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腹膜切口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48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丕;齐建华;曹玉平;陈俊平;年文博;马福军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内环口下方2cm弧型凹面向上改良腹膜切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完成的48例改良腹膜切口TAPP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35~95 min,单侧平均(50.25±9.43)min,双侧平均(70.25±9.43)min.术中无输精管、内脏损伤,术后患者住院2~5 d,平均(3±0.43)d,术后VAS疼痛评分为(1.46±0.50)分,术后无阴囊血肿、血清肿、尿潴留,均未使用镇痛剂.术后第1、3、6个月电话随访无腹股沟慢性疼痛、粘连性肠梗阻及复发患者.结论 改良腹膜切口更容易剥离疝囊,壁化精索,减少精索血管输精管的损伤.镜下缝合腹膜切口更容易操作.切口接近盆底腹膜反折处,降低腹腔粘连几率.应用于TAPP治疗,术中安全有效.

  • 开放性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潘宇巍;潘文生

    目的 探讨开放性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意义,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本医院对36例腹股沟疝患者行开放性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均痊愈,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在掌握解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的原理,熟悉腹股沟解剖学知识后,并掌握腹膜前间隙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要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 腹膜前间隙耻骨肌孔疝修补术200例治疗体会

    作者:李兆兴;杨少军;汤敏

    目的 探讨尽善、竞美补片经腹膜前间隙耻骨肌孔疝修补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行开放性腹膜前间隙耻骨孔腹股沟疝修补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为30~6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45 min;全组患者伤口均经一期愈合,且无皮下积液及感染情况的发生;术后对各患者进行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应用疝补片经腹膜前间隙耻骨肌孔修补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近期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下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配合

    作者:梁海霞;颜咏梅;陈鸽子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是在无张力疝修补的基础上,运用腹腔镜从腹膜前间隙用补片修补耻骨肌孔,具有伤口小,创伤小,手术后疼痛较轻,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伤口感染机会少,治疗费用与开放式人造网片植入术相差无几等优点,已经越来越被有经验的腹腔镜专业人员所选择,并且成为当今普遍采用的腹腔镜疝修补术式[1,2].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共完成106例TEP,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 Kugel手术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附15例报告)

    作者:张波;江勇;谭卫林

    应用Kugel手术修补腹股沟疝15例,其中原发疝14例,复发疝1例.手术时间35~65 min,平均50 min,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住院3~8 d,平均5 d.15例随访3~8个月,平均5个月,无明显的腹股沟区不适或异物感,无一例复发.手术近期随访结果满意,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中补片放置部位准确并与腹横筋膜缝合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应用赫美疝装置覆盖耻骨肌孔治疗腹股沟疝

    作者:王巍;钟伟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疾病,但目前尚无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的“金标准”手术方式.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疝外科自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赫美(T5)疝装置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病例165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65例患者,男157例,女性8例.其中斜疝89例,直疝25例,骑跨疝45例,股疝6例;其中Ⅰ型12例,Ⅱ型62例,Ⅲ型88例,Ⅳ型3例[1].患者年龄35~85岁,平均(60 0±2 5)岁,合并高血压76例次,冠心病69例次,前列腺增生56例次.

  • 普理灵疝装置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雷泽华;张英毅;贺新全;黄明;赵伟;王泽槐

    为了弥补现已广泛开展的无张力疝修补术不能完全修补耻骨肌孔薄弱区的不足,我们采用三位一体双层网片--普理灵疝装置(polypropylene-prolene hernia system, PHS),对31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下耻骨肌孔空间分离对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杨春文;奚海林;周卫华;罗文全;柴磊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耻骨肌孔空间分离在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汉中市勉县医院进行TEP手术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腹腔镜下结合耻骨肌孔的空间分离解剖法行TEP,对照组实施单纯腹腔镜TEP,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试验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中的表达和血清中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的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2、4.601、12.306、5.235,均P<0.001);试验组术后慢性疼痛、感觉神经异常、阴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2、1.523、4.987,P=0.017、0.016、0.041);两组均无切口感染;试验组患者手术疗效为优的百分比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6,P=0.019).直疝型MMP-2表达较斜疝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斜疝型相比,直疝型Ⅲ型胶原含量增加,Ⅰ型胶原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4.936、5.374,P=0.041、0.021、0.031).结论 腹腔镜下观察TEP手术空间解剖结构,在耻骨肌孔区域建立4个空间,临床手术疗效好、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MMP-2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胶原的降解作用与成人腹股沟疝的形成有关联.

  • 中国人耻骨肌孔大小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继峰;周学鲁;周上军;袁小强;张剑锋;莫琰

    目的 通过测量中国人耻骨肌孔大小,为腹股沟疝治疗提供有意义的临床数据以及为补片大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耻骨肌孔的概念,测量47例50侧手术中男性患者的耻骨肌孔和腹股沟盒的大小,同时测量髂前上棘间距,评价其与耻骨肌孔的相关性.结果 50侧男患者的耻骨肌孔的平均长度为(7.6±0.4) cm,平均宽度为(6.5±0.4) cm.腹股沟盒平均长度为(4.4±0.2) cm,平均宽度为(4.4±0.7) cm.髂前上棘平均间距为(26.1±1.5) cm.腹股沟盒的宽度与髂前上棘间距无相关性(P= 0.052),耻骨肌孔宽度与髂前上嵴间距离也不呈相关关系(P= 0.062).结论 通过对腹股沟疝男患者耻骨肌孔的测量,我们认为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使用12 cm×8 cm大小补片可以完全覆盖耻骨肌孔,而对于精索后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来说10.0 cm×4.5 cm网片是合适的.

  • 腹横筋膜部分切开有利于正确分离耻骨肌孔的体会

    作者:刘林勋;吴新民;郭亚民;白延霖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分离出耻骨肌孔及其在腹股沟区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意义.方法 对47例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患者扩大内环口,清楚暴露耻骨肌孔后平铺各层补片,并再次缩小内环口.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50 min,术中未出现血管、精索及膀胱损伤,术后4~7 d痊愈出院.术后阴囊轻度水肿1例,3 d后消退,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 扩大内环口有利于暴露耻骨肌孔,方便补片的放入,能够更好地达到全腹股沟疝的修补,并未延长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疼痛,适合在低年资医师及基层医院推广.

  • 耻骨肌孔与旷置股环的股疝无张力修补术

    作者:康俊升;乔峰;王焱;聂磊;何少武

    目的 评价耻骨肌孔的解剖概念在股疝无张力修补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我院1999年10月至2010年2月使用聚丙烯网塞及平片治疗的股疝患者50例,经腹股沟入路,将疝及内容物还纳后,将网塞充分展平,修补耻骨肌孔,而不是封堵股环,保持股环的旷置状态,将平片放置于腹横筋膜浅面.结果 50例患者均术程顺利,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至5年,无复发.结论 采用修复耻骨肌孔、旷置股环的手术方式可以恢复局部正常解剖,同时可以避免压迫股静脉.

  • 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65例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滕廷鹏

    目的 探讨善愈补片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用国产善愈补片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共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45~55 min,平均50 min.全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无浆液肿及感染发生.术后随访2~24个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国产善愈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 两种前入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孟宁;李明;高鹏志;张振铎;王利伟

    目的 对比Modified Kugel (M-K)术和Lichtenstein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修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8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分别采用M-K术(148例)和Lichtenstein术(132例),比较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M-K组在术后异物感、慢性神经疼痛及术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Lichtenstein组(x2=4.582、4.493、5.383,P=0.026、0.035、0.023),而二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皮下血肿及阴囊积液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278、0.511、x2=1.264、0.013,P=0.442、0.358、0.269、0.645).结论 M-K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手术安全有效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耻骨肌孔的空间分离解剖运用于TEP疝修补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析

    作者:吴团结;李辉

    目的 探讨耻骨肌孔的空间分离解剖运用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TEP疝修补术患者84例,所有患者按照入院编号分为2组,单号42例纳入对照组,行TEP疝修补术;双号42例纳入观察组,行TEP疝修补术联合耻骨肌孔的空间分离解剖.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优良率、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分析观察组四个空间解剖标志.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24%,相比于对照组的73.81%较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相比于对照组的30.95%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各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耻骨肌孔的空间分离解剖运用于TEP疝修补术中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聚丙烯补片与传统术式修补股疝的比较分析

    作者:吴礼果;王徐

    目的 总结采用聚丙烯补片修补股疝的意义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1年7月重庆市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股疝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时间顺序平均分为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修补,试验组采用聚丙烯补片修补,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二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牵拉疼痛32例,肺部感染6例,排尿困难4例,下肢水肿2例)多于试验组(牵拉疼痛0例,肺部感染2例,排尿困难2例,下肢水肿0例);术后3年随访对照组复发5例,试验组无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传统的股疝修补方法存在固定缺陷.采用聚丙烯补片修补股疝的方式,临床效果好,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术后疝复发率.

  • 腹股沟区的解剖学再认识

    作者:陈杰

    一、耻骨肌孔(myopectineal orifice, MPO )解剖学研究表明,腹股沟区的深层薄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缺陷,也是腹股沟区各型疝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个深层薄弱区被法国的Fruchard医生描述为"耻骨肌孔",耻骨肌孔是一个位于下腹前壁与骨盆相连水平的卵圆形裂孔.

  • 主动腹膜切开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汤治平;苏远航;陈双

    早在1959年,Frunchand 提出"耻骨肌孔是腹股沟修补术的佳位置"[1].1975年,Stoppa创立了内脏囊修补术[2].1993年美国Mc kerman在Stoppa的构想下使用腹腔镜在小切口下完成了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3],由于TEP手术设计合理、疝复发率低及创伤小等优点,在国际上已作为腹股沟疝修补术标准术式之一[4-5].本世纪初以来,TEP手术在我国成为热点,但手术的掌握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6],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腹股沟疝病例的处理,如复发疝、巨大难复疝、股疝等行TEP手术则更加困难,因此其推广遇到阻力[7].究其原因,耻骨肌孔复杂和隐匿的解剖结构使人们不便学习和理解[8-9],难以在腹膜外间隙建立正确的手术空间,使手术难度加大.为此我们曾专题论述了按手术解剖顺序将手术空间细分为四个空间的观点[10],使繁多的解剖名词集中于形象的结构中,更加容易理解和学习,具体内容这里就不再复述.近年来我们注意到影响TEP手术空间建立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即腹膜的破损.由于腹膜外间隙是在腹膜和腹横筋膜之间分离,所以有时分破腹膜也在所难免.在腹膜破损时腹膜外空间的CO2气流通过破口进入腹腔,此时的腹膜破口就像一个"活瓣",使CO2气流越来越多地流入腹腔,腹腔压力越来越高,继而压迫腹膜外空间,使腹膜外空间变得狭小,影响手术视野,严重阻碍手术操作,甚至导致手术失败[11].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2年3月完成的1 365例(1 547侧)腹股沟疝TEP手术录像,总结报道如下.

  • 作者:

    关键词:
  • 三维补片在成人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邱军;张波;王雪清

    目的 探讨三维补片(UHS疝修补装置)在成人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应用UHS疝修补装置治疗的248例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为32~86 min,平均43 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8~16 h,住院3~7 d,平均4.8 d.11例(4.44%)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3例(1.21%)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血清肿或血肿;5例(2.02%)出现阴囊积液.随访3~28个月,1例(0.40%)出现慢性疼痛;复发2例(0.81%),均经二次手术后痊愈.结论 应用UHS行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安全、经济、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开放式与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烨;周健;马宁;曹红勇

    目的:比较开放式与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优势与不足。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同期手术的164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开放组(40例),腹腔镜组(124例),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30个月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根据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的指标为术中视野、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非体力活动时间、术后疼痛分级、术后复发、术后瘢痕、切口感染、血清肿、阴囊气肿、精索血管损伤、睾丸活动受限、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及神经感觉异常、小肠梗阻及戳孔疝。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两组资料的对比,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正常非体力活动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切口感染、血清肿、阴囊气肿、精索血管损伤、睾丸活动受限、小肠梗阻、戳孔疝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中视野、住院费用、术后疼痛分级、术后瘢痕、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及神经感觉异常有差异。并发症方面,40例OP术式的患者出现1例血清肿,11例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及神经感觉异常,124例TEP术式的患者出现1例血清肿,4例阴囊气肿,1例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及神经感觉异常。结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前疝修补术术中视野开阔,术后疼痛感异物感轻,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恢复正常非体力活动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