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pworth嗜睡量表联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在不同程度鼻源性OSAH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龚为群;阎萍;杨世权;任霞斌;冯云海;张丹;蒋勇峰;周晶;杨玉华

    目的 探索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在鼻源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耳鼻咽喉科睡眠打鼾伴有鼻塞患者,经PSG检查10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ESS、PSQI、多导睡眠描记图(PSG)检查;根据监测所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低血氧饱和度(低SaO2),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鼾症和轻、中、重度OSAHS;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ESS、PSQI分数与PSG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ESS在不同程度低血氧饱和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患者ESS明显高于其他组.ESS与AHI和低SaO2呈负相关(r=-0.345、-0.197).结论 Epworth嗜睡量表联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鼻源性OSAHS的患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碧茵;郭青云;关浩锋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探讨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相比单纯药物疗法、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疗效,并评估其对早产儿住院期间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确诊为胎龄37周以下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75例,将其分为药物组(氨茶碱联合纳洛酮)、NCPAP组和机械通气组。其中药物组静脉应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俯卧位、吸氧等处理,NCPAP组选用德国公司生产的stephenCPAPsystem,机械通气组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应用48h后3组继续采用原药物组相同药物治疗。并记录此时呼吸暂停的次数为疗效评定结果。结果药物组中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14例(56%)。NCPAP组中显效15例,有效4例,总有效19例(76%)。机械通气组中显效16例,有效6例,总有效22例(88%)。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机械通气组均高于药物组(P<0.05);而NCPAP组与机械通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病情加重需改用或再次使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3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相比NCPAP并无明显优势,但对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更好效果,相关并发症也无明显增加。NCPAP仍可能为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较佳选择。

  • 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估分析

    作者:向绍蓉;朱芸;邢珩;吴素英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AOP)治疗效果,并评估分析不同剂量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新生儿科诊断早产儿AOP 126例进行研究,分为A组、B组、C组3组.所有患儿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负荷剂量20 mg/kg,维持剂量A组5 mg·kg-1·d-1、B组为10mg· kg-1·d-1、C组15 mg·kg-1·d-1,比较3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3组患儿在AOP时间、AOP次数、氧疗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持续时间、拔管失败率等存在明显差异(P<0.05).3组患儿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AOP治疗效果更好,但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 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麻醉处理

    作者:李大珍;彭明清;石远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麻醉处理方式.方法 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32例,其中Ⅰ度喉梗阻(简称Ⅰ)15例,Ⅱ度喉梗阻(简称Ⅱ)12例,Ⅲ度喉梗阻(简称Ⅲ)5例.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气管插管者采用呼吸暂停法.记录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诱导时低氧血症、气管插管以及术中声带活动发生情况.结果 各时点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Ⅰ相比,Ⅱ、Ⅲ低氧血症与气管插管发生率高(P<0.05),与Ⅱ相比,Ⅲ低氧血症与气管插管发生率高(P<0.05);与Ⅰ相比,Ⅱ术中声带活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术中声带活动发生率低于Ⅰ和Ⅱ(P<0.05).结论 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麻醉处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麻醉用药和麻醉方式,静脉复合麻醉和呼吸暂停法在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空氧混合双鼻导管通气联合药物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分析

    作者:谢月娥;谭若锟

    目的:探讨空氧混合双鼻导管通气联合药物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救治。方法将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空氧混合双鼻导管通气联合药物治疗组(观察组,48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8例)。分析两组治疗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中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 h的pH、PO2、PCO2、Sa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3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0,P=0.00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空氧混合双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安全、有效,且使用便捷,适用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 Shy-Drager综合征1例

    作者:骆渊红;伍应丽;罗莉莉;罗涛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因发作性双下肢乏力半年,加重1月,于2005年3月入院.患者半年前上楼时突发双下肢无力,摔倒在地,就地休息10余分钟后缓解,继续上楼.不伴黑朦、抽搐、意识障碍、二便失禁、心慌、多汗、恶心、面色苍白等.1月前发作频繁,每日2~3次,性质同前,均在活动中出现.既往有多年"鼾症"史,且有呼吸暂停现象;长期失眠,情绪低落;曾因便秘、小便障碍,以"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差;有性欲减退4年,阳痿1年;双手抖动3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予美多芭口服,疗效不明显.入院查体:中年男性,营养发育正常,语言清晰.

  • 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周艳俊;杨秀川;李君;吴晓君

    意外拔管是指无拔管指征的患者,人工气管意外脱出,是气管插管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等,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我科ICU病房2007年7月~2009年8月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9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防止意外拔管的对策,以利于指导临床工作,现报道如下.

  • 晚孕早期子痫1例

    作者:彭明容;陈伦琼

    患者女 , 22岁 , 已婚 , 农民 . 因停经 7+ 月 , 无宫缩 , 抽搐 5次 , 于 2001年 2月 13日 22: 20时 入院 . 患者末次月经 2000年 7月 16日 , 停经后 40+ 天出现早孕反应 , 孕 4+ 月自感胎动 , 孕 5+ 月出现双下肢水肿至膝关节 , 未予治疗 . 入院当天早晨 6: 00时感头昏、眼花 , 下午 5: 00时 出现全身肌肉抽搐 , 发作时眼睛凝视一方 , 意识丧失 , 出现面部、嘴角抽搐 , 紧接着全身性 肌肉抽搐 , 牙关紧闭 , 颈项强直 , 面色、口唇紫绀 , 呼吸暂停 , 抽搐持续 1分钟左右 , 于入院 前抽搐 5次 , 入院后抽搐 1次 , 入院查体 : 体温 37 1℃ , 脉搏 118次 /分 , 呼吸 24次 /分 , 血压 150/82mmHg, 发育正常 , 营养中等 , 神志恍忽 , 面色、唇紫绀 , 急性病容 , 呼吸急促 , 腹部 膨隆 , 有妊娠斑 , 双下肢水肿 ( + + + + ) . 产科情况 : 宫高 28cm, 左枕前位 , 头先露 , 半 衔接 , 胎心音 148次 /分 , 有不规则宫缩 .

  • 会厌部淋巴瘤1例

    作者:廖庆华

    患者,男,71岁.因喉部梗阻、吞咽困难、呼吸不畅4月,于1999年1月26日以会厌肿瘤收入院.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喉部有异物梗阻感,呼吸不畅,吞咽时似有物阻挡.无声嘶.近1月感喉部梗阻加重,吞咽困难,说话含混不清,活动时呼吸不畅加重伴心累气促,夜间睡眠时鼾声响亮,有呼吸暂停现象,精神差、思睡.

  • 间隙性Q-T间期延长并尖端扭转性室速长期误诊为癫痫1例

    作者:王永强;魏引

    患者女,46岁.因反复晕厥发作 10余年,再发 1天,于 2004年 7月 12日收住院.患者于 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晕厥.发作前无前驱症状,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四肢强直,呼吸暂停,一般持续 30~ 60秒.曾多次至省市县各级医院诊治.作脑 CT、脑电图、心电图、心脏彩超均无异常,疑为癫痫,间断服用苯妥英钠、青阳参.入院前 2小时患者再次发生晕厥,持续约 1分钟.

  • 新生儿低钙致呼吸暂停40例报道

    作者:高亚芹

    随着围产期保健技术的进步及新生儿生存率的提高,新生儿低钙血症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呼吸暂停是新生儿诊治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笔者发现常与低钙有关,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现将我院1987年以来收治40例报道如下:

  • 纳络酮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探讨及智力随访

    作者:李茜;李颖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危重症状,若处理不及时往往会引起缺氧和脑损害.随着新生儿呼吸管理的进展,早产儿存活率在逐步提高,但呼吸暂停仍为较难处理的早产儿问题.

  • 268例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分析

    作者:田国华;张惠琴;张月萍;陈必良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8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胎龄、出生体重进行分组.结果: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呼吸暂停发生率越高.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68例新生儿呼吸暂停中,早产儿222例,足月儿和过期产儿46例.其中原发性呼吸暂停127例,均为早产儿,继发性呼吸暂停141例,在早产儿中,出生后0-7天因非感染因素发生37例,因感染因素发生22例,出生后≥8天因非感染因素发生10例,因感染因素发生26例(P>0.05);在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出生后0-7天因非感染因素发生25例,因感染因素发生5例,出生后≥8天因非感染因素发生5例,因感染因素发生11例(P>0.05).结论:早产儿较足月儿和过期产儿更易发生呼吸暂停;在继发性呼吸暂停中,0-7天多以非感染因素为主,≥8天多以感染因素为主.

  • 基因诊断Crouzon综合征一例

    作者:麻宏伟;潘学霞;马健;刘芳

    患儿 男,4岁6个月,满族.患儿近2年经常出现睡眠时打酣及呼吸暂停.2006年5月29日以"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收入院.患儿系第4胎第2产,足月顺产分娩,出生体重3.6 kg,母孕期健康,父母生育年龄均为30岁.

  • 阻塞性睡眠窒息综合征一家系

    作者:薛官英;田桂英;王桂花

    先证者(Ⅲ1) 男,58岁.自40岁起食欲增加、肥胖、嗜睡,白天走路、打电话、吃饭时都能入睡.睡眠时有频繁的呼吸暂停,可持续10秒以上,继以深呼吸及鼾声.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判断力、注意力和警觉能力差,曾多次住院治疗.

  • 间歇与持续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比较

    作者:邱学荣;崔晓;饶红萍

    目的: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反复呼吸暂停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72例,分为NIPPV组38例及NCPAP组34例分别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NCPA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 h及12 h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IPPV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NCPAP相比,NIPPV治疗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 睡眠相关性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童晓明;候垒;侯家声

    睡眠相关性呼吸暂停(SRBD)是指由于睡眠时的特殊生理改变,上气道肌群的松弛、塌陷,呼吸中枢的驱动功能异常(抑制性),而造成上气道梗阻和呼吸暂停的临床征候群.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无创通气治疗进展

    作者:杨伟康

    1 OSA的病因学研究进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根本原因在于睡眠时上气道的塌陷.频发睡眠呼吸暂停所致的低氧、高CO2血症及睡眠紊乱可引起全身一系列靶器官的损害.引起上气道阻塞的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出现的时间和损害程度均与遗传有关,这是目前OSA遗传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

  • 右心房注射缓激肽对未成年大鼠呼吸的影响

    作者:张翔;孙明洁;基鹏;刘斌;王儒蓉

    目的 探讨在Sprague-Dawley大鼠右心房注射缓激肽对呼吸的影响.方法 7~9d和21~23 d大鼠在迷走神经完整和迷走神经切断的情况下从右心房注射缓激肽,观察呼吸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右心房注射缓激肽后,7~9 d大鼠出现呼吸暂停,而在21~23 d大鼠仅出现呼吸抑制(P<0.05);②切断迷走神经后,有心房注射缓激肽在两组大鼠均不再出现呼吸暂停.结论 右心房注射缓激肽在7~9 d大鼠产生呼吸暂停,且依赖于迷走神经的完整性.

  • 早产儿呼吸暂停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徐冰;管利荣;吴翼君;余静;何晓芸;陈竹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相关高危因素,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对90例早产儿呼吸暂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发生率越高,随着胎龄增加继发性呼吸暂停发生率亦增加,继发性呼吸暂停与缺氧、低体温、酸中毒、脑损伤、感染等因素有关,生后2~5d为发病高峰期.结论:呼吸暂停与胎龄、体重、缺氧、低体温、低血糖、酸中毒、感染、颅脑损伤等多因素有关.对有相关高危因素早产儿应足够重视,减少呼吸暂停发生.

1064 条记录 44/54 页 « 12...41424344454647...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