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周金细;黄秀香

    应激性溃疡是重症脑卒中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激性溃疡出血若不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出血休克,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进一步使病情恶化,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护理人员熟悉护理要点,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帮助病人度过急性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科1998年元月至2001年12月收治重症脑卒中病人50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23例,发生率为46%,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发病年龄35~80岁.23例均经CT证实为脑卒中,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有8例同时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3例占37.5%,未同时并发肺部感染的15例无一例死亡.

  • 脑卒中并发应激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芬

    应激上消化道出血是重症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5%~30%,大多在发病1周后,死亡率可达50%~90%[1].

  • 双歧杆菌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全身炎症应激程度的影响

    作者:谭贞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全身炎症应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双歧杆菌肠内营养的观察组、常规肠内营养的对照组,测定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含量以及血清中肠黏膜屏障标志物、炎症反应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14天时血清中D-乳酸、DAO、PCT、Claudin-4、TNF-α、IL-1β、Hcy、sICAM1、NE、Cor、MDA的含量低于治疗前,T-AOC的含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天时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的含量以及血清中 T-A OC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粪便中肠球菌、肠杆菌的含量以及血清中D-乳酸、DAO、PCT、Claudin-4、TNF-α、IL-1β、Hcy、sICAM1、NE、Cor、MD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双歧杆菌肠内营养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能够改善肠道菌群、抑制全身炎症应激程度.

  • 重症脑卒中低钠血症108例临床分析

    作者:曹华

    目的 分析重症脑卒中低钠血症发生的原因、类型、时间分布,以便及时对因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住院重症脑卒中患者及时监测血钾、钠、氯、发生低钠时间、治疗方法及恢复时间及脑损伤部位记录分析.结果 重症脑卒中多在7±2天发生低钠血症,脑损伤部位多在下丘脑、脑室、丘脑部位附近,治疗3~5天血钠恢复正常.结论 重症脑卒中易发生低钠血症,易使病情恶化,及时发现,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 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作者:杨雪梅;杨杰;刘茜

    目的 探讨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情况,旨在早期干预,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13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合并肺部感染,其中导致MOF43例;单纯重症脑卒中仅5例出现MOF,对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重症脑卒中极易合并肺部感染;(2)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MOF发生率高于单纯重症脑卒中;(3)合并意识障碍者肺部感染发病率高;(4)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病死率高.

  • 泻胃化瘀糊剂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影响

    作者:杨俊;郭淋

    目的 观察泻胃化瘀糊剂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鼻饲泻胃化瘀糊剂,西药组鼻饲莫沙必利分散片,空白组均不用;比较3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不耐受率.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的不耐受率中药组显著低于西药组及空白组.结论 泻胃化瘀糊剂能显著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不耐受.

  • 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江宁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脑卒中采用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内营养支持,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在患者进入医院的第1天和营养支持的第10天分别对肠内营养的相关临床指标给予检测,并对比分析。相关指标包括清蛋白、总蛋白、总胆固醇、前清蛋白、三酰甘油、血红蛋白。评分指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以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O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临床免疫指标:CD4、IgM、IgG、CD8、IgA以及CD4/CD8。结果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第10天,试验组的总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以及三酰甘油和对照组相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第10天,两组各项临床免疫指标相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第10天,两组的GCS、AOACHEⅡ、CPIS相对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采用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患者机体营养需求,使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改善,有可能对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急性重症脑卒中并肝性脑病误诊2例

    作者:王海英;吕宪民;曹亦宾;张艳红;崔海燕;牟凤群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患者,52岁,因头痛5.5 h,进展加重3.5 h 入院.既往乙型肝炎史20年;肝硬化、腹水,行脾切除术9年;高血压病史8年余.查体:BP 130/100 mmHg,神清语利,存在左侧肢体忽略.示齿对称,伸舌居中,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左侧肢体肌力Ⅴ-,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左侧共济运动欠稳准,双侧Babinski's sign(-);心脏听诊心率76/min,律不齐,可闻及早搏,5~8/min,未闻及杂音,双肺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

  • 内镜下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对急性期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薇;张媚;叶飞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对急性期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至2014年我院神经内科ICU急性期重症脑卒中住院患者53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27)和对照组(n=26).试验组患者行内镜下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及出院时的体重,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第1d、14d、21d血清白蛋白(Alb)、红蛋白(Hb)及甘油三酯(TG)水平,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感染持续时间、气管插管率和入住ICU时间.结果 出院时,试验组体重为(57.3±13.5)kg,对照组体重为(52.7±12.3)kg,两组患者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21d比较,两组TP、ALB、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21d,试验组NIHSS评分为(10.3±3.9),对照组NIHSS评分为(13.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感染持续时间缩短,气管插管比例下降,入住ICU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镜下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操作过程简便,成功率高,适合临床工作,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 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红莲;张志民

    目的 现察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加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给予临床疗效评定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结果 治疗组第3、4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熙组降低(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改善预后.

  • 生大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红;王惠凌;姜源涛;朱丽娟;李欣;丁然

    目的 观察生大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D-LAC的影响.方法 前瞻、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条件的重症脑卒中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给予生大黄15g/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患者血浆DLAC.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血浆D-LAC水平[(59.50±10.43) mmol/L]与对照组[(61.32±9.56) m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D-LAC水平[(51.18±8.47) mmol/L]较对照组[(56.98±6.99)mmol/L]明显下降(P<0.05).结论 生大黄能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道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重症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流变指标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玉环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重症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入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结果 治疗前的患者血流变指标无差异,而治疗后所有数据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NIHSS评分较治疗后数据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来说,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神经节苷脂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快速改善血流变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健康.

  •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周兆刚;魏贤文;李冬雪

    目的:观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在重症脑卒中患者免疫功及临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及ICU收治的重症脑卒中115例患者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EN)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组(EIN),分别给予相应营养支持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第1、7、14d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影响,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结果第1d时EIN组及EN组CD4+、CD8+、IgA、IgG、IgM水平与对照组(N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第14d时与EN组比较,EIN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显著升高;治疗结束后,EIN组患者的NIHSS评分、肺部感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心肾功能衰竭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EN组显著降低。结论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使机体免疫功能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降低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症脑卒中早期开放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评价研究

    作者:孙丁

    目的:探究重症脑卒中在早期开放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8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1例。观察组入院后立即建立人工气道,对照组血气指标降低情况,或是呼吸产生衰竭症状的时候,将人工气道开放。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死亡和误吸情况、住院及机械通气的时间。结果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率、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实行早期人工气道开放,能够降低误吸率,并减少患者实际住院的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 压疮预防护理模式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作者:孙霞

    目的:研究压疮预防护理模式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脑卒中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压疮预防护理干预.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变化、住院时间、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IgM、IgA、Ig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IgM、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1.89%低于对照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预防护理模式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可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压力性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 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在重症脑卒中患者行MRI检查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尚晨阳

    目的:研究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在重症脑卒中患者行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我院76例重症脑卒中行MRI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配合影像护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外伤、检查中止、金属伪影)发生率、检查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89%比26.32%),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行MRI检查时采用临床护理配合影像护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重症脑卒中患者冬眠疗法的护理

    作者:苏泉妹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冬眠疗法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46例,采用冬眠疗法治疗,在基础护理上,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入住ICU时间短,白蛋白指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糖低,肌肉力量指数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肾功能和血清离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在冬眠疗法进行治疗时,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更好,肌肉力量恢复好,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 完善卒中单元治疗重症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柏玉;刘小辉;王静;刘南;迟丽屹;桑海平;王娜

    目的:探索完善"卒中单元"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研究完善"卒中单元"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186例,选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在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失状态进行评分,并用卡方检验进行了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显著高于对照组(68.5%)(P<0.05).其中出血性脑卒中两组经鱺2检验差异不显著,Ridit分析发现两组区间重叠极少;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组有效率(92.5%)与对照组(67.2%)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完善卒中单元是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措施,能显著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

  • 重症脑卒中急性期的亚低温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德江;朱育昌;田亚丽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急性期的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重症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并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周后心电图QT离散度(QTd)、血浆心肌酶谱、早期血糖(Bs)和血白细胞(WBC)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1周后QTd显著缩短,心肌酶谱明显下降(P<0.05~0.01);亚低温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0.01);入院时Bs和WBC均升高,治疗1周后低温组更早趋向正常,常规治疗组下降较缓慢.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急性期心、脑组织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轻患者急性期强烈的应激反应,减轻继发性脑损伤,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鸿雁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在2015年2月~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亚低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肛温、心率、血压基本恢复正常,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且治疗有效率高达9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78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