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药对微小残留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广成;李平

    微小残留白血病(MRD)是目前国内外新提出的白血病中的一种,对MRD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现代医学对残留白血病的研究已深人开展,西医对MRD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骨髓移植.中医对MRD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仅对MRD的中医认识和中医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 微小残留白血病中医药研究概况

    作者:孙淑贞;麻柔

    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Leukemia,MRL),首先由荷兰学者Hagenbeek提出,是指急性白血病经治疗获完全缓解后体内残留微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也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

  • 试论扶正法在微小残留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唐志宇;李天朗;杨曙光

    通过探讨"扶正法"在微小残留白血病治疗中的运用,认为正气虚弱,余毒留伏阴分是微小残留白血病基本病机.运用扶持正气,培植元气来调节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增强免疫达到防治微小残留白血病,间接抗肿瘤的目的.

  • 益气补肾颗粒对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许勇钢;麻柔;杨晓红;唐旭东;孙淑贞

    目的:通过分析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前后微小残留白血病(MRL)患者树突状细胞(DC)亚群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该药治疗后MRL患者DC亚群和T细胞亚群变化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流式技术分析36例MRL患者应用益气补肾颗粒前后外周血DC亚群(mDC、pDC)和T细胞亚群(T、Th、Tc)改变,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与健康人比较,MRL患者pDC和Th百分比和绝对值及mDC绝对值和Th/Tc降低,Tc百分比增高.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后MRL患者pDC、mDC、Th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显著提高,Tc百分比降低,Th/Tc升高.结论:益气补肾颗粒可能通过增加MRL者外周血DC和Th数量,改善MRL患者免疫失衡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从而抑制体内残存白血病细胞,延长ML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 益气养阴解毒方防治微小残留白血病46例长期生存病例分析

    作者:曾丽蓉;郝征;杨文华

    目的:分析中药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观察了7年间生存时间达到5年以上的46例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微小残留病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血常规指标、微小残留病检测的阴性率较初诊均有改善,生活质量也有提高.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非M3)缓解后的治疗能够延长完全缓解时间,达到长期存活甚至临床治愈.由此揭示了中医药在防治微小残留白血病中发挥了治未病作用.

  • 扶正解毒方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

    作者:于志峰;戴锡珍;郝志强;戴锡孟

    以可移植性L7212白血病小鼠腹腔一次注射环磷酰胺250mg/kg,建立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观察扶正解毒方治疗该模型鼠的疗效,并进行免疫学机制探讨.结果表明,扶正解毒方可延长微小残留白血病小鼠的平均生存期,改善外周血象,调整紊乱的T细胞亚群,促进IL-2、IL-6、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提高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较显著的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作用.

  • 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对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CD4+CD8high 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作者:许勇钢;麻柔;杨晓红;唐旭东;孙淑贞

    目的 探讨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后CD4+CD8high 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对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leukemia,MRL)预后的意义.方法 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36例MRL患者应用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前后CD4+CD8high 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改变.结果 (1)MRL患者3年持续完全缓解率、生存率分别为75.0%、80.5%,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生存率分别为63.9%、72.2%.(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MRL的CD4+CD8high 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显著上升(P<0.01);(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MRL的NK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均显著上升(P<0.05,P<0.01).结论 益气补肾颗粒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CD4+CD8high T和NK细胞的绝对数量,杀伤或抑制体内残存白血病细胞,延长MRL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 益气养阴解毒法治疗老年微小残留白血病验案1则

    作者:朱征;史哲新

    本文简述益气养阴解毒法治疗老年微小残留白血病验案1则,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实时定量RT-PCR监测儿童AML患者AML1/ETO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

    作者:柳彩凤;刘桂兰;张乐萍;程翼飞;陆爱东;田开功;刘艳荣;秦亚臻

    为了探讨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监测儿童AML患者AML1/ETO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筛选出AML1/ETO阳性患儿14例,以连续稀释的AML1/ETO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应用实时定量RT-PCR监测其初治及随访期58份骨髓中AML1/ETO融合基因,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和临床的关系.结果显示:实时定量RT-PCR监测AML1/ETO基因的敏感度可达10-5,重复性好.12份初治标本的AML1/ETO:GAPDH比值平均为0.648,该比值与骨髓中幼稚细胞数的比值无相关性.微小残留白血病(MRD)定量水平检测发现,化疗1个月时6例患儿AML1/ETO的量无明显下降(高于5×10-2),其中3例早期复发,1例晚期复发;另4例患儿有明显下降(低于10-2),均长期存活.化疗3个月时5例高于5×10-3者中3例复发;另6例低于5×10-3者中1例复发.6个月后持续高于10-3者3例均复发.MRD定量水平动态检测发现,在化疗中MRD持续在高水平(>5×10-3)者4例全部临床复发,复发时间在3个月到半年;4例持续低于10-3,维持在10-4 -10-6,一直处于骨髓缓解期;1例化疗中从10-5上升到10-3,5个月后临床复发.3例持续缓解超过9个月的患儿仍可检测到融合基因,约10-5-10-6.结论:实时定量RT-PCR监测AML1/ETO基因的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大量标本的检测结果可能有临床指导意义.

  • 表达绿荧光蛋白的多药耐药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小鼠模型

    作者:许小平;费新红;陈莉;吕书晴;高磊;倪雄;许晓巍;贾新颜

    为了方便研究多药耐药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疗,采用携带绿荧光蛋白(EGFP)基因标记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P388/VCR-G和DBA小鼠建立一个检测多药耐药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动物模型.结果显示,P388/VCR-G细胞腹腔接种DBA小鼠,白血病的发病率为100%,无自发缓解.P388/VCR-G白血病模型小鼠对环磷酰胺(Cy)敏感,有较好的药物剂量-生存时间关系,接种细胞的对数与Cy剂量间有良好回归相关关系.白血病诱导缓解后残留白血病细胞在肝、脾、胸腺及骨髓等脏器呈不均匀分布.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细胞是检测小鼠体内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敏感的方法.结论:采用P388/VCR-G细胞和DBA小鼠可建立表达EG-FP的多药耐药小鼠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

  • 反应性氧代谢物逆转剂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健欣;潘敬新;陈志哲

    反应性氧代谢物(reactive oxygen metabolites, ROM)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包括单线态氧(I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脂质自由基(R*)和低氯酸(CCl3O-2*)等,其主要作用包括活化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氧化修饰生物大分子从而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基因表达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ROM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微小残留白血病(MRL)的过继性免疫治疗中,ROM可通过抑制T/NK细胞的活性而影响MRL的根除,应用ROM逆转剂可能改变这种结局.

  • 白血病过继性免疫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潘敬新;陈志哲

    微小残留白血病(MRL)是造成白血病难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依靠提高剂量及加强化、放疗等手段难以完全清除MRL,且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大.人们早已认识到白血病的彻底治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体免疫系统对MRL的清除作用[1],在白血病采用自体或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时复发率远高于异基因HSCT等事实充分地验证了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后者产生了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从而达到彻底清除白血病细胞的目的.然而,白血病患者经化疗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加之白血病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应答,单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难以实现根治白血病的目的.因此,现代医学采取了一系列的免疫干预措施,提高对MRL的免疫治疗效应.在临床上已有抗CD20、抗CD52、抗CD33等单抗的成功应用,并取得相当的疗效.在细胞免疫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过继性免疫治疗手段,如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各种细胞因子的应用、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及其修饰以及肿瘤疫苗的应用,均取得一定疗效,但也存在着有待克服的问题.

  • 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初步应用

    作者:聂莹;潘凯丽;张静静;刘安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儿童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中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PRAME)基因表达情况,以及用于微小残留病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釆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1例初发、6例复发、10例完全缓解期AL儿童骨髓及外周血PRAME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10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儿骨髓、5例正常成人外周血中PRAME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该基因与疗效、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37例初发及复发AL病例中15例PRAME mRNA表达阳性(40.5%),其中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NLL)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7.9%、5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初发组及复发组的表达率分别为38.7%、5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0例完全缓解期及15例对照组病例中PRAME mRNA表达均阴性.PRAME基因表达阳性的患儿完全缓解率(CR)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的患儿(CR率分别为60.0%,90.99%,P=0.042).随访1例初诊PRAME基因表达阳性的ALL患儿,经化学治疗达完全缓解后PRAME基因表达转阴.结论 PRAME基因可在AL患儿中呈阳性表达,并可随疾病的缓解情况逐渐降低或转阴.因此,PRAME基因作为儿童AL的一个重要基因标记物,动态监测其表达水平在评估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复发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 干扰素对急性白血病的作用

    作者:于宏;孙立荣

    近年来,采用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已使其完全缓解率达到80%~95%,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五年生存率亦可高达70%~80%,但仍有部分患者终复发.微小残留白血病(MRD)细胞的存在是导致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为了终治愈白血病,目前对MRD的检测和治疗愈来愈受重视.本文就干扰素(IFN)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扶正透毒祛毒复方对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CD34+细胞源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作者:仇江辉;黄礼明;赵国静;宋益青;刘健;马武开;姚宇红;李秀军;冯晓燕

    目的 研究扶正透毒祛毒复方加味青蒿鳖甲汤对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MRD-L)患者骨髓CD34+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 用Ficoll离心法分离急性髓系MRD-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采用免疫磁珠分选出CD 34+细胞,并培养扩增,用不同浓度中药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进行体外诱导培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CD 83、CD 80、CD 86、CD 1a、HLA-DR的表达.诱导转化成熟的DC分别激发异体、自体T细胞,MW法检测激发后的T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杀伤作用.结果 各中药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培养髓系MRD-L患者CD34+9 d后均能促进CD 34+分化为形态特征典型的DC,各中药联合细胞因子组、细胞因子组均明显上调CD 83、CD80、CD 86、HLA-DR的表达,与胎牛血清及空白兔血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中剂量及低剂量含药血清组能促进CD 1a的表达提高,与高剂量组、细胞因子组比较有差异(P<0.01),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异.DC激发T细胞杀伤K562细胞,各中药联合细胞因子组的杀伤率均高于细胞因子组、胎牛血清组和空白兔血清组,其中中剂量和低剂量组又明显优于(P<0.01)或优于(P<0.05)细胞因子组、胎牛血清组和空白兔血清组.T细胞的杀伤作用随效靶比的增高而增强,正常T细胞与患者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加味青蒿鳖甲汤能促进髓系MRD-L患者CD 34+细胞向DC转化.

  • 益气养阴法对微小残留白血病多药耐药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史哲新;杨向东;高宏;姚芳;张莉亚

    [目的]观察微小残留白血病病患者的气阴丽虚证候,并评估益气养阴法辨病及辨证论治微小残留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多药耐药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微小残留白血病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使用联合化疗配合口服益气养阴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联合化疗方法.两组治疗前、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拓扑酶(TopoⅡ)表达,用化学间接免疫荧光法(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法检测P170的表达,探讨益气养阴法对微小残留白血病多药耐药因子的影响.[结果]益气养阴法可以改善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气阴两虚证候.治疗组气阴两虚证与对照组气阴两虚证候有显著性差异(P<0.05).还能够上调TopoⅡ含量,增加白血病细胞DNA的断裂,从而使白血病细胞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P-gp的表达率,减少化疗药物外排,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联合化疗配合益气养阴法治疗后能够降低气阴两虚白血病患者P170阳性表达例数.[结论]益气养阴法对逆转微小残留白血病多药耐药有一定的疗效.

  •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凋亡机制研究

    作者:于志峰;戴锡孟;戴锡珍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中药诱导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可移植性 L7212白血病小鼠腹腔一次性注射环磷酰胺 250 mg/ kg,建立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观察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该模型鼠的疗效及细胞凋亡比例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中药可延长微小残留白血病小鼠的平均生存期,改善外周血象,并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结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中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细胞的 DNA合成后期以及有丝分裂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代谢,并可使受影响的白血病细胞快速凋亡。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凋亡机制研究

    作者:戴锡珍;于志峰;戴锡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微小残留白血病小鼠的作用及其凋亡机制.方法:建立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胃饲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每次0.2ml,每日2次,观察生存期、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脾细胞凋亡比例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中药组生存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治疗后第7天,中药组接近正常组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水平,P<0.01.中药组脾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动物G2+M期细胞有阻滞现象.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可通过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延缓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复发.

  • 扶正祛邪法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探析

    作者:岑冰;史哲新

    微小残留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经治疗获全缓解后体内残留微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其中医病机是气阴两虚而余毒伏留.以扶正祛邪之品,不仅缓解气阴两虚之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对残留白血病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志峰;戴锡孟;戴锡珍

    以可移植性L7212白血病小鼠腹腔一次性注射环磷酰胺250mg/kg,建立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治疗该模型鼠的疗效,并从细胞免疫学角度进行机制探讨.结果表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可延长微小残留白血病小鼠的平均生存期,改善外周血象,调整紊乱的T细胞亚群,促进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γ干扰素INFγ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提高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较显著的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作用.

5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