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埃博拉出血热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谭春梅;吕慧瑜(综述);吕元聪(审校)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90%。该病自1976年首次在前扎伊尔和苏丹发生流行至今,共发生比较有影响的疫情9次,流行或散发病例多次。今年2月以来,几内亚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并逐渐蔓延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截至2014-08-13,西非国家累计报告病例2127例,死亡1145例。目前疫情仍在进一步扩散,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对埃博拉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传染病医院护士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效果分析

    作者:黄国爱;梁青莲;韦彩云;农秋棉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埃博拉出血热(EHF)相关知识培训效果,提高护士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能力.方法 根据国家卫计委下发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规范》分层分批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并对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共培训调查253名临床护士,培训后普遍对埃博拉出血热基本知识和防护用品的使用掌握较好,掌握率达到98.7%,对护理措施和消毒隔离知识知晓达到92.43%,对病原学、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等深层知识的掌握率仅在63.17%.培训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率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传染病医院,对临床护士经进行埃博拉出血热防护知识及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能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能力.

  • 输入性恶性疟疾1例救治体会

    作者:滕凤兰;黄春春

    恶性疟疾在我国现在比较少见,但高发于非洲热带地区,由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常以畏寒、发热、头痛为首发症状,并发症多,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非洲每年有百万儿童死于疟疾.非疟区的无免疫力人群进入疟区,常为易感者,可引起疟疾暴发流行.当前,非洲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加强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 警惕热带病毒性传染病输入我国

    作者:甘绍伯

    北京奥运会前夕,卫生部办公厅发出通知,提出了要警惕"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主要来自热带地域的输入性病毒性传染病,要求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并做好防控的准备工作.

  • 基于"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的对策

    作者:张振业;荣华;桂珂;张国华;杨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率及高致死率的传染病.2014年在西非地区暴发的历史上为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我国每年的海外回国人员、外国留学生及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员众多,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对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意义重大.在此,本文总结了华中师范大学"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高校制定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 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的启示

    作者:邹国蓉;左强;邱艺俊;褚庆民;方俊锋

    目前中西医均无可以治愈埃博拉出血热的特效药物,使得全球谈“埃”色变.然中医学历来在防治大规模病毒性传染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贡献.本文以“治未病”的理念为启发,从治其未生、未发、未传、未变、未复5个方面来探讨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

  • 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特征与防治进展

    作者:刘自贵

    埃博拉出血热( EHF)是由埃博拉病毒( EBOV)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EHF在非洲多次发生较大规模流行。2014年主要流行于西部非洲的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多个国家。主要经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传播。临床主要特征为急性发热,伴肌痛、出血、皮疹,以及肝脏、肾脏损害。严重病例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病死率达50%~90%。电镜法检测病毒或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基因检测是确诊的依据。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早期诊断及时隔离EHF患者对控制传染源十分重要。接触者须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EHF预防性疫苗研究尚在进行中。目前采取综合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支持与对症处理,控制出血,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和MOF等。干扰素( IFN)、EBOV单克隆抗体、恢复期血清治疗等均在探索中。

  • 荧光标记在埃博拉出血热院感防控中的应用

    作者:林冠文;张刚庆;刘瑛;李妮;刘蕴婷

    目的: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方法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后,在手套、面罩、防护服、鞋套外层用荧光粉和荧光笔进行标记,脱摘防护用品后用紫外线手电筒进行检查。用荧光笔标记埃博拉隔离病区高频接触率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后,用紫外线手电筒进行检查和评估。结果穿脱防护用品易发生荧光污染的部位依次为手(8.16%)、颈背侧(6.12%)和前额、小腿(4.08%);隔离病区床头柜、输液架和监护仪的荧光标记清除率较高(96.67%),电视按键、设备带和墙面的清除率较低,分别为55.23%、51.77%、51.77%。结论运用荧光标记的方法,能较科学、客观地检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水平和隔离病区清洁消毒的落实情况,值得在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中推广应用。

  •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情况及应对措施

    作者:朱彦锋;曾子倩

    自2013年12月23日非洲发现首例埃博拉病例以来,埃博拉疫情席卷西非5国(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成为有史以来严重的埃博拉疫情.目前已有超过2 800人罹难,而且埃博拉疫情有逐渐失控的态势[1].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发出警告,同时呼吁全球各国积极参与应对疫情[2].我国虽然与非洲相距遥远,但仍存在埃博拉疫情暴发的风险.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开展相关应对工作,包括完善疫情报告系统、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开展应急与防疫人员培训等[3,4].为提高科学防控水平,加强风险交流,现就埃博拉出血热流行情况及应对措施综述如下.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管理及教育培训

    作者:王妍潼;黄文治;乔甫;曾庆会;尹维佳

    目的 通过医院对埃博拉出血热的应急管理、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教育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应对能力.方法 于2014年10月8日制定应急预案,开展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结果 通过应急管理医院提高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及考核提高了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面的能力.结论 应对埃博拉出血热这类突发传染病,应通过应急管理和教育培训保证救治工作的开展.

  • 埃博拉出血热的前生今世--科学理性地认识埃博拉出血热

    作者:白浪;唐红

    2014年2月份开始在西非发生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是继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以来全球为严重的国际公共卫生事件。因此加强对埃博拉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的了解,有助于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特别是对于防止疾病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埃博拉出血热 疫情
  • 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治进展

    作者:陈恩强;唐红

    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EBOV)引起的当今世界上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死亡率为50%~90%。 EBHF于1976年首次出现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很快以其高度传染性的暴发流行和高度致死性引起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1-2]。迄今为止,尚无任何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人类商用特效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据世界卫生组织12月31日公布的新数据显示,埃博拉疫情已导致20206人疑似或确诊感染,其中7905人死亡。本文将主要从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对EBHF的诊治新进展做简单综述。

  • 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看感染病学科的发展

    作者:唐红;白浪;陈恩强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世界热门的词汇莫过于“埃博拉( Ebola)”!从2014年2月埃博拉出血热这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在西非重现;到年中疫情“走出非洲”,在欧美、印度等地零星现身;直至岁末,尽管经过疫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疫情仍在持续。与“有史以来严重”埃博拉疫情的搏斗,几乎贯穿了整个2014年度。甚至西方国家也呈现出“如临大敌”般的恐慌,世界卫生组织拉响了“埃博拉”全球警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12月31日公布的新数据显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已导致20206人疑似或确诊感染,其中7905人死亡;从埃博拉疫情爆发至今,一共有142名医疗工作者被感染,其中109人死亡,后者包括2014年12月18日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的塞拉利昂“埃博拉”首席感染科医生。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向非洲疫情暴发国家提供了物质援助,还派出了多批主要由感染科医生和卫生防疫人员组成的专业医疗队支持和指导当地救治埃博拉病人并控制疫情。同时,国内也全面启动了重大疫情防控体系,以防止疫情扩散到我国。在这场抗击埃博拉的“战役”中,感染科医师再一次显示了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 埃博拉出血热的研究进展

    作者:代晓霞;岳姝婷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传染性疾病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的病原体,已在非洲造成多次大规模的暴发流行,死亡率极高。它可通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擦伤的皮肤、暴露的黏膜等接触而传染。典型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常规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咽喉痛、结膜出血和休克,随后出现呕吐、腹泻、皮疹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其致病机制与病毒包膜糖蛋白(viral envelope glycoprotein,GP)有密切的关系。现已制造出使猴群不会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疫苗,但尚无对人类有效的疫苗。

  • 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的护理管理

    作者:马艳华;谭文辉;张秀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1]又称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s,EVD),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引起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由于EVD的高致死率和可通过接触传播,WHO将其EBOV列为生物安全4级病毒.此次埃博拉病毒病在西非的大规模流行,是自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大的一次爆发[1].2014-08-08世界卫生组织拉响埃博拉疫情"全球警报"[2].急诊科的患者一般都是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患者都具有潜在传染病的不确定性,埃博拉疫情对于我国也构成了公共卫生意义上的威胁.早期识别及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做好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工作,现将我院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介绍如下.

  • 新的挑战--埃博拉出血热

    作者:江宇泳;宋媛媛

    2014年2月以来,埃博拉出血热( EHF)再次暴发流行,截止8月4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共计报告EHF 1711例,其中932例丧生,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援助下,病死率仍然达到55%。非洲人口多的尼日利亚出现2例确诊病例为全球敲响警钟,各国加强了边境检疫,避免这种危险的传染病传入国境。 EHF以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医生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时隔离对防止疾病传播有积极意义。

  • 中国临床医生

    作者:

    政策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纳入中国传染病报告管理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2014年8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将埃博拉出血热纳入检验传染病管理的公告”([2014]第18号),目前暂纳入“其他传染病”管理。

  • 体温远程连续监测及预警系统在埃博拉疾病留观中心的应用

    作者:高磊;高新军;詹宁波;吴丹;李进

    目的:探讨体温远程连续监测及预警系统在塞拉利昂埃博拉患者留观中心的应用。方法:根据留观中心病区实际情况,安装能够覆盖整个病区的测温基站及服务器,为30名埃博拉留观患者佩带无线体温计,观察3d内患者使用情况,统计出有效的体温数据。结果:3d内具有有效体温数据的患者14例,有效的体温数据能为埃博拉疑似患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结论:体温远程连续监测系统在埃博拉留观中心或其他传染病病区中能发挥积极作用。

  • 埃博拉病毒的体表传播与防护

    作者:张颂楠;王昊;陈智勇;赵启明;丁寅佳;毕新岭;吴建华;顾军

    埃博拉病毒病又名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致死率可高达50%~90%[1].2014年其疫情在西非多个国家再次暴发,受到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关注.笔者就埃博拉病毒的体表传播和防护进行简述.1 埃博拉病毒的发现史

  • 与埃博拉"零距离"

    作者:洪建国

    2015年11月25日,初冬的北京,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副总理刘延东亲切接见了援非抗埃的全体队员.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在主席台再次讲述那段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的历史.作为我军唯一传染病医院的一名宣传干部,笔者有幸参与鏖战西非,与埃博拉病毒"零距离"接触,现以纪实的方法还原这段历史.

188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