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期复发梅毒一例报告

    作者:廖昭荣;张保如

    患者,男,34岁。因四肢、躯干斑块半年余于1999年4月就诊。1998年11月,发现臀部一红色斑块,逐渐向外扩展成多环状。后上肢、胸、头、面部相继有类似斑块,均不痒。每次按银屑病诊疗无效。既往:有多次不洁性交史,身上曾有淡红斑,因无自觉不适未予治疗,且不久自行消失。查体:前发际、双嘴角、右胸侧、左前臂、臀部、左小腿有1.0~8.0cm直径大小花瓣形斑块,边缘高起有鳞屑,基底红。阴囊、肛周有多个5~7cm大小扁平血疹,表面干燥角化。手足掌迹部未见皮疹。口腔粘膜、舌部未见白斑。头部毛发正常。实验室检查:血RPR 1∶32,TPHA 1∶320,临床诊断:二期复发梅毒。病理:表皮明显角化不全,颗粒层存在,棘层后突延长肥厚,有细胞间水肿及较多的炎症细胞侵入。真皮上部血管扩张充血,管壁周围有大量浆细胞呈袖口状浸润。病理诊断:符合二期梅毒。  体 会  二期梅毒病的形态呈多样性。临床中以玫瑰样疹多,血瘀型次之。二期复发疹极少见。但有一定的特异性:①皮疹数目少、形大。②分布局限,群集倾向明显,排列成异形,如环形、弧形,花朵形及呈星状。③复发疹愈晚则与三期梅毒疹越相似。

  • 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50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汪淼芹;刘琬椿;曾敏

    湿疹(czema)是一种炎症性皮肤反应,临床表现包括瘙痒、红斑、脱屑及成群丘疱疹.组织学特征为表皮细胞间水肿,伴有不同程度的棘层肥厚及浅表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本病可由许多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引起.病因往往不易查清,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收治150例皮炎湿疹,应用派瑞松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治疗结果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 沿Blaschko线分布的泛发性线状苔藓一例

    作者:周立东;彭琳琳;吕雪莲

    患儿女,5岁.因左侧肢体线状丘疹、红斑脱屑半年就诊.患儿白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躯干出现粟粒大红色、粉红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伴有脱屑,散在分布,渐向上下两端缓慢发展,新皮疹不断出现,陈旧皮疹渐融合成暗灰红色斑片,伴有瘙痒.多次于不同医院就诊,诊断及用药史不详.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其他病史.体检:发育正常,营养状况良好,全身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患者左侧躯干、上肢、下肢可见粟粒至黄豆大红色或粉红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密集成片分布,顶部扁平,上覆灰白色黏着性鳞屑,陈旧皮疹融合成暗灰红色斑片,新旧皮疹沿Blaschko线呈线状及涡纹状排列,未超过体正中线.皮损向上累及近锁骨及肩胛部,向下及足跟处.指趾甲未见受累.皮损组织病理: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炎细胞外渗,灶状细胞间水肿,基底细胞大部分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少量单一核细胞浸润.结合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诊断:泛发性线状苔藓.治疗:给予0.025%维A酸霜,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2个月后复诊皮疹明显消退.

  • 表现为嗜酸性蜂窝织炎的前驱期大疱性类天疱疮一例

    作者:陈晴燕;杜阳;王丽莉;孙田;曲莉颖;李伟;赵宁

    临床资料 患者,女,64岁。因周身起红斑、丘疹、痒2个月,加重1周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前臂起对称性正常肤色丘疹,伴痒。皮疹逐渐增多,四肢相继出现紫红色水肿性红斑、斑块,部分成环状隆起,剧痒,自行外用“肤得安软膏”,不见好转,于外院按照“血管炎”,给予雷公藤多甙20 mg /次,每日3次口服,共2周,皮疹部分消退,但仍有新发疹,再次以“多形红斑”予“西替利嗪”口服,效果不佳,皮疹加重,我院门诊以“多形红斑”收入院。既往慢性鼻炎30年,偶有早搏10年,慢性结肠炎病史10年。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见多发红色丘疹、水肿性红斑,部分斑块中央消退,边缘为玫瑰红色,呈环状,浸润,境界清楚(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0.69×109/ 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12.5%,尿常规、肝肾功、离子、血糖正常。 ANA:1∶100阳性,dS-DNA(-),ENA(-)。诊断:1.多形红斑?2.血管炎?3.Sweet 综合征?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 S 160 mg 每日一次静滴,雷公藤多甙10 mg /次,3次/ d 口服,治疗6天,皮疹增多,痒剧烈,停雷公藤多甙改氨苯砜50 mg /次,2次/ d 口服。右大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鳞状上皮组织,表面角化过度,棘细胞内细胞间水肿,真皮内可见嗜酸性物质沉积,在胶原纤维上形成“火焰样图像”,并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及白细胞碎屑(图2、3)。诊断:嗜酸性蜂窝织炎。

  •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1例

    作者:王今朝;石年;毛辉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面部、臀部、四肢皮疹20+年,于2015年9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臀部、四肢相继出现绿豆至甲盖大灰褐色斑疹,表面少许脱屑,日晒后偶有痒感,皮疹渐离心性扩大,边缘呈角化性堤状隆起,并缓慢增多,未予重视及诊治.3年前双侧手、踝周出现淡黄色黄豆至蚕豆大角化性丘疹,渐向周围扩展呈环状.发病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增减.患者自诉其兄及堂兄有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部、臀部、四肢可见散在分布绿豆至鸭蛋大环状或不规则的灰褐色斑,边界清楚,中央萎缩或正常肤色,其上有少许细小鳞屑,部分皮疹边缘见针尖大小角化性丘疹呈堤状隆起;双侧手、踝周见数枚散在的黄豆至蚕豆大淡黄色角化性丘疹,中央稍凹陷,右外踝丘疹融合成环状斑块(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柱状角化不全,下方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细胞间水肿,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图2).诊断: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治疗:异维A酸胶囊20mg,2次/d口服;0.1%维A酸乳膏,每晚1次外搽.目前仍在随访中.

  • 带状银屑病1例

    作者:刘随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右下肢出现红斑和丘疹20余天.约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下肢胫前出现条状红色斑片,2讨论带状银屑病是寻常性银屑病的一种特殊形态,1922年由Clark首报[1],其皮损沿Blaschko线分布.Blaschko线与皮节和皮纹分布不同,和血管、神经走向及支配区域无关.沿Blaschko分布的后天性或获得性皮肤病,其发病可能是排列于Blaschko线上的基因突变的细胞在某些后天因素刺激下导致[2].本例既往无银屑病史,皮损以红斑和丘疹为主,鳞屑较少,依据皮肤组织病理可确诊.临床上应与线状苔藓相鉴别,线状苔藓是线状分布,以苔藓样丘疹为主要表现,其皮肤组织病理主要是乳头下层血管周围有致密的炎性细胞浸润,表皮细胞内和细胞间水肿无棘层肥厚.

  • 面部肉芽肿1例

    作者:党宁宁

    患者女,23岁.1月前左额部发现一绿豆大小暗红色结节,逐渐向四周扩大,形成一浸润性斑块,无自觉症状.体检: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皮肤科情况:额部左侧有5cm×5cm大小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边界清楚、高起,中央稍凹,质地柔软.表面无鳞屑、无渗出,但可见有明显的毛囊口扩大.实验室检查:Hb114g/L,RBC 3.9×1012/L,WBC 4.8×109/L,N 0.52,L 0.35,M 0.08,E 0.05.嗜酸粒细胞计数0.35×109/L.尿常规、肝功、肾功正常.组织病理:表皮变薄,表皮细胞间水肿.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及胶原之间见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及核尘构成的混合性细胞浸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