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的影响

    作者:刘晓玲;邢志敏;余力生

    目的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le matter,PM10)在诱发大鼠变应性鼻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卵清蛋白(ovalb umin,OVA)给予大鼠腹腔注射予以基础致敏,致敏结束后3个实验组分别用单独OVA、PM10加OVA联合及单独PM10鼻腔滴入予以激发;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致敏,生理盐水激发,方法同实验组.末次激发后24小时处死大鼠,取鼻黏膜行HE染色计数鼻黏膜中嗜酸细胞数:扫描电镜下比较各组之间鼻黏膜形态的改变.结果鼻黏膜嗜酸细胞计数,3个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为0.000),3个实验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M10加OVA组明显高于OVA组(P=0.000);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大鼠鼻黏膜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纤毛排列紊乱、倒伏、集结缠绕、分泌物附着,以PM10加OVA组改变为明显.结论在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形成过程中,可吸入颗粒物与变应原共同作用可以加重鼻黏膜的损伤和变应性炎症反应.

  •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白细胞介素5表达

    作者:钱进;李雪盛;李厚恩;刘亮;孙建军

    目的 通过观察上颔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s,ACP)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的浸润程度以及白细胞介索5(interleukin-5,IL-5)的表达水平,探讨IL-5与ACP形成的关系.方法 对14例ACP及6例鼻息肉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其Eos的浸润程度和IL-5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与鼻息肉相比,ACP中嗜Eos浸润程度与IL-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在ACP中,每高倍镜视野Eos计数为(7.786±0.935)个,而鼻息肉为(62.5±21.517)个;病理图像扫描分析发现,ACP中IL-5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为0.394±0.118,而鼻息肉的AOD为0.679±0.172,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 鼻息肉中碳酸酐酶IX表达与嗜酸细胞浸润相关性分析

    作者:林海;林董;陈贤明;张贤

    目的 研究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 Ⅸ,CAIX)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及其与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的相关性,探讨CAIX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8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12例正常下鼻甲组织(对照组),HE染色观察Eos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检测CAIX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鼻息肉组Eos浸润显著增加,CAIX免疫阳性细胞数及着色强度明显增高.图像分析显示,鼻息肉组CAIX的积分光密度(103/HP)为26.87±4.60,与对照组3.25±1.2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鼻息肉中CAIX表达与Eos浸润表达密切相关(r=0.632,P<0.01).结论 鼻息肉组织中CAIX表达、Eos浸润均上调,二者有协同表达关系,说明鼻息肉组织中存在缺氧及缺氧适应现象,CAIX表达上调,从而使细胞适应缺氧微环境,保证缺氧区域细胞的持续生长和增殖,促进Eos浸润生长,导致一种慢性炎症反应.

  • 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上下气道炎症一致性研究

    作者:江满杰;李泽卿;吴晋蓉;周玫;王天友;张勇;王志颐;王秋萍

    目的 通过鼻致敏豚鼠模型抗原激发后上下气道炎症反应测定来研究上下气道的炎症一致性.方法 Hartley 系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制备鼻致敏豚鼠模型,OVA滴鼻激发.通过上下呼吸道行为学观察;鼻灌洗液(nasal lavage fluid,NLF)及肺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的细胞分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NLF及BALF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OVA-SIgE)、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浓度;鼻黏膜及支气管黏膜病理组织HE染色,计算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程度.结果 ①实验动物滴鼻激发后,实验组均出现典型的鼻部症状及呼吸频率改变,实验组的行为学评分和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1).②外周血、NLF和BALF中,实验组OVA-slgE、ECP和IL-5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其差别均有统计学差别(P均<0.05);实验组NLF和BALF中,OVA-SIgE和ECP含量比较,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IL-5含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770).③实验组NLF和BALF中淋巴细胞和Eos计数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别(P分别为0.000和0.002);实验组NLF和BALF的淋巴细胞和Eos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④实验组下鼻甲黏膜、支气管黏膜和肺组织内Eos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下鼻甲黏膜、支气管黏膜和肺组织黏膜Eos计数相比较,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具有一致性,且上呼吸道变应性炎症较下呼吸道明显.

  • 可溶性P-选择素和L-选择素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王欢;余宏

    目的 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和L-选择素在鼻息肉患者血清和组织匀浆中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复发可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56例各型鼻息肉组及2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及组织匀浆中P-选择素和L-选择素的含量变化,做出分析.结果 ①两种方法测得p-选择素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含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组、复发鼻息肉组与鼻窦炎鼻息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组、复发鼻息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方法测得L-选择素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含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实验组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表达的P-选择素和L-选择素可能通过参与嗜酸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浸润、活化、增殖,从而在鼻息肉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选择素表达量的多少可能与鼻息肉的复发有关.

  •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蛋白的影响

    作者:任秀敏;张燕;段乃超;杨彦忠

    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抑制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Eotaxin蛋白的表达,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和活化,从而减轻鼻息肉的炎症反应程度,是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之一.

  •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蛋白的影响

    作者:任秀敏;张燕;段乃超;杨彦忠

    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抑制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Eotaxin蛋白的表达,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和活化,从而减轻鼻息肉的炎症反应程度,是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之一.

  • CD34+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外周血和鼻黏膜中的表达

    作者:吕晓飞;王宁宇;韩德民;周兵;王向东;范尔钟;刘仲燕;李颖

    目的探讨CD34+细胞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和鼻黏膜中的表达及髓外CD34+细胞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局部生成的可能性.方法取变应性鼻炎发作期和非发作期患者各1 2例,两组患者分别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做CD34+细胞记数;分别取鼻黏膜,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C D34+细胞,在尽可能排除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CD34+阳性表达后,计数CD34+细胞.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发作期外周血中CD34+细胞表达明显高于非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的表达(P<0.05),鼻黏膜中CD34+细胞主要表达于黏膜下层EOS聚集区,非发作期患者鼻黏膜中CD34+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发作期的鼻黏膜(P<0.01),并与活化的EOS数呈负相关.结论变应性鼻炎外周血、鼻黏膜中CD34+细胞的表达,提示了髓外CD34+细胞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炎性细胞特别是EOS的局部生成.

  • pGE.GmlL-12/脂质体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作者:韩锦华;王彤;周兵;范尔钟;鞠淑英;孙桂秋

    目的 探讨鼻腔局部应用脂质体包裹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质粒载体介导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基因治疗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鼻黏膜、外周血和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6~8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变应性鼻炎组、基因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2只.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组模型,治疗组用阳离子脂质体包裹EBV质粒载体介导的IL-12表达质粒(pGEG.mlL-12)形成混合物EBV/lipoplex,于激发前鼻腔局部滴入.分别用HE染色计数鼻黏膜中Eos数量,用瑞氏染色计数骨髓涂片中Eos比例,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Eos占粒细胞比例.结果 小鼠基因治疗组鼻黏膜Eos显著低于变应性鼻炎模型(P<0.01);骨髓涂片中Eos比例显著低于变应性鼻炎模型(P<0.01);基因治疗组外周血中Eos显著低于变应性鼻炎模型(P<0.05).结论 经鼻局部给予脂质体包裹的pGEG.mlL-12能够减少骨髓、外周血和鼻黏膜中Eos数量,可能为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开辟新的治疗方法.

  • 姜黄素对卵清蛋白致小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怡;肖伯奎;许昱;孔勇刚;章哪哪;邓玉琴;陶泽璋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变应性鼻炎(AR)小鼠的防治作用,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R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姜黄素组,共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使用OVA致敏并激发制备AR模型,模型建立后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 mg/kg),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0.6 mg/kg),均为1次/d,持续7d.AR模型组给予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替代.评估小鼠鼻部症状,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鼻黏膜炎症情况,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OVA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lgE)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R模型组小鼠鼻部症状明显,鼻黏膜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组织间质水肿严重,IL-4表达增多.地塞米松组和姜黄素组小鼠鼻部症状均减轻,鼻黏膜组织中Eos局部浸润及鼻黏膜下组织间质水肿减少,鼻黏膜IL-4表达下调,血清IL-4浓度降低.此外,血清slgE浓度在姜黄素组小鼠中降低而地塞米松组小鼠未见下降,且地塞米松组小鼠血清IFN-γ降低.结论 姜黄素可减少鼻黏膜Eos浸润,抑制IgE释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h2细胞因子反应,从而达到治疗AR的作用.

  • 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

    作者:田君海;路虹;刘艳梅;孙长春;薛海涛;孟文霞;陆申明

    目的通过检测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of effusion,OME)鼓室积液中是否存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及其与血清ECP的关系,探讨OME与变态反应关系.方法选取31例OME患者,利用Uni-CAP-100型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分别测量鼓室积液及血清EC P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1例OME患者鼓室积液均检测到EC P,明显升高者9例,占28.1%.血清EC P浓度均小于正常值.鼓室积液ECP与血清ECP无相关性(spea rman相关,P=0.4209).结论 ECP存在于OME的鼓室积液中,某些OME是中耳局限性变态反应炎性过程.

  • 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呼吸道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

    作者:刘承耀;王向东;郑铭;刘仲燕;张罗

    目的 评估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呼吸道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的影响.方法 根据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排除鼻息肉及鼻窦受累患者,以皮肤点刺试验了解患者的特应性状态,并行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共选择收集23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7例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pilia, NARES)患者,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一般病史,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评估患者鼻部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填写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采用NIOX测量鼻呼出气.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4 μg/喷/鼻)喷鼻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并于2周和4周时复查,再次评估症状、生活质量及鼻腔NO水平.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NO水平明显高于NARES患者[(1053±137) ppb vs (741±65) ppb,P<0.001)];对比正常对照组[(838+79) ppb)],两组患者鼻NO水平较之分别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经鼻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2~4周后,变应性鼻炎患者表现为鼻NO浓度降低,而NARES患者表现为鼻NO升高,且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治疗2~4周之后,变应性鼻炎及NARES患者鼻NO水平持续向对照组接近,同时,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结论 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别表现为NO浓度升高和降低;经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治疗后,两组患者鼻腔NO浓度向正常人水平回归.鼻腔NO水平改变可以作鼻炎患者炎症控制的指标.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多发鼻息肉中的表达

    作者:徐春英;吴平;郑明秀;杨晓红

    多发鼻息肉的治疗和预后与其生长部位和形态特点有密切关系,其中大部分为起源部位不连续的多个单发息肉,一般有蒂或广基,好发部位为窦口鼻道复合体、额隐窝.但有一小部分多发鼻息肉为双侧鼻腔、鼻窦黏膜广泛炎症反应和息肉样变性,息肉、息肉样变黏膜与正常黏膜无明显分界线,鼻腔、鼻窦黏膜弥漫性水肿样增生,无蒂,无好发部位可寻,中鼻甲甚至鼻中隔也发生同样病变,复发率相当高.本实验以这两组不同类型多发鼻息肉为研究对象,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receptor2,VEGFR2)在其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 变应性鼻炎不同转归的临床指标研究

    作者:王明婕;周兵;崔顺九;李云川;黄谦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讨变应性鼻炎不同转归的临床指标,分析对转归有判断意义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鼻科患者71例,分3组:A组变应性鼻炎组;B组变应性鼻炎合并慢性鼻窦炎组;C组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组(包括伴或不伴鼻窦炎)。B组和C组患者病史中均为变应性鼻炎先发病。患者均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比值检测,血清总IgE、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嗅觉功能、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和上、下气道一氧化氮(NO)浓度、血清C反应蛋白(C response protein,CRP)检测。将A组与B、C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寻找A组与B、C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再将该指标与变应性鼻炎的不同转归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指标描绘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曲线下面积及变应性鼻炎转归不良的诊断截断值。结果患者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组,A组24例,B组21例,C组26例。A组与B组间统计分析结果:Eos和嗅觉功能存在显著性差异(U值分别为20.5、2.0;P均<0.01),血清总IgE、鼻分泌物Eos检查、SPT、CRP、上和下气道NO浓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间统计分析结果:Eos、嗅觉功能和下气道NO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U值分别为37.5、22.5、47.5;P分别为0.002、0.001、0.021);血清总IgE、鼻分泌物Eos检查、SPT、上气道NO浓度和CR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0.847,Eos>3.15%,为变应性鼻炎转归不良截断值。结论 Eos>3.15%可作为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其他检测指标无助于判定变应性鼻炎转归。

  • 变应性气道疾病对嗜酸性鼻息肉炎性亚型界定的影响

    作者:武大伟;王建亭;张敏;宋倩

    目的:探讨不同炎性亚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初步探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比例在分类中的作用,进而探究合并症(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对鼻息肉炎性亚型界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确诊为CRSwN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鼻息肉组织病理检测结果,分为Eos浸润组(ECRSwNP)与非Eos浸润组(non-ECRSwNP)。对两组患者血Eos百分比、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总IgE、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及鼻内镜手术翻修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将血清总IgE、血Eos百分比、鼻息肉Eos浸润程度及鼻窦CT评分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方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及ECRSwNP的诊断截断值;将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合并症构成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合并症时ECRSwNP的诊断截断值变化情况。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ECRSwNP具有较高的鼻内镜手术翻修率及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合并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炎性亚型的鼻息肉患者鼻窦CT评分、血Eos百分比及血总IgE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1028.00、1143.50、800.00,P均<0.05),两组之间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U=2155.50,P=0.232);血Eos百分比和组织Eos浸润程度之间及鼻窦CT评分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538、0.568、0.419,P均<0.05),其他指标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合并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可显著增高血Eos百分比,相比无合并症及仅合并变应性鼻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541.50、689.00,P均<0.05),其他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合并症时ECRSwNP血Eos百分比截断值范围是3.05%~4.8%。结论ECRSwNP及non-ECRSwNP具有不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合并变应性疾病可增高鼻息肉血Eos百分比,并影响以血Eos百分比为诊断指标的鼻息肉炎性亚型的界定。

  • 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下气道反应性及炎症特征观察

    作者:庞新举;王秋萍;张勇;王志颐;程友;谢燕清;钟南山

    目的 通过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PAIR)患者下气道炎症相关指标的研究,了解AR对下气道影响的特征及程度.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01例中重度PAR患者,以及80名正常人,采用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诱导痰检查对下气道炎症进行评价.结果 中重度PAR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率为14.9% (15/101),与对照组2.5% (2/80)相比,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3,P<0.05),AR组存在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前者诱导痰嗜酸细胞百分比为(5.51±9.1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81±1.44)%(t=-5.648,P<0.0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重度PAR患者下气道较正常人呈现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水平,上气道炎症对下气道存在影响.

  • 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

    作者:燕志强;章如新;余少卿;刘国均;温武;吴革平

    目的 通过建立变应性鼻炎(allergjcrhinitis,AR)豚鼠模型,探讨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对鼻黏膜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局部浸润及活化的作用,进一步阐明Eos在鼻黏膜的摹集及其活化的机制.方法 卵清蛋白致敏法制备AR豚鼠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eotaxin蛋白及mRNA在鼻黏膜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鼻腔冲洗液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 protein,ECP)含量标示Eos活化程度,鼻黏膜HE切片每高倍视野下Eos平均个数标示Eos浸润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模型组鼻黏膜中eotaxin蛋白阳性表达率、eotaxin mRNA表达、Eos个数以及鼻腔灌洗液中EC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01,P=0.006,P<0.001,P<0.001);相关分析表明eotaxin表达与Eos浸润程度及ECP含量呈正相关(r分别=0.849、0.691、0.656、0.81 9).地塞米松干预后以上指标一致性下降.结论 AR豚鼠鼻黏膜中eotaxin表达增强,是Eos局部浸润和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塞米松可以通过降低AR豚鼠鼻黏膜中eotaxin的表达减少鼻黏膜中Eos的局部浸润和活化.

  • 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

    作者:燕志强;章如新;余少卿;刘国均;温武;吴革平

    目的 通过建立变应性鼻炎(allergjcrhinitis,AR)豚鼠模型,探讨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对鼻黏膜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局部浸润及活化的作用,进一步阐明Eos在鼻黏膜的摹集及其活化的机制.方法 卵清蛋白致敏法制备AR豚鼠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eotaxin蛋白及mRNA在鼻黏膜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鼻腔冲洗液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 protein,ECP)含量标示Eos活化程度,鼻黏膜HE切片每高倍视野下Eos平均个数标示Eos浸润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模型组鼻黏膜中eotaxin蛋白阳性表达率、eotaxin mRNA表达、Eos个数以及鼻腔灌洗液中EC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01,P=0.006,P<0.001,P<0.001);相关分析表明eotaxin表达与Eos浸润程度及ECP含量呈正相关(r分别=0.849、0.691、0.656、0.81 9).地塞米松干预后以上指标一致性下降.结论 AR豚鼠鼻黏膜中eotaxin表达增强,是Eos局部浸润和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塞米松可以通过降低AR豚鼠鼻黏膜中eotaxin的表达减少鼻黏膜中Eos的局部浸润和活化.

  • 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蓬鹏;唐力行;杨小健;葛文彤

    目的:观察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应用于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比较44例3~13岁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血液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水平,评价SLIT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SLIT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SLIT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相比,患者鼻塞、流涕、喷嚏症状评分,鼻部总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及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而鼻痒症状评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Z =-4.185,P<0.05);SLIT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血液Eos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44,P<0.05)。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是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治疗3个月左右观察到疗效,SLIT治疗6个月后患者Eos百分比显著降低。

  •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

    作者:栾格;郝蕴;玄丽佳;蓝凤;张罗

    嗜酸性粒细胞及分泌的多种颗粒蛋白与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嗜酸性粒细胞有助于寻找缓解鼻黏膜慢性炎症的手段,减少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复发.本文就目前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鼻窦炎 嗜酸细胞
441 条记录 5/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