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饮酒后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作者:谢志强;刘新华;黄建华

    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鲜有报道,笔者曾遇1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饮酒后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现报道如下.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家蓉;刘敏;龙文娟;常晨燕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以120例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59(98.3%)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45(76.67%)例;两组在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相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大观霉素疗法治疗单纯性淋病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 头孢哌酮舒巴坦纳治疗中饮酒致双硫醒样反应1例

    作者:朱晓莎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2岁,因咳嗽、咳痰、(黄色粘液痰),伴有发烧、胸闷、乏力3 d就诊.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等症状,尿便正常.患慢性支气管炎3年.

  • 1例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抢救成功护理体会

    作者:谷秀改;刘颖

    [病例]患者,男性,20岁,主因发热件咳嗽,咳痰12天,呼吸困难2天入院.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患者12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2℃,伴有畏寒,无寒战,伴咳嗽、咳痰,为黄色粘痰,无咯血及痰中带血,无盗汗,无胸痛及胸闷,无恶心呕吐,先后辗转于3个诊所,先后应用:"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阿奇霉索"等多种抗感染药物(具体厢法及量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面罩吸氧由平车推入我科.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明华

    目的:本文主要就头孢哌酮巴坦联合雾化吸入的模式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该治疗模式对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就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其中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模式,6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模式来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肺部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FEV以及FVC等肺部功能指标的优化情况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来进行治疗,其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双硫仑样反应5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琼;付淑兰

    目的 探讨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以引起临床注意,避免其发生.方法 结合文献报道,观察5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5例轻、中度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在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均应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23例临床体会

    作者:张芙蓉;雒红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 以腹痛为表现的恙虫病1例

    作者:管利国;孙妍妍

    患者,女,67岁.无诱因出现右上腹绞痛1天,伴恶心呕吐3次于2012年10月15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查体:T39.0℃,P80次/分,R22次/分,BP160/70mmHg.心肺未查及异常.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触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轻叩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8次/分钟.血常规示WBC6.1×109,Gra%60.9%,Lym%31.0%.肝功能检测示谷丙转氨酶57U/L;谷草转氨酶51.9U/L;超声示胆囊壁略毛糙.考虑为急性胆囊炎.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替硝唑、硫酸镁等治疗3天,腹痛反复,呈弛张热型.行腹部CT检查:脾略大;肝胆胰无异常.再次查体发现右腋下有直径约0.8cm的焦痂,询问病史患者有与猫狗密切接触史,考虑为恙虫病,抽血送检,同时应用多西环素治疗,腹痛迅速缓解,体温降至正常.送检报告示外斐氏试验阳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性.综合分析,恙虫病诊断成立,患者应用多西环素7天后无任何不适,出院.随访无不适.

  • 头孢哌酮舒巴坦纳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

    作者:谭鲲

    头孢哌酮舒巴坦纳能有效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在各类报道中,偶见头孢哌酮舒巴坦纳过敏反应,如休克.但迟发性过敏反应的报道很少.现将我部2012年9月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纳药物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报告如下: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作者:罗娟;许晓琼;杨浩军

    目的 对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全面检索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主要以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并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1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 结果 7篇公开发表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761例患儿.所有文献均为Jadad评分小于2分的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总有效率优于单纯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总有效率比较OR值为4.99,95%可信区间为2.71 ~ 9.17;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OR =-0.95,95%CI=-1.15~-1.76)、(OR=-0.66,95%CI=-1.00~-0.32)和(OR=-0.94,95%CI=-1.21~-0.67). 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能比单一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 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44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雨星;张建;冯美;刘成高;王诚喜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治疗,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8%,对照组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1例头孢哌酮舒巴坦致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

    作者:王为;曹爱霖;钱皎

    临床药师参与1例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诊治过程,查阅相关文献,协助医师确定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讨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及处理措施.通过停用可疑药物,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值后,顺利进行手术治疗,之后病情控制平稳,顺利出院.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可协助临床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在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警惕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有高危因素患者,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 替加环素联合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娟;李德宪;俞朝贤;黄苏;梁燕琼

    目的 比较替加环素联合治疗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PDRAB)的疗效差异,了解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36例肺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病例,根据替加环素联合使用情况分为对照组(替加环素,n=12)和观察A组(替加环素+亚胺培南,n=12)、观察B组(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n=12).分别记录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一般生命体征、基础疾病、用药前后各种临床参数(血常规、肝肾功能、呼吸道症状、体征、影像学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比较和分析替加环素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A和B的治愈率分别为25.0% 、58.3%,高于对照组的16.7%;观察组A和B的有效率分别为41.7%、83.3%,高于对照组的33.3%;观察组A和B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8.3%、83.4%,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和B病死率分别为25.0%,22.2%,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为25.0%.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治疗对PDRAB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单一使用替加环素,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腹泻.

  •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影响

    作者:张春华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效果及药学评价

    作者:杨龙

    目的 分析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8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PCT为(0.25±0.04)g/L,WBC为(6.26±1.25)×109/L,CRP为(3.91±1.21)mg/L,试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74.36%(29例),高于常规组的51.28%(20例)(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5例),低于常规组的10.26%(4例).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细菌清除率,且药物不良反应不存在叠加,用药相对安全.

  • 头孢哌酮舒巴坦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

    作者:刘海军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将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加痰热清雾化吸入,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结果 研究组在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情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雾化吸入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症状.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AECOPD合并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晓文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按标准纳入57例患者,分别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单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和细菌清除率(8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7.8%和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可有效治疗AECOPD合并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腹壁血肿1例

    作者:李金玲;谢艳秋;杨林灜

    患者,男,79岁,因发作性言语不清、右侧口角低垂12 h于2015年10月28日入住神经内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冠心病、房颤病史30余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0余年。完善头颅CT示:脑梗死,老年脑改变,脑萎缩。入院诊断:(1)颈内动脉系统TIA;(2)脑梗死;(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4)冠心病、心房颤动。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 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d口服、丹红注射液30 mL 1次/d静脉滴注、奥拉西坦4.0 g 1次/d静脉滴注。住院期间患者咳嗽,有痰不易咳出,喘息,查胸部CT示肺内炎症、肺气肿。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气分析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2015年11月3日转入呼吸科进一步治疗,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抗感染、氨溴索静脉滴注止咳祛痰、多索茶碱静脉滴注及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舒张气道,继续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患者房颤,不同意口服华法林治疗,查D-二聚体2.06μg/L,自2015年11月4日起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 1次/d皮下注射预防血栓形成。患者于2015年11月10日晨起出现腹痛,体格检查腹部可见淤青,腹部可触及包块,有压痛,行腹部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腹壁肌层内异常回声包块(105 mm ×40 mm ×53.7 mm),性质待定。查凝血功能未见异常、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正常。行腹壁CT检查示:双侧腹直肌内异常密度,血肿可能性大,毗邻区域多发索条影,不除外局部破裂可能。请血管外科会诊考虑诊断:腹壁血肿,建议平卧位,腹部加压包扎,停用抗凝药物。予停用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给予腹部应用腹带加压包扎,自2015年11月12日患者血红蛋白逐渐下降,低97 g/L,复查腹壁CT血肿面积较前增大,再次请血管外科会诊考虑患者高龄,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手术风险高,建议继续加压包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增加腹部加压力度,患者腹痛症状逐渐消失,自2015年11月17日血红蛋白逐渐回升至正常。2015年11月30日复查腹部CT血肿较前缩小。

  • 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硝唑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起

    目的 探讨与比较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硝唑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肺脓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硝唑治疗,实验组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病原菌清除率与药物不良发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铜绿假单胞菌清除率(90.91%)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 vs.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对急性肺脓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硝唑,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借鉴.

  • 肝硬化伴发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

    作者:詹东昂

    患者男,58岁,因双下肢水肿2个月,低热伴头痛2周于2013年7月23日入院。入院前1周在当地诊所静脉滴注头孢菌素(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无改善。患者有慢性乙肝后肝硬化史13年,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6年。入院查体:T 38.0℃,BP 98/64 mmHg, R 20次/min,P 86次/min,神智清楚,颈软,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略饱满,肝未及,脾肋下3 cm可触及,质中,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入院诊断:慢性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7月24日查血示:白细胞7.8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3%,红细胞4.53×1012/L,血红蛋白153 g/L ,血小板87×109/L;碱性磷酸酶93 U/L,总胆红素40.8μmol/L,白蛋白30.3 g/L,谷氨酰氨基转移酶49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2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9 U/L;钾3.27 mmol/L,钠131.8 mmol/L,氯97.8 mmol/L,钙1.98 mmol/L,葡萄糖4.79 mmol/L,尿素4.5 mmol/L,肌酐76.3μmol/L。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乙肝E 抗原阴性,乙肝E 抗体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HBV DNA<1000 IU/mL。上腹彩超检查示:肝实质光点增粗,分布不均匀;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腹腔少量积液。胸片检查示:右侧胸腔积液。疑诊病毒性感染,给热毒宁注射液治疗2 d。7月25日患者发热持续,头痛加重,遂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7月27日患者体温较入院时上升,达39.3℃,伴寒战、肢冷、肌肉酸痛,头痛剧烈。无恶心、呕吐、肢体运动障碍。查血示:白细胞7.3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7%,红细胞4.57×1012/L,血红蛋白155 g/L,血小板70×109/L。胸腔彩超检查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量少不宜定位。颅脑MRI 检查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加用左氧氟沙星继续抗感染治疗观察,联系做 PPD 试验。患者仍持续发热、头痛,体温呈上升趋势。请神经内科会诊,考虑诊断:头痛待查:颅内感染待排?血管性头痛?建议行头部MRA加MRV检查、脑电图、腰穿细胞学生化检查助诊。7月29日查结核抗体阴性,PPD 试验阴性;免疫全套检查示:抗核抗体阴性(<1∶100),抗双链 DNA 阴性,抗核提取物抗体(nRNP/SM)阴性,SM 阴性,SSA阴性,R0-52阴性,SSB 阴性,scl-70阴性,JO-1阴性,着丝点 B 蛋白阴性,核小体阴性,组蛋白阴性,核糖体 P 蛋白阴性。无伴发结核、结缔组织性疾病证据。7月30日查血示:白细胞7.1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9%,红细胞4.11×1012/L,血红蛋白140 g/L,血小板64×109/L;钾3.06 mmol/L,钠127.8 mmol/L,氯94.2 mmol/L,钙2.02 mmol/L,葡萄糖5.26 mmol/L,尿素6.4 mmol/L,肌酐83.9μmol/L。患者仍持续发热伴头痛、寒战,体温高达38℃以上。患者联系转上级医院诊治。出院诊断:(1)慢性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发热待查:颅内感染待排。跟踪随访,患者转院后查脑脊液常规:透明无色,不凝固,脑脊液pH 值8.4,密度1.022,细胞数1.7×108/L,总蛋白1.61 g/L,白蛋白1.53 g/L,球蛋白0.11g/L,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4.92 U/L,乳酸脱氢酶37.0 U/L,葡萄糖2.84 mmol/L,肌酸激酶4.1 U/L,胆碱酯酶108.0 U/L,乳酸4.79 mmol/L,腺苷脱氢酶4.50 U/L,钾2.56 mmol/L,钠145.7 mmol/L,氯108.9 mmol/L。脑脊液抗酸染色未检出结核杆菌,墨汁染色阴性。脑脊液真菌培养报告发现新型隐球菌。遂给两性霉素 B 治疗后获病情控制,其后给氟康唑治疗至临床治愈。

253 条记录 10/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