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银杏叶提取物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何钠;林有坤;刘京平;吴易;罗虹;梁铭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体外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EGB),60h后计算淋巴细胞的细胞增殖率并检测细胞因子IL-4和γ-IFN的分泌水平.结果 ①实验组,25g/L EGB对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P=0.352),50g/L EGB对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00),100g/L EGB对淋巴细胞增殖促进作用较50g/L弱(P=0.044),与浓度有关;②实验组各浓度EGB干预后IL-4分泌量较空白对照无统计学差异;③实验组γ-IFN分泌量与干预的药物浓度有关,100g/L,50g/L EGB能促进γ-IFN分泌(P=0.000,P=0.019),25g/L EGB对γ-IFN分泌无明显影响(P=0.866);④不同浓度EGB对正常对照组体外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IL-4,γ-IFN的分泌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EGB体外能促进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淋巴细胞增殖,并诱导γ-IFN分泌,且与浓度有关,提示EGB可能对系统性硬皮病有治疗作用.

  • 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脾γ-干扰素水平测定

    作者:杨义成;涂亚庭;黄巍;林能兴;连昕

    目的 通过测定脾脏γ-干扰素含量在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不同时期水平,推测其在系统性白念殊菌感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建立健康小鼠及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鼠系统性感染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出脾脏γ-干扰素含量,用平皿系列稀释法检测肾内菌落形成单位(CFU),并记录平均生存时间.结果 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脾脏γ-干扰素均在感染后7天达高峰;其中亚致死量感染组(B组)γ-干扰素含量高于亚致死量白念珠菌感染及免疫抑制剂组(A组)(P<0.05),A组高于免疫抑制组(C组)(P<0.05);B组肾脏菌落计数明显低于A组(P<0.01),肾脏菌落计数与γ-干扰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 小鼠白念珠菌感染早期γ-干扰素是升高的,推测其有限制真菌生长、繁殖、增强机体抗白念珠菌作用.

  • 甲氨蝶呤对银屑病患者皮损T细胞内IFN-γmRNA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锡宝;李常兴;何玉清;罗权;黄振明;吴志华;胡斌;刘玉梅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TX)对银屑病皮损内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探讨其对银屑病的治疗机理.方法随机选择12例正常对照者和13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行皮肤活检.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12例正常对照和13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皮损细胞内IFN-γ 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银屑病皮损细胞内IFN-γ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01).银屑病患者经过MTX治疗6周后,皮损明显改善,皮损细胞内IFN-γmRNA的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P=0.007),但与正常对照者皮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999).结论MTX能调节银屑病皮损的局部免疫功能,抑制皮损T细胞内IFN-γ mRNA的过度表达,恢复Th1型细胞因子平衡,这可能是MTX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 臭氧水疗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样小鼠的疗效观察

    作者:冯浩;张鹏;徐晓芃;廖阳英;蒋甜甜;旷翎;王新立;毛宇;贾晓敏

    目的 观察臭氧水疗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样小鼠的疗效.方法 DNC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样小鼠模型40只,随机分成A组(臭氧水疗组),B组(药物治疗组),C组(纯净水治疗组),D组(自然恢复组).A、B、C三组皮损处分别予以臭氧水疗、外用药物、纯净水治疗,连续治疗2周,D组不做任何处理.2周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皮肤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皮肤棘层的变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皮损中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结果 A组及B组较C组及D组小鼠的搔抓症状及皮炎表现好转,皮损处病理结果与电镜下超微结构明显改善.A组及B组小鼠皮损中IL-10、IL-17 mRNA水平明显低于C组和D组,IFN-γmRNA水平较C组及D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水疗对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样小鼠有明显疗效,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间的平衡及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发挥治疗作用.

  • 5-FU及γ-干扰素等综合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刘厚君;李家文;刘志香;涂亚庭;王椿森

    目的探讨对巨大尖锐湿疣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5-氟脲嘧啶加0.1%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或湿敷,并联合γ-干扰素局部注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巨大CA.结果 26例巨大CA经综合治疗后,20例愈合后随访3月未复发,治愈率76.9%,6例出现新发皮损,复发率为23.1%.结论本法是治疗巨大CA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 祛风止痒口服液对皮炎湿疹患者Th1/Th2的调节作用

    作者:杨西群;陈德宇;林江;杜宇

    目的探讨祛风止痒口服液对皮炎湿疹患者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0例皮炎湿疹患者随机分为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采用RI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皮炎湿疹患者上清液中IL-4和L-10含量均显著增高,而IFN-γ含量显著减少.治疗组经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后,上清液IL-4和IL-10含量均显著下降,而IFN-γ含量显著增高.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祛风止痒口服液能显著抑制皮炎湿疹患者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纠正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

  •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研究

    作者:李振;曾耀英;蔡小嫦;何贤辉;徐丽慧;曾山;狄静芳

    目的从自然杀伤细胞(NK)内分泌γ-干扰素和CD69表达等层次,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指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细胞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①PDB刺激PBMC,2 h、12 h、24 h后收获细胞,进行anti-CD56-FITC与anti-CD69-PE免疫标记;②PDB、Ionomycin和Monensin刺激PBMC,4 h收获细胞,用anti-CD56-PE与anti-IFN-γ-FITC细胞内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标记细胞进行分析.结果 NK细胞受体外刺激后,长病程组各时点的CD69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是(25.73±2.99)%、(57.08±4.74)%、(67.07±2.52)%,与对照组各时点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短病程组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长病程组的IFN-γ阳性NK细胞比率是(34.69±3.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短病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短病程患者NK细胞活化和功能均正常,但长病程者NK细胞活化明显不足和功能严重障碍.本试验结果为长病程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指引.

  • 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抗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巍;杨义成;黄长征;林能兴;陈宏翔;刘业强;雷水生;李延;樊超;涂亚庭

    目的 研究不同形态白念珠菌致敏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对免疫抑制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及所对应的细胞因子改变.方法 孢子相和菌丝相白念珠菌在体外分别致敏小鼠骨髓来源的 DC(BM.DC),测定混合培养上清IL-12水平;尾静脉回输免疫抑制小鼠体内后,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脾IFN-γ及IL-4水平,并检测肾携菌量.结果 DC孢子致敏组上清IL-12水平(380.2±104.13)ps/mL明显高于DC菌丝致敏组和对照组(P<0.05);而DC菌丝致敏组(74.79±23.47)p/mL与单纯DC培养组上清IL-12水平(19.71±9.21)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孢子致敏DC、菌丝致敏DC分别过继免疫小鼠后,前者脾脏IFN-γ水平(269.43±17.34)pg/g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IL-4水平(6.23±0.37)pg/g则明显低于其他对照组(P<0.05);荷菌一周后孢子致敏DC回输组小鼠肾携菌量(3.58±2.32)×102CFUs与健康小鼠荷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肾携菌量比较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尾静脉回输白念珠菌孢子体外致敏的小鼠骨髓来源DC可有效诱导免疫抑制小鼠抗白念珠菌保护性免疫.

  • 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启明

    目的:研究生物人工角膜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病毒性角膜炎患者54例54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生物人工角膜移植手术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视力、角膜透明度、血清炎性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研究组的脱盲率分别为93%、89%(P=0.642);两组术后1wk,6mo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7d,两组IL-6、TNF-α、INF-γ、SOD、NO、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556).结论:生物人工角膜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良好,提高视力,改善炎症情况,降低MDA水平.

  • 基因修饰DC与Hepa1-6肝癌细胞融合瘤苗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作者:宋文刚;曲迅;陈宪锐;李雅林;李松;吴聪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 IL-18)基因修饰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与Hepa1-6肝癌细胞融合后的瘤苗(IL-18-DC-Hepa)体内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机制. 方法:应用4 h 51Cr释放法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体内阻断试验观察免疫细胞亚群及免疫分子在IL-18-DC-Hepa瘤苗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建立基因缺陷鼠荷瘤模型,观察瘤苗免疫治疗作用. 结果:IL-18-DC-Hepa瘤苗与DC-Hepa瘤苗比较能更有效地诱导NK细胞活性[(42.5±4.7)% vs (13.5±2.2)%,q=20.8,P<0.01]. 在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诱导过程中,必需有CD4+T细胞[(67.8±6.1) mm2,q=28.3,P<0.01]、CD8+T细胞[(58.9±6.2) mm2,q=24.4,P<0.01]、NK细胞[(30.6±4.5) mm2,q=12.0,P<0.01]、B7/CD28的共刺激信号途径[(75.4±6.5) mm2,q=31.6,P<0.01]和IFN-γ[(62.3±6.8) mm2,q=25.9,P<0.01]的参与;而在其效应阶段,则依赖于CD8+T细胞[(68.9±4.5) mm2,q=42.3,P<0.01]、NK细胞[(38.6±3.3) mm2,q=22.7,P<0.01]和IFN-γ[(74.4±5.8) mm2,q=45.8,P<0.01]的参与,CD4+T细胞为非必需的[(4.2±1.9) mm2,q=0.4,P>0.05]. 与C57BL/6荷瘤小鼠相比,IL18-DC-Hepa瘤苗在IFN-γR基因缺陷荷瘤小鼠中的治疗作用明显降低(60.1±6.7) mm2 vs (4.1±1.8) mm2,t′=19.77,P<0.01). 结论:IL-18-DC-Hepa瘤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机制与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B7/CD28的共刺激信号途径和IFN-γ的参与密切相关.

  • 环孢霉素A对培养的人角朊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汤朝武;陈璧

    目的:研究环孢霉素A对人皮肤角朊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γ-干扰素(INF-γ)刺激培养的人角朊细胞MHC-Ⅰ/Ⅱ抗原表达的实验模型,研究了低剂量环孢霉素A对角朊细胞MHC-Ⅰ/Ⅱ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0.125mg/L的环孢霉素A对于INF-γ刺激的角朊细胞MHC-Ⅰ类抗原(HLA-ABC抗原)表达的增强,具有抑制作用(P<0.01);但是对于INF-γ刺激的角朊细胞MHC-Ⅱ类抗原(HLA-Dr,HLA-Dp抗原)表达的增强,没有抑制作用.结论:环孢霉素A延长人异体皮肤存活时间的作用机理与环胞霉素A抑制供者皮肤角朊细胞的MHC-Ⅰ类抗原表达有关.

  • Graves'病患者血清中IFN-γ,IL-4和IL-18水平检测及其相关研究

    作者:李玉琳;汤旭磊

    目的:探讨IFN-γ, IL-4, IL-18在Graves'病(G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和GD免疫动态.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40例初发GD患者及其中38例治疗后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IFN-γ, IL-4和IL-18水平. 结果:①初发GD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FN-γ, IL-4, IL-18水平及IFN-γ/IL-4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 ②治疗后GD患者与初发GD患者比较,血清IFN-γ水平无差异(P>0.05),血清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IL-18水平及IFN-γ/IL-4比值降低(分别为 P<0.05,P<0.01) .治疗后GD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FN-γ, 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8升高(P<0.05),血清IFN-γ/IL-4比值显著下降(P<0.01). ③初发GD患者血清中IFN-γ与IL-18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677,P<0.05);治疗后GD患者血清中IL-4与TT3, TT4之间呈直线负相关(r=-0.678,-0.626,P<0.05),血清中IL-18与TT3, TT4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601,0.535,P<0.05). 结论:GD患者血清中IFN-γ, IL-4和 IL-18水平的变化可能在G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初发GD以Th1型免疫反应为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则向Th2型漂移.

  • 参芪注射液对H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细胞免疫机制

    作者:梅龙;董晓慧;段刚;苟伟

    目的 研究参芪注射液的体内抑瘤效应与荷瘤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探讨其抑瘤作用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参芪注射液,测定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IR)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采用MTT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高、中剂量参芪注射液实验组小鼠H22实体瘤IR分别为60.72%和48.65%,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芪注射液实验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值指数、腹腔巨嗜细胞吞噬指数、血清IL-2和IFN-γ的含量都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结论 参芪注射液通过提高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状态,协同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在荷瘤小鼠体内发挥其抑瘤抗瘤作用.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与激素疗效的关系

    作者:王惠萍;杨长虹;毛云英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与激素治疗效应的关系.方法 3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于治疗前抽取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植物血凝素刺激其生长,取其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检测IL-4、IFN-γ,激素治疗8周后根据治疗反应分为激素敏感组(17例)及激素耐药组(14例).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激素敏感组治疗前外周血IL-4水平明显高于激素耐药组(P<0.01);IFN-γ水平在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外周血中的IL-4可以作为预测激素疗效的一项指标.

  • DNA核酸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作用

    作者:王军阳;范桂香;胜利;任会勋;雷艳君;孟兆俊;袁育康

    目的研究DNA核酸疫苗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能力,为揭示其诱导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本室构建的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糖蛋白D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gD2免疫小鼠,通过ELISA法动态检测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及小鼠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的水平同时进行病毒攻击实验.结果 pcDNA-gD2和HSV-2免疫组小鼠从第2周开始产生特异性抗糖蛋白D抗体,第4~5周达到高峰;外周血清中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病毒攻击实验显示2周内pcDNA-gD2和HSV-2免疫组小鼠无一只死亡,而阴性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结论 pcDNA-gD2真核表达质粒可以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Th1型细胞免疫,并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 超滤膜提取当归补血汤对荷瘤小鼠脾细胞IL-2和IFN-γ的诱生作用

    作者:刘清君;胡敏棣;刘彩梅;巩婷

    目的 观察超滤膜提取当归补血汤对荷瘤小鼠脾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7)的诱生作用,探讨其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超滤膜分离技术提取当归补血汤,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L-2和IFN-γ的含量,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脾淋巴细胞IL-2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超滤膜提取当归补血汤各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和IFN一γ的含量均较模型组增高,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各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L-2和IFN一γ mRNA的表达水平均增高,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超滤膜提取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价值的比较

    作者:李智琼

    目的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膜炎患者胸液的γ-干扰素水平,探讨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2例结核性胸膜炎、28例恶性胸膜炎患者胸液γ-干扰素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中含量(430.5±30.87pg/ml)明显高于恶性胸膜炎组(45.6±18.6pg/ml)(<0.01),γ-干扰素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92.5%、96.8%。结论检测胸液中γ-干扰素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较大的辅助意义。

  • γ-干扰素与伐昔洛韦联用有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作者:宋顼;孙克红;周海霞

    目的探讨γ-干扰素与伐昔洛韦联用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生殖器疱疹复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肌肉注射γ-干扰素100万IU,隔日1次,连用20d;同时口服伐昔洛韦0.3g,2次/d,连服7d。对照组单纯口服伐昔洛韦,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联合使用γ-干扰素与伐昔洛韦是降低生殖器疱疹复发率的理想方法。

  • 泰山山慈菇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及相关免疫机制研究

    作者:修朋程;李腾;李雅林;刘纪豪;李栋;刘有旺

    目的 探讨泰山山慈菇对小鼠肝癌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本课题首先制备泰山山慈菇提取液,体外用山慈菇提取液对H22肝癌细胞进行干预,分为空白组、山慈菇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和5-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干预12 h后,Annexin V和7-AAD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体内制备小鼠H22实体瘤肝癌模型,将50只小鼠分为山慈菇低、中、高剂量组、5-Fu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山慈菇各剂量组均进行灌胃治疗,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5-Fu阳性对照组进行等体积腹腔注射.连续10 d,停药后次日摘取小鼠眼球取血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肿瘤大小分析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 泰山山慈菇提取液体外促进H22肿瘤细胞凋亡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体内抑制H22肿瘤的生长,增加血清中TNF-α、IL-2和IFN-γ的含量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泰山山慈菇通过增加抗肿瘤细胞因子产生发挥抗肿瘤作用.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TRAIL、OPG、IFN-γ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静洁;秦敏;谢沁芳;原铂尧;王满侠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骨保护素(OPG)、γ-干扰素(IFN-γ)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和20例头痛患者(对照组)脑脊液中sTRAIL、OPG、IFN-γ的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 结脑组患者脑脊液中的sTRAIL、OPG、IFN-γ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病脑组患者脑脊液中IFN-γ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脑脊液中sTRAIL、OPG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脑组和病脑组脑脊液sTRAIL、OPG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FN-γ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TRAIL、OPG、IFN-γ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脑脊液中IFN-γ水平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敏感性依据.sTRAIL、OPG的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759 条记录 37/38 页 « 12...30313233343536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