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65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

    作者:王大琪

    目的 :对65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留取的1977份痰液,直接涂片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该组659例结核病患者均经X线检查和临床症状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再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 的痰涂片镜检方法进行检查.结果 :65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酸杆菌阳性率为29.53%.男性143例,阳性率为30.62%;女性51例,阳性率为26.56%,差异不显著.各年龄组中45~55岁涂阳率高.晨痰阳性率为51.29%,高,夜间痰42.62%,次之,即时痰17.15%,低.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酪痰阳性检出率高,为58.14%,血性痰、粘液痰次之,水样痰低为8.40%.四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留取痰标本的质量对结核杆菌的检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留取合格痰标本及提高痰检质量是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关键.

  •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作者:王征

    目的:探讨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COPD120例患者,分析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其中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存在营养不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史、吸烟史以及既往肺结核史等明显高于无以上因素者(P<0.05).营养不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史及既往肺结核史是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存在营养不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史及既往肺结核史等是活动性肺结核的高风险人群,值得临床关注.

  •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的相关性

    作者:韩骏锋;吴琦

    目的 评价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并探讨其与结核病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天津市海河医院2011-2014年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0例作为肺结核组,及同期在本院正常成年人进行体格检查者4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 VD]浓度测定,分析肺结核组和对照组差异.同时,将肺结核组按照病变严重程度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并对各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肺结核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21.740±4.546) nmol/L,低于对照组的(25.236±4.435)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P<0.05).将肺结核组90例患者按照病变范围轻度、中度、重度的标准分为3组,其中轻度组25例,血清25-(OH) VD浓度为(24.164±4.547) nmol/L;中度组25例,浓度为(24.827±6.896) nmol/L;重度组40例,浓度为(20.883±3.805) nmol/L.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P<0.05);进一步的两两比较显示,轻度组25-(OH) VD浓度高于重度组(q=3.51,P<0.05);中度组血清25-(OH)VD浓度高于重度组(q=3.70,P<0.05).结论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成年人,维生素D水平不仅与肺结核的患病存在关联,并且与肺结核病变严重程度存在关联.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对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新婷;郭超;梁清涛;李华;杨扬;李琦;卜建玲;陈效友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老年患者444例,剔除不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86例,共纳入277例确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菌阳组109例,菌阴组168例)和81例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应用卡方检验比较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和肺部其他疾病中的阳性率及其在菌阳组和菌阴组中的阳性率;计算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T-SPOT.TB检测与抗结核抗体、痰及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涂片(培养)和痰定量多聚酶链反应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TB-DNA PC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中的敏感度为86.3%(239/277),特异度为63.0%(51/81),在菌阳组和菌阴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7.2%(106/109)和79.2%(133/168)(x2=18.259,P=0.000);T-SPOT.TB检测与抗结核抗体,痰涂片(培养)、BALF涂片(培养)和痰TB-DNA-PCR相比,敏感度分别为86.3%(239/277)、44.3%(121/273)、39.4%(109/277)、21.1%%(16/76)和36.7%(77/210),特异度分别为63.0%(51/81)、79.0%(64/81)、100.0%(81/81)、100.0%(47/47)和100.0%(70/70).结论 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中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其在老年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

  • 2002~2005年阳高县归口管理肺结核流行趋势分析

    作者:孟守印;郝铁荣;柴小明

    大同市阳高县为"中-日结核病援助项目"县之一.2002年起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结核病人实行归口管理和DOTS策略[1,2],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新登记、管理肺结核病例1338人.

  • 复方半边莲联合抗结核药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爱芝

    目的;观察复方半边莲联合结核药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两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HREZ/4HR[异烟肼(isoniazid,H),利福平(rifampin,R),乙胺丁醇(ethambutol,E),吡嗪酰胺(pyrazinamide,Z)]方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加复方半边莲注射剂,每次2~4ml,每天1次,肌内注射,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在改善肺结核临床症状,体征、肺部X线阴影吸收及降低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以及两组在痰菌阴转方面显示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全程监督短程化疗(DOTS)法的观察组在改善肺结核临床中毒症状,体征、肺部X线阴影吸收及降低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痰菌阴转方面显示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半边莲联合结核药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的疗效显著.

  •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傅爱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抗结核标准化方案,将患者按照治疗效果分为未治愈组(37例)和治愈组(83例),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肺泡灌洗术,再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及3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白细胞介素35(IL-35)、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0(IL-10)、y干扰素(IFN-y)水平.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IL-35为75.02pg/ml(s=17.08)、IL-12为26.80pg/ml(s=9.35)、IL-10为 8.91pg/ml(s=1.35)、IFN-y水平为51.68pg/ml(s=13.69),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0.05),治愈组的IL-35、IL-12、IL-10、IFN-y水平与未治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IL-35、IL-12、IL-10、IFN-y水平升高与治疗效果、病情密切相关,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能作为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 活动性肺结核痰检结果200例分析

    作者:文剑萍;向晶晶

    目的:探讨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0例,均行痰涂片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200例患者中,找到抗酸杆菌126例,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63%.结论: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价值显著.

  • IP-10、OPN、TGF-β1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修香

    目的:探讨血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骨桥蛋白(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检测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4例、健康志愿者8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 IP-10、OPN、TGF-β1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3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活动性肺结核组的患者的IP-10、OPN、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10、OPN、TGF-β1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中显著升高,可作为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重要指标。IP-10是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指标,三者联合监测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率。

  • 活动性肺结核情况与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和秀娟

    目的:对活动性肺结核情况与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预防与控制肺结核针对性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活动性肺结核数据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运用比值、构成比以及采用率等指标描述性分析与评价收集的所有数据;使用多重线性依次回归分析的方式对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的相关因素予以筛选.结果:2013年活动性肺结核、涂阳肺结核、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数量相比于2012年有明显降低趋势;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登记率相比于2012年有回升趋势;各种耐药率情况均呈增加趋势.结论: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病情现状及其主要相关因素,其相关部门与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疫情的控制力度,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与中老年人群的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控制,还需要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扩充,增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均是有效预防并控制肺结核的重要措施.

  • 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诚;张绍金;徐其显;陈红;杨林

    目的:分析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C T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抗结核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实施C 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开始前磨玻璃影征象患者占84%.肺实变占98%,空洞占40%,节段分布结节占88%,气道壁增厚占72%,网状微结节占26%.通过抗结核治疗,磨玻璃影征象出现率为0%,肺实变出现率为0%;空洞征象出现率为2%,节段分布结节征象出现率为4%;网状微结节征象出现率为4%.结论:CT检查能够观察活动性肺结核接受治疗后的转归情况,有效评定疗效.

  • 新发与复发活动性肺结核CT影像对比探析

    作者:赵宏文;段兴均;李珊;罗自金;黄进帮

    目的 活动性肺结核初期发作的CT影像与重复性发作的CT影像有很大的区别,分别就各自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分析和整合于2008-2010年进入我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的资料,选择其中10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占50例,即一组包括50例初期发作的患者,另一组包括50例重复性发作的患者,分别就两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发现两组不同患者之间的CT影像差别.结果 通过由具备相关经验的医师进行CT影像分析,两组亚段以上实变、小叶样实变、孔洞征、树芽征、磨玻璃影和小叶中心结节的检出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钙化、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纤维条索影的检出率差异据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钙化、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纤维条索影属于不同征象,为CT非活动性征象,而两组亚段以上实变、小叶样实变、孔洞征、树芽征、磨玻璃影和小叶中心结节属于共同征象,为CT活动性征象.按照目前的研究资料和医学知识来看,CT活动性征象能够为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提供帮助,但是这一结论尚没有形成定论,仍然需要结合痰机检查和临床以做出进一步的确定.

  • 2006—2013年某市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综合评价

    作者:崔淑云;孙爱峰

    目的 评价某市2006-2013年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制定学生群体肺结核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分析不同年度和不同阶段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变化趋势.结果 该市2006-2008年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2010年和2012年处于次高水平,2009年和2011年处于偏低水平,2013年处于较低水平;大学和高中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生、初中和初中处于偏低水平,小学处于低水平.结论 该市活动性肺结核疫情基本呈下降趋势,大学和高中学生为该市活动性肺结核防控的重点人群.

  • IL-6、IL-37和TNF-α在活动性肺结核中表达水平及相关性

    作者:杨永辉;李登瑞;陈宁;李晓霞;李辉;李志惠;朱桂云

    目的 考察IL-6、IL-37和TNF-α在活动性肺结核中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检测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IL-6、IL-37和TNF-α水平,并进一步将活动性肺结核依据临床症状分为空洞组和非空洞组,比较两组间炎症因子表达量.结果 肺结核患者血浆IL-6、IL-37和TNF-α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活动性肺结核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0.05).空洞组患者血浆IL-37水平显著高于非空洞组(P<0.01).胸水组患者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无胸水组(P<0.01).活动性肺结核中IL-6与IL-37表达水平正相关(r =0.550,P<0.05),IL-37和TNF-α表达水平正相关(r=0.413,P<0.05),IL-6与TNF-α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043,P>0.05).结论 IL-6、IL-37和TNF-α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病情相关,IL-37可能参与了炎症反应的调控.

  • 应用蛋白质谱建立活动性肺结核病的血清诊断模型

    作者:吴雪琼;张俊仙;梁艳;董梅;易宾;马瑞娟;卫华;梁建琴;阳幼荣;陈红兵;张翠英;何菊芳;武红;李仲兴;刘又宁

    目的 应用蛋白质谱技术研究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血清诊断标志物,建立诊断模型早期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方法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和蛋白芯片技术检测26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他呼吸疾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应用Ciphergen蛋白芯片3.1.1软件比较、分析血清蛋白峰,找出差异蛋白;应用Biomarker Pattern 5.0软件建立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模型.结果 129例活动性肺结核血清和135例对照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比较,有50个差异蛋白峰(P<0.01).以69例其他呼吸疾病血清和66例健康人血清为对照,选择5个蛋白峰(4360、3311、8160、5723、15173 m/z)建立诊断模型1,该模型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灵敏度为82.95%,特异性为89.63%,准确率为86.36%.以69例其他呼吸疾病血清为对照,选择3个蛋白峰(5643、4486、4360 m/z)建立诊断模型2,该模型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灵敏度为96.9%,特异性为97.8%,准确率为97.3%.结论 应用蛋白质谱技术分析肺结核病患者血清可能建立一种新的结核病早期诊断方法 .

  • 传染病实时监控系统在活动性肺结核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伯伟;索继江;杜明梅;邢玉斌;霍瑞;陈春平;林建;任世旺;贾宁;高岩;刘运喜

    目的:及时发现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减少漏报,降低肺结核扩散和暴发可能性。方法利用医院传染病实时监控与预警系统筛选出疑似病例,督导医师逐一诊断是否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果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采用信息化主动监测方式与传统手工被动监测方式双轨并行的方法,采用传统方式上报的活动性肺结核48例,而信息化方式上报活动性肺结核67例,传统方式漏报了19例,漏报率为28.36%。另外,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仅采用传统方式上报41例相比,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采用信息化方式上报数量多出26例。结论传染病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活动性肺结核传染病上报的敏感性、时效性及准确性,对防控肺结核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免费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云峰;丁谦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免费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焉耆县2012年10月~2013年5月免费治疗的131例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根据患者情况采用2HRZE/4HR或3H3R3Z3E3/6H3R3E疗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1例患者95名患者完成疗程,服药期间多次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阴性;均达到了临床治愈,29人仍在服药,7人死亡,治愈率为72.5%。结论:新疆地处偏远,肺结核病情更加严峻。加强患者的管理,规律服抗痨药物可以使结核病得到更好的控制。

  •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1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水平表达的意义

    作者:任彦微;宋小东;徐齐峰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a(TNF~a)、内皮素-1(ET-1)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SIL-2R)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20例(研究组)活动性肺结核、20例稳定期肺结核和20例健康人群血清TNF-a、VEGF、ET-1、SIL-2R水平。结果:活动性肺结核与稳定期肺结核患者血清TNF-a、VEGF、ET-1、SIL-2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又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初治组与复治组比较,TNF-a水平没有差异,而VEGF、SIL-2R、ET-1复治组较初治组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肺内病变空洞组血清VEGF水平较无空洞组明显降低(p<0.05),而ET-1、SIL-2R水平空洞组明显增高(p<0.05),无空洞组TNF-a水平显著高于空洞(p<0.05),初治组经过2个月(强化期)、6个月(疗程结束)的治疗TNF-a、VEGF、ET-1、SIL-2R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p<0.05),复治组经过3个月(强化期)、9个月(疗程结束)的治疗TNF-a、VEGF、ET-1、SIL-2 R亦明显下降( p<0.05),血清TNF-a、SIL-2R、VEGF、ET-1水平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和90;96.9%.和81.3、93.8%和93.1,95.3%和85.2。结论:TNF-a、VEGF、ET-1、SIL-2R水平与肺结核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可为结核病诊断、疗效判定提供依据。

  • 酶联免疫斑点法在快速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中的应用

    作者:吴妹英;王霞芳;肖玉梅;陈嘉臻;苏晓迪;王森;张舒;邵凌云;张文宏;翁心华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在临床快速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SPOT.TB试剂盒对36例明确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初治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同时对2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做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 在36例活动性肺结核初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中,T-SPOT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0.6%与6.7%,此技术用于诊断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敏感性为80.6%, 特异性为93.3%, 阳性预测值为93.5%, 阴性预测值为80.0%.在26例同时做PPD试验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T-SPOT检测的阳性率略高于PPD试验(80.6% vs 61.5%),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酶联免疫斑点法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核感染的技术,在活动性肺结核病的快速诊断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 不同结核类型患者外周血IL-6与IL-35和IL-37及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金武;杜鹃

    目的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ATB)、潜伏结核感染(LTBI)患者外周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35(IL-35)、白介素-37(IL-37)、肿瘤坏死因子-α(T NF-α)水平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医院2017年4月 -8月收治的ATB患者43例,设为ATB组,43例LTBI患者,设为LTBI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3名设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比较不同病情、有无胸水活动性肺结核、肺结核组治疗后患者血清指标,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IL-6、IL-35、IL-37、TNF-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TB组、LTBI组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TB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LTBI组(P<0.05);伴空洞ATB患者血清IL-35、IL-37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空洞患者(P<0.05);伴胸水A TB患者血清IL-6、IL-35水平均明显著高于无胸水患者(P<0.05);A TB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ATB患者血清IL-6水平与 IL-35、IL-37分别正相关(P< 0.05),与 T NF-α无关,IL-35与 IL-37、T NF-α分别正相关(P<0.05),IL-37与T NF-α正相关(P<0.05).结论 IL-6、IL-35、IL-37及T NF-α对结核感染状态有一定的鉴别判断作用,IL-35等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对A TB病情程度、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138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