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fractalkine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和颅内血肿液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关宏;张丽娜;佟建州;尹翔宇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静脉血和颅内血肿液中游离型Fkn(sFkn)的含量变化及其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关系.方法 根据Glasgow-pittsberg昏迷量表评分标准,将遵循纳入标准的31例患者为轻中度(21~35分)11例,重度(14~20分)20例2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第1、3、7天颅内血肿液和静脉血sFkn的含量.结果 各检测时点,脑出血患者血肿液中sFkn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血清(P<0.01).脑出血患者第1、3、7天血清中sFkn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脑出血重度组各检测时点血肿液中sFkn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结论 sFkn参与了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与疾病严重程度、患者预后相关;sFkn可以作为脑出血急性期炎症的标志物,早期抑制或对抗sFkn可能减轻脑出血引起的并发症,保护脑组织.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作者:杨杰

    目的 以溶液剂为参比,考察家兔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的药动学变化,为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的长效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以逆向蒸发法制备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以家兔为模型动物,分别单剂量一次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和参比溶液剂,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分离血浆,经处理后,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家兔分别肌肉注射同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及溶液剂,与溶液剂相比,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延缓了药物的吸收,达峰时间延长,体内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4.86h和6.00h,脂质体组体内滞留时间较溶液剂组延长,脂质组AUC为溶液剂组的1.4倍,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结论 脂质体作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载体,能够显著延长重组人干扰素α-2b家兔体内平均滞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具有潜在应用的价值.

  • 重组人干扰素α-2b纳米粒小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

    作者:杨丽;刘茜;王东凯;曾群;毕殿洲

    目的 考察小鼠静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纳米粒后的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方法 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血液、肝、肺和肾样品,经处理后,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血浆及组织中浓度.结果 重组人干扰素α-2b纳米粒及溶液注射给药,血浆药时数据经3p97药动学程序拟合,均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双隔室模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纳米粒小鼠体内消除半衰期(t1/2β=2.786 h)是溶液剂消除半衰期的(t1/2β=0.599 h)的4.7倍;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纳米粒组是溶液剂组的3.95倍,肝组织中药时曲线下面积纳米粒制剂是溶液剂组的3.8倍.与溶液剂组相比,纳米粒组在肺、肾中的药物分布也显著增加(P<0.001).结论 纳米粒作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载体,能够显著延长重组人干扰素α-2b小鼠体内消除半衰期,增加其在肝、肺、肾组织中的分布.

  • 银屑病患者粒-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的研究

    作者:谢欣;柴立;周毅成;安娜;田静

    目的 探讨脓疱性银屑病和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及外周血粒-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变化.方法 免疫组化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脓疱性银屑病和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外周血中GM-CSF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脓疱性银屑病组和寻常性银屑病组皮损组织中GM-CSF表达均增高(P< 0.01),且脓疱性银屑病组皮损组织中GM-CSF表达高于寻常性银屑病组(P<0.01).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脓疱性银屑病组和寻常性银屑病组外周血中GM-CSF含量均升高(P<0.01),且脓疱性银屑病组外周血中GM-CSF水平高于寻常性银屑病组(P<0.01).结论 GM-CSF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 老年期痴呆患者脑脊液tau蛋白的检测及临床研究

    作者:丁新生;王琨;程虹;沈霞;姚娟;邓晓萱;宋正权;侯熙德

    目的探讨脑脊液tau蛋白浓度对老年期痴呆(SD),主要包括Alzheimer's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D 14例、VD 12例和年龄匹配的对照组(NC)30例脑脊液tau蛋白浓度;用简易痴呆量表(MMSE)、Hachiski缺血指数量表(HIS)、日常生活能力表(ADL)、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Glasgow昏迷量表(GCS)检查判断患者或对照者的智能状态并分组.结果各组tau蛋白浓度分别为:SD(AD+VD)473±379pg/ml、AD 484±386pg/ml、VD 461±388pg/ml、NC 151±61pg/ml,AD、VD、SD与NC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AD与V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D组tau蛋白浓度与患者智能损害(MMSE、ADL和CT)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VD或SD无此相关性.结论作为一项生物学指标,测定SD病人脑脊液tau蛋白的浓度有助于早期诊断AD和VD.

  • 吸人激素对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介素-17、白介素-8变化的影响

    作者:孙秀兰;黄树红;王桂英;乔秀荣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其受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36例哮喘患者按病情分为轻中度21例,规范吸入布地奈德治疗4周,行诱导痰,取其上清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痰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与15例健康对照者比较.同时测定肺通气功能ls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结果 重度哮喘患者IL-17、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轻中度组;轻中度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吸入激素治疗后哮喘组IL-17、IL-8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EV1显著增加(P<0.01).相关分析表明:哮喘患者IL-17、IL-8与FEV1均呈负相关.结论 IL-17、IL-8均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吸入皮质激素可以下调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17、IL-8水平,改善肺功能.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胡艳;欧阳少霞;万洁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IL-12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血清IL-12水平.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与临床病型关系密切,在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及重型肝炎依次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IL-12水平迅速复常(P>0.05);血清IL-12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结论:IL-12参与了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病理过程.早期检测血清IL-12水平,可判断病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及治疗.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L-17和VEGF含量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韶璋;莫娟梅;曾爱屏;于起涛;宋向群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52例NSCLC患者术前血清和2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17和VEGF的水平,比较两组血清中IL-17和VEGF含量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2例NSCLC血清中IL-17和VE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26名健康志愿者(P=0.000)。NSCLC患者血清中IL-17和VEGF的含量呈负相关(r=-0.88,P=0.000)。NSCLC患者血清中IL-17的水平与吸烟状态、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相关,其中吸烟人群高于非吸烟人群(P=0.048),鳞癌高于腺癌(P=0.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IL-17的水平逐渐降低。NSCLC患者血清中VEGF的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相关,其中低分化患者高于中高分化者(P=0.000),且VEGF的水平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NSCLC患者血清中IL-17和VEGF的水平均升高,两者均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检测血清中IL-17和VEGF的水平对判断NSCLC患者的疾病状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含量变化的研究

    作者:梁东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急性心肌梗塞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CA.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ACA的阳性率(38.8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12.96,P<0.001).结论 ACA检测对急性心肌梗塞有一定的预报价值.

  •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肖化斌;梁增伟;袁晓东;唐柳燕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为阿德福韦酯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疗效预测指标.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的CHB患者血清中,Th1/Th2类细胞因子IFN-γ及IL-4的含量变化,并与反应阿德福韦酯疗效的指标(血清肝脏生化功能ALT、AST,血清病毒学标志HBV DNA)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阿德福韦酯治疗后Th1细胞因子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肝脏生化功能ALT、AST指标明显好转(P<0.01),血清病毒学标志HBV DNA的滴度下降(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可明显提高CHB患者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水平,降低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改善CHB患者Th1/Th2功能失衡状态,可明显纠正CHB患者肝脏生化功能和减轻血清病毒学活动.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杨轶群;杨帆;张永明;宋凤兰

    目的:考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1GA)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首先对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用于大鼠血清中干扰素α2b浓度测定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然后给2组大鼠分别肌内注射1 MIU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市售注射用灭菌粉末和PLGA微球.按不同时间点取全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的干扰素α2b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建立的浓度测定方法可满足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学要求;大鼠肌内注射2种制荆后,药动学特征均符合二室模型,tmax、t1/2β、AUC分别为0.72 h和1.39 h、22.71 h和33.32 h、21 668.72和38 655.87 Pg·mL·h-1.与注射用灭菌粉末相比,微球组的tmax、t1/2β明显延长,AUC值增加.结论:所制干扰素α2b PLGA微球在大鼠体内具有较明显的缓释特征.

  • 辣椒种子中辣椒轻斑驳病毒的检测

    作者:郭京泽;刘鹏;崔铁军;黄国明;王金成

    天津局从来自韩国的辣椒种子中检测到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简称PMMoV),并建立了直接从辣椒种子中检测PMMoV的方法,缩短了商品辣椒种子的检验时间,使得检验步骤大幅简化.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