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终关怀中的心理问题

    作者:张秋霞

    人有生必有死,死亡是人人逃脱不了的人生终结,怎样度过死亡前的阶段,即临终期,则是在近几十年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研究.在我国临终患者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81%[1],而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有1.3亿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并且这个比例还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老年人的增多特别是高龄老人的激增,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在更长的时间里感受死亡的威胁,除了庞大的老年人群,还有意外受伤害者、各种病患者扩充着临终者的人数.据统计,现在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而这些疾病均表现为相对缓慢的发展过程,致使大多数病人在疾病与死亡之间徘徊,死亡往往以这种缓慢的、一步步靠近的方式一点一点的抽去人类的生命力.这种方式可能让人更感恐惧,体验更深刻,也正因为如此,临终关怀显得十分重要.

  • 广东等地在学校开设死亡课程

    作者: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斥资300万元,开始对偏远地区中小学校校医进行“青少年死亡教育”培训。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大学等广东高校也陆续开设了死亡课程。课程包括生死的内在关系、死亡心理、死亡事件、濒死体验与临终心理等内容。学生不但尝试写遗书墓志铭,还将到殡仪馆实地感知。

  • 基于健康管理质量提升的社区死亡教育模式的成效研究

    作者:花迎雪;李惠娟;鲍勇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教育与管理质量提升的社区死亡教育模式的成效.方法 对100例社区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作为健康管理质量提升的手段与方法,并于教育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观、生死观及价值观认知现状问卷和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Q2C30量表)对患者及及其家属进行调查,观察死亡教育对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健康观、生死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教育后患者及其家属健康观、死亡观及价值观得到显著改善(均P<0.01);教育后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观、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基于健康管理质量提升的社区死亡教育不但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对死亡的不良认知及行为,促进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亦明显提高了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及其效果.

  • 低年资护士死亡的认知与态度调查

    作者:于海燕;陶慧娟;杨亚平;罗月清;王文茜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面对死亡的态度,为开展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A组:50名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底年资一线护士,B组:50名已婚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高年资一线护士。以其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死亡态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对临终关怀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认识不足,其得分总体高于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相对高年资护士,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正确,但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行为意向较低(只有22.72%愿意)。结论:应对低年资护士加强死亡教育,使其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 护生照顾濒死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季丽丽;杨柳;程敏;范秀珍

    目的 研究护生照顾濒死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教育者制定针对性的死亡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照顾濒死患者态度量表、死亡恐惧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山东省某高校22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照顾濒死患者态度的总分为(2.89±0.46)分,除在"专业性能力"和"专业性挑战"两方面态度较积极之外,总体及其余各方面态度均处于消极状态,其中以谈论死亡为消极;死亡恐惧总分为(2.67±0.76)分.对他人死亡的恐惧、家中谈论死亡的氛围、印象中深刻的死亡经历、罹患重病经历和阅读死亡方面文章对护生照顾濒死患者的态度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护生照顾濒死患者的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护理教育者应结合已知影响因素合理设置死亡教育课程,以促进护生发展积极的濒死患者照顾态度.

  • 护士死亡教育培训内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沈峰平;陈燕;赵继军

    目的 分析临床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确定护士死亡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4所三级医院和3所二级医院部分科室中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617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对死亡教育8个维度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评分均≥3.51分,其中死亡及濒死的护理、自杀相关问题等需求程度评分>4.00分;而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知识内容的需求程度与护士的学历、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培训、所在医院的等级等相关.结论 护士对死亡教育有较高的需求,护理教育者应充分考虑护士的需求程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培训内容,加强培训力度和覆盖面.

  • 中年住院患者家属的死亡态度及死亡教育需求的调查

    作者:谈学灵;曾涛

    目的 了解中年住院患者家属的死亡态度及死亡教育需求情况,并分析其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成都市二级甲等及以上级别医院的中年住院患者家属2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死亡态度调查问卷和自行设计的<死亡教育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131名研究对象对死亡持接受态度,69名持排斥态度.文化程度、接触死亡及濒死情况、参加葬礼次数及在家中谈论死亡情形对其死亡态度均有影响(P<0.05或P<0.01).108名研究对象愿意接受死亡教育,喜欢的教育方式是参加社会团体活动.结论 绝大多数研究对象对死亡持接受态度,且死亡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死亡教育需求较高,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时,应注重死亡教育.

  • 临床护士对死亡教育认知的现状与干预对策

    作者:陈健;陈宏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死亡教育认知的现状,以促进临终关怀的实施.方法 以综合医院74名临床护士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信息、对死亡教育的认知、受教育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中死亡教育知识测试>60分者占32.43%,未接受过死亡教育者占75.68%,不了解死亡心理5个阶段过程者占55.41%.缺乏死亡教育知识、伦理观及对死亡教育目的、意义和作用了解较少均影响其对晚期肿瘤等重症患者死亡教育的实施.结论 应积极提高医护人员对死亡教育的认知水平,不仅只是对患者躯体的照护,还应给予身心全方位照护,以提高终末期患者生命质量.

  • 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分析

    作者:沈峰平;崔静;赵继军

    目的 了解上海市部分医院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7所医院61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被调查护士中有29.2%接受过死亡教育培训,有81.5%的护士有护理临终患者的经历.护士对死亡教育8个维度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评分均>3.5.结论 护士死亡教育知识缺乏,培训势在必行;本研究拟定的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科学、可行,可作为设置临床护士死亡教育培训课程的参考.

  • 死亡教育与姑息护理

    作者:刘霖;袁长蓉;徐燕

    对比中美死亡教育的开展情况,找出我国发展的差距及方向;同时借鉴有着相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台湾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死亡教育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姑息护理工作的推行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加速姑息护理在我国的开展.

    关键词: 死亡教育 姑息护理
  • 住院老年患者对死亡的接受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董诗圆;曹新妹;董佩芳;李慧文;沈晓如;金莉莉

    目的旨在了解住院老年患者对死亡的接受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老年患者死亡态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住院老年患者对死亡接受持模糊态度的为70%,文化程度高、心理状态佳、有垂危患者接触史、有重病经历的患者对死亡持接受态度的比例高,分别为19.1%、36.0%、26.7%、28.6%;对谈论死亡持"尽量避免"态度的患者、患病较重、以及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更惧怕死亡.结论临床有必要开展死亡教育势在必行;作为护士应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地了解老年患者对死亡的看法,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老年患者进行死亡教育,提高其生活质量.

  • 死亡教育概述

    作者:张莹

    现代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恐怖主义和疑难病症等剥夺着人类的生命,使非正常死亡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死亡学研究的深入,死亡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为教育人们爱惜生命,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观,死亡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 死亡教育课程对护士照护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

    作者:唐鲁;李玉香;周玲君;孟宪丽;赵继军

    目的:探讨死亡教育课程对护士照护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死亡教育、死亡观、临终护理及死亡相关伦理与法律等,共11次课,21学时。对照组未进行培训。入组时及观察组培训后分别采用中文版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量表( FATCOD)进行测评。结果入组时两组护士FATCOD 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43);观察组接受培训后 FATCOD 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两组护士 FATCOD 得分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 FATCOD 得分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组内比较发现,对照组 FATCOD 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13);观察组 FATCOD 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培训后,观察组持正向态度的护士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35)。结论死亡教育培训能有效改善护士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士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家属态度的正向改变,有助于在临床真正开展临终关怀。

  • 在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死亡教育沟通方法初探

    作者:张晓群

    目的 通过对35名晚期肿瘤患者实施死亡教育的过程,来探讨在肿瘤科临床实施适应我国国情的死亡教育方法与技巧及注意点.方法 分别针对患者采取借题发挥、探讨死亡、寻找价值、弥补缺憾,针对家属采取相互沟通、真诚关爱、持续哀伤护理等措施来实施死亡教育.结果 通过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死亡教育的实践使临终患者改变了既往的讳死观,提高了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属的压力,给他们带来了心理慰藉;使临床护士以正面的情绪护理临终患者,提高了职业成就感,也促进了肿瘤科优质护理踏实、有效地开展.结论 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要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死亡教育方法,来体现在优质护理病区给予晚期肿瘤患者的终极关怀.

  • 怎样跟孩子谈 "死亡"

    作者:赵湘

    清明将至,"死亡"话题很容易被提起.很多家长纠结:不知道该不该跟孩子谈起"死亡"这个敏感话题,也不知道该怎样跟孩子讨论这个话题.一方面,家长担心这个话题太沉重,孩子们可能无法理解;另一方面,家长本身对这个话题就很避讳,所以缄口不谈.实际上,死亡教育不仅是每个成年人必修的功课,也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必修的课程,和孩子共同讨论这个话题还可能成为一次很好的亲子沟通.

  • 216例老年患者死亡教育需求的调查及分析

    作者:董佩芳;沈晓如;金莉莉;陈琴蓝;杨燕;吴美蓉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患者死亡教育的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16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大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死亡教育;患者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患重病史、与垂危患者接触史、谈论死亡情形、目前身心状况等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的死亡教育需求.结论 重视对住院老年患者的死亡教育,以提高患者临终期的生存质量.

  • 生命教育视角下医学生死亡教育研究

    作者:罗敏;沈玉洁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在死亡教育方面的发展举步维艰.因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相互依赖且有着相同的终极目标,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切入研究死亡教育,将有助于调和死亡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考虑到医学生职业的特殊性,如何在生命教育视角下开展医学生死亡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与生命价值观,显得尤其重要.

  • 住院肿瘤患者死亡焦虑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作者:胡成文;丁娜;丁从兰;曹艳宏

    由于社会普遍缺乏对死亡提醒后严重心理反应的应对能力,肿瘤的诊断过程是一个信号极强的死亡提醒,至确诊时达极点,当这种死亡必然性被提醒时,患者的内心深处受到死亡威胁,从而产生一种恐惧性情绪状态,即死亡焦虑(DA)[1-3]。肿瘤的生存期几乎成为许多患者的苦难期和其家庭的恐惧期、迷茫期和贫困期[4]。在发达国家,肿瘤像其他慢性病健康管理一样,其“带瘤生存”的生命数量和质量均得到有效地维护[5-6]。“带瘤生存”是在以维持机体对肿瘤的反应性的前提下,稳定肿瘤,使其休眠,从而达到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命质量的目的,这种肿瘤治疗新理念也在我国兴起,其前提是具备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学状态[7]。本研究旨在了解住院患者的死亡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死亡教育和改善带瘤期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 死亡教育对新入院护士职业观影响的研究

    作者:万香莲;周慧玲;周莉莉;黄晴晴;赵程

    目的 探讨死亡教育对新入院护士职业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新入院的护士6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死亡教育,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及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作为评价工具,于死亡教育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结果 死亡教育后提供照顾、行动主义、责任自由及安全、信任评分均显著高于死亡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教育后自然接受、逃离接受及趋近接受评分显著高于死亡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教育后死亡逃避及死亡恐惧评分低于死亡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死亡教育可引导新入院护士客观地认识死亡,建立良好的死亡适应心理,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关键词: 死亡教育 护士
  • 四道人生:宁养服务中死亡教育的效果

    作者:付玲;邓涤;赵运香;吴新;周云峰

    目的:描述和分析宁养患者接受死亡教育后的“四道人生”及其与人口统计学指标的关系.方法:以“终末期患者的旅行笔记”为模版,调查44例合并癌痛,接受宁养服务的终末期患者包括道爱、道谢、道歉和道别的“四道人生”的对象和内容,并分析这些对象与患者人口统计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4例患者完成调查,占计划的73%.当患者平静接受死亡时,多的“四道人生”对象是家人.患者具体对配偶、子女或父母的“道歉”比例分别为13.6%,29.5%和18.2%,道谢、道歉、道别的对象分别与教育程度、职业和性别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大部分宁养患者能够接受死亡教育. “四道人生”能够指示宁养服务进一步的工作.

182 条记录 4/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