2 27%),M46I(4.55%),M46N(2.27%),I47V(4 55%),I84V(4.55%),I84L(2 27%),N88S(2.27%),L90S(2.27%),以及针对Pis的次要耐药基因突变:A71T(29.55%).在治疗组中出现针对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及NNRTIs)的主要耐药基因突变的样本5例,突变主要有M41L(5.26%),A62V(5.26%),D67N(5.26%),L210W(5.26%),T215Y(15.79%);K103E(5.26%),K103N(10.53%),Y181C(5.26%),G190A(5.26%),K238N(5.26%).在未治疗组中出现针对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及NNRTIs)的主要耐药基因突变的样本5例,突变主要有M184V(4%),K65N(4%),Y115M(4%),Fll6L(4%),M184I(4%);V179D(4%),G190R(4%).在逆转录酶(RT)基因中耐药意义不明的突变F214L,与药物的使用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P=0.03).结论 湖北省HIV-1感染者RT基因的耐药突变,在治疗和未治疗人群样本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治疗已经对HIV耐药基因突变的产生有了一定影响.同时,耐药意义尚未明确的突变位点F214L也可能与治疗或是某些药物的使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 采用集合RNA检测方法估计高危人群的HIV感染发病率

    作者:董莉娟;陈敏;苏莹珍;李俊杰;章任重;杨莉;杨朝军;施玉华;陈会超

    目的 及时发现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和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抗体窗口期感染者,并估计发病率.方法 收集2012年1-10月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和MSM活动室HIV抗体筛查阴性样本,以50∶1和10∶1二级集合方式进行HIV-1 RNA检测,并随访HIV-1 RNA阳性者,后以Ron Brookmeyer方法估计VCT和MSM人群的HIV感染年发病率.结果 1400份VCT门诊HIV抗体筛查阴性样本中,发现2名HIV-1 RNA阳性窗口期感染者,HIV感染年发病率为1.87%(95%CI:1.23%~2.65%).MSM 500份HIV抗体筛查阴性样本中,发现2名HIV-1 RNA阳性窗口期感染者,HIV感染年发病率为5.31%(95%CI:3.52% ~ 7.45%).结论 集合RNA检测为及时发现VCT和MSM的HIV窗口期感染者提供有效方法,建议通过提高集合RNA检测频率等方式,加强MSM及其他高危人群HIV感染窗口期的筛查.

  • 福建省HIV-1新近感染者流行毒株基因亚型及其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邓永岳;张春阳;严延生;颜苹苹;吴守丽

    目的:了解福建省HIV-1新近感染者流行毒株的亚型分布和流行特征。方法随机抽取福建省2011-2012年使用BED捕获酶免疫试验检出的104例新近感染者血样标本,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gag、pol和env基因片段,并测定和分析核酸序列。结果目标人群中存在B亚型和01_AE、07_BC、08_BC、55_01B四种流行重组型,其中以01_AE和07_BC流行重组型为主,分别占45.68%和35.80%。基因亚型的流行特征分析显示,亚型分布中01_AE所占比例下降,07_BC所占比例上升;性传播是主要感染途径,其中同性传播比例明显上升。结论福建省HIV-1流行毒株亚型分布众多,随着时间推移,亚型构成和传播途径已发生改变,应加强对HIV-1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趋势动态监测。

  •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老年HIV-1感染者B亚型病毒传播关系分析

    作者:伍永勤;邹潇白;覃锐;贺健梅;张平芳;江艳;陈贵梅;杨郁君;陈曦

    目的 研究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老年HIV-1感染者间B亚型毒株的传播关系,并探索一种溯源方法.方法 选取43例张家界永定区新发老年HIV-1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取首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血浆样本,用In-house法扩增HIV-1的pol区序列,测序后,通过HIV进化树结合流行病学结果对个体间病毒传播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获得42条有效序列.B亚型占80.95%(34/42),分为8个聚集簇,簇内毒株的遗传距离明显小于34条B亚型的平均遗传距离(0.058 3).聚集簇内感染者有相同高危行为史,且发生高危行为的地点呈现明显关联灶性分布.提示该地老年人群中HIV-1感染在地理位置和行为学方面具有同源性.结论 张家界市永定区老年人HIV-1间存在地理位置和行为关联性的灶性分布.研究方法可为实施精确疫情定位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16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分析

    作者:段星;王可然;王继宝;叶润华;王译葵;杨锦;杨涛;周素娟;杨跃诚;姚仕堂;段松;何纳

    目的 分析2016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HIV基因亚型,了解中国籍和缅甸籍HIV感染者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对2016年德宏州新报告的HIV感染者提取核酸,使用RT-PCR法对HIV基因gag,env和pol进行反转录扩增,直接测序扩增产物,综合分析3个基因的测序结果,确定终基因亚型.结果 2016年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1 112例,成功测定基因亚型的感染者860例.C亚型所占比例大(占33.6%,289/860);其后为独特重组(unique recombinant forms,URFs)(占28.4%,244/860)、CRF01_ AE(占18.6%,160/860)等亚型;URFs中主要包括4种形式的重组,其中以CRF01 AE和C亚型重组为主.缅甸籍感染者的亚型分布与民族和传播方式相关.结论 德宏州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基因亚型主要集中在C、URFs和CRF01_AE亚型,URFs分布依然复杂多样.

  • 浙江省义乌市2015-2016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感染来源及特征分析

    作者:蒋均;查琏琦;阮建军;杨介者;朱碧香;陈琳;何林;陈婉君;傅涛;潘晓红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浙江省义乌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感染来源及特征,为当地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义乌市新报告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行为学、感染途径及感染来源等相关信息.采用EpiData 3.0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招募HIV/AIDS共393人,完成调查320人,主要以男性(268,83.8%)、未婚(141,44.1%)、外省户籍(217,67.8%)、初中文化程度(128,40.0%)和年龄25~44岁(166,51.9%)为主.新感染病例数占可判断感染时间研究对象的35.1%(107/305),本地感染病例占可判断感染地点研究对象的74.9%(200/267).新感染病例以男男性行为感染、近1年有临时性伴、主动检测发现为主;义乌市户籍的病例更有可能经在义乌本地发生的异性商业性行为感染HIV.结论 2015-2016年义乌市新报告HIV/AIDS主要以既往感染和本地感染为主.外省户籍、男男性行为感染、临时性行为对义乌市HIV的传播影响较大.

  • 四川省雅安市嫖客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调查

    作者:李培龙;李东民;葛琳;岳潇;梁莉;郭巍;崔岩

    目的 了解四川省雅安市嫖客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行为.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雅安市开展横断面调查,滚雪球法招募708例嫖客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嫖客基本人口学、艾滋病有关知识和行为学等信息,抽取调查对象5 ml静脉血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708名嫖客中,≥50岁年龄组人数占51.27% (363/708);汉族占99.72%(706/70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0.11% (638/708);在婚/同居占74.15%(525/708);每次均使用安全套占27.40%(194/708).HIV抗体阳性7例,其中4例年龄≥50岁;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病例7例,年龄均≥50岁;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均为0.99%(95%CI:0.30%~1.70%);未发现HIV和梅毒合并感染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发生商业异性性行为年龄<30岁(OR=6.61,95%CI:1.09 ~ 40.18)的嫖客其HIV抗体阳性率较高.结论 雅安市嫖客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尤其是≥50岁的嫖客文化程度较低,其经商业性行为感染HIV和梅毒的风险较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11-2013年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及因素分析

    作者:张素华;罗敏;杨淑娟;廖强;王启兴;余刚;肖琳;龚煜汉;王科;王菊;边仕超;刘茜

    目的 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探讨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凉山州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采用EpiData 3.1软件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x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1-2013年监测5 871人,农村未婚青年HIV阳性检出率为3.45%(201/5 833).27.56%(1 607/5 833)的未婚青年有过外出打工史,性行为的发生率为31.72%(1 850/5 833),其中41.46%(767/1 850)发生过偶遇性行为,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仅为3.46%(64/1 850),5.04%(294/5 833)的未婚青年承认吸毒,其中34.35%(101/294)选择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高达84.16%(85/101).感染者中外出打工、性行为、偶遇性行为、吸毒及注射毒品的比例均高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8.72、104.43、4.20、154.39、55.9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彝族、文盲、外出打工、从未使用和有时使用安全套及共用针具是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形势严峻,性行为发生率高而安全套使用率低,吸毒者中普遍存在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具现象,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强的彝族男性感染风险更高.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冯丹;姚添;程雁鹏;潘明虎;李春霞;王君;冯永亮;石璟;黄洪浪;鲁鸿燕;蓝光华;王素萍;张亚玮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HBV合并感染现状,并探讨该人群合并HB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CDC及宁明县CDC的艾滋病门诊作为研究现场,招募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年龄≥18周岁并确诊为HIV感染者,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史、性行为、乙型肝炎感染史等合并感染可能相关的因素.采集血样检测HBsAg.采用EpiData 3.0和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HBV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检出率为13.85%(113/81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25 ~45岁者比≥45岁者,OR=1.738,95%CI:1.031 ~ 2.931)、HBV感染家族史(有HBV感染家族史者比无HBV感染家族史者,0R=2.898,95%CI:1.678 ~ 5.005);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比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0R=1.744,95%CI:1.052~ 2.892).结论 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检出率较高.25 ~45岁、有HBV家族史者、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的合并感染风险较高.建议针对HIV感染者加强HBV感染监测,控制合并感染.

  •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风险的队列研究

    作者:郭巍;李一;周宁;吴国辉;常文辉;还锡萍;惠珊;佟雪;郭燕;于茂河;卢戎戎;欧阳琳;董丽芳;李华;李建军;刘晓燕;刘岩琳;罗超;卫晓丽;黄晓丹;崔岩

    目的 了解与分析影响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MSM队列研究,随访调查目标人群在随访期间HIV相关行为暴露情况,进而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该人群HIV新发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15年对4 305名HIV阴性MSM进行了随访观察.网络交友的MSM发生被动插入性肛交的比例和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于会所酒吧和浴池交友的MSM.随访研究期间HIV平均阳转密度为4.3/100人年,被动接受肛交性行为者发生HIV新发感染的风险是主动插入方的2.20倍(95%CI:1.49~3.24);使用助性剂(aRR=1.55,95%CI:1.10~2.17)、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aRR=2.24,95%CI:1.62~3.08)和梅毒感染(aRR=2.95,95%CI:2.00~4.35)是HIV新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控制了其他因素后,3种交友方式与HIV新发感染的关联不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SM人群中造成HIV流行的因素较为复杂,亟需多角度开展研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 浙江省台州市2013-2015年男男性行为者人群同性群交行为调查

    作者:林海江;张玉成;沈伟伟;吴琼海;许圆圆;裘丹红;丁盈盈;何纳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市MSM同性群交行为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经浴室、酒吧等场所招募MSM,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性行为等信息,并进行HIV检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群交行为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1 435名MSM,HIV阳性率为12.5%(179/1 435).16.1%(231/1 435)报告在近1年曾有群交行为.近1年有群交行为的MSM与近1年无群交的MSM相比,一生同性性伴数≥10个(53.7%比19.0%,x2=125.527,P<0.01)、有异性性伴(86.6%比68.2%,x2=31.935,P<0.01)、近1年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28.1%比19.8%,x2=6.540,P<0.05)的比例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MSM群交行为相关因素包括年龄(≥50岁比≤24岁,aOR=2.25,P=0.027),与女性婚姻(离异或丧偶比未婚,OR=0.29,P=0.001),户籍(本地比外地,aOR=1.56,P=0.023),一生同性性伴数(≥21个比2~5个,aOR=8.06,P<0.001;11~20个比2~5个,aOR=3.25,P<0.001),一生异性性伴数(≥6个比0个,aOR=2.63,P=0.005;2~5个比0个,aOR=2.58,P=0.001;1个比0个,aOR=2.01,P=0.010).结论 台州市MSM人群群交行为比例较高、安全套使用率低、性行为关系复杂,HIV感染率高、传播风险较大.

  • 重庆市部分地区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非婚性行为及HIV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江光煚;郭巍;裴迎新;蔡畅;吴国辉;周超;卢戎戎;陈宗良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老年人非婚性行为及HIV感染状况,为中老年人的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2017年10-12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与合川区,招募在当地居住≥1年且年龄≥50岁中老年人,样本量410人,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调查对象408人中,男性313人,女性95人,年龄50~88(64.93±9.03)岁,HIV感染率为1.47%(6/408),其中男性HIV感染率为1.28%(4/313)、女性HIV感染率为2.11%(2/9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7.50%(153/408).曾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为18.87%(77/408),近6个月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为7.60%(31/408),近6个月非婚性行为中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9.35%(6/3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非婚性行为相关影响因素中,男性是女性的39.51倍(OR=39.51,95%CI:5.03 ~ 310.30),未婚、离异或丧偶者是已婚或同居者的4.60倍(OR=4.60,95%CI:1.50~ 14.05),休闲活动方式为个体活动是外出活动的2.03倍(OR=2.03,95%CI:1.08~3.81),生活状态自我评价较空虚者是较充实者的3.94倍(OR=3.94,95%CI:1.86~ 8.36).结论 重庆市部分地区中老年人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较高,性别、婚姻状况、休闲活动方式、生活状态自我评价等是发生非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非婚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比例低,应积极探索中老年人的有效干预措施.

  • 浙江省温州市居住5年及以下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调查

    作者:赵东设;罗明宇;朱海深;薛芳辉;陈艳艳;张秀新;潘晓红

    目的 分析浙江省温州市居住≤5年MSM人群HIV感染情况及相关特征.方法 2015年2-10月开展温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相关调查,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招募年龄≥16岁、在温州市连续居住时间≥3个月、近12个月内与男性发生肛交和/或口交的男性.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性行为特征、认知及接受干预检测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等信息,采集血标本做HIV抗体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RDS法共调查454例MSM,居住时间≤5年者多数以≥25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职业为服务行业和工人、个人月收入<4 000元为主,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20岁、近6个月发生同性肛交的较多.总的HIV阳性率为23.7%(108/454),居住时间≤5年者HIV阳性率为27.3% (73/267),居住时间>5年者HIV阳性率为18.8% (35/186)(X2=4.39,P=0.036).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IV感染相关因素包括25~68岁者(OR=12.19,95%CI:2.29 ~ 65.02)、近6个月有异性性行为(OR=0.42,95%CI:0.18~0.96)、自评可能感染HIV(OR=0.06,95%CI:0.01 ~ 0.95)、自评不可能感染HIV(OR=0.03,95%CI:0.01 ~0.35)、现症梅毒阳性OR=3.32 (95%CI:1.05~ 10.52).结论 在温州市居住≤5年的MSM相比于居住>5年者,HIV阳性率较高,存在较多的高危性行为,需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525 条记录 13/127 页 « 12...10111213141516...1261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