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鼻蝶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临床探析

    作者:古观保;揭苏平;肖建华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中经鼻蝶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以及效果等方面的问题.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到2011年10月之间收支的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的50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结果:这50例的垂体腺瘤患者在经过手术后,全切除的患者有46例,切除存在少许问题的有4例患者,切除成功率高达92%,其中,在手术后,出现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的患者有1例,有鼻窦炎表征的患者有1例,无死亡现象.结论:在内镜下的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能够有效的解除患者的病痛,还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等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办法.

  • 异丙酚麻醉导致严重过敏性休克抢救一例

    作者:张亚平;孟令瑞

    患者,女,38岁,体重57kg,以"头痛,视物模糊一个月"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垂体瘤,拟在全麻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前检查完善,基本正常,平素身体健康,无基础疾病,否认食品、药物过敏史.术前常规禁食水.清醒平车入室.开放静脉通路,静滴生理盐水,接心电监护.Bp:110/70mmHg,HR:65次/分,R:17次/分,SpO2:98%.面罩吸氧,常规诱导,予Fen:0.2mg,Md:2mg,Vcu:8mg,Prop:110mg,4分钟肌松后顺利插入7号气管导管,听诊确认导管位置,固定导管,接呼吸机,该时刻Bp:105/60mmHg,HR:80次/分,f:12次/分,I:E=1:2,VT:500ml.

  • 垂体腺瘤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张卫;何文干;金浩;朱杨清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和经颅入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显微外科切除32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经鼻蝶入路、经颅入路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患者术后恢复快、效果好且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 内镜辅助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应用解剖及临床研究

    作者:刘祺;赵冬;王业忠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显微镜经鼻蝶入路的解剖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6例成人尸头标本上模拟经鼻蝶入路手术.采用内镜辅助显微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32例.结果:(1)采用经鼻蝶入路,内镜下在蝶窦内可观察到更多的周围结构,利于确定鞍底、海绵窦与鞍结节位置,在显露硬膜下结构时,内镜下侧方可显露海绵窦外侧壁,前方可显露双侧嗅神经和直回.(2)3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9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辅助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对鞍区显露良好、肿瘤全切率高、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是切除垂体瘤的理想术式.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25例疗效观察

    作者:姜之全;张少军;娄飞云;韩易;徐德才;郑夏林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25例,其中巨大腺瘤7例,大腺瘤18例;无功能腺瘤14例,垂体泌乳素( PRL)腺瘤6例,生长激素( GH)腺瘤3例, PRL+GH腺瘤2例。术前均行头颅三维CT、MRI扫描及内分泌学检查。结果:本组25例,肿瘤全切除20例(80.0%),近全切除3例(12%),部分切除2例(8%)。术后尿崩3例,鼻出血1例。所有患者在术后第5~12天出院。术后随访1~10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和内分泌学指标均有所改善,未见肿瘤复发,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132例泌乳素腺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飞;宗绪毅;李储忠;姜之全;乌优图;李振业;董程远;张亚卓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泌乳素腺瘤的疗效。方法对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内镜组200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132例泌乳素腺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6例,女76例;年龄19~68岁,中位年龄45岁;腺瘤直径0.5~5.5 cm。均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按照肿瘤大小及侵袭性将患者分为微腺瘤组(≤1 cm,34例)、非侵袭海绵窦大腺瘤组(>1 cm,70例)、侵袭海绵窦大腺瘤组(28例),对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血浆泌乳素水平(PRL)正常率、肿瘤全切除率、视力视野、手术并发症、死亡与复发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32例泌乳素腺瘤中,微腺瘤全切除率为97.1%(33/34),术后 PRL 正常率为97.1%(33/34);非侵袭海绵窦大腺瘤全切除率为95.7%(67/70),术后 PRL 正常率为72.9%(51/70);侵袭海绵窦大腺瘤全切除率为3.6%(1/28),术后 PRL 正常率为0;术前48例视力障碍患者中,术后视力完全恢复18例(37.5%),视力改善12例(25.0%),视力无改变18例(37.5%),无视力恶化病例;无颈内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无永久性尿崩病例,4例暂时性尿崩;术后脑脊液漏患者12例(9.1%);鼻出血2例;无垂体功能不全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病例;132例患者住院时间为5~7 d;术后随访11个月~12年,平均5年7个月;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微腺瘤复发3例(8.8%),大腺瘤复发15例(15.3%)。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泌乳素腺瘤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 海绵间窦的解剖与临床意义

    作者:谢金华;王守森

    海绵间窦(intercavernous sinus)是环绕在垂体周围的硬脑膜静脉窦,经鼻蝶入路手术需经过海绵间窦;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术中海绵间窦易出血,甚至大出血.近年来对海绵间窦的研究甚少,仍有学者对其不熟悉.为减少经鼻蝶手术中海绵间窦的出血,现将其研究历史、解剖学、影像学及手术的初步处理原则整理如下.

  • 经鼻蝶入路行斜坡区手术蝶窦斜坡隐窝的CT评价

    作者:朱友余;方琼;陶冶;杨见明;刘斌;张子轩;邓雪飞

    目的:通过对经鼻蝶入路行斜坡区手术斜坡隐窝的CT评价,为术前手术入路的设计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93例患者行头颅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后,在正中矢状面上,根据蝶窦、斜坡和垂体的位置关系,评价斜坡隐窝并对其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分型患者斜坡不同位置厚度的差异.结果:本组斜坡隐窝出现率为65% (60/93).该隐窝位于蝶鞍下方(鞍下型)、伸入鞍后(鞍后型)或枕骨基底部(枕型)者分别占13%(12/93)、29%(27/93)和23%(21/93).无斜坡隐窝型蝶窦共33例(35%),其斜坡各部分均较其它类型蝶窦厚;枕型和鞍后型斜坡隐窝的斜坡上部、中部较其它类型蝶窦薄,枕型蝶窦的斜坡下部较其它类型蝶窦薄.结论:术前利用螺旋CT对斜坡隐窝进行评价有助于经鼻蝶入路行斜坡区手术入路的设计.

  • 循证护理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蒋紫娟;张天愉;朱晓娟;邓娟;李悦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针对40例垂体瘤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确定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寻找佳护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结果:循证护理能及早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中,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的护理习惯,能及早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佳护理,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乳头状颅咽管瘤继发垂体脓肿一例

    作者:王孜;姜英;冯逢;姚勇;王任直;幸兵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头痛、呕吐3个月,双颞侧视野偏盲1周”于2012年6月3日就诊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患者3个月前突发头痛、高热(高体温39.2℃)、乏力,伴喷射性呕吐,平均每天发作10至20次。当地医院诊断为脑膜炎,予抗炎、抗病毒等对症处理,症状逐渐缓解。此后上述症状仍间断反复,每次均予以对症处理。1周前患者出现双颞侧偏盲,伴烦渴、多饮、多尿,每日尿量达6 L。外院行腰椎穿刺检查提示脑脊液蛋白:1140 mg/L(参考值:150~400 mg/L);脑脊液IgG:70.3 mg/L(参考值:10~40 mg/L)。我院查甲状腺功能:血清TSH 1.589 mU/L(参考值:2~10 mU/L),血清FT45.03 pmol/L(参考值:10.3~25.8 pmol/L),提示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血清ACTH(晨8点)4.33 pmol/L(参考值:2.2~17.6 pmol/L),血清皮质醇5.52 nmol/L(参考值:138~635 nmol/L)。MRI提示鞍区占位,大小2.43 cm×1.88 cm×1.21 cm,T1WI等信号, T2WI高信号,显环形强化,伴囊壁和瘤腔内结节征。病变向鞍上生长,挤压视交叉上移(图1)。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考虑垂体脓肿诊断明确。2012年6月17日于全麻下行经鼻蝶入路鞍区脓肿切除术。术中见鞍底骨质破坏,鞍底硬脑膜张力略高。切开硬膜后,有黄色脓液涌出(图2)。脓壁及脓腔内可见颗粒样突起。脓壁及颗粒物送病理,脓液送病原学培养。术后病理提示为乳头状颅咽管瘤,周围伴大量炎性渗出物包裹(图3)。脓液病原学培养为阴性。予患者静脉用头孢他啶2周,并予左甲状腺素100μg/d,可的松20 mg/晨+10 mg/夜,DDAVP 0.05 mg/d的激素替代治疗。患者多饮、多尿症状好转。术后随访1年,继续予激素替代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好,复查MRI未提示肿瘤或感染复发。

  • 颅底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傅继弟

    一、颅底外科的历史与现状
      颅底介于头颅与颌面和五官之间,有重要神经和血管穿行。颅底病变包括肿瘤、外伤、炎症、血管和先天畸形,因此颅底外科是跨学科的专业,涉及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头颈外科和肿瘤外科等。虽然在20世纪初,颅底外科已有开展,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如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长期以来颅底外科发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以前长期被视为手术禁区,70年代以后,由于显微外科、CT 和 MRI 的应用,颅底外科有快速发展。自1992年Jankowski等首次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以来,逐步进入了微侵袭颅底外科时代,其理念是大限度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创伤的同时,尽可能彻底的解除病变,提高术后生活质量[1]。1992年第一届国际颅底外科大会召开,颅底外科学会成立,标志颅底外科学科的成立。但国内颅底外科的发展仍存在着相关学科交流不够,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等问题。

  •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发现巨大动脉瘤一例

    作者:杜秀玉;殷尚炯;刘洪泉;王志明;王立忠;程月飞

    患者,男,45岁,因“视力下降5年、乏力伴性欲减退2年”于201 1年8月22日入院.入院查体:双眼视力下降(左:0.1;右:0.3),右眼颞侧视野偏盲,左眼颞侧及鼻下方偏盲,腋毛、阴毛等多处体毛脱落.MRI增强扫描显示: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可见一2.8 cm×2.4 cm×5.2 cm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且不均匀强化,肿瘤向上突入鞍上池,双侧视交叉受压上抬,双侧颈内动脉被包绕,垂体柄显示不清.

  • 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对经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的作用

    作者:郭正义;朱宁喜

    目的:研究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对经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的作用。方法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期间53例垂体肿瘤手术患者,对比研究通过术前鼻蝶入路CT多平面重建技术了解入路解剖变异对垂体肿瘤手术的影响。结果术前手术入路CT多平面重建患者,手术时间缩短(P=0.000),术中出血量减少(P=0.000),术后并发症少(P=0.011),住院时间短( P=0.025)。结论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准确显示手术入路及肿瘤周围结构关系,提高经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手术安全与质量。

  •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梅英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生长缓慢的颅内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10万人,占颅内肿瘤的7%~10%.随着现代颅底解剖知识的普及和显微外科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被认为既能切除肿瘤又能完好保存垂体功能,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能够避免开颅手术时对额叶、嗅神经、视神经的损伤.所以,经鼻蝶入路成为目前垂体瘤切除术的首选,也得到越来越多病人的青睐.因此,如何做好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促进患者良好恢复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如下:

  •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护理分析

    作者:侯翠翠;李学敏

    目的:分析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98例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9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作者:郭振峰;任红岗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 方法 2004年10月~ 2011年2月,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手术治疗36例垂体腺瘤,直径0.5 ~4.0 cm,平均2.2 cm,其中5例>3.0 cm. 结果 肿瘤全切30例,大部切除6例(切除>80%).死亡1例(下丘脑损伤,水电解质紊乱).随访30例,随访6个月~7年,平均22个月.16例视力、视野障碍者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视力平均提高0.4(0.2 ~0.6),13例闭经者中月经恢复11例,妊娠1例. 结论 此术式手术路径短,麻醉及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 经蝶切除垂体瘤同种异体骨修补鞍底

    作者:曹一波;王松山;刘海东;闫洪生

    我科1989年6月~2000年3月行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共118例,其中43例应用同种异体骨修补鞍底. 一般资料:43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16~65岁.包括GH、PRL、ACTH、TSH垂体腺瘤.

  • 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基础与改良

    作者:雷霆;徐钰;陈娟;淦超;李朝曦;张华楸;舒凯;李龄

    自从Schloffer于1907年首先采用经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以后[1],该手术入路不断改良发展,尤其近十余年以来随着显微器械的改进以及高清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的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逐步被"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所取代.同时随着显微技术的进步,经鼻蝶入路在鞍区病变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疗效满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间短、手术死亡率极低、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2],"经鼻蝶显微手术为功能保护性手术"已成为广大神经外科医师的共识.

  • 假包膜外分离技术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腾飞;谢涛;张晓彪;胡凡;余勇;顾晔;孙崇璟;丁海林

    目的 探讨假包膜外分离技术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共纳入287例,将其分为假包膜外分离组(157例)和包膜内切除组(1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包膜内切除组比较,假包膜外分离组的全切除率增高[分别为89.8%(141/157)、81.5%(106/130),P=0.044];术后复发率降低[分别为1.9%(3/157)、6.9% (9/130),P=0.035];功能性腺瘤术后生化缓解率增高[分别为86.2%(50/58)、56.5% (26/46),P=0.001].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垂体功能低下及术后多尿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联合术中假包膜外分离技术可以提高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率和功能性腺瘤的术后生化缓解率,降低术后复发率;不增加术后垂体功能低下、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和多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

    作者:张亚卓;王忠诚;赵德安;周益民;张世渊;宗绪毅;宋明;裴傲;赵澎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技术、方法和手术指征.方法 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30例.29例应用30°,70°硬性神经内镜,经鼻中隔和中鼻甲间入路,用高速磨钻磨除相应的骨性结构,显露肿瘤并分块切除.1例在显微外科下开颅切除颅内部分肿瘤,然后在神经内镜引导下,经鼻蝶切除斜坡、鞍区蝶筛窦、上颌窦、颞下窝的肿瘤.18例在术后6-12个月获得随访. 结果 肿瘤近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6例,部分切除7例.24例术后获得一定程度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6例无变化.所有病人在术后7-10d可恢复日常生活.1例在出院后20d因脑脊液漏再次入院做修补手术.随访的18例中,有4例在术后10-18个月复发,这4例均为广泛性生长的病例. 结论 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有明显的优势.其操作简便安全;术中视野清楚,有利于显露;术后严重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206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