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零原核胚胎利用价值的探讨

    作者:陈国勇;刘芸;张群芳;黄吴键;林春丽

    目的 比较未见原核(0PN)与正常原核(2PN)来源优质囊胚的妊娠结局,探讨0PN胚胎的利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中心行助孕治疗、鲜胚移植失败或取消移植后行冻融优质囊胚移植的7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移植0PN来源冻融优质囊胚的患者为0PN组,移植2PN来源冻融优质囊胚的患者为2PN组,分析0PN、2PN卵裂胚的优质囊胚形成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等. 结果 0PN卵裂胚的总优质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2PN卵裂胚(37.17% vs.44.49%),但第3天卵裂球8细胞以上胚胎优质囊胚形成率0PN胚胎显著高于2PN胚胎(67.45% vs.57.16%)(P均<0.01).囊胚移植后0PN组的种植率(71.15% vs.53.74%)、临床妊娠率(80.00% vs.64.32%)、抱婴率(68.00% vs.55.71%)显著高于2PN组(P均<0.05);两组出生婴儿体重、身长、Apgar评分、畸形率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0PN来源优质囊胚的利用价值值得关注.0PN胚胎可能只是在设定的观察时间内未观察到原核,而并不一定是异常受精.对于无可利用优质胚胎的患者,临床上可以将0PN胚胎继续培养至囊胚,然后进行移植,以提高患者的胚胎利用率和临床妊娠率.但因为0PN胚胎存在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仍较大,建议能结合遗传学筛查技术,以获得更确切的信息,指导临床应用.

  • 授精方式对不同原核数目及D3评级胚胎继续发育能力的影响

    作者:徐士儒;李观贵;熊风;万才云;陈培林;曾勇;孙青

    目的 评估授精方式对不同原核数目及D3评级胚胎体外发育形成囊胚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3610个新鲜取卵周期的囊胚培养结局.根据授精方式将行囊胚培养的胚胎分为IVF组和ICSI组,每组再根据原核数目(0PN、1PN和2PN)以及受精后第3天(D3)卵裂期胚胎评级(优质和非优质,分别简称为H及L)将胚胎分为6个亚组,即2 PN-H、2 PN-L、1 PN-H、1 PN-L、0 PN-H以及0 PN-L亚组,比较分析各组的囊胚形成率(BR)、优质囊胚形成率(HBR)、可利用囊胚形成率(ABR)、D5 BR、D5 HBR、D5 ABR等指标.结果 ICSI组的总BR、HBR以及ABR与IVF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1PN-H亚组、ICSI-1PN-L亚组的BR、HBR、ABR以及ICSI-0PN-L亚组的BR、ABR均显著性地低于IVF相应亚组(P<0.05),而ICSI-2PN-H亚组、ICSI-2PN-L亚组以及ICSI-0PN-H亚组的BR、HBR以及ABR与IVF相应亚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ICSI-2PN-L亚组的ABR外).另外,ICSI组的总D5 BR、D5 HBR以及D5 ABR均显著低于IVF组(P<0.01),但是ICSI-0PN-H亚组的D5 BR、D5 HBR、D5 ABR却显著高于IVF-0PN-H亚组(P<0.01).结论 通过ICSI获得的1PN胚胎(无论D3胚胎评级)以及0PN-L胚胎的继续发育能力较低,并且ICSI会降低大部分胚胎的发育速度.

  • 人类体外受精中的异常受精

    作者:黄学锋;张巍

    在人类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中,卵子正常受精的标准是出现2个原核(PN)和2个极体(PB),通常在授精后12~18 h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 卵子受精早期现象的初步探讨

    作者:张微;宋成;成金泉;黄菊;黄丽施;陈毅桂;曾勇

    受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征表现为多个连续步骤的串联反应.主要包括精子获能,精子和卵黄膜融合,卵母细胞恢复并完成减数分裂Ⅱ及排出第二极体,精子和卵母细胞的核开始去凝集,雄性和雌性原核形成,此后不久配子融合完成.

  • 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及防治

    作者:楚志平

    随着对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由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造成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导致女性输卵管性不孕,妊娠期造成流产、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死胎等发生.因此积极探讨支原体、衣原体分型、致病机制、危害及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支原体、衣原体分型:①支原体分型:支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微生物,介于细胞及病毒之间.

  • Arthur Kornberg教授:科技创新的伟大科学家

    作者:魏峥;于常海

    当我们所撰写的综述"多聚磷酸盐在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研究进展"一文得以发表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伟大的生物化学家、我们的老朋友Arthur Kornberg教授(图1)已经不幸地离开我们了.2007年10月26日晚Kornberg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医院因呼吸衰竭病逝,享年89岁.虽然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他依然坚持在他创建的Stanford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从事研究工作.

  • 大肠杆菌肽脱甲酰基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作者:王兰兰;车绪春;陆融;朱志峰;王松;王冲;李晓蕾;徐琼;王莉;林刚;姚智

    肽脱甲酰基酶(peptide deformylase,PDF)是原核生物生长、代谢、繁殖必不可少的关键酶,而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不发挥明显作用,因而被视为新一代广谱抗生素药物筛选的理想靶点.早被发现并进行研究的是大肠杆菌的PDF,但其体外活性非常低且不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对不同金属离子形式的PDF进行研究,以获得既稳定活性又高的PDF.

  • 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分析

    作者:赵红艳;曲春红;杨全玉;王英辉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898年由法国人NOcard和Roux首先从患有胸膜炎的牛胸腔积液中分离,当时因末鉴定其种属,故称之为牛脚膜肺炎微生物.直到1967年正式命名,由于它们能形成有分支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对人致病的生殖道支原体有人型支原体(MH),生殖器支原体(MG)和解脲支原体(1m).它们寄居在人体泌尿生殖道粘膜,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成为致病菌.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

  • 未见原核囊胚与双原核囊胚冻融移植后临床结局的比较

    作者:马水英;李城;赵海滨;张京业;张淏禛;吴克良;李梅

    目的 分析未见原核(0PN)来源胚胎和正常受精的双原核(2PN)来源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以及囊胚冻融移植后的临床结局,评价0PN囊胚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新生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体外受精(IVF)或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周期中出现的0PN来源胚胎及2PN来源胚胎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受精方式0PN来源胚胎及2PN来源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收集囊胚冻融移植周期中,移植IVF或ICSI来源的、第5天(D5)或第6天(D6)2PN囊胚及0PN囊胚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和新生儿异常率.结果(1)IVF方案中2PN来源胚胎比0PN来源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略高(分别为46.64%、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SI方案中2PN来源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41.96%)更显著高于0PN来源胚胎(21.73%),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囊胚冻融移植周期中,IVF方案的D5 0PN囊胚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和新生儿异常率(分别为52.64%、49.91%、17.37%、46.54%、1.31%),分别与D6 2PN囊胚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和新生儿异常率(分别为46.78%、41.20%、23.36%、39.56%、4.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VF方案的D5 2PN囊胚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和新生儿异常率(分别为59.73%、55.95%、53.03%、3.90%),分别与D5 0PN囊胚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新生儿异常率2PN囊胚略高于0PN囊胚,余3项均优于0PN囊胚;流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IVF方案中D5 2PN囊胚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9.73%、55.95%、18.23%、53.03%)与D6 2PN囊胚的相应各率(分别为46.78%、41.20%、23.36%、39.56%)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仅新生儿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优先移植2PN囊胚的原则上,0PN囊胚在知情同意后可以用来移植;IVF方案中,综合2PN和0PN囊胚的发育速度和质量评价,选择获得妊娠可能性大的囊胚进行移植.

  • 多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陈慧颖;张世忠

    多胺是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一类碱性低分子化合物.哺乳动物体内主要多胺物质组成是腐胺(putrescine,PUT),精胺(spermine,SP),精脒(spermidine,SPD).多胺在生理pH值下呈高密度阳性电荷,可以与带大量负电荷的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高分子结合并对它们进行调节.多胺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线粒体膜的稳定、核酸、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周期调节以及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等[1].

  •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

    作者:刘禧杰;辛德莉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黏附于呼吸道黏膜表面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较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目前治疗儿童MP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年来,儿童MP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所导致的MP肺炎(MPP)和肺外并发症对其健康危害严重,并发现了耐药株.本文就MP的耐药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作者:刘春灵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型性、能通过滤菌器、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迄今分离到的支原体已达150余种,已确定与人类疾病关系大的有3种,肺炎支原体(MP)是其中的一种.

  • 幽门螺旋杆菌染色法的改进

    作者:于冰冰;曲保清

    螺旋体是一群细长柔韧,弯曲呈螺旋状,能自由运动的原核细胞微生物.它的特性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生与胃溃疡及胃癌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染色配置试剂繁杂,尤其甲醇在配置和染色中多次应用,其易燃,易挥发,易爆及具毒的特性增加了对人体的危害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鉴于此,我们做了如下改进.

  • 异常授精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赵杰;陈秀娟;梁琳;刘芳;张燕兵;梁磊

    目的:探讨异常受精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7个IVF-ET周期的临床资料,共3423个卵子,分析异常受精组与无异常受精、多原核受精、单原核受精、晚卵裂受精各组间年龄、获卵数、卵裂率、妊娠率、种植率等的关系.结果:各组比较年龄、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种植率、无显著性差异;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异常受精各组均显著高于无异常受精组;2pn率显著低于无异常受精组.结论:获卵数是影响异常受精的因素之一,异常受精可能导致新鲜周期妊娠率偏低,但可移植胚胎数较高,终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后三原核合子发生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赵志明;曹金凤;崔娜;杜元杰;徐素欣

    目的 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的三原核(3PN)合子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CSI的287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周期分为2组,A组:至少有1个以上的3PN发生.B组:无3PN的发生.比较两组的年龄、促性腺激素(Gn)用量、雌二醇峰值、获卵数、单精子注射卵数、取卵至ICSI时间、不正常卵子率、精子质量、双原核合子率、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等.结果 A组和B组Gn用量、雌二醇峰值、获卵数、单精子注射卵子数和双原核合子率分别为[(28.45±8.68)支对(33.66±14.02)支,75U/支]、[(10203.04±3402.97)pmol/L]对[(8649.27±3870.19)pmo1/L]、[(17.09±8.58)枚对(11.34±6.52)枚]、[(13.61±7.49)枚对(9.26±5.41)枚]、[(66.85±18.69)%对(77.39±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卵巢对Gn刺激的高反应所造成的部分卵子质量或内部结构的异常可能是ICSI后发生3PN合子的原因.但3PN发生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不能用高反应完全解释.

  • 囊胚培养及废弃胚胎临床研究

    作者:梁鑫;单旭东;漆著;贺贞;谭欣;吕自力;朱明辉;杨丹

    目的 探讨囊胚培养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周期中的价值以及质量较差胚胎和废弃胚胎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受精后第3天(D3)卵裂期胚胎继续培养至囊胚.比较不同来源胚胎及不同卵裂球数和评分胚胎的囊胚形成情况,同时比较发育延缓胚胎受精后第4天(D4)冻融和囊胚冻融的结果,并利用囊胚形成情况对妊娠结局进行预测.结果 D3卵裂球数为6~9细胞且评分3分以上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2个原核(2PN)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单原核(1PN)胚胎和无原核(0PN)胚胎(P>0.05).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胚胎进行比较,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冻融囊胚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D4冻融胚胎(P<0.01).有囊胚形成者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无囊胚形成者(P<0.01).结论 囊胚培养并冷冻保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可间接预测妊娠结局.质量较差胚胎有一定的发育潜能,部分可发育为囊胚.

  • 人参Cu/Zn SOD原核可溶性表达条件的优化

    作者:高云鹏;赵雨;王思明;刘美辰;王佳雯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可溶性人参SOD,纯化后检测其活性.方法 人参SOD cDNA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 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分别对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浓度以及离子浓度进行条件优化.对表达产物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检测上清中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双酶切结果显示质粒构建成功,经过条件优化,表达的SOD蛋白主要存在于破碎菌体的上清中,表达量约占菌体上清总蛋白的50%,上清酶活达到363.9 U/mg.结论 成功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可溶性人参SOD蛋白,且具有较高的酶活性,为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支原体检测结果及药敏分析

    作者:冯雨;王晶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群能自行复制,体积小,结构简单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至今已分离鉴定出160种,从人体分离出至少16种,对人类有关并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ongonococcal uretheritis,NGU)的主要有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

  • 显微操作纠正多原核合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作者:陈欣洁;范勇;孙筱放

    目的:探讨显微操作纠正多原核合子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5-10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多原核合子,运用显微操作技术纠正多原核合子,使其成为二倍体合子,继续培养,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显微操作纠正多原核后,合子的分裂率及8细胞胚胎形成率与3PN对照组及2PN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操作组的囊胚形成率与3PN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地低于2PN对照组(P<0.001).荧光染色结果发现,多原核胚胎第一次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体有三个极点;纠正后部分胚胎形成两个极点的纺锤体,但仍有部分胚胎形成三个极点的纺锤体.结论:显微操作成功的合子能够正常发育,但是其发育潜能并没有显著地改善,其原因之一可能与中心体的数目异常有关.

  • 热应激诱导的HSP70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秦丽娟;曹宇;马中女

    热休克蛋白(HSP)是70年代由美国学者Tissieres等发现的一类蛋白质家族,现证明HSPs广泛存在于各种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各种细胞中HSPs占细胞总蛋白含量的5%~10%,当细胞处于高温及其他应激条件,HSP表达明显增高.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