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论"肝亦为生痰之源"

    作者:陈梅;李江全;王治世

    痰是体内水、精、津液代谢异常停聚而成的病理产物,肝为生痰之源,其机理主要是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脾失转输,肺失敷布,导致水液疏化无权,凝而为痰,临证治疗结合理气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杨秀清教授从肝心论治失眠的经验

    作者:王立平;李瑞杰

    杨秀清教授认为肝阳炽盛、邪火扰动心神和肝肾阴虚、心神失养是失眠发病的关键,将失眠分为肝阳炽盛、心神被扰型和肝肾阴虚、心神失养型,多从肝心论治,疗效甚佳.

    关键词: 失眠 杨秀清
  • 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肝脂质过氧化和血清ALT活性变化的影响

    作者:孙克勤;李素芝;刘厚东;王茂旭;姜力

    目的:研究丹参对缺血再灌注(IR)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阻断肝血流,建立IR模型,检测再灌注后不同时相点肝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水平;结果:在再灌注后6h各指标达高峰,丹参组与IR组比较,丹参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48.2±13.1)U/L与(241.6±29.8)U/L及脂质过氧化物(MDA)(33.8±7.3)mmol/L与(53.2±10.5)mmol/L)水平(P<0.05),而使超氧化歧化酶(SOD)保持在较高水平(91.3±9.1)mU/L与(72.5±5.5)mU/L,(P<0.05);结论:丹参能抑制IR引起的大鼠肝血清ALT和MDA水平的升高,具有防治IR肝损伤的作用.

  • 预处理对高原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作者:孙克勤;姜力;李素芝;刘厚东;王茂旭;杜富波;张永义

    目的:探讨丹参、地塞米松、L-精氨酸、维拉帕米在肝脏缺血预处理(IPC)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原位灌流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经尾静脉注射丹参、地塞米松、L-精氨酸和维拉帕米,检测上述药物在IPC中的疗效;结果:药物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药物预处理可阻止血清谷丙转氨酶(ALT,U/L)137.7±15.6、142.6±15.9、146.3±13.7、142.8±15.7与174.7±23.9;谷草转氨酶((AST,U/L)263.1±23.5、256.8±28.7、272.5±22.5、329.3±36.5与340.2±38.3;乳酸脱氢酶(LDH,U/L)1206±137、1296±118、1220±127、1276±123与2568±153及脂质过氧化物(MDA,mmol/L)29.7±5.4、27.6±4.5、27.8±4.7、27.6±5.7与38.7±7.6水平升高(P<0.01);而使超氧化歧化酶(SOD,mu/L)95.1±10.2、92.4±11.4、92.4±10.5、95.3±10.8与73.7±5.4;一氧化氮(NO,mmol/L)81.5±7.9、86.4±9.4、88.3±9.6、76.3±8.6与64.2±6.8保持在较高水平(P<0.01);药物预处理组肝脏病理改变程度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但维拉帕米不如丹参、地塞米松、L-精氨酸的疗效(P<0.05);结论:药物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但维拉帕米不如丹参、地塞米松、L-精氨酸。其防护机制可能为减少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酶和脂质过氧化物的释放,改善肝脏血流调节和氧供改变有关。

  • 青海地区丙型肝炎基因亚型与肝损伤、糖脂代谢

    作者:厍启录;于国英;丁月荷

    目的 探讨青海地区丙型肝炎基因亚型与肝损伤、糖脂代谢相关性.方法 收集149例抗-HCV、HCV-RNA均阳性的慢性丙肝患者血清,采用HCV-RNA荧光定量PCR法和反向免疫杂交法检测HCV-RNA载量和基因型,分析青海地区丙型肝炎基因亚型与肝损伤、糖脂代谢相关性.结果 149例检出1b型61例、2 a型52例、3b型18例、3 a型6例、6 a型0例、1 b/2a型1例;性别以男性为主;年龄主要分布在30~ 60岁.1b、2 a、3b型丙肝患者CHOL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1 b、3b型丙肝患者GLU含量高,和2 a型患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青海地区人群中HCV的基因亚型以1b和2 a型为主,混有少量3b和3 a型.1b、2 a和3b型糖、脂代谢存在差异性,HCV感染后易合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 帕珠丸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解酒保肝作用研究

    作者:张湲婷;严嵬;袁明;杨梅;张得钧;仁增多杰;陈湘宏;韵海霞;任世存

    目的 建立小鼠醉酒模型及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探讨藏药帕珠丸对醉酒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肝护肝作用的影响.方法 抗醉酒研究:采用帕珠丸高中低剂量组进行灌胃干预,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测小鼠翻正反射情况、攀附能力.保肝作用研究:正常、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联苯双酯组和帕珠丸高中低剂量组予相应剂量药物进行灌胃(15天),末次灌胃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予酒精灌胃制作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其血清AST、ALT、ADH含量及肝脏组织中的MDA、GSH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帕珠丸各剂量组可明显延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并缩短小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P<0.05),延长小鼠攀附时间(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ADH含量及肝组织中MDA均明显升高,肝组织中GSH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帕珠丸各剂量组可降低血清ALT、AST、ADH及肝组织中的MDA含量,升高肝脏GSH含量(P<0.05).结论 帕珠丸具有较好的防醉、解酒功能,其可能通过降低肝组织MDA、升高GSH含量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发挥保肝护肝作用.

  • 原发性骨髓硬化症伴肝脾髓样化生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俊君;陈岩;马纪周;王彩琴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髓硬化症伴肝脾髓样化生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光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末梢血及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肝脾镜下均出现髓外造血灶,灶内细胞成分由有核红细胞、巨核细胞和粒细胞三者以不同比例构成.末梢血涂片:背景见大量血小板,并可见幼粒、幼红细胞.骨髓穿刺:细胞成分稀少的纤维化骨髓组织中含有多数核异形巨核细胞.结论原发性骨髓硬化症伴肝脾髓样化生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因不清,熟悉这一少见疾病对避免误诊为其他类似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肝、肾功能损害的研究

    作者:高超;杨立山;曹瑞

    目的 研究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OPP)患者的肝、肾功能各项检测指标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以探讨AOPP患者肝、肾脏损伤的发病机制和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AOPP患者142例(A组),全部符合AOPP诊断标准,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B组),检测各项数据.结果 A组与B组比较:除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OPP患者的肝、肾脏可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随着中毒的加重而加重.

  • 肝移植免疫耐受研究进展

    作者:杨少奇;郭新宁

    诱导受体的免疫耐受是实现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其它实体脏器移植不同的是,肝移植的早期排斥反应对预后的负面影响较小,慢性排斥反应也比较弱[1],即使是HLA或ABO系统不和的肝移植,其排斥反应也比较弱.一些肝移植的病人甚至可以停用免疫抑制剂,其原因是可能存在自发的免疫耐受[2].本文就肝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移植 免疫
  • 神经衰弱综合征治疗初探

    作者:张光耀

    神经衰弱综合征包括神经衰弱和内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功能性疾患.对此,中医<内经>中早有记载:例如<灵·本神>云:"盛怒者,迷惑而不治",<素·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绮,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素·调治论>:"血不足则恐",<素·逆调论>又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素·脏气法时论>指出:"肝病者,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 论从肝治崩漏

    作者:李明俊

    崩漏是指不在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的统称,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群面临的环境、压力亦在改变,重新认识崩漏辨证用药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疗效亦为重要.

    关键词: 崩漏 治疗
  •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新解

    作者:张洪亮;王虹

    本文回顾了古医家对此段经文的传统认识,提出了肝为将(Jiang)兵之官,释将为帅以喻气,解军为兵而比血的三条依据,指出了肝之能谋虑在于肝之所藏之神——魂的作用,从而阐释了肝与气血的紧密联系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将军之官 谋虑
  • 肝腹腔包虫囊肿经皮穿刺引流与吸刮治疗1 106例报告

    作者:王校智;鱼昌民;冯胜利;陈金生;李永寿;李淑芳;唐群科;王俊;刘庭善;顾再芦;荆强;满堂宝;王金铭;阿依都

    经皮穿刺治疗包虫病多为单纯的抽吸囊液与向囊内注入无水乙醇与高渗盐水的方法,通称PAIR(Percutaneous Puncture-Aspiration-Injection Reaspiration).这种方法仅对直径小于Scm无明显胆瘘的单囊型包虫病较为合适,而对大多数包虫病患者来讲并不能解决治疗的根本问题.自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自行设计与研究的专用器械-扩张型多功能套管式穿刺针DMFT(Di1atable-Multy-Function Trocar)对肝腹腔包虫病采用经皮穿刺引流与吸刮治疗的方法(PPDC,Percutaneous Puncture Drainage and Curettage)成功地对大部分的包虫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包括对并发症型包虫囊肿、单囊多房型及多子囊型包虫囊肿治疗.采用这种方法可同时移除包虫内囊、子囊及囊内坏死组织,乃至对囊腔胆瘘进行简单的处理等.临床治疗1 106(1 262个囊肿)例,穿刺后经1~3年随访,结果显示:穿刺后B超下囊肿缩小与不能辩认者在穿刺后6月为95%(923/971),一年为94%(725/773),3年时囊肿在B超下完全消失、无法辨认、缩小或停止生长者总计达93%(416/449),穿刺成功率98%.穿刺后复发率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本组中仅4例有明显过敏反应,无死亡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疗法适用于大多数囊型包虫病患者,尤为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多发型肝腹腔包虫囊肿,结合化疗药物的应用也不失为一种更可取的姑息治疗方法.

  • 2002年新疆哈巴河县和青河县人群肝包虫病B超筛检报告

    作者:赵琴;吕永泉

    为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人群肝包虫病患病近况,以囊性包虫声像图特征为诊断标准,于2002年对该地区两县居民1 425人进行超声检查,其中哈巴河县889人,青河县536人,结果显示,肝包虫病人48例,患病率3.37%,其中哈巴河县1.91%,青河县5.7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59%,4.0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病率高于哈萨克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组患病率有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包虫病人中,青少年和青壮年所占比重大,为70.83%.

  •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吐尔洪江·吐逊;单娇宇;刘弓伯;克依木·居来提;耿诚;帕提古丽;林仁勇;温浩

    目的 探讨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56例受试者分为3组,健康志愿者(healthy donor,HD)组20例、肝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组21例和肝囊型包虫病复发(recurrent cystic echinococcosis,RCE)组15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血清IL-17水平在CE组(13.4±3.5)ρg/mL和RCE组(13.2±4.7)ρg/mL比对照组HD组(16.4±4.8) ρg/mL降低(t=2.27,t=2.20,P<0.05);RCE组与C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3,P>0.05).结论 血清IL-17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中显著降低,可能与细粒棘球蚴感染过程中免疫调节有关.

  • 实验性豚鼠布鲁氏菌病肝脏的超微病理观察

    作者:黄星;赵华竹;高如常;刘永德;段玉梅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布鲁氏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病人全身脏器的损害,肝脏是其常侵犯的器官之一,是造成患者肝硬化、肝腹水的重要原因.但是有关布鲁氏菌侵袭人或动物后,体内超微病理方面的研究与观察甚少.为了观察和研究本病的病理学,探讨布鲁氏菌对病体的损害机理,我们进行了实验性豚鼠布鲁氏菌病的系列超微病理观察研究,本研究主要对正常豚鼠与实验豚鼠的肝脏超微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功不全发生机制探讨

    作者:张东江;王红梅;张建龙

    目的:观察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肝、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在肾组织含量的动态变化,测定能量代谢的指标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D)及观察肾形态学改变, 探讨肝I/R损伤时肾功能不全机制.方法:健康的Wistar大鼠48只,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共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CTL)、缺血30 min组(I)、缺血30 min再灌注组(I/R)、缺血30 min再灌注2、4、6 h组(I/R 2 h、I/R 4 h、I/R 6 h).肝、肾组织TNF-α的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肾组织MPO、MDA、SDH、LDH、LD.同时观察肾脏HE染色的变化.结果:肝组织和肾组织TNF-α在I/R、I/R 2 h、I/R 4 h、I/R 6 h组与CTL、I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组织MPO在 I/R 2 h、I/R 4 h、I/R 6 h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组织MDA在 I/R 4 h、I/R 6 h组开始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组织SDH活性在I、I/R、I/R 2 h、I/R 4 h、I/R 6 h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组织LDH活性在I、I/R、I/R 2 h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组织LD的含量在I、I/R、I/R 2 h、I/R 4 h、I/R 6 h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I/R损伤时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肾可发生明显的能量代谢障碍和形态学改变.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肾功能不全过程中TNF-α、氧自由基(OFR)和中性粒细胞(PMN)起了重要作用.

  • 活体碘油门静脉灌注大鼠肝泡球蚴感染模型的观察研究

    作者:李莉;任伟新;许晓冬

    目的:观察活体碘油灌注在大鼠肝泡球蚴感染模型中的分布,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的血供.方法:20只感染肝泡球蚴病大鼠经门静脉灌注碘油,分别在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取新鲜肝脏行钼靶摄影后进行HE及苏丹Ⅳ染色,观察碘油分布.结果:活体条件下对感染肝泡球蚴的大鼠经门静脉灌注碘油可选择性地进入病灶周围,苏丹Ⅳ染色于病灶周围的炎症反应带中可见碘油沉积.结论:门静脉参与肝泡状棘球蚴病的部分供血,为经门静脉介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Fos和NOS在脑组织的表达

    作者:陈胜国;甘子明;王旭林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过程中脑组织中Fos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探讨两者在脑组织不同部位的改变及可能的作用.方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缺血30 min组(I组)、缺血30 min再灌注组(I/R组),I/R组又分为再灌注后1 h组(I/R 1 h)、再灌注后2 h组(I/R 2 h)、再灌注后4 h组(I/R 4 h),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不同部位脑组织Fos和NOS的变化.结果: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不同时段可出现脑组织不同部位Fos和NOS改变,尤其在再灌注后期表现明显.结论:HIRI状态下,Fos和NOS在脑内参与了损伤过程.下丘脑中两者的变化在中枢调节作用中可能起着中介作用.

  • 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路明;苗玉清;张金辉;赵晋明;买买提江·阿不都卡得尔;温浩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移植免疫学研究提供动物实验技术平台. 方法:采用远交系Wistar和远交系SD大鼠,用二袖套一吻合法(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行袖套法,肝上下腔静脉行吻合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结果:共行大鼠原位肝移植30例次,其中Wistar-Wistar大鼠移植20例次,大鼠6~7 d死亡,平均生存5.1 d.SD-Wistar大鼠移植10例次,大鼠4~5 d死亡,平均生存3.8 d. 结论:二袖套一吻合法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可作为肝移植试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移植 大鼠 袖套法
3460 条记录 167/173 页 « 12...164165166167168169170...1721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