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争鸣杂志

医学争鸣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3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8913
  • 国内刊号: 61-148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争鸣》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樊代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HPV疫苗的局限性及不良反应

    作者:肖剑龙;黄阎妹;赵海潞

    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合理使用HPV疫苗可能对某些宫颈癌起预防作用,但现阶段的HPV疫苗作用仍十分有限,并且在接种后会诱发诸多不良反应.为此,本文通过报道HPV病毒、宫颈癌、HPV疫苗三者间的联系,归纳HPV疫苗诱发不良反应种类,探讨如何规避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风险.

  • 边海防部队官兵膝关节疼痛易被误诊漏诊的病因分析

    作者:张国涛;寇珍珍

    边海防部队的驻地包括高原寒区、热带丛林、沙漠戈壁和海岛岛礁等,其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对长期驻守一线的基层官兵的身体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膝关节疼痛为基层部队官兵常见的训练伤表现之一,相较于内陆部队而言,其患病诱因可能具有地域性和特殊性.所以,边海防军医作为基层部队的全科医生在膝关节疼痛的诊断和治疗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误诊和漏诊.

  • 针刺治疗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机制探讨

    作者:张晨辰;朱天民;张凌瑞;代宇;朱鑫;文超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电脑、手机的普及,更多的人沉迷于网络之中,而长时间无节制地使用网络会导致心理、生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目前,对网络成瘾的治疗方法仍存在许多不足,笔者分析后认为,针刺可以作为一种疗效好且安全性高的治疗该病的新手段.同时,还从脏腑功能、神经递质与基因表达等方面来探讨针刺治疗的作用原理和机制.

  • 仲景医嘱对缓和当今医患矛盾的意义

    作者:陈梦云;赵鸣芳;凌云;赵安然

    当今医疗注重检查治疗而忽略医嘱的临床意义,导致医嘱太过简化且统一化,尤其在中药煎服法、宜忌情况及知情权三方面和仲景医嘱存在较大差异,而其背后所代表的疗效、关怀与信任的不足却是当代医患矛盾产生的主要医源性原因.现代研究《伤寒杂病论》多着眼于对方药的运用,而忽略了医嘱的临床意义.故本文以提高疗效、表达关怀、加强信任为立足点,探讨仲景医嘱对缓和医患矛盾的意义.

  • 森田心理疗法如何更好地服务国人?

    作者:李逢战;路惠捷;施旺红

    森田心理疗法诞生已近百年,对诸多的来访者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考虑到国人的特征和需求,需要对一些环节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服务国人.首先,治疗师不可“不问症状”,而是要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来访者;其次,遵循“整合医学”模式,综合各种心理疗法的理论优势;再次,适当突破“助人自助”,与来访者协商问题解决方案,提高效率;后,让来访者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作为一种生活态度,长期努力.

  • 基于古代方剂数据挖掘分析枸杞子的潜在功能

    作者:陈若冰;张丽艳;梁茂新

    通过对历代本草、《普济方》数据库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枸杞子功能的比较,确认枸杞子的基本功能已被收录,但是含枸杞子古方治疗中风、惊悸、目赤肿痛、牙痛、痹痛、出血、痈疽的功能还未被确认.结合现代药效学研究,证明枸杞子具有平肝息风、疏风清热、止痛、止血、养心安神、解毒消痈的功能.

  • 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中医药知识范式生成与进化分析

    作者:汪鑫;周晨婷;申俊龙;魏鲁霞

    中医药知识的生成和发展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影响下建构起来的.依据索绪尔的语言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传统文化是语言系统,中医药知识是话语,运用语言结构主义分析农耕文明下形成的中医药话语体系,发现中医药知识共时性结构特征与历时性结构特征都与西方科学知识有很大差异.因此,深入分析传统中医药知识范式对探讨中医药知识在当代社会情境下创新式传承与传承式创新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 中医思维模式下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张治军;袁波;张弢;滕磊;施陈燕;张金铭

    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存在本虚与标实的病理本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有利于去其标实,但本虚仍在.FESS围手术期要注意共性与个性、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权衡利弊,合理取舍.中医调理有助于纠正患者本虚,促进疾病恢复.

  • 中药的误区:中西医结合中的迷雾

    作者:唐旭;刘青;苟兴春

    当前,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有关中药的争论、呼吁和担忧,影响了现代医学的健康发展.从中药的产生和历史以及中药与西药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会发现这些现象都是由于中药的发展脱离了中医学的完整体系而进入了西药化的误区.走出这一误区对于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和中西医学的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药注射剂大分子物质是活性成分还是杂质?

    作者:殷华;柯瑾;段为钢

    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但安全性依然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受到业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提高内在质量是目前紧迫的产业问题.根据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现有质量标准和生产流程,本文从技术层面分析得出,大分子物质是导致安全性问题的主要物质基础.随后对大分子杂质的种类、危害、来源进行分析,并较系统地提出去除大分子物质的策略,希望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提供较系统的参考思路.

  • 血液真的循环吗?——整合医学与血液循环概念的更新

    作者:蒋术一;李琦;蒋宏岩

    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早已成为西医的经典科学理论,390多年来,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质疑.在整合医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心心说”这一理论提出质疑,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试图以“肺心说”代替“心心说”这一理论.

  • 对大黄后下煎煮方法之疑义

    作者:赖潇潇;毛敏;张勤帅;罗懿妮;林华

    普遍认为在现代煎煮方法中大黄起泻下作用时应后下,即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 min.笔者通过重新考证张仲景《伤寒论》原著中含大黄方剂的煎煮方法及现代的化学药理研究,认为大黄后下煎煮5~10 min的方法并非张仲景原意,大承气汤中“先煎枳、朴,后下大黄,纳芒硝,溶化服”的科学涵义可能是为避免枳实、厚朴与大黄长时间共同煎煮而削弱其泻下作用.

  • 发展“互联网+"医疗的思考

    作者:任俊方;江杨岗

    率先接到“互联网+”橄榄枝的医疗行业,在庆幸其发展缓解群众就医困难、给群众带来便捷之余,对其存在的问题也倍感压力重重.本文针对“互联网+”医疗存在的现实困境:数据是否真实可靠、隐私泄露时有发生、监管空缺这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从建立行业标准、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对“互联网+”医疗进行规范,引导其有序发展.

  • 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作者:叶紫;张宁霞;刘婵娟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亟需通过“课程思政”改革,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专业课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培养复合型全能人才.生命教育倡导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其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合之处,本质上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身份认同,又与医学专业密切相关,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与医学专业课结合的缺陷.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将医学生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紧密联系起来,探索用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升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策略.

  • 医学心理学还适合作为医学教育中的课程吗?——浅谈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作者:郑亚楠;龚茜;刘民

    探讨医学心理学因自身课程特点是否适宜在现阶段继续作为一门医学教育中的课程.根据其存在的课时数少使教学内容难以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多门课程交叉重复、因课程性质对师资要求较高等问题,继而认为现阶段医学心理学教学内容已不适合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取消医学心理学,增设心理学导论、心身医学等课程,将部分教学内容与精神病学、医患沟通等课程合并,并整合校内心理学资源,共同完成“大心理学”教学.

  • 论临终关怀的伦理风险及其防范

    作者:张鹏

    为了应对社会老龄化压力、工业化进程导致的癌症病患者增多趋势,我国社会对临终关怀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认为临终关怀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群众利益的,是一种“好的”“善的”事物.然而,临终关怀在我国遭遇了很多限制,带来了诸多伦理风险,如不道德的个体、“伦”的风险、家庭伦理弱化、社会伦理超载等.解决临终关怀的伦理风险的有效防范路径表现为:个体至善、道德合作、安伦尽份以及伦理安全建构.

  • “换头术”面临的技术与伦理问题

    作者:孙英梅;刘冬梅

    近年来,一些医生提出,不久的将来就可以为有需要的患者实施“换头术”,一旦手术成功,将为那些有躯体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那么,什么是“换头术”,这种手术可行否?本文从“换头术”的缘起、医生的设想、医疗技术、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给艾滋病患者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思考

    作者:万瑞雪;李蔚源;李僖;孟昱时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为不孕不育患者解决疾患的同时,也面对着很多伦理方面的挑战,一些伦理案例给生殖领域及社会带来诸多纷争,艾滋病(HIV)感染者则为其中之一.目前为HIV感染者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还有待探讨.本文通过对一位HIV感染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案例进行伦理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探讨ART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 幽门螺杆菌经呼吸道传播的设想

    作者:司小北;蓝宇;高岩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类广泛定植于胃黏膜的微需氧革兰阳性杆菌.目前,关于Hpylori传播的机制尚不甚清楚.人对人途径和经水源途径是两种可能的传播途径.除此之外,H.pylori还有可能经呼吸道传播.推测经呼吸道传播H.pylori可能包含以下过程:第一步,胃食管反流液将H.pylori从胃黏膜带入食管;第二步,H.pylori经过微误吸的方式被带入呼吸道并定植于其表面;第三步,定植于呼吸道的H.pylori以飞沫携带的方式呼出感染者体外;第四步,携带H.pylori的飞沫被健康人群吸入并定植于其呼吸道;第五步,胃食管反流液将定植于呼吸道的H.pylori入消化道.

  • 统计显著、临床显著和药政批准上市的基础概念——复方丹参滴丸国际化研发解读

    作者:钟耀兴

    临床试验是一个用随机取样的小样本试验替代大样本临床的过程,统计学P值在某一观察点是否小于设定值取决于本次试验的实际可纳入统计分析的样本量、组间差异大小和组内变异量的大小.临床显著是评价一个药物实际临床意义的重要指标,两者综合评价并确认可重现是药政批准上市的基本要求.复方丹参滴丸的美国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临床使用安全、疗效显著,各类有效性证据成链,互相佐证;拆方研究证明其药物配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不同生产批次的药品质量具有一致性与可控性.

  • 应进一步加强复方丹参滴丸临床实验研究

    作者:李连达

    根据《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新药申报可行性会议情况的公告》,我们对复方丹参滴丸临床试验未能通过美国FDA审评,新药注册受阻,Ⅱ、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不同,药厂公告真实性,申报剂型及制剂不同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医学争鸣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