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意义

    作者:李晴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查指标在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108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正常率明显低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白血病患者多数会出现白细胞与血小板值升高的状况.急性白血病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值升高,多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值正常,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71.3%.结论 血常规综合指标出现异常是白血病患者的典型特点,各项血常规指标灵敏度高,能作为白血病的主要筛查手段,但仍需寻求准确率更高的诊断方法.

  •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血常规指标的观察与分析

    作者:袁劲涛;王兰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国家规定的间隔期内献血,其采集前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3-2010.11之间采集过血小板的188名固定献血者,将其采前及采后1小时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88名固定献血者采前与采集后1小时血常规指标相比存在差异[1].结论: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献血后,虽然其血常规指标较采集前有所波动,但仍然都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对其身体健康不会造成影响.

  • 妊娠早中期部分血常规指标变化与妊娠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邓志凤;叶金林;舒青青;杜卉;张璐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血常规白细胞(WBC)总数、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红蛋白(HGB)含量变化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在孕妇首次孕检即孕12~14周及孕24~28周行糖筛查时,予血常规检查,测定WBC、PLT、RBC及HGB.将葡萄糖糖耐量检查确诊为GDM的78例孕妇作为病例组(GDM组),糖耐量正常的683名孕妇作为对照组(Con组),分别比较两组早、中期WBC、PLT、RBC等计数及HGB水平与GDM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M组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GDM组中期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期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升高,无统计学差异.GDM组早中期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患者高危并发症明显增加.结论:孕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与GDM患病正相关(P<0.05);孕中期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红蛋白含量升高与GDM患病正相关(P<0.05);GDM患者血小板计数下降是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栋梁

    目的:探索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10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病情程度对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诊断结果.结果: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白细胞升高率为36.00%,正常率为10.00%,下降率为54.00%,血红蛋白升高率为6.00%,正常率为12.00%,下降率为82.00%,血小板升高率为4.00%,正常率为12.00%,下降率为84.00%;5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中,白细胞升高率为96.00%,正常率为0,下降率为4.00%,血红蛋白升高率为0,正常率为6.00%,下降率为94.00%,血小板升高率为40.00%,正常率为14.00%,下降率为46.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对白血病患者诊断效果显著,同时密切观察血涂片和散点图结果,从而防止误诊、漏诊现象出现.

  • 甲型H_1N_1流感病例的血液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作者:王剑超;张永为;马春芳;汪强;郑晓燕

    目的 分析甲型H_1N_1流感患者的血液学特点.方法 选择82例甲型H_1N_1流感患者、60例季节性流感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血细胞分析仪体积法、高频传导和激光散射法(VCS)技术对白细胞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白细胞总数(WBC)、淋巴及单核细胞百分比、平均淋巴细胞体积(MLV)、淋巴细胞体积变异度(LVD)、平均单核细胞体积(MMV)及单核细胞体积变异度(MVD).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甲型H_1N_1流感组,季节性流感组和健康对照组的WBC计数分别为(5.7±1.8)×10~9/L、(5.2±1.6)×10~9/L和(6.0±1.3)×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5,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7.8±6.3)%、(34.6±7.3)%和(28.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6,P<0.01);单核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3.2±4.4)%、(9.0±2.5)%和(6.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0,P<0.01).在WBC VCS参数分析中,甲型H_1N_1流感患者的MLV和LVD与健康对照组相近(q值分别为0.97和0.43,P值均>0.05),但明显低于季节性流感组(g值分别为5.69和6.46,P值均<0.01);而MMV和MVD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季节性流感组(F值分别为40.72和32.51,P值均<0.01).结论 甲型H_1N_1流感早期,患者的血液学变化主要是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单核细胞比例增高,而WBC总数无显著变化,能够灵敏地反映外周血淋巴细胞应激性形态改变的MLV和LVD低于季节性流感,反映单核细胞体积变化的形态学参数MMV和MVD增大.

  • 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

    作者:张红;石桂红;朱雅贤

    血液肿瘤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毒性,对敏感的正常细胞也产生严重的损害,受化疗药物影响大的是白细胞,其次是血小板,有时还会出现严重贫血,化疗后10~14 d,患者进入骨髓抑制期,血常规指标进入低值,21 d后血常规恢复正常.2005年7月至2008年5月,笔者对30例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了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代谢综合征与相应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杨昆;陶丽新;曹凯;刘相佟;李海彬;闫傲霜;郭秀花

    目的:探讨北京市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发生与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来自北京3所医院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追踪记录男女人群血常规指标及MetS各组分的检出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结果2007至2012年间参加3次以上体检并符合研究要求的对象共7489人,共有378人发生MetS。与MetS发生相关联的血常规指标,以低的四分位数作参照,对男性而言,红细胞比容( hematocrit value, HCT)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的第四分位发生 MetS 的 RR 值分别为1.8613(95%CI:1.3256~2.6135)和2.5984(95%CI:1.8055~3.7395);对女性而言,红细胞计数( red blood cell, RBC)、WBC和淋巴细胞的第四分位发生MetS的RR值分别为3.1463(95%CI:1.8363~5.3910)、1.8971(95%CI:1.0899~3.3022)和2.2008(95%CI:1.2219~3.9640)。结论北京市成年人群体检中HCT、WBC、RBC和淋巴细胞等血常规指标与MetS的发生具有关联性,可作为MetS发生的预测指标。

  •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及价值探讨

    作者:邓颖;杜克先;胡敏;徐艳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及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定义为肝病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健康人群定义为对照组(n=80),比较分析2组的常规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新指标.结果 肝病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肝病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5).肝病组患者的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白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肝病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5).肝病组患者的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肝病组患者的亮氨酸氨基肽酶、总胆汁酸、腺苷脱氨酶和5'-核苷酸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检查、血常规检查及生化新指标检查,可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肝功能状况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李军莉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采血方法 对血常规多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来我院参加体检的60名健康人员纳入本次研究,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集末梢血样本,实验组采集静脉血样本,对比两组血常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RBC、WBC、PLT、MCV、Hb、MCHC、Hct等多项血常规检测指标更趋近正常值,与对照组检测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两种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有较大影响,静脉采血方法检测准确度更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探讨多次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常规指标及生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韩峰;王宇;王开萍

    目的:观察和探讨多次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常规指标及生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入选部分多次捐献血小板患者,对献血者在首末次献血前及献血后的1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并追踪调查,对献血者献血后6个月内生理状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及统计分析。结果单核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比率、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血液常规指标在献血者多次捐献血小板前后没有显著改变。结论多次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的血常规指标及生理健康状况没有明显不利影响,捐献血小板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对捐献者健康有利。

  • 亲代三丁基锡暴露对 F1代 KM 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作者:尹玉伟;孙平;孙杰;王书文;张纪亮;熊建利

    目的:探讨亲代三丁基锡暴露对 F1昆明小鼠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将雌、雄各40只小鼠随机分别分为空、低、中、高浓度组(0、0.2、2和20μg/kg),每天进行染毒,持续45 d。在第60天时,将同浓度组的雌:雄鼠按1:1进行同笼配种。仔鼠出生60 d 后取血,进行血常规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1代雄性低浓度和高浓度组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显著增加(P <0.01);F1代雄性低浓度组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 <0.01)和淋巴细胞绝对值(P <0.05)显著降低;F1代雌性高浓度组的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 <0.01), F1代雌性小鼠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量三项指标随着 TBT 浓度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亲代 TBT 暴露影响 F1代小鼠的血常规,且低浓度时对 F1代雄性小鼠的影响大,高浓度时对 F1代雌性小鼠的影响大。

  • 水质处理器净化水对大鼠健康指标的影响

    作者:甘日华;熊习昆;蔡玫;谢晓萍;杨业;梁志雄;罗振奎;何昌云

    目的探讨饮用水质处理器净化水对大鼠健康指标的影响.方法饲养条件完全相同,给不同组别的大鼠分别饮用电解离子水(碱性水)、反渗透水、中空纤维超滤水、铜锌合金滤料(KDF)净化水、市政自来水和市政水源水,比较多组大鼠实验3个月和实验结束时(6个月)的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等健康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的自来水组比较,电解离子水组大鼠的白细胞、粒细胞、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含量较高(P<0.05);反渗透水组大鼠的血清白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和总蛋白较高(P<0.05),其中血清白细胞、淋巴细胞超过正常值范围,碱性磷酸酶高于参考值.KDF净水组和中空纤维净水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较低(P<0.05),但KDF净水组总蛋白比自来水组高(P<0.05).各组大鼠血清电解质变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水源水和自来水组的白蛋白、总蛋白含量低,但在参考值范围内.结论与自来水和水源水比较,饮用电解离子水大鼠的蛋白质合成能力增强,饮用反渗透水大鼠的白细胞增加,饮用KDF净化水的总蛋白也高于自来水组(P<0.05).除反渗透水组实验3个月时血细胞及实验6个月时血小板指标超过正常参考值外,其余3种净化水组在实验期内与自来水组比较虽某些指标有差异(P<0.05),但均在正常值与参考值范围内.

  • 苯作业工人血常规指标在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标准间的比较

    作者:周久利

    苯及苯系物对苯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已受到普遍重视.血象异常是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特征,早期中毒以白细胞持续降低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例可先呈血小板或红细胞数量减少,贫血往往发生较迟,重者可出现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甚至白血病危及生命[1].

  • 血常规指标应用在白血病患者诊断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立立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应用在白血病患者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20例患者(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对比慢、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各项指WBC(白细胞)、PLT(血小板)、H b(血红蛋白)水平异常情况.结果: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来说,绝多数H b、PLT处于正常,WBC会升高;对于慢性白血病患者来说,绝大多数PLT、WBC会升高;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5%和68.3%.讨论:对白血病患者来说,血常规指标呈现特点典型,增强了指标分析灵敏性.为此,可把血常规指标作为筛查白血病的一种手段,但依然需要寻找更可靠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

  • 术后硬膜外镇痛时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

    作者:康培培;丛顾俊;曹汉忠

    患者,女性,年龄59岁,体重52 kg.拟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ASA分级Ⅰ级,术前血常规指标在正常范围,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未正在接受抗凝治疗,无外伤史和手术史,无高血压,无糖尿病和家族性血液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 术中心搏骤停后长时间心肺复苏成功1例

    作者:韩亚升;包娜日素;安娜;哈森塔娜;任志坚

    患者,男性,51岁,体重62 kg,双下肢CT示:左侧腘动脉及其远端、右侧髂动脉及其分支闭塞,腹主动脉附壁血栓,诊断为右髂总动脉完全闭塞及左腘动脉栓塞.拟在全麻下行右髂总动脉取栓术及左腘动脉取栓术.术前血常规检查示:WBC 14.76×109/L,其余血常规指标未见异常.凝血功能和心肺功能未见异常.

  • 腿带蒂肌皮瓣移植术中肺栓塞一例

    作者:安裕文;王林;方开云;陆巍;高鸿;邹小华

    患者,男,25岁,因坠楼急诊入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右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左踝闭合骨折;L3,4骨折并不完全截瘫;右胸第7、8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及多发性皮肤撕裂伤.经积极抗休克、抗感染、胸腔闭式引流、清创缝合、骨折固定术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因右下肢骨外露,于受伤后6周拟在全麻下行右小腿带蒂肌皮瓣移植术.术前双下肢因用夹板及石膏托固定绷带包扎而未行局部捡查.血常规检查示轻度贫血(Hb 91 g/L),肝功能检查示白蛋白低(32.91g/L),其余血常规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未见异常.

  • 在白血病诊断中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王勇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白血病诊断中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近两年来接受诊治的8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测,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与外周血,分别使用全自动分析仪与镜检对患者进行检测,记录诊断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仪器警示异常率低于镜检异常率,同时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与白细胞上升率比慢性白血病患者低,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检测,比较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不能对白血病做出准确诊断,只能作为筛选的辅助工具.

  • 急性白血病血常规指标及白细胞分类分析

    作者:靳锐玉

    目的 探讨血常规指标及白细胞分类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筛选出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6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照白细胞计数情况将患者分为白细胞增高组、白细胞正常组与白细胞降低组,3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指标检验及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对比3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及原始细胞的检出率.结果 在急性白血病中,不论白细胞增高、降低或正常,均易出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重度降低;同时,3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原始细胞检出比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外周血常规指标及白细胞分类的综合分析在白血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指标异常或白细胞分类异常的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进行骨髓穿刺,以便进一步确诊,大限度地减少急性白血病的误诊或漏诊率.

  • ALG或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合并头面部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红艳;刘晓黎;崔晓晶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一类与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相关的重度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常以贫血、感染、出血、进行性造血功能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其发病很可能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或血清中存在抑制造血的物质有关,故临床上常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1].在应用ALG或ATG治疗后的40 d内,病人血常规指标下降,尤其是白细胞下降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常为致死原因之一.当出现面部感染时若处理不当易诱发颅内感染,尤为危险应引起重视.现将我科近10年应用ALG或ATG治疗SAA合并头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