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鲁木齐社区居民高PTH血症的调查

    作者:王新玲;张凯迪;郭艳英;张洁;罗蕴之;陈园;赵红丽;努荣古丽·买买提;袁欣

    目的 初步了解乌鲁木齐社区居民高甲状旁腺素(PTH)血症检出情况,并分析与钙磷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5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1473名常住居民,其中汉族844例,维吾尔族629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TH、25-羟维生素D[25(OH)D],检测血钙、磷、镁、白蛋白、肌酐水平,按照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0 ng/ml)、不足组(≥20~30 ng/ml)和充足组(≥30 ng/ml);根据PTH水平分为<65 pg/ml组和≥65 pg/ml组,并进行民族间钙磷等代谢指标的比较.结果 该人群高 PTH 血症检出率为12.22%,女性高于男性(13.82%对8.45%, P=0.004),维吾尔族高于汉族(19.87%对6.52%,P<0.01).维吾尔族维生素 D 充足、不足、缺乏分别为3.34%、9.06%、87.60%,汉族分别为10.43%、29.98%、59.60%,维吾尔族25(OH)D缺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P<0.01),在维吾尔族女性中更高(91.43%).在维生素D缺乏组,高PTH血症检出率明显升高,且维吾尔族高于汉族(22.14%对6.56%,P<0.01).血清PTH与25(OH)D呈负相关(r=-0.251,P<0.01).结论 乌鲁木齐社区人群25(OH)D缺乏情况较为普遍,社区人群血清PTH水平及高PTH血症检出率存在民族差异,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 华东地区自然人群血清维生素D水平调查

    作者:仓桢;王宁荐;李琴;夏芳珍;翟华玲;姜博仁;陈奕;孙洪林;陆颖理

    目的 了解中国华东地区自然人群的维生素D水平,为该地区人群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其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4年中国华东地区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数据库,年龄≥18岁目前居住于此区域或居住时间≥6个月的成年人12662名纳入此项研究.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50 nmol/L定义为维生素D缺乏,评估中国华东地区自然人群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偏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结果 中国华东地区自然人群的血清25-OHD水平为(40.5±12.5)nmol/L,维生素D缺乏率为80.3%;女性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各年龄段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30岁组37.81(31.98~43.52)nmol/L、30~39岁组39.46(33.87~45.72)nmol/L、40~49岁组41.17(34.10~48.65)nmol/L、50~59岁组40.67(34.20~49.02)nmol/L、60~69岁组44.00(35.67~53.93)nmol/L、≥70岁组44.14(34.61~55.85)nmol/L,女性各年龄段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30岁组36.86(30.52~43.75)nmol/L、30~39岁组37.11(31.68~43.23)nmol/L、40~49岁组36.94(30.72~43.71)nmol/L、50~59岁组38.42(32.08~46.41)nmol/L、60~69岁组38.58(31.04~46.21)nmol/L、≥70岁组37.31(29.34~47.17)nmol/L.结论 中国华东地区自然人群的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女性维生素D水平低于男性,然而维生素D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 妊娠妇女血清25-羟维生素D与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欧亚萍;向菲;梁英梅;龙丽;陈琳;张杨

    测定215名妊娠中期妇女血清25-羟维生素D 浓度,维生素D 正常者38名(17.7%),不足者70例(32.5%),缺乏者107例(49.8%)。与维生素D 正常组相比,缺乏组甲状旁腺素显著升高,骨钙素显著降低。提示维生素D 缺乏在妊娠妇女中普遍存在,且伴有骨转换异常。

  • 1403名社区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对血压的影响

    作者:王睿;张巧;时立新;彭年春;徐淑静;张淼;张松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血糖、血脂、尿酸、肥胖、胰岛素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9年贵阳市居民健康横断面调查,纳入20~79岁调查对象1 403名(男性582名,女性821名)社区居民,平均(45.3±14.4)岁.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血磷、血肌酐及血尿酸,用化学发光法测血清胰岛素,用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25OHD及PTH浓度.结果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收缩压的因素按效应大小依次为年龄、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性别、25OHD、PTH、2hPG、TG,其总通径系数分别为0.453、0.294、0.120、-0.106、-0.049、0.047、0.030、0.030.影响舒张压的因素按效应依次为BMI、年龄、性别、胰岛素、2hPG、TG,其通径系数依次为0.348、0.217、-0.146、0.143、0.035、0.035.胰岛素、TG、2hPG经BMI间接作用于收缩压和舒张压,BMI、PTH、25OHD直接作用于血压;年龄、性别直接和经BMI间接影响血压.结论 影响成年人血压的因素以年龄和代谢紊乱指标(血清胰岛素、TG、2hPG等)为重要,25OHD和PTH可能与收缩压相关.

  • 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缺乏伴不同PTH水平对骨转换和骨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杜艳萍;朱汉民;李慧林;朱晓颖;洪维;张雪梅;薛思红;程群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骨转换和骨量的影响,比较维生素D缺乏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其骨代谢与骨量的差异.方法 542名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64.0±10.8)岁]纳入研究,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以及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结果 (1)研究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为24%,血清25-OHD水平随季节不同存在明显差异(P=0.023),秋季来访的研究对象高于春季和冬季(P=0.012和P=0.039).(2)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组1:25-OHD< 10 ng/ml及PTH≥65 pg/ml(7.0%);组2:25-OHD< 10 ng/ml及PTH<65 pg/ml(17.0%);组3:25-OHD≥10 ng/ml及PTH<65 pg/ml(73.6%);组4∶25-OHD≥10 ng/ml及PTH≥65 pg/ml(2.4%).与组1相比,组2血钙水平低,骨转换低,骨密度高.(3)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腰椎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体重指数(r2=0.370,P<0.01),年龄(r2=-0.158,P<0.01),PTH(r2=-0.121,P<0.05),以及CTX(r2=-0.118,P<0.05);股骨颈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绝经年限(r2=-0.201,P<0.01)和体重指数(r2=0.139,P<0.05);髋部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年龄(r2 =-0.239,P<0.01)和体重指数(r2=0.239,P<0.01).而血清25-OHD与腰椎、股骨颈、髋部骨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缺乏的发病率高,在维生素D缺乏伴甲状旁腺反应降低的人群中钙平衡受损,但PTH升高介导的骨丢失减轻.与髋部相比,腰椎对血PTH升高和骨转换加速引起的骨丢失更为敏感.

  • 老年住院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及相关研究

    作者:卢冬喜;尹福在;张建东;岳媛媛;于常英;朱海英;姜源;刘永升

    分析住院老年人群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以及缺乏原因.老年住院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平均浓度为(34.6±16.2) nmol/L,其中重度缺乏者占17.5%,轻度缺乏者占73.0%,不足者占7.5%,充足者仅占2.0%.老年住院患者维生素D普遍缺乏且较严重,可能与高龄、卧床、住院时间长等有关.

  • 加强对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刘建民

    维生素D (Vit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是调节钙磷代谢的经典激素,参与骨骼和肌肉的各项生理功能以及多种代谢性骨病的发生发展.现代内分泌学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人们对VitD/PTH的认识,发现了VitD/PTH广泛的骨外作用,在甲状旁腺发生学和某些甲状旁腺相关疾病的致病基因和疾病谱方面都取得比较大的进展.

  • 维生素D缺乏与危重症

    作者:胡杰妤;罗佐杰

    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是调节钙磷代谢、保持骨骼健康的关键因子,还具有免疫调节、抗增殖、诱导分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危重患者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维生素D缺乏与疾病严重程度和不良后果相关.维生素D的生物多效性决定了其在遏制危重病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望成为危重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 中老年人群25-羟维生素D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作者:林寰东;高键;马慧;李小明;宋斌斌;潘柏申;盛建华;陈旭昇;高鑫

    目的 探讨维生素D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36名45岁以上来自上海长风社区人群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形体测量,检测血脂、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h血糖,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矿含量.代谢综合征诊断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结果 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35.6%.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的25(OH)D水平降低[(42.53±13.58对46.72±16.83)nmol/L,P=0.004],PTH水平升高[(41.61±14.06对39.25±12.93)mmol/L,P=0.050].按25(OH)D水平由高到低三分位分组后,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逐步增高(分别为29.1%,38.9%和40.0%,趋势P=0.035).与高组(≥49.75 nmol/L)相比,中间组(37.38 ~49.75 nmol/L)和低组(≤37.38 nmol/L)发生代谢综合征的比值比(OR)分别为1.049(95% CI0.683~1.610)和1.621(95% CI1.040~2.532).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校正代谢综合征组分、PTH和骨矿含量后显示25(OH)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呈负相关(OR=0.975,95% CI0.957 ~0.994).结论 25(OH)D水平降低是除腰围、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等传统因素以及PTH和骨矿含量以外,可能为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危重患者维生素D缺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胡杰妤;陈朝彦;覃桦;锁颖君;罗佐杰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不同水平的25-羟维生素D[25(OH)D]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216例入住内科ICU危重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25(OH)D充足组、25(OH)D不足组、25 (OH)D缺乏组组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ICU留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主要生化指标和住院病死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70.8%的ICU患者出现血清25(OH)D水平下降,其中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分别占44.0%、26.8%、29.2%.维生素D缺乏组APACHEⅡ评分较高[缺乏组25 (20,28)分,不足组22(17,26)分,充足组19(18,20)分,P<0.01],血培养阳性率高(缺乏组18.9%,不足组13.8%,充足组3.2%,P=0.0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高(缺乏组48.4%,不足组43.1%,充足组25.4%,P=0.025),住院病死率高(缺乏组40%,不足组24.1%,充足组15.9%,P=0.003).血清25(OH)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住院病死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325,P<0.01;r=-0.276,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OR=3.005,95% CI 1.321~6.875,P=0.008)是影响危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高;维生素D缺乏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影响疾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维生素D结合蛋白基因rs2282679 A/C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的关系

    作者:张雷;李利华;潘绍义;尹雪艳

    本研究在1216名受检者中探讨维生素D结合蛋白基因rs2282679A/C多态性与维生素D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之间的关系.运用标准化问卷收集饮酒、吸烟、药物服用史等,并使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 D].抽提DNA,以SNaPshot方法检测维生素D结合蛋白基因型.1216名受检者包括457名女性(37.6%),478名受检者(39.3%)为维生素D缺乏[25 (OH) D<50nmol/L],386名受检者(31.7%)为超重/肥胖.维生素D结合蛋白CC、AC、AA三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7%、41.0%和50.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维生素D正常者及维生素D缺乏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调整协变量前后,CC、AC、AA三个基因型之间25 (OH)D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整个研究人群相比,AA型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风险低22%(OR=0.78,95%CI0.65~0.93,P=0.006).和CC型相比,AA型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风险低36%(OR=0.64,95% CI0.42 ~ 0.98,P=0.006);AC型和CC型相比,维生素D缺乏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95%CI0.57 ~1.34,P=0.53).总之,维生素D结合蛋白rs2282679A/C多态性与血清25 (OH)D水平和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 血清25-羟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郁静嘉;赵点点;王筱婧;焦培林;孙立昊;陶蓓;宣言;刘建民;王卫庆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 050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检测腰椎2~4、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同时测定血清PTH、25(OH)D以及血清钙、磷水平.结果 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PTH与腰椎(r=-0.072,P=0.034)、股骨颈(r=-0.112,P=0.001)和全髋(r=-0.115,P=0.001)骨密度均呈明显负相关,且在校正年龄和体重指数后这种关系仍然存在.25(OH)D在校正了年龄和体重指数后,与股骨颈(r=0.099,P=0.007)和全髋(r=0.044,P=0.028)骨密度出现了显著的正相关.血清钙与磷水平与各部位骨密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根据25(OH)D水平差异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维生素D缺乏者773例(73.5%)、不足者194例(18.5%)、充足者仅83例(8.0%),维生素D缺乏组的PTH水平显著高于充足组(P<0.05),且维生素D缺乏组各部位骨密度均显著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体重指数和PTH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异的主要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状况,同时存在继发性PTH的升高,而伴有PTH水平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密度的降低,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甚至是脆性骨折的发病风险.

  • 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与肺部疾病的关系

    作者:周勤;姜善雨;邱婷;王瑶;余仁强

    目的 分析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肺部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NICU的早产儿,收集其临床资料及血清25(OH)D检测结果;并根据平均血清25(OH)D水平将早产儿分为低维生素D组和高维生素D组,分析比较两组肺部疾病发生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早产儿115例,平均胎龄为(29.9 ± 1.9)周,平均血清25(OH)D水平为(37.1 ± 16.6)nmol/L.维生素D缺乏[25(OH)D<50 nmol/L]、不足[25(OH) D在50~74.9 nmol/L]和正常[25(OH)D≥75 nmol/L]的比率分别为71.3 %、17.4 %和11.3 %.低维生素D组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氧疗时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高维生素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产儿低维生素D水平可能增加RDS、BPD的发生率,并延长住院时间.

  • 25-羟维生素D与儿童1型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焰;周静;叶洪舟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儿童1型糖尿病(T1DM)及酮症酸中毒(DK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1 月-2009年12月期间152例住院患儿,其中52例为首次发病的T1DM患儿,包括酮症酸中毒(DKA组)21例,以及非酮症酸中毒(非DKA组)31例,其余100例为非T1DM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儿童T1DM及DKA的相关性.结果 DKA组患儿的血清25-(OH)D平均为(53.6±27.8)nmol/L,显著低于非DKA组的(69.7±27.9)nmol/L和非T1DM组的(81.8±28.3)nmol/L(P<0.05);非DKA组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T1DM 组(P<0.05).结论 T1DM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低,尤以DKA患儿为明显,维生素D在儿童T1DM发病中的潜在保护效应值得关注.

  • 石家庄市夏季汉族4月龄至14岁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素的关系

    作者:韩笑;阎雪;张亚男;徐佳琛;皮亚雷;张会丰

    目的 探讨汉族儿童青少年夏季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关系,以及儿童青少年是否存在PTH进入平台期的血清25OHD拐点值.方法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于2011年6~8月及2012年6~8月向社会招募4月龄至14岁健康儿童青少年.分为<1岁、~3岁、~6岁、~10岁和~14岁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OHD和全段PTH水平.对血清25OHD与PTH水平的关系分别行直线、二次多项式、指数和对数拟合等,计算血清PTH水平进入平台期的血清25OHD阈值.结果 共招募632名健康儿童青少年,男童372名,女童260名.①血清25OHD和PTH水平的中位数(P25,P75)分别为56.7(42.2,76.4)nmol·L-1和2.5(2.0,3.3)pmol·L-1.②血清25OHD与PTH在除~10岁组外的其余年龄组中均呈负相关.③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能较好反映血清25OHD和PTH之间的曲线关系.回归方程为PTH(pmol·L-1)=4.2698-0.0352·25OHD+0.0002·25OHD2,R2=0.0684.PTH进入平台期时血清25OHD的拐点值为88 nmol.L-1,对应的PTH值为2.72 pmol·L-1.结论 4月龄至14岁汉族儿童青少年的血清25OHD和PTH水平呈负相关,且理想的血清25OHD水平可能为88 nmol·L-1.

  • 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血清细胞因子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

    作者:黄伟;苏颖;邵建英;孙利;夏明月;李明丽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肠炎( RVE)婴幼儿血清细胞因子与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轮状病毒肠炎68例婴幼儿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56名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分别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VE患儿血清IL-2、IL-6、TNF-α水平升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具有相关性。

  • 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肿瘤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帅群;张永镇;王华;于恩达;李桂香;李兆申;蔡全才

    目的 探讨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腺瘤和增生性息肉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比较,并将结直肠癌患者按照病变部位(近端结肠、远端结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将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13.39、13.39~18.23和≥18.23 ng/mL 3个等级,结直肠癌(P<0.001)、进展期腺瘤(P<0.001)、腺瘤(Ptrend<0.001)和增生性息肉(Ptred=0.013)患者血浆25-羟维生素D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其维生素D高值与低值比较OR(95%CI)依次为0.33(0.21,0.53)、0.18(0.09,0.38)、0.09(0.01,0.41)、0.25(0.08,0.77).按发病部位进行分层后,近端结直肠癌(Ptrend=0.001)和远端结直肠癌(P<0.001)患者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其维生素D高值与低值比较OR(95%CI)依次为0.26(0.12,0.56)和0.33(0.20,0.56).结论 血浆25-羟维生素D可降低结直肠肿瘤发病风险,且与病变部位无关.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存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下降

    作者:陈伟;方洁;舒良;吴菁;潘辉;孙旭红;董幼镕;刘建仁

    目的 初步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发生、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部分BPPV患者,根据1年随访结果,分为BPPV未复发组(n=207)及复发组(n=42),并将同期收治的其他眩晕病患者作为对照(n=43),比较3组患者血清25 (OH)D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所有受试者血清25 (OH)D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与眩晕对照组相比,BPPV未复发组、复发组血清25(OH)D水平均下降(P均<0.01),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PV复发组女性比例较其余两组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所有入组患者中女性血清25(OH)D水平低于男性[(18.7±7.5)ng/mL vs (21.7±8.3)ng/mL,P=0.002].多因素逐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β=-2.6,P=0.005)、BPPV(β=-5.5,P<0.001)是患者血清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人血清25(OH)D水平存在性别差异,BPPV患者25(OH)D水平下降.

  • 上海地区中期妊娠孕妇25-羟维生素D正常参考区间调查

    作者:李东平;李则挚;肖世金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中期妊娠孕妇25-羟维生素D正常参考区间.方法·将4969例中期妊娠孕妇分为高龄孕妇组(年龄≥35岁,554例)和非高龄孕妇组(年龄<35岁,4415例);另设立正常非妊娠期、生育期女性组,共1048例.所有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均无佝偻病等维生素D缺乏并发症.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入组女性外周血标本25-羟维生素D水平.25-羟维生素D医学参考区间按P2.5~P97.5计算.结果·中期妊娠孕妇外周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呈正偏态分布,其中位数为36.8 nmol/L,大值为108.6 nmol/L,小值为11.8 nmol/L,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15.9~70.3 nmol/L.非高龄组孕妇25-羟维生素D中位数为36.6 nmol/L,高龄组孕妇25-羟维生素D中位数为35.5 nmol/L,2组具有显著差异(Z=-2.75,P<0.05).非妊娠期妇女25-羟维生素D中位数为38.5 nmol/L,大值为110.5 nmol/L,小值为12.1 nmol/L;妊娠组25-羟维生素D检测结果显著低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上海地区中期妊娠孕妇虽然均补充复合维生素,但仍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情况,以高龄孕妇的维生素D缺乏更为明显,但新生儿未存在佝偻病等维生素D缺乏并发症.确定上海地区妊娠期维生素D参考区间对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对预防高龄孕妇维生素D缺乏带来的母婴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与血黏度的关系

    作者:李勤;仰礼真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itD]浓度同血黏度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13例T2DM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血清25(OH)VitD浓度,用血液流变仪测定不同切变率(1/s、5/s、30/s、200/s)下全血黏度水平,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根据血清25(OH) VitD浓度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组(53例)、Q2组(54例)、Q3组(53例)、Q4组(53例),分析血清25(OH) VitD浓度与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的相关性.此外进行性别分层统计分析.继果 在T2DM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中,Q4组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 VitD浓度与各全血黏度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患者血清25(OH)VitD与不同切变率下(1/s、5/s、30/s)全血黏度水平均具有独立相关性(均P<0.05).结论 T2DM患者中,尤其对于女性患者,血清25(OH) VitD浓度与血黏度具有正相关性;在糖尿病诊治过程中,需综合评价血黏度、25(OH)VitD等临床指标.

317 条记录 7/16 页 « 12...45678910...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