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중국구강면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口腔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244
  • 国内刊号: 11-49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邱蔚六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下颌下入路联合下颌支冠状劈开切除咽旁肿瘤的探讨

    作者:张大明;陈伟良;林钊宇;周斌;黄志权;王友元

    目的:探讨下颌下入路联合下颌支冠状劈开切除咽旁肿瘤的可行性.方法: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初发咽旁肿瘤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62岁,平均40.3岁.神经鞘瘤2例,脂肪瘤1例,脊索瘤1例,多形性腺瘤4例,腺淋巴瘤1例,腺样囊性癌1例.肿瘤大小约4 cm×4cm~6cm×8cm.所有患者行下颌下入路联合下颌支冠状劈开,切除咽旁肿瘤.术后腺样囊性癌和脊索瘤患者接受约50Gy的辅助放疗.结果:10例患者咽旁肿瘤完整切除;1例患者轻度面瘫,经神经营养治疗1个月康复,其余病例无面瘫、下唇麻木等并发症.术区一期愈合.经5~28个月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下颌下入路联合下颌支冠状劈开切除咽旁肿瘤术式安全、可靠.

  • 功能矫治器复位可复性盘移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

    作者:马志贵;沈宇清;杨驰;谢千阳;张善勇;蔡协艺

    目的:应用MRI定量分析功能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可复性盘移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治疗中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初步探讨间隙改变的实质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应用功能矫治器复位单侧DDWR的Ⅱ类错(牙合)畸形,以正常侧作为对照,在斜矢状MRI图像上,计算治疗前、后关节间隙指数(joint space index,JSI)的改变.定量测量功能矫治器治疗前(T1)、戴用功能矫治器初期(T2)和治疗结束(T3)后关节间隙的变化.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T2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周(2周~1个月),T3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9个月(6~14个月).年龄小者治疗周期短.对DDWR患者,治疗前患侧JSI显著大于对照侧;治疗结束,患侧JSI与对照侧相似.表明在T1阶段患侧关节前间隙明显大于后间隙.在T2阶段,患侧前间隙减小,后上间隙明显增加.与T2比较,T3阶段关节前间隙变大,后上间隙明显变小.与T1相比,患侧治疗后前间隙变小,无显著差异;后上间隙变大,有显著差异.结论:DDWR患者通过矫形治疗前移下颌骨,复位关节盘,关节间隙分布更趋均匀.矫形治疗主要改变后上间隙,对前间隙影响较小.

  • 2种不同方法在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牙拔除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军平;侯旭;赵小朋;王建广;潘朝斌

    目的:比较“T”形截断法与单纯锤凿劈冠法拔除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牙的疗效.方法:138例需要拔除单侧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牙的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70例,B组68例.A组采用“T”形截断法,B组采用传统锤凿冠劈法,去除阻力后拔除.对拔牙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T”形截断法在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牙拔除术中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一种新的放射性颌骨坏死的临床分类分期—120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悦;代天国;田卓炜;王中和;张陈平;张志愿

    目的:探讨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分类及分期.方法:采用BS分类及分期,对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2003年1月-2013年1月10 a间收治的120例放射性颌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下颌骨发生骨坏死的病例明显多于上颌骨及上、下颌骨,分别为99例、14例及7例.累计放疗剂量区间为35~148 Gy,中位剂量为68.1Gy,69(57.5%)例患者剂量大于60 Gy.大多数患者骨坏死发生在放疗后1~2 a内(64.2%),少数发生在放疗5a以后(20.0%).按BS分类,Stage Ⅰ期患者为0例;StageⅡ期患者16(13.3%)例,主要采用单纯死骨刮治及单纯死骨扩大切除术(14例);StageⅢ期患者92(76.7%)例,71例患者采用死骨扩大切除术,其中47例同期行血管化组织瓣修复;StageⅣ期患者12 (10.0%)例,主要采用死骨扩大切除联合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10例).结论:放射性颌骨坏死以单侧下颌骨多见,并以体部及部分下颌支为好发,大多数患者骨坏死发生在放疗后1~2 a.死骨扩大切除联合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是目前好的治疗方法.

  • 我国东南地区口腔黏膜鳞癌发病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作者:傅锦业;高静;郑家伟;罗剑锋;张志愿;项永兵

    目的:分析我国东南地区口腔黏膜鳞癌近年来的发病特点.方法:对791例我国东南地区的口腔黏膜鳞癌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整理,成组资料t检验和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分析疾病发病的时间和地区变化.结果:本组资料的男女性别比为1.94∶1;男女病例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6.9岁和57.5岁.男性发病部位前3位的是舌(49.8%)、口底(15.1%)和牙龈(14.6%);女性发病部位前3位的是舌(60.2%)、颊(21.9%)和牙龈(13.4%).结论:与20世纪的统计资料相比,我国东南地区口腔黏膜鳞癌的高发年龄后移近10年;男女性别比的地区差异明显,年代变化不大.舌是目前口腔黏膜鳞癌主要的发病部位;口底和颊分别位男女口腔黏膜鳞癌的第2位;牙龈癌的占比有所下降.

  • 下颌下腺导管大型结石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石欢;俞创奇;郑凌艳;浦益萍;谢李松;王知俊

    目的:总结内镜辅助下经口内行下颌下腺导管大型结石取石术的经验.方法:收集近10年间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病例,结石长径均>1 cm.所有病例均进行肿胀症状VAS评分,选取病程较长(≥1年)者,应用99mTc放射性核素显像评估腺体功能.所有大型结石均在内镜辅助下经口内路径行取石术,未成功取出者则行患侧下颌下腺摘除术.利用VAS评分对取石术后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在642例取石术中,106例(16.5%)为下颌下腺导管大型结石病例.其中,19例患者在术前进行放射性核素检查,6例患侧腺体功能完全丧失,9例部分丧失,4例患侧与健侧相比无显著差异.经口内路径取石术成功率为95.3%(101/106).内镜探查发现,29例患者导管远端残余结石,利用抓钳或套石篮成功取出23例残余结石.术后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术后腺体肿胀症状缓解.结论:下颌下腺大型结石可行口内路径取石术并保留腺体,大部分患者在术后腺体肿胀症状完全消失.

  •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应用短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童庆春;张兴文

    目的:观察上颌后牙区失牙后骨量不足时应用短种植体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上颌后牙区缺牙患者,采用34颗ITI短种植体修复.随访5a,对种植体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种植体修复负重后,定期门诊复诊,将临床测量及患者使用感知情况作为标准,根据Albreksson等提出的种植体成功标准,5年累计成功率为100%.1例患者失访,另外30例患者均对种植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短种植体作为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方法之一,易于医师掌握,易被患者接受,临床疗效确切.

  • 重度OSAHS上气道骨框架重构-双颌逆时针大幅度前旋治疗

    作者:卢晓峰;王猛;于雯雯;陆立彦;据梧桐;何建德;孙红霞

    目的:克服东方人微凸面型的限制,尽可能前移上、下颌骨,以达到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手术治疗的良好效果.方法:重度OSAHS患者16例(其中男15例,女1例),平均年龄(36.81±10.41)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7.35±3.67)kg/m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为(61.59±15.78)次/h,LSAT为(72.13±9.63)%.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PSG监测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定量UPPP(QUPPP)-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BSSRO)-上颌骨Le Fort Ⅰ型手术次序进行手术.颏前移成形术根据面下1/3的形态决定是否施行,颏前移于手术后完成.术后定期摄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复查PSG.随访患者,平均随访(20.88±3.27)个月.采用SAS 8.02软件包进行手术前、后资料的配对t检验,评估手术效果.结果:以AHI<20次/h和降低≥50%为评判标准,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3.75%.本组患者上颌前移(6.91±1.68) mm,上抬(4.13±0.85) mm;下颌前移(11.03±1.32) mm;施行颏前移术9例,颏前移(9.67±2.00) mm.所有患者OSAHS主观症状均消失或减轻,术前AHI为(61.59±15.78)次/h,术后为(10.04±7.33)次/h(P<0.0001).术前LSAT为(72.13%±9.63)%,术后LSAT为(87.31±4.30)%(P<0.0001).术前SNA为(81.32±4.03)°,术后为(87.18±3.70)°(P=0.0002);术前SNB为(72.56±3.99)°,术后为(80.08±3.40)°(P<0.0001);术前MP-H为(26.25±3.49) mm,术后为(21.61±4.04) mm (P=0.0016).术前PASmin为(5.94±1.02) mm,术后为(9.11±2.17) mm(P<0.0001),患者均无明显语音障碍和吞咽障碍,无明显颌面畸形,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双颌逆时针前旋术治疗重度OSAHS患者的效果良好、稳定,在相同颌骨水平前移幅度下能更好地减少上颌骨前突程度,避免造成上颌骨前突畸形,同时尽可能绷紧颏部,显著提高了舌骨上肌群的张力,起到舌骨悬吊的良好作用.

  • 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严重骨萎缩患者种植修复3年疗效观察

    作者:张潇潇;姒蜜思;赖红昌

    目的:研究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严重骨萎缩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2009年上颌后牙缺失伴缺牙处余留骨高度不足5 mm的22例患者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Straumann(R) SLA种植体32颗.术后6、12、24、36个月复查并行X线片检查.结果:所有种植体均于术后3~6个月成功负载,其中1颗种植体在负载12个月时脱落,其余种植体稳固,无相关并发症出现.种植体在36个月时的存留率为96.88%.术后6、12、24、36个月的根尖片显示,上颌窦内种植体周围骨高度持续稳定增加,36个月时骨高度增加(3.41±0.42) mm,边缘骨丧失(1.21±0.46) mm.结论:单纯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能有效解决上颌后牙区严重骨萎缩时的牙种植修复问题.

  • 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作者:王博;沈国芳;房兵;孙良龑;吴勇;于洪波;刘加强

    目的:定量评估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对下前牙区牙周状况及下前牙去代偿的影响.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2009年12月-2011年10月就诊的成人连续病例中,选取下前牙区牙槽骨菲薄且有正颌手术适应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将其中9例接受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及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评价不同治疗阶段下前牙区牙周状况及下前牙去代偿的效果.采用SAS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术前正畸结束、治疗结束下前牙牙根长度及舌侧牙槽骨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正畸阶段,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及下前牙倾斜角度显著增加(P<0.01),术后正畸阶段,两者均未见改变(P>0.05).下前牙区唇、舌侧牙槽骨高度在术前正畸阶段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正畸阶段,唇、舌侧牙槽骨高度保持稳定(P>0.05).结论: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下前牙去代偿完全,下前牙区牙周健康.

  • 叶酸对小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典伟;南欣荣;闫星泉;拜薛鹏

    目的:从细胞水平对维A酸致小鼠腭裂畸形作用和叶酸是否有拮抗维A酸的致畸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给予孕鼠过量维A酸,诱导胚胎腭裂模型,不完全消化法提取孕期第14天、17天(GD14、17)的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EPM cells)进行培养并鉴定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加入不同浓度叶酸与未加入叶酸细胞增殖的情况.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在GD10、GD12管饲孕鼠50 mg/kg维A酸,可致胎鼠腭裂畸形;②不完全消化法提纯EPM细胞,纯度达到98%;③维A酸导致GD14的EPM细胞增殖受到抑制,20 μg/mL、40 μg/mL浓度叶酸可拮抗这种抑制作用.结论:①过量维A酸可致小鼠腭裂畸形,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受抑制是其致畸机制之一;②叶酸可拮抗维A酸对小鼠GD14 EP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口腔鳞癌相关血清多肽的筛选和鉴定

    作者:刘莹;谈亦然;杨丞喆;朱东旺;钟来平;张陈平;张志愿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血清多肽谱.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结合弱阳离子纳米磁珠,检测120例健康正常人、37例早期口腔鳞癌患者、129例晚期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多肽指纹图谱,应用ClinProtToolsTM 2.1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差异多肽的鉴别诊断模型,对模型中的差异多肽进行质谱分析,以IPI数据库检索确定相应蛋白质名称.结果:在3组间的两两比较中,共筛选出385个差异多肽,初步建立口腔鳞癌与健康正常人及口腔鳞癌早、晚期的鉴别诊断模型.早期口腔鳞癌与健康正常人之间的鉴别诊断模型包括5个差异多肽峰,分别是FGA、ITIH4、PKM2、SCARA5和SDPR,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2.4%和98.5%;晚期口腔鳞癌与早期口腔鳞癌之间的鉴别诊断模型包括4个差异多肽峰,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8.5%和88.2%,分别是FGA、PKM2、ITIH4和ALB;晚期口腔鳞癌与健康正常人之间的鉴别诊断模型包括5个差异多肽峰,其中3个为SERPINA1、TrR和SDPR,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9.4%和85.1%.结论:采用多肽组学方法,鉴定了部分口腔鳞癌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多肽,为进一步开展血清多肽验证和差异蛋白质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人舌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作者:周斌;陈伟良;王友元;林钊宇;张大明;范松

    目的:探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舌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分离舌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对应正常成纤维细胞(NFs),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ELISA、激光共聚焦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vimentin、cytokeratin、α-SAM和SDF1蛋白质及mRNA水平表达差异.以舌鳞状细胞癌SCC9为研究对象,建立共培养体系,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激光共聚焦和实时定量PCR检测SCC9中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E-cadherin、vimentin和fibronectin及其mRNA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胶原酶消化法成功获取CAFs及对应NFs,CAFS和NFs均表达vimentin,不表达cytokeratin.其中,CAFs高表达α-SAM并分泌SDF1 (P<0.01).与SCC9共培养2周后,SCC9呈梭形改变,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和fibronectin升高(P<0.01),同时其迁移能力增强.结论:胶原酶消化法能成功获取原代CAFs.CAFs可通过诱导SCC9上皮-间质转化进而促进其侵袭、转移.

  • 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膜对山羊髁突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作者:孙玉环;何冬梅;杨驰;孙宁宁;蔡怡华;王丽珍;张萍

    目的:观察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膜(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对山羊髁突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6个月龄山羊3只,每只切除双侧髁突表面软骨,抽取自体静脉血,离心后制作CGF膜,覆盖一侧髁突表面,另外一侧作为对照.术后1个月处死动物并取材,进行大体标本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个月,对照侧髁突表面凹凸不平,实验侧髁突表面光滑,有类软骨样组织覆盖.HE染色显示,对照侧髁突表面软骨下骨裸露,骨吸收活跃,有破骨细胞;炎症反应明显,血管扩张;实验侧髁突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和骨吸收,骨表面为纤维组织覆盖.结论:CGF可减少软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骨吸收,促进纤维组织形成,对软骨下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伟峰;张善勇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大的常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其主要病理过程包括软骨退变、滑膜炎和黏连形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促进血管生长因子,近年来发现在TMJOA的关节盘、髁突软骨、滑膜组织及关节液中均有表达,故逐渐被认为是TMJOA形成的一种重要可疑因子.本文就VEGF在TMJO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与下颌后缩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沈宇清;杨驰;蔡协艺;马志贵

    下颌后缩畸形是颌骨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影响患者的美观与功能.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下颌后缩畸形患者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发生率较高,因此认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能是下颌后缩畸形的重要病因之一.本文就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与下颌后缩畸形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谢舒乐;马平平;杨宏宇;沈时岳;杨辉俊;金龙;张珊珊

    基底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是鳞状细胞癌中一种罕见的、具有侵袭性的变异类型,好发于上消化-呼吸道.BSCC在病理学上与传统鳞状细胞癌及鳞状细胞异常增生相似,但更具侵袭性,预后也较差.本文报告1例少见的发生于右上牙龈的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讨论.

  • 儿童髁突囊内骨折外脱位合并颏部骨折的治疗:附1例报告

    作者:蔡怡华;陆川;何冬梅;杨驰

    儿童髁突囊内骨折常见,若治疗不当会引起后遗症.本文报告1例儿童双侧髁突骨折外上脱位伴颏部骨折,外院颏部骨折固定术后咬合紊乱.重新手术,颏部骨折复位固定,恢复牙弓宽度,关闭舌侧裂隙.手法复位双侧外脱位的髁突,使其进入关节窝内.采用改良牙弓夹板进行颌间结扎牵引,改善咬合关系.术后随访显示,髁突位于关节窝内、双侧髁突和关节窝均愈合改建,咬合关系良好.该病例提示,儿童双侧髁突囊内骨折外上脱位伴颏部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牙弓宽度,纠正外脱位的髁突.

  • 应用HSROC统计模型对高分辨率超声诊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准确性的meta分析

    作者:董小宇;朱祖凤;张新丽;何帅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超声(HR-US)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3.9)、CNKI(1994 ~2013.9)、CBM(1978~2013.9)、Embase (1974 ~2013.9)、VIP(1994~2013.9)数据库,辅助手工检索及其他检索,查找关于高分辨率超声用于诊断ADD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按照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资料提取,交叉核对,采用分层综合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HSROC)分析模型进行meta分析,根据贝叶斯理论Fagan's Nomogram统计评价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利用Statal2.0软件包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12篇,1137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R-US诊断可复性盘前移位(ADDWR)的合并Sen=0.84(95%CI=0.76~0.90),合并Spe=0.87(95%CI=0.77~0.93),Beta=0.33 (95% CI=-0.15~0.81),Z=0.135,P=0.179>0.1,Lambda=3.65 (95%CI=2.53~4.77),fagan验前概率=58%,+LR=6.7,阳性验后概率=90%,-LR=0.17,阴性验后概率=20%;HR-US诊断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DDWoR)的合并Sen =0.76 (95% CI=0.61 ~0.86),合并Spe =0.92 (95% CI=0.87 ~0.95),Beta=-0.41 (95%CI=-1.17~0.35),Z=-1.05,P=0.294>0.1,Lambda=3.99 (95%CI=2.71~5.27),fagan验前概率=38%,+LR=9.8,阳性验后概率=83%,-LR=0.25,阴性验后概率=16%.结论:HR-US诊断ADD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ADDWR的诊断效能高于ADDWoR,适合用于口腔门诊对ADD的快速筛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