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旋转折顶手法复位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段玉堂;杨鹏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复位后再移位及肘内翻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自2000年6月至2008年1月通过临床实践,应用旋转折顶复位尺侧加垫屈肘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68例,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 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作者:杨济;何名江

    膝骨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一种多发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为骨科临床常见病[1].该病以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以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弹响,有时伴关节肿胀积液为主要表现.临床上,采用辨病施治和辨证施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优势[2-3].“六步八法”是采用辨病施治的方法,针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力平衡失调”这一病变本质,通过松解粘连、缓解市肉痉挛、改善和恢复肌腱韧带弹性,增加髌骨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应力状况,起到调整力学平衡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目标.自2006年至2010年采用“六步八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手法整复颈椎配合铍针松解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60例

    作者:周贤华;李正祥;叶娜莎

    目的:评价手法整复颈椎配合铍针松解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应用手法整复颈椎配合铍针松解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18~60岁,平均32.5岁;病程1周~5年,平均3个月.对患者颞颌关节大主动张口度、弹响程度、VAS 疼痛评分,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随访评估.结果:60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颞颌关节大主动张口度从治疗前的(1.99±0.47 ) cm提高至治疗后的(3.17±0.19) cm,关节弹响度从治疗前100%降至治疗后的(27.33±13.51)%,VAS 评分从治疗前的4.73±0.67降至治疗后的1.80±0.53.结论:采用手法整复颈椎配合铍针松解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疗程短等优点,是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

  • 上举内收旋转患肢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方军;张凤清;吴胜锋;卢长魏;莫艺忠;罗国富;覃祖恩;吴毅华;韦仁杰

    目的: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探讨其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肩关节脱位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1例,女29例;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运用传统整复方法,即足蹬牵引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疗效,并对复位过程中1次复位成功率、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次复位成功59例,治疗后VAS值平均(3.76±1.05)分;优57例,良2例,差1例;无骨折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无再脱位发生.对照组1次整复成功50例,治疗后VAS评分(5.67±1.15)分;优45例,良7例,差8例.治疗组患者1次整复成功率、疼痛的改善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上举、内收、旋转”法较足蹬牵引法具有用力均匀、合力集中、省时省力、轻松便捷、避免医源性损伤等优点.

  • 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袁荣霞;虞亚明;董霞;陈启仪;杨国勇;任贵阳

    目的:前瞻性研究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的中医治疗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两种方法治疗新鲜闭合性骨折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118例.手术组:男22例,女37例;年龄45~83岁,平均(65.80±10.62)岁,病程(22.58±22.11)h,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法组:男21例,女38例;年龄45~85岁,平均(65.98±11.10)岁,病程(20.85±22.63)h,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肩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及解剖指标进行观察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2个月.以Neer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手术组术后评分(85.47±6.15)分,满意率88.20%;手法组术后评分(84.95±5.70)分,满意率86.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组与手术组治疗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均能达到满意效果,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可以规避手术风险,减少局部血运破坏,既保证了疗效又减少治疗费用,是治疗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的良好方法.

  • 甩肩疗法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勇;许兵;余作取;于志华;戴寿旺;李峰;吴银生

    目的:比较甩肩疗法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甩肩疗法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9例,获得随访81例.甩肩疗法组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62~84岁,平均(67.11±6.18)岁;骨折Neer分型:2部分骨折27例,3部分骨11例.手术内固定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60~80岁,平均(66.47±5.48)岁;骨折Neer分型:2部分骨折29例,3部分骨1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并采用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8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18.3个月.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甩肩组VAS评分(3.11±0.95)与手术内固定组(3.88±1.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3,P<0.05).甩肩疗法组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79.53±3.73)与手术内固定组(77.98±4.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5);甩肩疗法组并发症发生率18.4%(7/38)与手术内固定组39.5%(17/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13,P<0.05).结论:甩肩疗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费用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而手术内固定疗效好,但手术并发症风险增加.

  • 手法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21例

    作者:周贤华

    寰枢关节半脱位,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中医治疗常以正骨手法为主,由于儿童发育不全或配合不佳,若处理不当,易发生高位截瘫等并发症.为了探寻佳治疗方案,笔者近几年采用仰头摇正法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21例,报告如下.

  • 痹祺胶囊与B族维生素配合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皮肤感觉异常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陈立君;卫杰;郭伟;范宇;甄鹰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与B族维生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皮肤感觉异常疗效.方法:78例皮肤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腰椎间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口服痹祺胶囊配合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B12配合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2周后随访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4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4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7例.治疗组疗效及痊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感觉异常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配合冯氏正骨手法,痹祺胶囊治疗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优于B族维生素.

  • 穴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之浅见

    作者:林鑫烈;孙茂峰;王岱

    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探讨单纯使用穴位疗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及其可行的范围.在回顾了近几年来的文献之后,提出了以下的结论:可以依据病患的情况,选用文中所述之高显效率的穴位疗法.不属于寒湿阻络型之患者,则须结合牵引或手法等治疗方式以便能够更全面且更为根本地解决问题,在施以综合疗法的患者之疼痛无法缓解或是患者之神经方面的症状有所加重时(如肌力持续下降或二便控制失常),则须考虑让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 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志钢;张振宇;司江涛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理筋正骨手法和口服卡马西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愈显率86.7%,对照组治疗2周后愈显率43.3%.结论: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临床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 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正骨手法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任树军;徐炜明;张宇;李远峰;邢国利;董清平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正骨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中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其具有教学内容实践性强、操作性内容多等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教学法在正骨手法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既有独特优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后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应合理应用,扬长避短,才能让多媒体教学真正服务于传统正骨手法的教学,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佳教学效果.

  •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36例

    作者:郑茂斌;韦贵康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 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又称Barre-Lieon综合症,属老年骨科,中医称"项痹",有痹阻不通之意.颈性眩晕是导致中老年眩晕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因间歇性、持续性、体位性眩晕而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保守治疗对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笔者跟师韦贵康教授治疗36例颈性眩晕患者,观察患者前后的临床症状、探讨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学术思想,以供同行在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时借鉴.

  • 手法整复加外固定治疗66例锁骨外1/3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潘乘龙

    目的:观察运用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中药调治及功能锻炼治疗闭合性锁骨外1/3骨折.方法:对66例锁骨骨折患者运用提按升降手法整复、肩-肱-胸外固定术复位,再以绷带外固定.结果:手法复位均1次成功,外观无畸形,触诊无明显骨性突起.结论:运用本方法治疗闭合性锁骨骨折,患者恢复快,痛苦小,效果好.

  • 吴成专正骨手法结合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经验总结

    作者:王瑞雄;吴成专;陈夏平;吴天然;叶志强;敖庆芳;胡炳树

    目的:总结福建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吴成专利用正骨手法结合股骨逆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0月34例股骨髁上骨折,运用正骨手法结合股骨逆行髓内钉固定,配合使用本院自制中药治疗,术后X线评估骨折对位对线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尤其是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病例.结果:本组术后X线片显示34例骨折端获得良好复位.术后所有患者获得6~22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发现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病例,未发现感染病例,末次随访按股骨远端Schatzker-Lambert功能评分:优28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94%.结论:吴成专手法复位结合股骨逆行髓内钉,配合本院自制中药制剂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安全、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良好方法.

  • 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CT观察

    作者:叶露雯;夏臻;陈百颖;吴剑伟;龚鸿磊;吕立江

    目的:观察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影像学的变化.方法:本组患者33例,男19列,女14例,年龄19~63岁.膨出型4例,突出型25例,游离型4例.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后观察患者前后CT的变化.结果: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物大小无变化24例,有变化9例,神经根与椎间盘突出物的压迫关系改变29例,没有变化4例.结论: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物大小改变不大,但对神经根与椎间盘突出物的压迫位置能发生改变,说明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

  • 侧卧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临床观察

    作者:倪彬斐;金昕;陈威烨;黄瑾;孙许燕

    目的:观察侧卧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32~70岁,病程1周~6年,40例患者均经CT扫描或MRI明确诊断:膨出型8例,突出型25例,游离型7例.采用侧卧斜扳法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4周.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各方面较治疗前都有较大的改善,治愈23例(57.5%),好转14例(35%),未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 旋转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喆;吕立江

    旋转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临床上应用旋转的操作方法又各不相同,疗效也各有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旋转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笔者从旋转类的操作方法、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对旋转类手法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新的见解.

  • 吴成专运用正骨手法结合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验

    作者:吴天然;吴成专;陈夏平;王瑞雄;林江游;叶志强;张昭兴;胡鹏;敖庆芳

    目的:观察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吴成专运用传统中医正骨手法结合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下肢一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5例,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9例,吴成专对治疗组在上牵引床前运用正骨手法对骨折端进行整复,然后再上牵引床牵引维持复位,并结合PFNA内固定,而对对照组采用直接上牵引床进行牵引复位结合PFNA内固定,对两组手术资料、辅助复位率、术后并发症、患肢下地部分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辅助复位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肢下地部分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成专运用正骨手法结合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更微创、更安全,可供广大骨科同道参考应用.

  • 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效果分析

    作者:周献伟;李洋

    目的:分析中医正骨联合独活寄生汤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实验组增加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末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9%,x2=5.1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联合独活寄生汤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能够通过解除神经根压迫和活血通络等机制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继续探讨和研究。

  • 正骨手法CAI课件的开发和应用

    作者:郭会卿;李沛;杨豪;黄世金;赵灿

    文章介绍正骨手法多媒体课件(骨折、脱位、伤筋手法)的开发实践过程及应用体会,结果显示开发的课件很好地解决了手法教学这一难点,实现了手法教学的新突破,弥补了以往手法教学缺乏直观性的不足.

719 条记录 12/36 页 « 12...9101112131415...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