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化疗并发败血症2例

    作者:邱香廷;李霞

    例1,男,65岁.因胃癌根治术后1年余,发作性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0d入院. 入院诊断:胃癌术后并粘连性肠梗阻.经输液、对症支持治疗后,肠梗阻缓解,考虑到病人为进展期胃癌且无化疗禁忌证,有必要给予化疗.应用MF/CF方案化疗1周期,共用MMC 8mg,氟尿嘧啶4.0g.病人食欲减退,重度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 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龚德钒

    目的 探讨分析CRS病患者自身病原菌的状况,并且了解CRS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接收诊治的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患者50病例,检测全部患者静脉导管的病原菌以及药敏.结果 全部50例患者总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真菌和革兰阴性(G-)菌分别占到总数的70.0%(42/60)、18.3%(11/60)及11.7%(7/60);致命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革兰阳性菌中分离率位居前3的是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分离率位居前3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费氏柠檬酸菌和奇异变形菌,另有鲍氏不动杆菌.在药敏的检查结果中G+菌,G-菌分别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为敏感.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 CRS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主导,拔出感染的导管有利于CRS的处理治疗.

    关键词: CRS 病原菌 败血症
  • 个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左秀琴

    目的:研讨个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的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新生儿败血症69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王卫国;蔡灯塔;李胜军;唐军;李志博;马友风

    目的::通过详细对比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致病途径,分析其病原学特征.方法:于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69例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进行实验室血样标本检测以及药敏实验分析.结果:69例新生儿患败血症主要以皮肤、呼吸道、肚脐等为主要病原菌感染途径,临床表现为:49.3%(34/69)体温异常,69.6%(48/69)皮肤黄疸,56.5%(39/69)少吃、少动、少哭.从败血症病原学分析排名前三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0.6%(28/69)、大肠杆菌31.9%(22/6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5%(10/69),经过临床治疗证实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结论:引发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这三种病原菌的耐药性较强,要选择合理的抗生素.

  • 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病例分析

    作者:邵泽媛

    目的 研究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分析其有效的防范方案.方法 对40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相关信息数据、导致病变的高危因素、病原菌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同时,参考这40病例诊治之后恢复的相关资料.结果 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2.1%;革兰阳性菌占21.2%;真菌占36.7%.药敏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真菌对氟康唑等抗真菌药产生一定的敏感反应.结论 对新生儿更应该提高护理意识,在母体分娩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地加以环境上的控制,防止出现病原菌以及细菌等入侵,抗生素的使用须谨慎,特别关注抗真菌诊断的流程,以防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 中西医结合治疗败血症150例

    作者:王肖蓉

    我院近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败血症1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 50例,对照组150例.治疗组男132人,女18人;年龄18~60岁,平均28岁;普通火焰伤68例,热液伤52例,液化气致伤8例,汽油火焰伤10例,瓦斯爆炸6例,火药爆炸伤2例,酸碱伤2例,电击伤2例.对照组男134例,女1 6例;年龄18~59岁,平均26岁;普通火焰伤66例,热液伤53例,液化气伤7例,汽油火焰伤12例,瓦斯爆炸7例,火药爆炸伤2例,酸碱2例,电击伤1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 外科验案五则

    作者:龚贵川

    例1:刘某,男,5岁,于1995年3月14日诊.20天前左踝关节红肿伴发热1天,在市中医院外科住院治疗,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败血症?给予切开引流,用头孢唑啉钠、地塞米松等静脉注射治疗,1周后热退,但踝关节仍红肿,流脓不止.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外治研究近况

    作者:马静;李凯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发生率高达60.0% ~ 90.0%,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范畴,主要病机为肾虚血瘀、筋脉痹阻,为消渴病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络脉瘀滞、筋脉失养所致.主要临床特征为肢体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并发难治性溃疡、急慢性骨髓炎乃至败血症、肌肉萎缩、瘫痪、关节畸形等,病情迁延难愈.目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取得较大进展,综述如下.

  •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体会

    作者:贺亚君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常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中毒性菌痢、脑炎、败血症等引起.现将对68例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 周庆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经验撷要

    作者:刘旭强

    周庆教授针刺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经验丰富,介绍如下。
      1脐周针刺法
      脐部针刺疗法早由齐永教授于2002年提出,是将脐部看成以脐蕊为中心向四周八方扩散形成后天八卦全息缩影,以针刺脐部八卦方位来强化或减弱八卦代表的器官组织的五行阴阳属性。因限于脐的特殊解剖局限性,不恰当针刺极易损伤小肠,引发腹膜炎、败血症等危急重症。周庆教授以脐中为中心,避开脐部,取脐周八方五穴下脘、石门、天枢、太乙、大巨以代替神阙脐壁八卦方位针刺法,周氏脐周针刺法以患者下脘穴代表离卦、石门穴代表坎卦、左天枢穴代表震卦、右天枢穴代表兑卦、左太乙代表巽卦、右太乙代表坤卦、左大巨穴代表艮卦、右大巨穴代表乾卦。同时引入薄氏天地针中脘、关元穴以先后天并补,强化气机的升降运动。较齐氏脐针法的安全性、低痛性、稳定性及疗效均有显著提高。

  • 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10例诊治分析

    作者:李艳红;符宗敏;王松;赵琳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进步,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由于早产儿自身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力低下,感染、败血症仍然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早产儿败血症,尤其是院内感染中,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而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起病隐匿,进展快,病情凶险,是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紧急救治的难点.

  • 鹑鸡肠球菌引起败血症3例

    作者:唐正安;张乃芬;胡燕;段玉琼

    例1,女36岁,农民。发热3月余,体温波动在36.5℃~39.8℃,于下午及晚上升高,次日晨降低。伴有胸闷、微咳嗽、畏寒、盗汗、口干、全身酸痛。在当地县医院摄胸片诊断“肺炎”,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kg。检查:T:38.9℃,P:124……

    关键词: 败血症 鹑鸡肠球菌
  •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洁;赵琳;施丽斌;谢怀平;寸丽萍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8例,根据病因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排外年龄因素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感染组的降钙素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论 降钙素原是早期区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感染与非感染因素的敏感指标,但临床应用中应注意新生儿年龄影响.

  • 新生儿败血症影响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白秀珍;姚颖;王玉玲;耿志英

    目的 新生儿败血症静脉取血成功率提高,减少渗血、凝血的发生.方法 临床通过两组方法不同的取血方法比较总结,吸取优点.结果 其中用真空采血管抽血一组,成功率明显增高,临床值得推介.结论 通过不同方法静脉取血,论证了新的研究结果即:真空采血管直接静脉采血滴血法;明显优于旧法:注射器抽取采血法.

  •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赵林叶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致病菌进入血液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感染,是新生儿期重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早产儿多见.早期出现精神不振、哭声弱、体温异常等,病情发展较快,迅速进入精神萎靡、嗜睡、拒乳、不喝、不动、面色灰暗等,重者出现皮肤花斑、脉细速等休克征象.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及早发现,以便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笔者现将新生儿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护理
  • 禽流感与人类健康

    作者:张家祝;陆永昌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的全身败血症及多种症状的世界性禽类烈性传染病.该病发生突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达100%),死亡快(发生后5天内可死亡),病死率高(一般30%-80%,甚至100%),是一种人、畜、禽共患性疾病[1].

  • 微球菌感染致死1例

    作者:何桂琼;秦莉;肖明松

    微球菌感染见于心外科手术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出现败血症,心内膜炎,腹腔透析引起腹膜炎,免疫抑制剂及免疫缺陷出现脓毒血症,微球菌感染引起周围循环衰竭,DIC出血趋向,意识障碍报告极少,现报道1例.

  •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肺复苏

    作者:陈研(译)

    引言:体外心肺复苏技术(eCPR)被证明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难治性心脏停搏的有效方法,但应用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时,其相关预测指标仍不明确。
      方法:我们筛选出199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数据库中登记的数据,剔除其中ICD-9诊断编码对应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数据,之后对其进行回顾研究。筛选后的疾病类型按照ICD-9诊断编码归为相互关联的亚类。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与患者死亡率上升密切相关的单变量预测指标。
      结果:研究期间,共1431名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年龄中位数为16岁(2.4,51岁),体重为50kg(12.5,71千克)。其中60%患者为男性,97%的患者接受了静-动脉置管术,86%为经皮进路。各诊断组中常见诊断类型为非创伤性急性呼吸衰竭(15%, n=219),心肌症(13%, n=189),败血症(15%, n=219)及心肌炎(8%, n=113)。患者存活出院率为32%。多元逻辑回归模型(拟合优度P=0.52)显示,eCPR有利于提高年轻患者(P=0.04)和插管时间短的患者(P=0.02)的存活率。败血症(OR 3.0,95%可信区间1.5~5.9)与患者死亡率上升相关,而心肌炎则不会引起死亡率升高(OR 0.31,可信区间0.18~0.54)。在使用ECMO组中,神经系统并发症(OR 6.2,可信区间4.2~9.3),肺出血(OR 2.0,可信区间1.1~3.8),血清pH值<7.2(OR 2.3,可信区间1.5~3.7),高胆红素血症(OR 2.2,可信区间1.1~4.3)以及不恰当的心肺复苏(OR 2.3,可信区间1.4~4.0)等分别是引起患者死亡率升高的独立因素。
      结论:在接受eCPR治疗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存活出院者近三分之一。对插管死亡率独立预测因素的界定有助于我们识别可能受益于eCPR的患者群体。

  •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严重细菌性感染性休克并发难治性心血管功能紊乱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江平(译)

    目的:严重感染性休克期间常出现重度心肌抑制。虽然曾有报道称,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严重感染性休克儿童效果良好,但我们对于成年患者的治疗效果仍知之甚少。本研究评估ECMO对严重感染性休克并发难治性心力衰竭与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健康生活品质的影响。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观察及横断面调查方式,综合简易调查问卷(Short Form-36)结果、患者焦虑与抑郁测评和重大事件影响测评等指标进行评估。
      研究场所:某大学附属医院配备26张床位的3级ICU病房。
      患者:我们评估细菌性感染性休克并发难治性心血管系统衰竭患者应用ECMO支持治疗的效果。结果以中位数形式表示。
      监测和主要结果:自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有14名45周岁(28~66)无左心室功能紊乱病史的患者在发生休克24小时(3~108)后接受ECMO治疗。植入ECMO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严重的心肌功能紊乱。左心室射血分数为16%(10%~30%),心脏指数为1.3 L/(min·m2)(0.7~2.2),外周血管阻力指数为3162(2047~7685)。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剂量儿茶酚胺治疗并出现多脏器衰竭:pH 7.16(6.68~7.39),血乳酸浓度9(2~17) mmol/L,PaO2/FiO287(28~364),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III 84 ;(75~106),败血症相关器官衰竭评分18(8~21)。12名(86%)患者在5.5天(2~12)后脱离ECMO支持,10名(71%)患者出院,出院后存活的中位数为13个月(3~43)。出院的10名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标均正常,且长时间拥有良好的健康生活品质。
      结论:通过ECMO治疗,70%严重感染性休克并发难治性心血管系统紊乱的患者康复,且存活者长期拥有良好的健康生活品质。因此, ECMO对于此类患者不失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 1例双眼眶周蜂窝组织炎合并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作者:薛利利;刘洋

    眼眶蜂窝组织炎是发生于眼眶软组织内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由外部感染病灶(如外伤或昆虫叮咬),内部感染(如副鼻窦炎)或菌血症的传播引起.因可引起永久性视力丧失,并通过颅内蔓延成败血症危及生命,常被视为危症[1].但临床上发生此病严重的患者较少见.2016年8月,我科收治双眼眶周蜂窝组织炎合并泪囊炎老年患者,经5d的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3161 条记录 154/159 页 « 12...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