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支架置入术治疗脑血管狭窄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史晓艳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病因之一,其病死率仅次于恶性肿瘤,且致残率高达70%以上,根据2004年中国脑血管病指南推测,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200万,其中70%为缺血性卒中[1].主要病因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先天畸形、外伤、炎症、肿瘤、动脉瘤和手术损伤等,主要危害是责任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严重时可造成神经功能障碍[2].

  • 基于DSA证实的脑血管狭窄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研究

    作者:蒋玉倩;谢蓉;连新福

    目的:探讨基于DSA证实的脑血管狭窄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住的174例基于DSA证实的脑血管狭窄患者,采用现场调查方式,调查工具为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判定结果进行整理,并进行数据录入分析.结果:174例脑血管狭窄患者中,痰湿质68例,占39.08%、瘀血质42例,占24.14%、阴虚质30例,占17.24%,位居所有体质的前三位.不同程度血管狭窄患者间、单支和多支间、前循环和后循环间以及不同性别血管狭窄患者体质分布差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质、瘀血质、阴虚质为脑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或中医中药的干预纠正偏颇体质,从而达到预防脑血管狭窄,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的目的.

  • MR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小军

    目的:研究分析 MR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60例疑似脑血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 MR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照组采用 DSA 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以 DSA 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组检查的准确度为76.7%,特异度为66.7%,敏感度为79.2%。经Kappa 检验表明,Kappa 值为0.65(P <0.05),表明两种检查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虽然 DSA 检查脑血管狭窄准确性高,但是检查过程具有创伤性,而且费用高,不适合作为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首选。MR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与 DSA 检查基本一致,而且无创,可作为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首选方法。

  • 鲁西南地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分布特征

    作者:杨鹏;张爱梅;李宪章;郭瑞

    目的 分析鲁西南地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管狭窄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100例45岁以下青年卒中患者为青年组,>45岁100例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经神经影像学、颈部血管彩超、TCD等检查,并进行DSA 检查,分析两者脑血管狭窄分布特征.结果 青年组及中老年组脑血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85%及88%.青年组颅内动脉病变60例(70.6%),颅外动脉病变10 例(11.8%),颅内外动脉同时受累15例(17.6%);中老年组颅内动脉病变35 例(39.8%),颅外动脉病变40 例(45.5%),颅内外动脉同时受累13例(14.7%).青年组轻度狭窄60例(60%),中度狭窄30例(30%),重度狭窄或闭塞10例(10%),中老年组轻度狭窄20例(20%),中度狭窄35例(35%),重度狭窄或闭塞45例(45%).结论 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是脑梗死主要的发病原因之一,青年患者以颅内动脉病变多见,中老年患者以颅外动脉病变多见,中老年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较青年组重.

  •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狭窄的诊断意义

    作者:魏旭英

    目的 探究TCD对于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狭窄症状的诊断效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3-01-01-2013-12-31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均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中的一种或两种.对患者分别采用TCD与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脑部血管狭窄的诊断,记录诊断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共检查脑部血管724根,其中TCD检查出102根脑部血管狭窄,DSA检查出72根脑部血管狭窄,且合并有高血压与糖尿病两种疾病的患者脑部血管狭窄情况更加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于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诱发的脑部血管狭窄诊断效果显著,敏感度高,准确性好,且无痛苦,检查费用低可反复检查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当引起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 颅内脑动脉狭窄的TCD、MRA、DSA比较

    作者:陈丽明;苏岚

    有相当一部分脑血管狭窄患者无明显体征,症状轻微,在临床上极易被忽视.TCD检查能及时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价廉、无需造影剂、无创性、简单易行,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长期以来,许多临床医师对TCD诊断颅内脑动脉狭窄的可靠性仍存疑问.本文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颅内动脉狭窄TCD、MRA、DSA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TCD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水平.

  • 脑血管轻中度狭窄CT阴性患者的TCD诊断体会

    作者:张为民;方铎悟

    由于经颅多普勒(TCD)的应用,脑血管狭窄日益受到重视,严重脑血管狭窄常可致脑梗死,这类病人,CT大多可提供影像学证据,但有时遇CT阴性而有临床表现的脑血管狭窄者,常致临床诊治不力,本文就近5年门诊及住院病人中所遇23例病案作一浅析.

  • 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狭窄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鸿远

    目的 观察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粥样动脉硬化性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来诊后完成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ESRS)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进行风险分组,分为低风险组、高风险组、极高风险组.对所有患者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狭窄≥50%为狭窄组,<50%为非狭窄组.观察各风险组动脉狭窄率,比较狭窄组和非狭窄组ESRS评分.结果 低风险组中脑血管狭窄率≥50%占55.22%,高风险组为82.35%,极高风险组为100.00%,血管狭窄≥50%比例高风险组和极高风险组脑明显高于低风险组,而极高风险组明显高于高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ESRS评分为(7.58±1.04)分,非狭窄组(3.44±0.57)分,狭窄组评分明显高于非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对于缺血性血管狭窄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TCD预测脑血管狭窄在医联体社区医院中的应用

    作者:李华;朱广荣;王海雪;姚海舟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预测脑血管狭窄的价值.方法 选取某社区医院2014-03-2016-09门诊及病房疑似或确诊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首先进行TCD检查,然后进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确诊检查,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以及TCD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90例患者中,TCD检查阳性69例,阴性21例.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TCD阳性组中确诊64例,TCD阴性组中确诊6例.TCD检查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75.0%,与脑血管狭窄金标准检测方法比较达到中高度一致,Kappa值为0.7.结论 TCD检查可以有效预测病人脑血管狭窄,为早期发现、预防、治疗脑血管病提供依据.

  • CT血管造影联合CT脑灌注成像对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荣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联合CT脑灌注成像(CTP)对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患者30例,入院后均行颅脑CT扫描、CTP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重建处理获得的图像,测量病灶区域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并测量患者对侧未梗死、脑血管狭窄部位.结果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区域CBF、CBV均低于病灶周围区域与健侧对照区域(P均<0.05);病灶周围区域CBF高于健侧对照区域(P<0.05);病灶周围区域CBV低于健侧对照区域(P<0.05);病灶区域平均通过时间少于病灶周围区域(P<0.05),长于健侧对照区域(P<0.05);病灶周围区域平均通过时间长于健侧对照区域(P<0.05);30例患者经颅脑CTA检查共查出43个狭窄部位,58.14%的狭窄部位为中度狭窄,27.19%为轻度狭窄;3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患者中,CTP灌注异常区域与狭窄动脉供血26例符合,4例存在偏差,符合率为86.67%,具有良好的一致率.结论 CTA联合CTP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早期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伴有脑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血清血小板活性及动脉硬化的影响

    作者:胡秋兰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伴有脑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血清血小板活性及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71例伴有脑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单一组35例,联合组36例.单一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联合组于单一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治疗.统计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神经、运动功能评分、血清脂联素、磷脂酸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联合组(94.44%)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单一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低,运动功能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小板活性及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磷脂酸水平较低,脂联素及IMT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伴有脑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脂联素水平,有效降低磷脂酸含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抑制血小板活性,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发生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延良;于耀宇;韩新巍;水少锋;李腾飞;余天垒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CAS)后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行CAS手术的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程度分为极重度狭窄组(A组,狭窄程度>90%)与重度狭窄组(B组,狭窄程度在70% ~ 90%).分析术后发生再灌注的损伤率.结果 A组86例患者中再灌注损伤8例(9.30%),B组270例患者中再灌注损伤6例(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结论 极重度(狭窄程度>90%)颈动脉狭窄患者较重度颈动脉狭窄者(狭窄程度在70%~90%)行CAS术后更易发生再灌注损伤.

  • 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型术30例

    作者:魏少伟;安胜军;赵君风

    目的 探讨脑血管狭窄缺血患者行支架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以及有效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30例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脑缺血症状改善,自我感觉头脑清晰,2例于术后3~10 d死亡,3例随访半年再发狭窄.结论 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但一旦出现并发症,后果严重,应加强术前评估和术后监护,对并发症行超前防治.

  • 脑血管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贾秀华

    对27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其中8例发生并发症,包括颈动脉窦反应、穿刺部位出血、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血管痉挛,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随访4~12个月,8例患者恢复良好,未见其他并发症.提出护理人员掌握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做好预见性评价,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及护理,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青年缺血性卒中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范清雨;王虎清;吴海琴

    目的:总结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252例为卒中组,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26例为对照组,应用 TOAST 分型对卒中组进行病因学分型,比较分析2组危险因素,通过 DSA 检查结果分析其脑血管病变特点。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心源性脑栓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未确定病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3.8%、29.4%、16.6%、17.5%、12.7%。危险因素暴露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原发性高血压(50.0%)、吸烟(48.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8.1%)、血脂异常(24.2%)、糖尿病(13.1%)、饮酒(12.0%)。 DSA 异常患者94例(59.9%),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33.1%,前循环狭窄39.5%,其中单纯大脑中动脉狭窄21.0%。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仍是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主要病因。

  • 分水岭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辉;陈建;云宗金;涂峰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SI)患者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56~82岁,平均63.2岁;均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为CWSI;均急性起病,于发病后2 h~6 d入院;安静时起病21例,睡眠时起病11例,活动时起病4例.

  • 脑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

    作者:胡玲美;张少锋;关景霞;卢祖能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头颈部血管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方法为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选择有头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并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脑内无梗死病灶,共84例。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或闭塞组等3个亚组。对照组:无血管狭窄并且无脑梗死病灶的人群。对各组分别用 MMSE 及 Mo-CA 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的测试。结果轻-中度狭窄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区别(P >0.05);重度狭窄及闭塞组患者认知功能明显差于对照组(P <0.05)。在重度狭窄及闭塞组中根据狭窄部位分为颅内血管狭窄组和颈动脉狭窄组,在2组之间进行比较认知功能有显著性差异(P <0.05),即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颅内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者更为严重(P <0.05)。结论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这与重度狭窄或闭塞后的脑血流低灌注有密切关系。

  • 老年脑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作者:余伟雄

    目的 :探讨老年脑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2016年1月 ~2017年6月期间某院接收的130例老年脑血管狭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将130例无脑血管狭窄且无脑梗死病灶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经过检测后的MMSE和Mo CA量表认知功能评分(24.03±2.14)分和(27.38±2.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检测后的MMSE和Mo CA量表认知功能评分(30.14±3.88)分和(33.88±2.94)分,并且经过检测后重度狭窄组的MMSE和Mo CA量表认知功能评分(25.22±1.03)分和(24.33±1.68)分明显低于轻度狭窄组的MMSE和Mo CA量表认知功能评分(27.43±2.08)分和(28.66±2.54)分,以及中度狭窄组的MMSE和Mo CA量表认知功能评分(27.52±2.12)分和(28.36±2.66)分(P<0.05).结论 :老年重度脑血管狭窄患者存在着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的损害与重度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之后的脑血流低灌注有着重大的关联.因此为了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疾病,医护人员就需要做好患者疾病的检测工作,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

  • 脑血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作者:吴星

    目的:探究脑血管狭窄的诊断标准和各种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间来我院就就诊的65例脑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诊断依据与标准以及评价各种治疗措施的适应症和疗效.结果: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TCD、颈部多普勒超声、DSA等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根据具体病情采取药物或者手术介入治疗.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合理有效的对症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 脑供血不足治疗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具体运用

    作者:韩丹

    经颅多谱勒超声(TCD)简便易行,敏感性高,目前已广泛用于CCCI的诊断.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们对多例CCCI患者进行了TCD检查,探讨了脑供血不足治疗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具体运用.

165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