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血管 CTA 检查中 VR 和厚层 MIP 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邹志敏;林浩;蔡军;邱锦兴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 VR和厚层MIP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先行脑血管CTA、再行脑血管DSA检查病人的图像资料,在GE AW4.3工作站上先采用VR和厚层MIP成像方式对病人CTA图像资料进行判读,然后将两种成像方式得出的结果与金标准脑血管DS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经DSA图像证实,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3例,其余5例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样扩张。 VR成像方式将13例病人明确辨别为后交通动脉瘤,其余5例病人后交通动脉瘤待排;厚层MIP成像方式中将13例病人明确辨别为后交通动脉瘤,同时其余5例病人明确辨别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样扩张。结论: VR成像方式对细微血管的显示极其困难,容易将其忽略,但空间立体感强;厚层MIP成像方式则能显示出血管细节,但空间立体感较差。

  • 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采用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内磨玻璃结节患者45例,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以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大密度投影法、容积成像法处理图像以后,对处理的技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病变患者纯磨玻璃样结节与混合磨玻璃样结节的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边缘形态中VR、MIP和MPR相比有差异.任何单一诊断在边缘形态、邻近结构改变方面都有差异.在恶性病变中,VR、MIP的边缘形态、形状、瘤肺界面和MPR有差异.在边缘形态、形状、瘤肺界面、邻近结构改变中3者联合与任何单一诊断均有差异,P均<0.05.多层螺旋CT处理技术应用后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疾病的诊断准确性由好到坏分别为三者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大密度投影法、容积成像法.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并结合MPR、VR、MIP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早期诊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DR与40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应用价值对比研究

    作者:周军;刘波;张秀富;单凯

    目的:探讨DR与40排螺旋CT不同检查方法对胸部创伤致肋骨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均做行政司法鉴定的两组胸部创伤致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第一组选择40排CT 6.0 mm层厚扫描重建的2.0 mm层厚重组图像后处理,第二组选择40排CT 3.0 mm层厚扫描重建的0.75 mm层厚重组,并行图像后处理。结果:第一组鉴定诊断肋骨骨折176处,漏诊22处;第二组鉴定诊断肋骨骨折198处,漏诊3处。结论:40排螺旋 CT 3.0 mm层厚扫描的0.75 mm层厚重组后处理图像对发现隐匿性肋骨骨折和行政司法鉴定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 肋骨骨折 CT MPR CPR VR
  • VR技术在高校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秦洪彬

    麻醉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高校教师采取PPT教学,通过投影仪仅能够显示出二维的图像,无法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近年来,随着VR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其在教学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在此背景下,采用VR技术进行麻醉学教学,通过VR技术创造的虚拟的三维环境和人机互动环节,能够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根据VR技术给教学手段带来的变革,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即采取讲授法与分组讨论法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进一步保障和提高教学效果.

  • 多层螺旋CT对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聂建;王文清

    目的 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对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接待的33例颌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SCT对其面部复杂性骨折进行诊断,其中扫描采用的是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后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MPR(多平面重建)、VR(容积再现法)及3D-SSD(三维表面遮盖显示)进行重组观察,后将观察结果同CT横断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MSCT诊断后发现33例颌面部外伤患者中,有18例下颌骨复杂性骨折,百分比为54.55%;有11例颧弓、颧骨、上颌窦各壁、眼眶各壁两处或者以上联合骨折,百分比为33.33%;有2例鼻骨、鼻中隔及筛骨骨折,百分比为6.06%;有2例上颌骨Lefort Ⅰ型或Ⅱ型骨折,百分比为6.06%.经过几种重组观察可知,MSCT诊断后MPR成像可以清晰显示患者所有颌面骨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尤其在微骨折与深部骨折方面要明显优于VR与3D-SSD成像;而VR与3D-SSD成像则可以将骨折部位、骨折线走行及骨折碎裂程度与移位情况立体与直观显示出来.结论 对于面部复杂性骨折而言,采用MSCT诊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行HRCT扫描后,若能采取多种重组观察,那么效果更佳,除了可以将复杂性骨折情况显示出来,还能将骨折碎裂程度、移位情况等立体显示,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MSCT肾脏增强扫描对肾动脉疾病的研究

    作者:白莉;徐刚;朗嘉兴;余琼;杨海山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肾动脉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肾脏增强扫描病入的MSCT造影增强检查,使用GE Light-speed16排GT进行螺旋薄层扫描,扫描参数:120Kv,300~350mA,层厚5mm,螺距1.375:1,重建层厚1.25mm,扫描速度为0.59/圈.造影剂总量80~100mL,注药速度3.0~3.5mL/s.在独立工作站ADW4.2上进行三维肾动脉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肾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及其与肿瘤性病变的关系.结果 能清晰显示肾动脉的起源、粗细、分支、变异以及肾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全部病例三维肾动脉血管图像能充分显示肾动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为肾动脉性疾病与畸形病人做出明确诊断,而且能准确、直观地观察肾动脉与肾肿瘤的空间解剖关系,为手术提供较好的术前评价.其中空间结构显示VR佳,狭窄测量及血管腔内观察2D-MIP佳.结论 MSCT三维肾动脉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肾动脉的起源、管径粗细、与腹主动脉夹角以及各种变异.准确、直观地显示肾动脉的立体解剖特点,为肾动脉相关性疾病的在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MSCT腹部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明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利用MPR、MIP、VR图像后处理后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6层螺旋CT对35患者进行腹部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分别用MIP、VR、MPR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29例患者清晰显示病变的位置、毗邻结构、供血动脉,为诊断及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结论 多层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MIP、VR、MPR图像后处理技术是一种分辨率高、快速、准确,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可以为介入和外科手术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很有价值的影像资料.

  • 64排CT肠系膜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牛志林;王雪;王胜刚

    目的 探讨多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行常规腹部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后,分别进行肠系膜动脉和静脉成像,成像方法常规采用MIP、VR、MPR,描述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表现.结果 35例患者中19例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结论 64排cT肠系膜血管成像是肠系膜血管病变的一种无创、准确、快捷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肠系膜血管 VR MIP
  • 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成像技术在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捷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成像技术在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把扫描后得到的原始数据传送到AW工作站进行3D、MIP、MPR和VR.结果 多层螺旋CT重建成像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和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为脊柱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检查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MSCT 脊柱骨折 3D MIP MPR VR
  • MPR联合VR对肺小结节(直径≤1cm)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寇介丽;冯刚;蒋浩;曹新超;马永峰

    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加及空气污染逐渐加重,肺癌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癌早期并无突出临床表现,一般可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当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时已发展为肺癌晚期[1].临床中,肺癌早期一般是孤立性肺结节形式表现,但直径在1 cm及以下的肺小结节病灶极小,所以临床确诊难度较大[2].本研究探讨MPR联合VR用于肺小结节(直径≤1 cm)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就诊的病理确诊的肺小结节患者112例,其中男62例,女50例,年龄25~78岁,平均(56.55±6.48)岁;其中吸烟史5年以上者56例.所有病例均排除CT薄层扫描结节直径在1 cm以上者;排除各项影像学资料不完整者;排除不愿配合者.

  • 基于MOOC和VR技术制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新模式

    作者:罗晓燕;谢海春

    对比分析目前各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模式,结合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以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提出基于MOOC和VR技术的实习教学新模式.旨在解决制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中的局限性,希望通过结合MOOC和VR技术这两个21世纪高等教育变革中的新生力量,探索全新的实习教学模式.

  • 16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肺动脉

    作者:贾玉柱;祁克信;陈松宽;劳群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3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全部用CTPA扫描后处理,包括薄层、MIP、MPR及VR重建,比较不同重建技术.结果 不同重建技术中薄层和MPR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佳,MIP次之,VR对三级及以下肺动脉栓塞显示欠佳.结论 16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中薄层、MPR为肺动脉栓塞确实可行的重建方法.MIP和VR可作为辅助手段.肺动脉CT扫描技术与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应用可提高肺栓塞的诊断准确性.

  • 64排V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体瘤

    作者:闵辉东;郭建平;姚斯元;邢朋毅;丁剑波;梁家明

    目的 分析颈动脉体瘤64排VCT血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及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18例,术前均行64排VCT血管造影,注射流率采用4.5~5.0ml/s,有效层厚0.625mm,获得图像用adw4.3工作站进行VR、MPR、MIP、SSD、血管分析等后处理.结果 18例颈动脉体瘤中右侧8例,左侧6例,双侧4例;其中16例肿块外周见多发滋养血管;15例显示颈动脉分叉夹角增大呈杯口状.平扫显示肿瘤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增强扫描病灶迅速强化且显著.结论 颈动脉体瘤多位于颈动脉分叉内及周围,多围绕颈总动脉和颈内、外动脉生长;VCT可以清楚有效地显示颈动脉体瘤位置、大小、范围及累及血管的程度,在手术方案制定上价值很高.

  • 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邓士杰;胡罗健;曹国文;李山云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有明确胸部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X线平片检杏阴性,或多发肋骨骨折者需要明确记数的行多排螺旋CT扫描,并经AW4.3工作站后处理后,分析其表现.结果 21例有隐匿性肋骨中,第1肋5例,第2肋4例,腋段骨折7例,后肋近胸椎处2例,前肋近胸骨处2例,膈下1例.结论 多排螺旋CT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理想的影像手段,结合VR、MPR及轴位薄层图象,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解剖信息.

  • 64排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VR、MIP)及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黄娟颖;黄维;黄飞

    目的: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VR、MIP)及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临床高度怀疑有颈内动脉狭窄病变的72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7d内同时行CT血管造影(CTA)与多普勒超声检查,CTA图像重建方法包括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对照。结果72例患者中有44例患者62支颈内动脉管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钙化, MIP、VR检查均能显示钙化的部位和形态;与轴位图像比较,MIP图像可见3支颈动脉管壁钙化未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图像可见13支颈动脉管壁钙化未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281个节段经DSA确诊209段血管可见不同程度狭窄,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分别为61段、56段、49段和完全闭塞43段。CTA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诊断准确率依次为100%、96.42%、96.08%、100%均略高于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96.83%、98.21%、94.23%、90.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比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准确率略高,并能很好的显示血管钙化情况,二者可通过血流色彩及血流狭窄直径联合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 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CT影像特征及诊断分析

    作者:刘凯莉;杨茂生;陈大有;杨波

    目的 探讨CT各影像诊断方法对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诊断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的20例脑发育性静脉畸形患者,均行CT平扫、CT血管造影、CT增强容积重建(VR)、CTMIP成像诊断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选取的20例脑发育性静脉畸形患者,CT平扫可见19例患者颅内多发散在点片状略高密度影,主要位于右侧额叶,边界清楚,周围无水肿,确诊率达95%;CT血管造影可见所有患者右侧额叶多发异常强化血管影,呈“海蛇头样”,周围无水肿,确诊率达100%;CT增强容积重建(VR)可见所有患者右侧额叶多发异常血管影,终汇入下矢状窦,确诊率达100%;CT MIP成像清楚显示所有患者的粗大静脉血管汇入下矢状窦,血管未见血栓,确诊率达100%;由此可见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确认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血管造影、VR、CT MIP成像的诊断率高于CT平扫.结论 诊断发现脑发育性静脉畸形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所以CT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重要检查方法.

  • 老年性脊椎骨折64排螺旋CT临床分析

    作者:王军;田志诚;范鸿

    目的探讨老年人脊椎骨折特点及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老年脊椎骨折患者椎体进行容积重建(VR),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并结合0.625 mm薄层轴位图像观察。结果多层螺旋CT重建成像技术能清晰、直观显示骨折部位、椎体骨折内部情况及周围空间结构关系。结论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极易发生脊椎骨折,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可对脊椎骨折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 医学虚拟现实系统的分解与划分

    作者:吴一风;刘祖碧

    对医学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了技术内涵的分解与应用外延的划分,医学虚拟现实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参数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按设施的使用方式又可以分为交互式视景虚拟系统和交互式沉浸虚拟系统.对系统的构成诸要素、要件及过程做了简要描述和分析.对国外虚拟医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涵盖了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进展.虚拟医学系统的产生和相关理论的兴起形成了虚拟医学,并使虚拟医学系统化-理论系统化和软硬件系列化.

  • 64层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继军;邱晓丽;段建国;张建;赵生君;邓建华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骨盆外伤病例分别进行X线平片摄影及CT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结果:经临床手术或二次复查证实,50例骨盆外伤中,X线平片组发现骨折100处,漏诊15处,可疑5处,骨折确诊率83.33%( 100/120),漏诊率12.5%(15/120).CT共发现骨折120处.二维图像发现骨折116处,其中包括97处骨折和19处关节分离或脱位,骨折确诊率为96.66%(116/120);MPR、MIP及VR分别发现骨折117处、116处和115处,骨折确诊率分别为97.5% (117/120)、96.66%(116/120)和95.83%(115/120).结论:64层CT图像重建技术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是骨盆复杂性骨折及细小骨折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对骨盆复杂骨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德刚;郝玉梅;李启;王忠民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对骨盆复杂骨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 64排VCT对37例骨盆复杂骨折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将原始数据传输至GE ADW4.4工作站进行VR、MPR后处理重建,任意角度旋转骨盆三维图像,获得骨盆任意方位图像,详细观察骨盆复杂骨折的细节.结果 37例患者共发现骨折108处,包括关节分离骨折或脱位19处.VR、MPR重建成像均能直观、全面、准确而清晰的显示骨盆复杂骨折的立体形态、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移位方向以及骨盆变形程度.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是诊断骨盆复杂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术前制定治疗方案及选择手术入路具有指导作用.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