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永红;苏蕾;王章琴;王彦哲;高晓霞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法收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Ⅲ、Ⅳ期癌症患者2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1例。两组患者均按诊疗常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除常规健康指导外增加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功能领域中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领域中疲惫、疼痛、气促、便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功能领域状况,减轻症状领域中疲惫、疼痛、气促、便秘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死亡态度的影响

    作者:李永红;江智霞;高晓霞;王章琴;王彦哲

    晚期癌症患者在逐渐步入临终阶段时不仅忍受着疾病的痛苦,而且还要面对死亡的精神及心理威胁,患者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着生活质量,因此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通过死亡教育以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缓解焦虑的情绪,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让患者认识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使其在生命的后阶段通过医务人员的关爱、亲人的关心、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产生心理的满足、精神的舒缓,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坦然面对死亡,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死亡态度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提高对患者实施临终护理的水平。

  • 死亡教育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何静

    恶性肿瘤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受传统讳死文化的影响,使医护人员在临床照护中很少主动了解晚期肿瘤患者对死亡教育的需求,更没有真正落实死亡教育.

  • 死亡教育及其意义

    作者:熊万军;苏小霞

    死亡是每个生命的必然归宿,人类如何才能以更科学、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是我们当今研究的一热门]课题,进而也促成了《死亡教育学》的诞生.本文就开展死亡教育在当今医学领域及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作一综述.1 死亡教育的目的有史以来,人类已有800多亿生命已走向死亡,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亡人口估计超过5500万[1],我国平均每年死亡959万(按照7%的死亡率计算).

  • 1485名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

    作者:赵文婷;崔静

    目的 探究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内容的需求与需求程度,并分析死亡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学生死亡教育需求问卷于2017年2月至4月期间,对上海市某医学院校1 48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对死亡教育的需求程度较高,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总分3.75±0.647).多因素分析发现,接触临终患者、经历他人死亡事件和参加葬礼的经历越多,对死亡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越高;独生子女及女生对死亡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更高(P<0.05).结论 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较高,需针对其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性、贴近临床实际的教育.

  • 本科护生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孟言;李晓玲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及生命意义感量表对352名在校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死亡态度中死亡逃避维度得分高,自然接受维度得分低,各维度与国内常模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本科护生生命意义感总分83.14(±8.94),其中高水平者(分值> 80)占66.2%,中水平者(分值66-80)占30.1%,低水平者(分值<66)占3.7%,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本科护生死亡态度总分及各维度与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本科护生生命意义感水平高但死亡态度趋向消极,提示本科护生缺乏正向的死亡观,急需死亡教育给予正向引导.

  • 临终关怀护理

    作者:马章淳;林赟

    临终关怀是医学新模式下的新兴学科,是一件有利而无害的善举.本文重点介绍临终关怀的概念,认识死亡,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护理等,广大护理工作者应努力学习,扩展护理领域,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 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蒋晓睿;周庆

    目的 探讨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教育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仅接受佳支持治疗,教育组接受佳支持治疗的同时实施个体化死亡教育,连续4w,教育前后两组均接受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 死亡教育后,教育组SAS、SDS评分较教育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焦虑和抑郁是晚期癌症患者家属不可忽视的心理问题,通过死亡教育可明显缓解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减少其对亲人死亡的担忧、悲观和恐惧,改善其生活质量.

  • 构建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临终关怀体系

    作者:廖娟;邓虹

    我国老龄人口激增、癌症发病率增长、家庭结构小规模化等因素使得临终关怀服务面临极大需求,然而多种原因桎梏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构建适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临终关怀体系,应获得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实现与医保的结合,开拓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各级医学院校应开展临终关怀专业教育,相关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从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大对民众的死亡教育培训及对临终关怀的宣传力度,以期更多的人加入到临终关怀事业.

  • 医护人员对癌症终末治疗和死亡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吴辉;曾铁英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对癌症终末治疗和死亡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71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经历和处置死亡经历是医护人员赞同"减轻痛苦和提供尊严"的危险因素;处置死亡经历是赞同"建立治疗遗愿"的危险因素;危重患者接触经历是赞同"患者应坚强活下来"的保护因素;男性是赞同"想到死亡很平静"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开展病人角色扮演等方式的教育,建立临终关怀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规培训制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开展科学的死亡教育是增强医护人员对生死观认识的可探索途径.

  • 实习护生经历患者死亡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李倩;王艳晖;董凤齐;郑瑞双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经历患者死亡的体验,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16位经历过患者死亡的实习护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录音,采用主题分析法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复杂的心理情感反应、缺乏专业知识及技能、护生的应对方式及对护生的影响.结论 实习护生经历患者死亡时存在复杂的情感心理体验,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对死亡相关护理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心态.提示护理教育者应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注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给护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对经历患者死亡的护生给予情感支持以帮助其职业成长.

  • 基于对分课堂和主动实践学习的护生死亡教育改革研究

    作者:皋文君;于龙娟;崔静;吴菁;邓娟;闫妍;王婧婷;叶旭春

    目的 探索基于对分课堂和主动实践学习的护生死亡教育改革研究.方法 选取某校2015级45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临终关怀”章节实施对分课堂和主动实践教学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S)、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及自行设计的死亡教育授课反馈表测量护生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和死亡态度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护生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死亡态度及其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逃离接受维度较干预前均发生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死亡教育授课反馈结果也较好.结论 基于对分课堂和主动实践学习的护生,死亡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其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形成积极的对待死亡的态度.

  • 医患矛盾视角下中西方死亡观差异与死亡教育研究

    作者:王正;潘华峰;赵金媛;林钟宇;叶晓宪

    医患矛盾越演越烈,已成为现今社会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医闹事件频发的背后折射出当代中国人对生命伦理与死亡观念的认知与态度。文中通过对以儒道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以基督教思想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两者的生死观内涵比较,反映中西文化对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认知与态度差异,论述医患矛盾与我国传统思想影响下生死伦理文化观的关系,提出普及大众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 护生对死亡教育认知的调查分析

    作者:钱玉婷

    目的:研究护生对死亡教育的认知情况。方法本组抽取200例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死亡的认识、临终关怀认知等,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患者中,91例及格,占44.5%,109例不及格,占54.5%。其中及格与不及格护生的受教育程度和丧亲经历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未为对死亡形成系统认识,应加强对死亡教育,增加护生对死亡的认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死亡教育在临终关怀科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颖;吴玉苗;毛懿雯;张丽君;王连萍;赵艳

    目的:通过对临终关怀科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死亡知识认知度的调查并进行死亡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讨论、面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患者的临终意愿得到尊从,达到真正的优死.方法:以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临终关怀科收治的癌症患者及直系家属或直接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及进行死亡教育后一周、二周后自行填写死亡教育知识调查问卷,进行死亡教育前后的对照分析研究.结果:死亡教育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死亡焦虑状况均有明显缓解;满意度从95.6%提升至98%.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无统计学差异,部分患者自我评价生活质量较前下降.结论:死亡教育在临终关怀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 基于医疗服务“供给侧”的医患沟通网络平台开发设计

    作者:李章昊;左其群;袁顺星;蒋璐

    针对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和沟通渠道不顺畅的问题,以患者为中心,从医疗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设计综合医患沟通的网络平台,从而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医患双向良性互动,搜集并处理医患沟通过程中的数据,为医患关系的处理提供决策支持,并利用网络平台对医患双方进行相关医患沟通技巧、死亡教育的宣传普及.

  • 手术室护士对死亡的态度调查研究

    作者:朱艳龙;肖红招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死亡的态度,为促进手术室护士正确看待死亡及开展有效的临终关怀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郴州市5所医院的102名手术室护士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对个人死亡和病人死亡的态度.结果 102名手术室护士对个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比较积极,得分为7.31 ±0.80;对病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不甚明确,得分为5.90±0.63;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10年及有危重患者接触史,有处置死亡经历者对死亡的认知相对较好.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个人死亡态度是积极的,对病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不明确.应加强对护士的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帮助其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减轻死亡阴影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高质量临终关怀奠定基础.

  • 癌症患者家属哀伤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康莉;郑雪梅

    目的 探究癌症患者的家属在患者离世后的哀伤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4名丧亲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癌症丧亲者的哀伤体验包括:回顾生活、支持缺乏、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社会退缩以及平静接受.结论 癌症患者家属哀伤体验具有普遍性,应贯穿于整个临终护理过程中,通过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丧亲者顺利度过哀伤期,有助于其重返社会.

  • 临床护理人员死亡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蓄;梁燕仪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意识到传统治疗和护理疾病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生命质量的重要性,将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并聚焦于从生到死的整体过程。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重症或者临终患者,因此护理人员树立科学的死亡态度,才能更好地帮助临终患者正视死亡、承认死亡,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死亡。通过运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目前护理人员的死亡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探索和构建符合我国文化适应性的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课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推动我国临终关怀护理和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

  • 现代护理伦理学应用于临终护理的体会

    作者:宋菲菲;马喜娟

    对于一些恶性疾病,治疗已经没有意义,进行临终护理尤为重要.运用现代护理学开展临终护理工作,应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充分尊重病人及其家属的选择权.在进行死亡教育时要适宜适度.在护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与协作.

182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