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iR-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鸣;袁绍峰;潘良明;宗兵;孔祥东

    目的:探究miR-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组织47例以及甲状腺良性病变21例,RT-PCR技术检测患者组织中miR-221的表达,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X2检验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miR-22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miR-22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221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甲状腺良性病变(P<0.05),癌旁组织与甲状腺良性病变表达未见显著差异(P>0.05).miR-22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体重无显著相关性,与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存在显著正相关性,X2检验得出相对一致的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及体重的患者miR-22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高的患者miR-221的表达较高,但肿瘤体积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高表达miR-221的患者比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差.结论:miR-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和进展程度正相关,不利于患者预后,是潜在的促癌基因.

  •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侯伟;李佳;谢守凤;张业强

    目的: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其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3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iod carcinoma,PT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77.11%(283/367),中央区(VI区)转移率为 70.30%(258/367),颈侧区(Ⅱ、Ⅲ、Ⅳ、Ⅴ区)转移率为 62.67%(230/367),颈侧区中的Ⅱ区转移率高60.49%(222/367).发病年龄、原发灶个数、肿瘤是否累及被膜、癌灶直径、肿瘤边界是否清晰、癌灶位置、超声血流信号分级、癌症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因素及癌灶是否钙化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是否累及被膜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大.结论:VI区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术中应常规清除,其次依次为Ⅱ、Ⅲ、Ⅳ、Ⅴ区.对于患者原发肿瘤若累及包膜、或多发病灶、或癌灶直径>1 cm及患者发病年龄<45岁等应同时做颈侧区清扫.

  • 17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回顾性分析

    作者:宗书;汪静;王悦;张明如;安小利;徐莎莎

    目的: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发生情况,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临床参数、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核医学科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所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79例,由病理科检测BRAFV600E突变情况.结果:179例患者病理结果显示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61.5%.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与年龄和淋巴结转移个数相关(P<0.05),且随着年龄增大,突变的风险略有增高(OR=1.064).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8例,突变率75%;未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31例,突变率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且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是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OR=2.349).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与患者年龄、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以及是否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相关性.

  • BRAF基因突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作者:于景超;秦华东;石铁锋;石臣磊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因素,着重研究BRAF基因突变中不同肿瘤直径对PT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甲状腺外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2年间手术切除的136例PTC病例,分析BRAF基因突变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PTC中BRAF基因突变率为69.85% (95/136).BRAF基因突变阳性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4.74%(33/95),BRAF基因突变阴性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2.2% (5/41),两者统计学差异具有相关性(p<0.05).肿瘤直径大于2cm时BRAF基因突变率为90.48%(19/21),直径小于等于2cm时BRAF基因突变率为66.09%(76/115),两者统计学差异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BRAF基因突变与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对于术前检测BRAF突变阳性的病例,当肿瘤直径大于2cm时应该常规清扫该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

  •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杨坤;赫兰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瘤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瘤患者142例共160个结节。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没有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则为对照组。结果:转移组和对照组超声检查原发灶超声特征对比,转移组的钙化和毛刺对比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超声特征,转移组患者的囊变坏死、钙化、淋巴结边界等对比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原发灶内钙化、淋巴结边界、淋巴结钙化以及淋巴结囊变坏死等4个方面,囊变坏死和淋巴结钙化与甲状腺乳头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瘤超声结果显示有淋巴结囊变坏死以及淋巴结钙化是预测是否出现颈部淋巴转移的关键诊断指标。

  • FOXE1rs944289基因多态性与云南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岑鸟);蒋永新;陈灿;孙传政;赵敏

    目的:研究云南地区人群FOXE1基因rs944289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云南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i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88例、甲状腺腺瘤(thyroid adenoma,TA)患者84例和正常对照者(normal control,NC)92例,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应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方法检测FOXE1基因rs944289多态性.结果:rs944289基因T位点携带者转移的几率较C位点携带者高4.84倍(OR=4.84,95%CI=1.597-14.668,P=0.005).rs944289 C>T基因多态性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遗传易感性与甲状腺腺瘤及健康人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06).并且在女性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TC组与NC组FOXE1基因rs944289序列CC、TC及TT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22).结论:FOXE1基因rs944289多态性中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PTC易感且转移的危险因素.

  • 甲状腺乳头状癌NIS蛋白表达对131I疗效的预测及与BRAF基因突变的关系

    作者:崔邦平;代文莉;胡涛;严凯;胡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钠碘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蛋白表达对131I疗效的预测及与BRAF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后行131I治疗的患者60例,临床随访131I疗效分为完全缓解和不完全缓解,不完全缓解组再分为摄碘和不摄碘.免疫组化法对患者肿瘤原发灶NIS蛋白表达进行分析,根据表达强弱分为0,1,2,3分.应用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技术对肿瘤原发灶BRAF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对131 I疗效各组和BRAF突变两组的NIS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NIS蛋白染色阳性颗粒主要定位于细胞浆,阳性评分为1.45 ±0.77.131Ⅰ治疗完全缓解患者29例,其NIS蛋白水平(1.62±0.86)与不完全缓解组(1.29±0.64)无统计学差异(P=0.100).但对不完全缓解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摄碘组NIS蛋白水平(1.00±0.60)显著低于摄碘组(1.47±0.61),P=0.043.伴BRAF基因突变患者检出47例(78.3%),其NIS蛋白评分(1.34±0.73)与携带野生型基因患者(1.85 ±0.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结论:131I疗效与肿瘤原发灶NIS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关系,但不摄碘的持续不缓解患者常伴有肿瘤NIS蛋白表达降低和缺失;伴BRAF基因突变患者其NIS蛋白表达降低,分化程度更差.

  • 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王凤华;常占平;王殿军;宋晶莹;周颖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14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本组12例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3例为术前穿刺诊断,全部行术中冰冻检查,12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时伴淋巴结转移者7例,被膜有浸润者5例.术后平均随访47.3个月,有5例复发,复发病例中2例伴肺转移,伴肺转移中有1死亡病例.结论: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经手术治疗预后较好.术中病理冰冻切片诊断是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佳方法.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突变与初始治疗疗效的关系

    作者:代文莉;崔邦平;胡涛;严凯;胡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突变与初始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131I清甲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所有患者随访过程中进行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131I全身扫描以及其他常规检查.应用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患者石蜡标本进行BRAF突变分析.对BRAF突变情况与患者疾病缓解程度进行卡方检验,并对两组患者Tg水平进行秩和检验.结果: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突变阳性47例(78.3%),完全缓解患者占48.3% (29/60),其中131I全身及常规影像检查阴性但Tg升高患者12例.BRAF突变阳性患者初始治疗完全缓解率仅40.4%,显著低于未发生突变的患者(76.9%)(P=0.020);两组患者的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6).131I全身阴性但Tg升高的12例患者中BRAF突变阳性11例,阴性1例,OR值为3.04.结论:BRAF突变阳性的患者初始治疗完全缓解率低,更容易出现不摄碘的隐匿病灶.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XCL12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许维雪;孙达欣;张小薄;刘臻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及33例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标本中CXCL12的表达.结果:在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XCL12表达阴性.在癌组织中,CXCL12高水平阳性表达于癌细胞胞浆,阳性表达率为69.6%.在良性甲状腺疾病中CXCL12阳性表达率为12.1%.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中表达差异显著(P<0.05).CXCL12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CXCL12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到一定作用.

  • VEGF与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邓志勇;李海;张阳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EGF、Ki-67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EGF、Ki-67蛋白进行检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7%(29 /55),Ki-67增殖指数为(11.07 ±3.84)%.VEGF 蛋白的阳性率、Ki-67增殖指数随着肿瘤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被膜的侵犯逐渐增加.结论:VEGF、Ki-67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或发展中起一定作用.VEGF、Ki-67蛋白的联合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预后的判断及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特征探讨

    作者:李逢生;冯海波;徐荣

    目的: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 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PTC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结果:32例(94.1%)低回声,30例(88.2%)结节纵/横≥1,26例(76.5%)伴细微钙化,23例(67.6%)毛剌边缘,29例(85.3%)结节单发,20例(58.8%)边界不清晰,14例(41.2%)侧后方声影,6例(17.6%)检出血流信号,8例(23.5%)颈淋巴结肿大.出现上述异常声像图特征2项以上者占73.5%(25/34).结论:低回声、微钙化、纵/横≥1、边界、毛剌是PTC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

  • COX-2、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喜军;张杰武;管强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初步探讨COX-2和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34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的COX-2、VEGF-C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OX-2、VEGF-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COX-2和VEGF-C阳性表达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4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OX-2和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和55.1%,34例甲状腺正常组织中COX-2和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20.6%.两种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COX-2 和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 ),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之间无相关性(P>0.05).COX-2的阳性表达和VEGF-C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OX-2、VEGF-C的高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其表达对判断临床进展以及推测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T1799A基因突变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

    作者:潘杰;赵世华;赵鹏;孙显路;王颜刚;赵文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BRAF T1799A突变与PDGF、VEGF表达及肿瘤生长方式的关系.方法:对116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基因进行了分析,并随机选取BRAF T1799A阳性和阴性病例各30名.BRAF T1799A突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法分析,产物经测序证实.PDGF、VEGF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 116名PTC患者中BRAF T1799A阳性者33名,阳性率为28.4 %.BRAF T1799A阳性者肿瘤腺体外浸润和肿瘤Ⅲ级以上分级比例高于阴性患者(P<0.05).BRAF T1799A阳性患者PDGF-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而两者PDGF-A和VEGF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调整性别、年龄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AF T1799A与肿瘤腺体外浸润和肿瘤Ⅲ级以上分级及PDGF-B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BRAF T1799A影响肿瘤的生长方式,使PTC肿瘤腺体外浸润生长发生率高,进而影响PTC患者临床预后.

  • HGF、CXCR-4、VEGF-D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WEI Song-feng;高明;Yu Yang;李小龙;GAO Song-yuan;钱碧云

    目的:通过检测HGF、CXCR-4、VEGF-D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差异,探讨三种因子与PT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有完整病例记录和追踪观察的乳头状癌病例70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HGF、CXCR-4、VEGF-D等基因产物在PTC的表达情况.结果:70例PTC病人中,三种因子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0%、71.74%和89.13%,三种因子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37.50%和37.50%,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70例PTC病人中,VEGF-D和CXCR-4表达均为阳性的有39例,二者在PTC中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502,P<0.05).结论:HGF、CXCR-4可能影响PTC癌细胞的迁移能力而引起淋巴结转移;VEGF-D通过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新生和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PTC淋巴结转移;VEGF-D促进PTC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可能需趋化因子CXCR-4协同参与.

  •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病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钱敏飞;王家东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2007年间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例27例.结果:27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4.4岁,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至今无1例复发.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诊断准确率低,术后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低.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PTTG及PTTGmRNA表达研究

    作者:梁华晟;钟宇华

    目的:检测PTTG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方法:在5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分别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试剂盒测定原位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TG,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TTG mRNA表达.结果: PTTG及PTTG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比相应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0.0091,P=0.0012):PTTG及PTTG mRNA灰度值与AI正相关(r=0.447,P=0.003;r=0.564,P=0.000).结论: PTTG及PTTG mRNA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检测PTTG及PTTG mRNA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组织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应用的体会

    作者:陈建林;麦沛成;周冬仙;傅建民;邙建波;何文亮

    目的探讨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疗效的效果.方法 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采用患侧腺叶切除3例,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15例,双侧腺叶和峡部切除2例,均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并发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并发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患者术后无颈部肿瘤复发.结论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与目前常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较少副反应.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效果.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作者:彭正良;曹仁贤;文格波;刘江华;文芳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甲基化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率为36.O%(9/25),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的甲基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基因甲基化与患者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但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基因甲基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与甲状腺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可能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碘及 TSH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 miRNA 表达的影响

    作者:金明月;关海霞;单忠艳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人体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 miRNA 在碘、TSH 影响下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 PTC 细胞,Western blot 法半定量分析 p27 kip1、AKT、AP -1的表达,RT - PCR 法定量分析miRNA -21、miRNA -221、miRNA -222的表达。结果:经不同浓度碘和 TSH 分别处理 PTC 细胞,3种 mi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上调;所对应的蛋白 p27kip1表达均减少,AP -1及 AKT 表达较对照组均增加,增加程度与处理因素的浓度未见明显关联。结论:碘、TSH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 PI3K/ AKT 信号通路起到上调作用,从而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且其作用程度与处理浓度无关。

1529 条记录 68/77 页 « 12...65666768697071...767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