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중국구강면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口腔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244
  • 国内刊号: 11-49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邱蔚六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口腔颌面部难治性动静脉畸形的疗效观察

    作者:辜健敏;孟箭;顾倩平;张杰;李志萍;王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2016年4月,应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7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男4例,女3例),密切随访,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影像学资料的变化进行疗效观察及评价.结果:6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5.7%.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下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可能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方式.

  • 个体化模板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晚期无法手术切除的腺源性恶性肿瘤

    作者:郑浩;杨旭东;孟箭

    目的:观察个体化模板引导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晚期无法手术腺源性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探讨个体化模板在晚期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对14例无法手术的颌面部晚期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个体化模板制作,并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统计粒子分布情况、疾病有效率、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以及副反应.结果:14例患者粒子平均植入数为43颗,平均D90为186.2 Gy,平均V100为98.2%,平均V150为43.3%,眼球放射量平均3.2 Gy,脑放射剂量平均32.5 Gy;1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5.7%.术后随访15~28个月,平均23个月;2年局部控制率为78.6%;全部患者总生存率为78.6%,1年生存率为85.7%;未出现3级及以上放射性损伤.结论:对于头颈部晚期无法手术切除的腺源性恶性肿瘤,个体化模板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控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赵志国;潘遥;杨东升;张力平

    目的: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2015年3月,对确诊为婴幼儿鼻部血管瘤的29例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2.0 mg/(kg·d)治疗,分2次口服.每3~4周复诊1次,定期拍照,动态观察血管瘤的大小、质地、颜色变化,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根据Achauer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9例患儿平均口服普萘洛尔6个月.疗效Ⅰ级(差)0例,Ⅱ级(中)2例,Ⅲ级(好)9例,Ⅳ级(优)18例;2例患儿出现轻度腹泻,2例出现睡眠障碍,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首选方法.

  • 2003-2012年上海地区口腔恶性肿瘤发病状况与时间趋势分析

    作者:傅锦业;吴春晓;张陈平;孙坚;郑家伟;张志愿;郑莹

    目的:描述上海地区2003-2012年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流行状况,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探寻病因学线索.方法: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口腔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应用Excel和SPSS 17.0软件包统计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性别比及年龄别发病状况;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Z检验和加权卡方检验,分析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3-2012年,上海全市共诊断口腔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935例,发病粗率为35.8/100万,发病标率为18.8/100万,性别比为1.36∶1;中位首诊年龄为63岁,女性略大于男性.发病危险度随年龄的上升而增高.10年间口腔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随着上海城市老龄化的发展,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老年群体的发病状况需要引起重视.

  • 髁突骨软骨瘤的CT与MRI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沈末伦;朱凌;王旭东

    目的:比较CT和MRI在髁突骨软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9例髁突骨软骨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观察肿瘤形态、部位、与髁突的连续性、软骨帽、软骨膜结构以及髁突、颞骨关节面、颞下颌关节盘、关节腔、翼外肌等软、硬组织改变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和MRI均可显示髁突骨软骨瘤骨皮质和骨松质与髁突的连续性.MRI对软骨帽和软骨膜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0.05).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4%和75.9%,差异无显著性(P>0.05).CT和MRI对颞骨关节面改建(9例)、髁突脱位(9例)及假关节形成(11例)的检出率相同.MRI显示2例患侧和7例对侧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以及18例患侧和12例对侧关节腔积液,而CT无法显示关节盘移位和关节腔积液情况.MRI对翼外肌萎缩伴脂肪变性的检出率高于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均可清晰显示髁突骨软骨瘤骨皮质和骨松质与髁突的连续性特征以及毗邻硬组织改变情况,两者诊断准确率相当,但MRI在显示肿瘤的软骨帽和软骨膜结构以及颞下颌关节和毗邻软组织改变方面优于CT.

  • 下颌双侧体部牵引成骨联合上颌手术辅助快速扩弓治疗双侧髁突自溶性吸收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伴上牙弓狭窄的效果

    作者:薛晓晨;李彪;孙昊;柳稚旭;朱敏;王旭东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双侧髁突自溶性吸收(ICR)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伴上牙弓狭窄的方法.方法:纳入6例双侧ICR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伴上牙弓狭窄的病例,进行下颌双侧体部牵引成骨(DO)联合上颌手术辅助快速扩弓(SARME).依照计算机辅助手术模拟(CASS)技术标准流程进行下颌体部DO术模拟,根据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设计牵引方向及距离.在TO、T1、T2及T3分别进行头颅CT、颞下颌关节(TMJ)问卷、TMJ磁共振、多导睡眠监测(PSG)等检查,从面型、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情况及睡眠呼吸功能4个方面评估手术效果、二期手术必要性及关节稳定性等.结果:纳入病例中,3例已完成全部治疗.下颌体部分别牵引13.0 mm、6.7 mm和8.1 mm,二期颏成形分别前移7.2 mm、0(未做)和11 mm,上颌分别扩弓5.3 mm、7.3 mm和4.9 mm,PSG数据显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痊愈.终面型及咬合关系均达到预期,改建期无复发,TMJ亦无明显变化.结论:下颌体部DO联合SARME,可有效纠正双侧ICR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伴上牙弓狭窄.运用CASS技术进行手术设计及模拟,可有效预计牵引方向及距离,使治疗效果及稳定性更加可靠.

  • 钛网+膜联合使用修复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慧萍;孙守福;甄锦泽;王烨欣;徐伟峰;郑吉驷;张善勇;朱应超;钟晓琪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钛网+Bio-Gide膜修复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3只成年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P1-M1,牙槽窝愈合6个月.将3只比格犬(共6侧)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种植体+骨粉+钛网,B组使用种植体+骨粉+Bio-Gide膜,C组使用种植体+骨粉+钛网+Bio-Gide膜.每侧选取3个位点制备种植窝,在颊侧制作4 mm×4 mm×4 mm牙槽骨缺损.植入种植体并分别覆盖钛网或Bio-Gide膜.于术后6个月处死动物并取材,Micro-CT扫描并三维重建.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显示,C组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密度等数据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O.01),骨小梁分散度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联合使用钛网+Bio-Gide膜,对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显著优于单纯使用钛网或Bio-Gide膜.

  • VEGF对小鼠髁突关节软骨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曲鹏宇;张善勇;胡温庭;范宝婷;李慧萍;孙守福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浓度VEGF作用下离体培养小鼠髁突关节软骨的改变,探讨VEGF对离体培养小鼠髁突骨关节炎的直接影响.方法:取4周龄C57雄性小鼠髁突126个,随机分为21小组,每组6个.加入不同浓度(100 ng/mL、500 ng/mL、1μg/mL、2μg/mL)的VEGF进行离体培养.在不同的时间点(1、2、4、7d)获取样本后,采用H-E染色、番红O快绿复合染色观察样本髁突的形态结构,并通过Mankin评分评价样本软骨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样本中VEGFR2、MMP9、MMP13、TRANCE的表达.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与不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VEGF离体培养的实验组小鼠髁突软骨结构破坏,肥大细胞增生.番红O快绿复合染色显示,与未加入VEGF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髁突蛋白多糖含量降低,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对番红0快绿复合染色采用Mankin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表明,不同VEGF刺激时间组内,随着浓度的增高,Mankin评分增高,差异显著(P<0.05).不同VEGF浓度组内,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Mankin评分增高,差异显著(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离体培养时加入VEGF的实验组,VEGFR2、MMP9、MMP13、TRANCE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结论:在离体培养条件下,VEGF可直接引起小鼠颞下颌关节发生骨关节炎.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大鼠牵张成骨中的表达

    作者:王一尧;刘航航;罗恩;胡静;王雪梅

    目的:建立SD大鼠胫骨牵张模型,研究Wnt/β-catenin通路在大鼠胫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胫骨牵张模型,以0.15 mm/12 h的速率延长胫骨.实验组大鼠牵张期每天在牵张间隙注射rrDkk1 (recombinant ratDkk1,25 μg/kg),稳定期每3d注射1次.对照组大鼠相同时间接受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注射.于牵张第1、3、6、12天和稳定期第10天获取牵张骨痂标本,进行实时定量荧光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稳定期6周后获取牵张骨痂标本,进行X线检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显微CT和组织学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中,多种Wnt配体、辅因子、受体和抗体在牵张骨痂区广泛表达,并在牵张期表达上调.实验组在rrDkk1作用下,这些因子中大部分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显著下调(P<0.05).组织学和显微CT检查显示,rrDkk1组的牵张愈合区无成熟的骨愈合.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参与了牵张成骨全过程,临床进行牵张成骨术时应避免Wnt/β-catenin通路受到抑制.

  • 低氧激活HIF-1α诱导舌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吴泽键;周斌;陈伟生;吴晓平;黄志权

    目的:探讨低氧微环境诱导人舌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以及HIF-1α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常氧(20% O2)或低氧(1%O2)状态下培养舌鳞癌SCC9,CAL27细胞48 h,Western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上皮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fibronectin和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和HIF-1α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小干扰RNA(HIF-1α-Si)转染舌鳞癌细胞,检测HIF-1α、vimentin、fibronectin与E-cadherin蛋白表达以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人舌鳞癌细胞SCC9、CAL27在低氧环境中培养48 h后,间质标志蛋白vimentin和fibronectin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上皮标志蛋白E-cadhenn表达降低,HIF-1α表达上调,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强.小干扰RNA(siRNA)转染舌鳞癌细胞SCC9、CAL27并于低氧下培养后,HIF-1α表达显著降低,vimentin和fibronectin表达也显著降低,E-cadhe6n表达升高,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结论:低氧通过上调HIF-1α表达而促进人舌鳞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及转移.

  • RANKL在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

    作者:范宝婷;徐伟峰;沈佩;李慧萍;赵华强;张善勇

    目的:明确RANKL对软骨的直接作用,为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体外ATDC5细胞实验,明确RANKL对软骨细胞的作用.体外培养牛软骨片,明确RANKL对软骨组织的作用.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细胞中ADAMTS5、MMP13、RANK的表达,RT-qPCR检测细胞中Col2a1、Col10a、RANK、RANKL、MMP13、ADAMTS5的表达,Alcian蓝和Safranin O染色及Mankin评分分析软骨组织的破坏程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软骨分化过程中,RANKL和RANK的表达随时间增多(P<0.05).外源性RANKL刺激可使软骨细胞的RANK上调.相对于对照组,RANKL刺激后的ATDC5细胞中与软骨退变相关的蛋白MMP13和ADAMTS5的表达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而软骨标志因子Ⅱ型胶原和X型胶原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体外培养牛软骨片发现,外源性RANKL刺激可导致软骨基质降解,结构紊乱,蛋白多糖丢失(P<0.05).结论:软骨细胞可分泌RANKL和RANK.RANKL可诱导ADAMTS5表达增高,直接诱导软骨细胞退变.因此,可以RANKL为干预靶点,作为预防和治疗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的新途径.

  • 糖尿病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探讨

    作者:周宇宁;马吴迪;桂志鹏;夏伦果;徐袁瑾

    目的:观察糖尿病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以成骨分化为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静脉注射水合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模型,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无菌条件下,局麻后抽取兔髂骨骨髓,获取B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细胞进行纯化及培养,分别对2组细胞行MTT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以及ERK、AKT信号通路表达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SNK post hoc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糖尿病兔BMSCs细胞增殖活性、成骨基因表达、ALP活性及成血管基因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兔BMSCs的增殖活性、成骨分化能力及成血管基因表达能力均受到损害.

  • 槲皮素对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米静;张明宾;万光勇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讨槲皮素影响ACC-M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ACC-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计算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ACC-M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CC-M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槲皮素抑制ACC-M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且呈浓度依赖性,IC50为151.12 μmol/L (P<0.05);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显示,槲皮素能够诱导ACC-M细胞凋亡,且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P<0.05);PI染色法检测显示,槲皮素主要作用于G2/M节点,能将细胞特异性地阻滞于G2/M期;RT-PCR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ACC-M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200 μmol/L槲皮素可显著抑制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ACC-M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腺样囊性癌的作用.

  • 同侧小腿邻近全厚皮片移植修复腓骨肌皮复合瓣供区创面缺损

    作者:李群星;王友元;范松;李劲松

    目的:评价同侧小腿上端邻近全厚皮片修复腓骨肌皮复合瓣制备术后供区创面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42例患者,病变均累及口腔颌面部硬组织及软组织,病灶切除后均有颌骨及口腔黏膜或皮肤的缺损,使用游离腓骨肌皮复合瓣修复,小腿外侧供区皮肤创面不能直接拉拢缝合,需要植皮修复缺损.全部采用同侧小腿上端邻近全厚皮片修复.小腿上端全厚皮片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所有腓骨瓣均成活,受区无明显并发症.腓骨肌皮复合瓣皮岛面积平均为10.2 cm×5.6 cm,经过两端拉拢减张缝合,植皮面积范围平均为7.1 cm×4.3 cm,其长度和宽度相对腓骨肌皮复合瓣皮岛约缩短30%~35%,即1/3左右.42例全厚皮片移植中,40例完全成活,2例植皮区小面积坏死,换药后1个月愈合.结论:同侧小腿邻近全厚皮片可用于游离腓骨肌皮复合瓣术后供区缺损修复,其优点在于就近取材,方法简便,避免开辟第三术区及腹部并发症.

  • 唑来膦酸剂量与颌骨坏死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沈亚俊;杜明燕;关键;李矛;赵彦涛;葛成

    目的:建立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大鼠模型,分析双膦酸盐剂量与颌骨坏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33、66、132 μg/kg的唑来膦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2周,每周3次,每周称重.第9周,拔除所有大鼠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第12周处死所有大鼠,取左侧下颌骨,进行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拔牙后,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X线片显示的拔牙创骨质密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86.7%的大鼠拔牙创黏膜未完全愈合,而对照组所有大鼠拔牙创黏膜均完全愈合(P<0.05).组织学检测发现,实验组70%的大鼠发生骨坏死,其中66、132 μg/kg骨坏死程度更为严重,而对照组组织学观察均未见骨坏死(P<0.05).结论:BRONJ的发生和唑来膦酸的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低剂量唑来膦酸治疗只引起程度较轻的颌骨坏死,甚至不发生骨坏死,而高剂量唑来膦酸可引起严重骨坏死.

  • 早期口腔鳞癌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病理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雪蕊;杨溪;张陈平

    早期口腔癌约有20%~40%发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对颈部处理一直存在争议.颈部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颈部严密观察随访、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和预防性放疗,无论何种治疗方式,均存在着治疗过度与治疗不足的可能.对原发肿瘤进行病理特点分析,可更准确预测颈部情况,为确定颈部合理的处理方式提供有用信息.本文对与早期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病理因素进行综述.

  • 自体动脉移植修复腮腺导管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维;池宇峰;谭锡涛;王佩;费晓东;汪晓霞

    目的:评价自体动脉移植在修复腮腺导管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12年12月应用自体动脉重建腮腺导管的6例患者资料.通过临床观察、腮腺造影检查评价治疗效果.随访时间为1个月~9 a.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2 a,6例患者腮腺无肿胀,腮腺导管通畅,腮腺分泌功能正常;术后2~9 a,患者双侧腮腺基本对称,挤压腮腺,2例腮腺导管有少量唾液分泌.腮腺造影显示重建区导管狭窄;3例腮腺导管无唾液分泌;1例患者失访.结论:采用自体动脉重建腮腺导管,近期效果良好.但从远期疗效来看,自体动脉不适合重建腮腺导管.

  • 数字医学辅助下创伤性骨化肌炎的手术治疗: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翔宇;郑吉驷;张善勇;杨驰

    创伤性骨化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traumatica,MOT)是一种发生在肌肉或软组织内、由创伤引起的异位骨化疾病,很少累及咀嚼肌.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颞肌MOT病例,应用数字医学技术辅助切除病灶,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MOT的病因假说及手术方式进行总结.

  • 国际口腔颌面创伤外科发展史

    作者:黄秀玲

    自古以来创伤便一直伴随人类左右.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口腔颌面创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早的文字记载开始,口腔颌面创伤外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如今,口腔颌面创伤外科取得的长足进步离不开无数前人的尝试和努力.本文总结梳理了国际口腔颌面创伤外科的发展历程,追溯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