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局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现状

    作者:孙彦波

    1 低温技术的研究历史人类应用低温治疗疾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发现应用冷敷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早期的低温医学多侧重于研究冻伤救治,1817年拿破仑军队医生Carrey指出肢体手术时采用冷冻可使疼痛减轻;1849年,Bennet报道冷冻可使癌症的发展减慢、疼痛减轻;1928年,Giraudeau首次提出"Cryotherapie"(冷冻疗法)一词.

  • 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作者:张秀洲;刘雪平;李文华;陈睿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变化的影响.方法患者分为局部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局部亚低温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发病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时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患者血浆NT、CGRP和ET在第7天、第14天时下降,局部亚低温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常规治疗组血浆NPY在第7天、第14天时升高.结论局部亚低温可调节脑出血后血浆NPY、NT、CGRP和ET的浓度,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吕秀英;臧玉志;米雪;亓恒美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将5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28例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对2组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的时间点对2组进行HIHSS神经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结果 治疗组第1、2周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第2周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 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可促进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促进康复的关键.

  • 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红

    目的观察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7天后两组进行脑水肿体积对比及瘫痪肢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结果 7天后,观察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提高( P<0.01).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可以减轻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

  • 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朱士文;任庆华;李义召;宋成忠;孙远标

    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72h和7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脑梗死体积及瘫痪肢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治疗72h、7d后,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的瘫痪肢体神经功能评分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可以减轻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水肿,有脑保护作用,为应用低温治疗脑梗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局部亚低温对颅内血栓溶解的影响

    作者:刘巍松;张黎明;李国霖;王德生

    目的 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局部亚低温辅助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使用32只兔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TCD组、尿激酶组、TCD+尿激酶组、TCD+尿激酶+亚低温组(局部亚低温组),每组8只,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判断血管再通情况,观察病变处脑温是否达到亚低温水平.结果 局部亚低温组血管再通率为87.5%,TCD+尿激酶组血管再通率为75%,均高于尿激酶组(P<0.05);局部亚低温组壳核温度在30 min内已降至亚低温水平.结论 局部亚低温脑保护仪在与TCD联用的情况下,可使脑温在允许的时间窗内降至亚低温水平;TCD联合局部亚低温可增强尿激酶的溶栓效果.

  • 局部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满延政;柳四新

    目的 探讨局部亚低温脑保护在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8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组4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血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Banhel指数(BI),并观察病死率、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治疗组血糖水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均明显降低,BI评分有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为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梗死患者的应激反应、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防止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明显脑保护作用.

  • 局部亚低温延长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的疗效研究①

    作者:伍丽红;徐树军;惠凯;朴影;杨巍;李宏;耿红梅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亚低温延长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3例发病6~12小时通过多模式MRI筛选符合溶栓条件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溶栓组及对照组,亚低温组同时给予局部亚低温及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3组常规治疗相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14天、90天NIHSS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亚低温组及溶栓组治疗后14天及90天NIHSS评分明显减少(P<0.05),亚低温组90dNIHSS评分低于溶栓组(P<0.05),但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患者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溶栓组,在多模式MRI筛选下,一些超出目前规定时间窗的患者可以从溶栓治疗中获益,而不增加出血转归,局部亚低温是否有助于延长溶栓时间窗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内注射凝血酶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作者:代大伟;王德生;张黎明;程阅凤;张亚玲

    目的 探讨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内注入凝血酶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40只,随机分为脑内注射凝血酶(T)组和脑内注射凝血酶加局部亚低温(T+H)组.每组再分为对照组以及脑出血后6 h、24 h、48 h、72 h、5 d、7 d共7个亚组,T+H组于基底节注射凝血酶后立即给予4 h的局部亚低温治疗,各亚组分别应用RT-PCR以及Western印记对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进行测定. 结果 T组MMP-9 mRNA 表达量呈升高趋势,于脑出血后48 h达顶峰,T+H组MMP-9 mRNA表达低于T组(P<0.01).T组MMP-9蛋白表达量亦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48 h达顶峰,然后下降,T+H组MMP-9蛋白表达较T组下降(P<0.01). 结论局部亚低温可抑制脑内注射凝血酶后MMP-9蛋白及mRNA表达的增加.

  • 局部亚低温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抗氧化能力与精子活力的影响

    作者:朱江;李颖毅;张辉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抗氧化能力与精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的急性睾丸扭转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开始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局部亚低温处理,比较两组预后SOD、MDA及总抗氧化能力、干预前后两组NO含量及NOS活性,并统计两组干预后精液常规及精子DNA碎片(DFI)指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DA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精液中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精子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精子DNA碎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睾丸扭转者实施局部亚低温联合糖皮质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睾丸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等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减少精子破坏,提高精子活力.

  • 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作者:谷彩萍;刘士霞;郭龙枝

    目的 总结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在6~24h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5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3例,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第7d、第14d、第30d进行SSS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 两组SSS神经功能评分第14d、第30d治疗组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68.2%)(P<0.05).结论 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改善重症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及预后,起到脑保护作用,且远期疗效更具有临床价值,无不良反应.

  •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敏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第7天、第10天两组患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联合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及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韩松;阴育红;马婷;张瑞荣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及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 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在48h内的PCI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同时行亚低温治疗.对患者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并监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及亚低温治疗PCI患者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及临床效果

    作者:翟秀丽

    目的 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全身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部和颈部温度降低至35℃所需时间及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脑部和颈部温度降低至35℃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局部冻伤、低体温、肝功能损伤以及肾功能衰竭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性亚低温治疗脑梗死在保证降温效果的同时,能显著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亚低温治疗方法.

  •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洪玉娥;唐世发;郭茜;赵昊

    目的 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周围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为单纯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第1、7、14天计算颅内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的体积,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7、14天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治疗后第1、7、14天血肿体积和脑水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干预脑出血早期继续出血,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

  •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志高;王文国

    资料表明,亚低温(32~35 ℃)对缺血性脑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笔者对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基础加局部亚低温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 亚低温治疗仪研制及对脑内血肿清除术后选择性局部脑水肿的影响

    作者:李香迎;张英;张成刚;展如才;王吉华;杨海洪

    我们自行设计研制了泵式亚低温治疗仪克服了全身亚低温和传统的局部亚低温的缺点,选择性用于脑手术后残腔内,能有效抑制局部脑水肿,经23例犬实验,并与20例传统局部亚低温实验犬对照,取得了满意效果.

  • 局部亚低温及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作者:解春丽;朱海英;殷延霞;马英文

    局部亚低温和细胞移植可明显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和抑制凋亡.局部亚低温通过多种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以抑制脑梗死后所激活的细胞凋亡途径中的caspase-3和细胞凋亡诱导因子表达,促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为重要途径.在细胞移植抗凋亡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作为移植细胞所分泌的体液因子,对脑梗死后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现综述局部亚低温和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后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郑坤木;童绥君;马琪林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19例和甘露醇等常规治疗组17例.局部亚低温组在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施子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72 h.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术(SPECT)显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高峰期(发病第4天)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并对患者入院时及第3、7、14、21天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SPECT血流灌注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局部亚低温与常规治疗组两组病灶区平均血流灌注对比,常规治疗组明显低于局部亚低温组(P<0.05),NIHSS评分在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时,第3天和第7天无明显差异(P>0.05),第14天和第21天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急性期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减轻神经损伤,保护和改善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 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支洪波;鲍秀敏

    目的 探讨头颅部亚低温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与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72 h、21 d后两组进行脑出血体积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与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48 h和14 d后脑出血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瘫痪肢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新方案.

9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