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列腺标本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报告的基本内容

    作者:文载律

    一、前列腺标本的检查1.穿刺标本的检查:前列腺的B超、CT及MRI检查,明显提高了前列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活检已成为临床上诊断前列腺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对前列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标本检查要求及程序如下:(1)查对标本并登记编号.(2)依椐穿刺部位分别检查标本,并记录其数量、大小、颜色.(3)标本尽量展直,避免弯曲,应整条取材.如果标本条索过长时(长于包埋框)可切断取材.把标本用伊红点染、用滤纸包好、放入包埋框、盖好盖、置入4%中性甲醛固定[1].(4)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及染色.在此强调的是前3步时间要适当缩短,如同肾穿刺标本一样严格控制时间,避免组织变脆、变焦,影响切片质量.切4~5 μm厚切片,并在一个片子上至少捞3个或3个以上切面.HE染色[1].

  • 超声诊断儿童前列腺恶性肿瘤并一侧肾积水1例

    作者:石小红;董昌元;熊润青

    患儿,男,8岁.因排尿困难伴大便不畅两月,不能自行排尿5小时来就诊.B超所见:膀胱充盈好,壁未见增厚,腔内未见肿块回声.前列腺位置未见正常前列腺回声,可见一9.20cm×7.57cm×7.10cm肿块(图1),图像界清,内回声不均匀,以不规则低回声为主,偏左侧处见片状回声增强区,约3.8cm×3.7cm,与低回声区界限不清.右肾集合系统分离,见前后径1.5cm无回声区(图2),右输尿管上段内径0.5cm.

  • 临床参数和磁共振成像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评价

    作者:钟晨阳;李荣强;陈敏;王文超;李飒英;邓京平;魏东;王建业;万奔

    目的探讨联合临床参数分期和磁共振成像(MRI)分期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局限性前列腺癌行根治性手术者术前经血清PSA(临界值16.3 ng/ml)加系统6~8针穿刺后Gleason评分(临界值6分)或穿刺阳性针数百分率(临界值34%~50%)进行临床分期及MRI分期以预测术后病理分期,评价术前联合临床参数分期和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结果53例中,术前血清PSA加Gleason评分低于临界值,临床分期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T2)20例,术后有25.0%(5/20)为T3;术前血清PSA加穿刺阳性针数百分率低于临界值,临床分期为T220例,术后30%(6/20)为T3.术前临床参数分期为T3者术后分别有30.3%(10/33)和30.3%(10/33)为T2.MRI诊断的48例前列腺癌者中,术前分期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T2),术后病理分期42.4%(14/31)为T3,其中1例为T2N1;术前MRI分期为T3者,术后11.8%(2/17)为T2,5.9%(1/17)术后为T3cN1.联合临床参数分期和MRI分期预测前列腺癌的病理结果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01),且能预测病理结果(x2=10.739,P=0.001),3种分期方法之间对前列腺癌病理结果的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5,P=0.859).血清PSA加穿刺后Gleason评分或穿刺阳性针数百分率临床分期和MRI分期对局限于前列腺内肿瘤的预测(PPV)分别为75.0%(15/20)、70%(14/20)和54.8%(17/31);对浸润包膜及包膜外肿瘤的预测(NPV)分别为69.7%(23/33)、69.7%(23/33)和88.2%(15/17).结论联合临床参数分期和MRI分期能预测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前者能更好地预测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而MRI分期能更准确地预测肿瘤对前列腺包膜及包膜外浸润.

  •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

    作者:严泽军;程跃;叶章群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前列腺恶性肿瘤,在其中所占比例不到0.01%~([1]).我院2006年10月2日收治1例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 80岁及以上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参数及预后

    作者:张帆;张树栋;肖春雷;黄毅;马潞林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超高龄(≥80岁)前列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参数、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及肿瘤学预后,探讨中国人群超高龄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前列腺腺癌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超高龄(≥80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为患者年龄≥80岁,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前列腺腺癌,临床资料齐备.所有患者均经腹膜外途径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围手术期参数、术后病理资料等.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对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定期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将生化复发定义为连续两次血清PSA水平大于0.2μg/L者,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超高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51例患者年龄(81.6±1.6)岁,穿刺前PSA (15.19 ±13.68) μg/L,穿刺Gleason评分为6分、7分和≥8分者分别为14例(27.5%)、19例(37.3%)和18例(35.3%),临床分期为T1、T2和T3期者分别为6例(11.8%)、31例(60.8%)和14例(27.5%),ASA分级Ⅰ级者6例,Ⅱ级者45例.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9.6 ±69.1) min,手术出血量(169.9 ±163.5) mL,11例(21.6%)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通过超高龄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术后的大体标本病理进行分析,术后病理分期T2期者29例(56.9%),T3期22例者(43.1%),其中包膜侵犯者18例(35.3%),精囊侵犯者4例(7.8%);大体病理Gleason评分6分、7分和≥8分者分别为8例(15.7%)、21例(41.1%)和22例(43.1%),术后病理切缘阳性者14例(27.5%).截止2017年10月术后随访10 ~ 1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超高龄前列腺癌患者行LRP术后的尿控率分别为64.7% (33/51)、82.4%(42/51)和92.2%(47/51).在随访过程中,12例(23.5%)超高龄前列腺癌患者LRP术后出现生化复发,平均生化复发时间为40.9个月;4例(7.8%)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死亡,其中1例(2.0%)患者因前列腺癌进展死亡,3例(5.9%)患者因其他疾病死亡.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超高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PSA水平(P =0.019)、病理分期≥T3期(P =0.017)和切缘阳性(P=0.020).结论:对选择恰当的超高龄前列腺癌患者施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是可行的,并且远期肿瘤控制情况良好,高PSA水平、病理分期≥T3期和切缘阳性可能是超高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此结论尚需大样本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

  • 前列腺肉瘤12例报告

    作者:朱朝阳;李铁强;姜鸿胥;杜信毅

    我院自1979-1992年共收治前列腺肉瘤(PS)12例,占同期前列腺恶性肿瘤的3.85%,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PS 12例,年龄13~50岁(平均29岁)。病史5~16周,平均9.2周。1.2 临床表现 8例首发症状为排尿困难,3例肛周坠胀、疼痛就诊,继之出现排尿困难,1例以血尿为第一症状,后亦出现排尿困难。肛诊:10例前列腺均呈无压痛巨大肿块,表面光滑,软至中等硬度;2例有压痛且质地较硬。就诊时有2例骨转移,1例肺转移。1.3 实验室检查 镜下血尿5例。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均正常,1例曾误诊为急性前列腺炎。术前活检9例为前列腺肉瘤,3例为术后病理证实,其中平滑肌肉瘤6例,横纹肌肉瘤4例,纤维肉瘤3例,均为原发性。1.4 治疗及预后 本组6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加回肠膀胱加结肠造瘘术(术后15~25个月死亡),3例行单纯前列腺摘除术(术后3~10个月死亡),2例行前列腺活检(后失访),1例膀胱造瘘加放疗加化疗(13个月死亡)。

  •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偶发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珍霖;许恩赐

    目的:讨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偶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升对偶发前列腺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5月我院行膀胱癌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偶发前列腺癌的10例患者资料。结果10例术前检查PSA正常3例,TPSA异常1例,6例患者术前未查TPSA。5例行腹腔镜全膀胱切除,5例行开放全膀胱切除。随访1~8月,共有9例患者完成随访,1例失访,9例患者PSA处于正常范围之内(<4 ng/ml)。其中,1例围手术期死于心梗,1例死于远处转移,7例存活至今(70%)。结论前列腺偶发癌缺少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其诊断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治疗依据患者的年龄、肿瘤体积、分化程度等确定治疗方案,以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锌浓度的变化

    作者:杨彬;邓微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锌浓度的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46例老年前列腺癌病人及52例健康老年男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他们血清锌的浓度.结果:血清锌平均浓度老年前列腺癌组为8.1±0.6μmol/L,对照组为14.5±0.7μmo/L,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锌浓度较正常人明显下降,提示测定血清锌浓度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 前列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杨向丽;郭东强;李丽;李雪婷

    患者男,40岁,间断性血尿、血精1月余,1周前症状加重,伴明显尿痛、尿频、尿线中断、尿不尽感。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腰曲线对称存在,双肾区未及叩痛,沿双输尿管走行区未触及条索状肿物及压痛,膀胱区稍隆起,压痛阴性,阴毛呈男性分布,尿道外口未见异常分泌物,肛诊前列腺3度增生,质硬,中央沟消失,肛门括约肌正常。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92 ng/mL,游离PSA 0.30 ng/mL,游离PSA/总PSA 15.63 ng/mL,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及凝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侧精囊腺后方低回声包块,性质待定。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示:前列腺肿物,考虑前列腺肉瘤。骨扫描示:未见明显异常。病理结果:前列腺切除标本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图1,2):前列腺恶性肿瘤,倾向分化差的癌。CD3(部分+),CD20(弥漫+),MUM1(+),Bcl-6(+),Syn(-), CgA(-),CD56(-),CD10(-),CD99(-),NSE(-),AE1/AE3(-),Vimentin(+++),PSA(-),CD34(-),Desmin(-),SMA(-), P63(部分弱+),CK7(-),Ki67(>90%+),符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2],非生发中心起源[3]。影像结果:前列腺MRI平扫示: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前列腺正常结构消失,前列腺左侧可见团块状肿物突出于前列腺轮廓外,边缘呈浅分叶状,病灶以长T1、等T2信号为主,其内间以条索状等高T1、低T2信号影, DWI序列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图3,4),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示:病灶呈高信号改变,钙化区呈低信号。病变累及前列腺中央带、交界带及外周带,边缘呈分叶状改变。

  • 前列腺间质肉瘤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明;宋志宇;位海建;傅耀文;高宝山

    前列腺间质肉瘤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前列腺恶性肿瘤,由前列腺间叶组织分化而来,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不佳且预后差,我院一例前列腺间质肉瘤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于2014年10月就诊于我院,直肠指诊示前列腺体积增大,质韧,表面光滑,中央沟变浅,无压痛,前列腺表面未触及明显硬结。实验室检查:血清 PSA 1.3 ng/ml, fPSA/TPSA 比值14.39%,碱性磷酸酶51 U/L。泌尿系彩超提示前列腺大小为60 cm×45 cm×48 mm,回声不均匀,实质内可见囊性回声及钙化回声;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小于10 ml。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膀胱出口梗阻,膀胱逼尿肌收缩力正常(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为67.2 cmH2 O,大尿流率为6.3 ml/s)。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于全麻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病理:组织内可见梭形细胞肿瘤浸润;免疫组化结果:CD34(-),Desmin (灶状+),ki-67(10%+),MyoD1(灶状+),SMA (-),myogenin (灶状+),Bc1-2(-), CD117(YR145)(-),Dog-1(SP31)(-),S-100(-),PR (16)(-)。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间质肉瘤(恶性叶状肿瘤)伴异源性成分(横纹肌成分)。

  • 保留部分前列腺部尿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车建平;王光春;彭波;黄建华;朱巍;王波;周婷婷;康黎;许云飞;郑军华

    目的 探讨保留部分前列腺部尿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在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患者行传统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Ⅱ组患者采用保留部分前列腺部尿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的方法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3、6和12个月随访尿失禁情况.结果 两组间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前列腺尖端切缘均无肿瘤残留,前列腺侧缘阳性率类似.Ⅱ组在术后1、3、6个月的完全尿控率均显著高于Ⅰ组(P值均<0.05).结论 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部分前列腺部尿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可显著提高近期尿控的效果.

  • 前列腺移行细胞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江磊;侯建全;温端改;郭震华

    前列腺恶性肿瘤95%以上是腺癌,移行细胞癌(TCC)少见.我院2008年11月收治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前列腺TCC,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患者,男,48岁.因间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就诊,直肠指诊(DRE):前列腺稍大,质韧,表面光滑,中央沟存在,没有明显硬质结节.

  •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合并前列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何路耿;陈超;邓刚;王于勇;胡逸轩;何华东

    目的 分析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后合并前列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自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1日期间所有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总共有53例男性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其中23例发现前列腺肿瘤.8例(15.1%)发现前列腺尿路上皮癌,10例(18.9%)发现前列腺偶发癌,2例(3.8%)发现临床有意义的前列腺癌,还有3例(5.7%)发现为前列腺高级别PIN.合并尿路上皮癌的平均年龄为75.25岁,病理分期更差,其中62.5%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而合并前列腺偶发癌患者平均年龄67.7岁,术后随访期间未见生化复发.结论 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前列腺肿瘤的检出率较高.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前应仔细考虑合适的尿流改道手术.

  • 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1例报告

    作者:陶伟;单玉喜;孙传洋;阳东荣

    前列腺恶性肿瘤95%以上是腺癌,尿路上皮癌比较少见,我科于2008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74岁,因"排尿不畅4月"收住入院.血清 tPSA 0.890 ng/ml,fPSA 0.225 ng/ml,TRUS示前列腺55 mm×27 mm×40 mm,体积约为31 ml.

  • 小儿前列腺恶性肿瘤2例报告

    作者:沈慎敏;强英忠

    例1:男性,8岁.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2月余,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膀胱结石而行手术探查,术中发现膀胱颈部肿瘤,作耻骨上造瘘后转来我院.体检;全身无特殊发现.会阴部有压痛,肛门指诊前列腺肿大约4.5×5厘米大小、尚光滑、质软、触痛(+).血象正常,碱性磷酸酶17单位,尿素氮3毫克%.尿常规: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偶见.入院诊断:前列腺恶性肿瘤.

  • 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术后睾丸扭转1例

    作者:王帅;郭乐杭;徐辉雄

    病例资料 患者男,59岁,体检发现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PSA9.1 ng/ml)来院就诊,经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前列腺恶性肿瘤",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出现右侧睾丸疼痛,抗生素治疗4d无好转.超声检查提示:(1)右侧睾丸及附睾回声减低,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建议超声造影进一步明确检查(图1a,1b);(2)右侧精索形态饱满增粗(图1c);(3)右侧阴囊壁增厚.睾丸超声造影示右侧睾丸及精索在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均无造影剂灌注(图1d,1e).结合实验室检查,考虑睾丸扭转.并行单侧睾丸切除术(右侧).

  • 前列腺神经纤维肉瘤1例

    作者:林飞鹤

    患者,男,19岁,大学生。因进行性排尿困难月余,排不出尿10多天转诊。既往体健,无任何泌尿系统病史。体查前列腺大小约8 cm×6 cm,质硬表面结节感,无压痛。PSA 0.88 μg/L,胸片无病变发现,B超:前列腺可见不均质光团,腺体增大。CT及MRI:腺体增大,实质均匀,边缘清楚。ECT:全身骨髂正常。入院诊断:前列腺恶性肿瘤。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恶性间叶瘤。

  • 前列腺腺癌基因组启动子超甲基化谱研究

    作者:刘久敏;林富祥;李东;毕学成;冼志勇;陈庆科

    目的 初步建立前列腺腺癌基因组超甲基化谱,为前列腺腺癌特异性基因的超甲基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和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芯片技术,初步建立3例前列腺腺癌及其癌旁腺体基因组启动子区甲基化谱,通过组间比较,筛选出一组前列腺腺癌基因组启动子区超甲基化谱.将筛选出的基因上传至Molecule Annotation System进行在线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结果 前列腺腺癌和癌旁腺体分别有7459个和7182个启动子区发生超甲基化,超甲基化基因占芯片总基因的33.1%和31.8%,其中65.6%的超甲基化启动子区为高CpG密度启动子区.前列腺腺癌基因组超甲基化基因共273个.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启动子区超甲基化的基因涉及多个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论 前列腺腺癌和癌旁腺体之间存在大量启动子超甲基化改变,前列腺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表观遗传学过程.

  • 与前列腺癌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鑫华;乔建坤;顾建玲;马可为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指的是长于200核苷酸的不编码蛋白质的转录物.以往学者们认为,lncRNA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属于一类具有重要能力的调控因子.lncRNA的不正常表达和恶性前列腺肿瘤发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相关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分析了lncRNA与前列腺癌的新进展情况,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