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剂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芳;任晔;苏晓明;单改仙;戴卓捷;崔迪;王宗烨

    目的: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2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45~60 Gy/15~20次,3 Gy/次,1次/d;采用数字评分法( NRS)、语言模拟疼痛评分法( VRS)、生活质量骨转移量表( EORTC QLQ-BM22)评估患者放疗前至随访结束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脊髓神经功能采用Frankel分级评价。主要研究终点为疼痛完全缓解,次要研究终点为患者死亡。结果至随访结束,2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无疼痛患者数由放疗前0/20例上升至10/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4, P<0.05)。患者NRS评分显示,放疗1和4周疼痛评分均低于放疗前,由(6.50±0.51)分下降至(4.30±0.47)分和(2.50±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98、27.57, P<0.05),止痛能维持至随访结束。疼痛缓解伴强阿片类止痛药使用的下降,放疗后6月内强阿片类止痛药使用人数由16/20例下降至6/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46, P<0.05)。 EORTC QLQ-BM22生活质量评分显示放疗后患者在疼痛部位、程度和功能方面均较放疗前明显改善,总分由放疗前(46.50±1.50)分下降至(38.35±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1, P<0.05),社会心理方面变化不大(P>0.05)。放疗前脊髓神经功能缺陷的患者放疗后6个月脊髓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未出现脊髓神经放射性损伤。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结论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机体功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脊髓神经放射性损伤等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 IMRT、VMAT模式照射离体人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作者:董俊林;赵静;朱定清;王思阳;龚五星;李小亮;张振林

    目的 观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模式照射离体人肺癌细胞的生物效应,研究IMRT、VMAT模式放疗照射的作用机制,为制订合理的临床放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人肺鳞癌细胞SK-MES-1、人肺小细胞癌细胞NCI-H446,分别进行体外琼脂悬浮克隆培养法建立肿瘤模型.分别使用9个不同的照射剂量点进行急速照射研究,照射3 min后计算细胞存活分数,采用GraphPadPrism软件处理数据,根据线性二次方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再把呈指数生长期的SK-MES-1、NCI-H446分别分成四个组:①VMAT模式照射组(直线型加速器能量为6 MV 6 min照射);IMRT模式15 min照射组;IMRT模式30 min照射组;IMRT模式45 min照射组.每组照射总量为8Gy,1次/d,2 Gy/次,4d内完成.后,采用克隆分析法计算细胞的存活分数,对比IMRT模式和VMAT模式的放射特点及生物效应.结果 ①急速照射完成后,分析得到SK-MES-1、NCI-H446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SK-MES-1细胞各参数详细数值分别为(D0、Dq、N值、α值、β值、“β值):0.87 Gy、0.48 Gy、3.6、0.17 Gy-1、0.091Gy-2、1.87 Gy;NCI-H446细胞以上各参数数值分别为0.61 Gy、0.35 Gy、4.0、0.98Gy-1、0.089 Gy-2、11.01Gy.②总量为8Gy的4d照射中,SK-MES-1细胞各照射组(VMAT模式照射组和IMRT模式15、30、45 min照射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25%、8.95%、9.63%、11.32%,IMRT模式照射下的细胞存活率较VMAT模式明显增加.NCI-H446细胞以上各组照射后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0.192%、0.205%、0.208%、0.209%,差异不明显.结论 人肺鳞癌细胞SK-MES-1的细胞放射敏感性(D0、N值)相对人肺小细胞癌细胞NCI-H446更低,亚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Dq值和α/β值)相对NCI-H446细胞更强,剂量率改变对其放射生物效应影响明显,IMRT模式单次剂量输出时间延长导致SK-MES-1细胞生存率增加,NCI-H446细胞增加不明显.

  • 局部晚期胰腺癌容积旋转调强与五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孙小梅;夏文明;姜新;陈祥;李涛;曲雅勤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RapidArc)与五野调强放射治疗(5F-IMRT)在局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剂量分布特点,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10例,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分别对每例患者设计RapidArc计划和5F-IMRT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 结果:RapidArc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优于5F-IMRT计划(P=0.01),其靶区均匀性指数(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计划中脊髓大剂量(Dmax)低于5F-IMRT计划(P=0.005);RapidArc计划中胃平均剂量(Dmean)低于5F-IMRT计划(P=0.019);5F-IMRT计划中肾脏V20低于RapidArc计划(P=0.043);RapidArc计划中小肠平均剂量(Dmean)低于5F-IMRT计划(P=0.011);RapidArc计划中小肠V10低于5F-IMRT计划(P=0.015);RapidArc计划中小肠V20低于5F-IMRT计划(P=0.14);RapidArc计划较5F-IMRT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MU)减少了18.0%,治疗时间缩短了70.3%.RapidArc计划肝脏和肾脏等危及器官受量接近或略小于5F-IMRT计划.结论:RapidArc计划的主要优势为靶区适形度高,可减少MU和缩短治疗时间,能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受量.临床上建议设计RapidArc计划.

  • 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老年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殷海涛;任洪荣;周冲;周云;温翠侠;胡翔

    目的 比较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HF-VMAT)与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41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组,20例行HF-VMAT,DT 60 Gy/10-12f,21例行IMRT,DT 60 Gy/30f,放疗后1个月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HF-VMAT组脊髓、食管、大血管的受量较IMRT组低(P<0.05).HF-VMAT组部分缓解(PR)16例(80.00%),IMRT组PR 12例(5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P=0.22).近期不良反应均为可控的1~2级肺、食管放射损伤,HF-VMAT组放射性肺损伤4例、IMRT组7例(χ2=0.37,P=0.54),HF-VMAT组放射性食管损伤6例、IMRT组14例(χ2=4.14,P=0.04).结论 HF-VMAT对老年肺癌近期疗效较好,危及器官受量较少,不良反应较低.

  • robust优化在乳腺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一威;翁邓胡;邵凯南

    目的探讨robust优化在乳腺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例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Raystation计划系统设计划分为A组与B组,A组为加入robust优化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计划、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B组为不加入robust优化的IMRT计划、VMAT计划,剂量体积约束条件及处方剂量相同.比较A组与B组适形指数(CI)及均匀指数(HI)、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结果A组计划在射野中心发生位移时,能获得较满意的剂量分布.与B组比较,A组计划靶区(PTV)的CI和临床靶区(CTV)的处方剂量覆盖率明显提高,PTV的HI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危及器官的剂量比较,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用Raystation计划系统设计IMRT计划和VMAT计划时可加入robust优化,以更好地提高靶区的剂量覆盖率.

  •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彦秋;韩阿蒙;李金旺;顾涛;付占昭;毛羽;张子健;杨振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探讨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2016年10月1日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初次接受VMAT治疗的肺癌患者,共计40例.比较发生RP和未发生R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放疗物理参数,随访时间大于10个月,根据影像学检查及RTOG标准明确RP,探讨上述因素与大于或等于2级RP的关系.结果:发生2级及以上RP患者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手术、肿瘤位置、是否吸烟、是否化疗及放疗前有无阻塞性肺炎症等临床因素与RP的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V5、V10、V13、V15、V20、V25、V30、V35、V40、平均剂量(Dmean)、处方剂量(Dp)和PTV体积大小等物理因素中,V5、V10、V13、V15与RP发生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23,0.012,0.004),其余物理因素与RP发生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中只有V5与RP发生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OR=29.571).结论:肺癌患者进行VMAT放射治疗时,V5与RP的发生显著相关.肺癌患者放射治疗选择ARC治疗方式时,应严格限制低剂量受照体积V5、V10、V13、V15,尤其是V5,使RP发生的概率降到低.

  • 乳腺癌放疗中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应用比较

    作者:刘利彬;张小清;杨海松;黄家文;倪敏;吴君心

    目的:应用千伏级CBCT研究乳腺体架固定与真空垫网膜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乳腺体架固定方式,对照组采用体部固定底板+负压真空袋+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两组患者放疗前行CBCT扫描并在线匹配,得出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对两组患者摆位误差行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组患者每周扫描一次CBCT,连续扫描4周,对其结果行q检验,验证4次扫描的重复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7±3.61)、(0.63±4.19)、(-0.37±5.05)mm,对照组的分别为(0.64±3.25)、(-2.03±4.51)、(2.47±2.67)mm,两组在上述方向比较,t=-0.46、2.55、-2.79,P=0.650、0.014、0.007,Y轴和Z轴有统计学意义.乳腺托架患者X、Y、Z三个轴4次扫描重复性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X轴方向,两种固定方式无差别,在Y轴和Z轴方向,采用乳腺体架固定方式优于采用体部固定底板+负压真空袋+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而且采用乳腺托架的患者重复性比较稳定.

  • Octavius 4D系统稳定性验证分析

    作者:牛振洋;费振乐;陈志

    目的:探讨Octavius 4D系统用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三维剂量验证的稳定性.方法:比较分析semiflex电离室和Octavius 729探测器阵列在6 MV、10 MV射束下对射野大小、剂量线性、剂量率线性和射野输出因子的响应.测量观察Octavius 4D系统旋转过程中角度仪示值与机架角的角度偏差.用3 %/3 mm标准分析(10×10)cm2旋转照射计划和VMAT计划机架归零与旋转照射的二维剂量分布;用3%/3 mm gamma分析标准评估VMAT计划.结果:预热剂量大于6 Gy是探测器稳定的必要条件.探测器阵列剂量响应是线性的,不同标称剂量率下剂量测量是稳定的.旋转照射过程中加速器机架角和Octavius 4D模体旋转角度误差在0.4°以内.6 MV和10 MV射束VMAT计划在分析标准为3%/3 mm时,三维剂量分布的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6.03%和95.56%,满足临床计划剂量验证的标准.结论:Octavius 4D模体联合Octavius 729探测器阵列是一套稳定性装置,用于治疗前验证VMAT计划是可靠的.

  • 个性化选择食管癌放疗技术

    作者:刘苓苓;费振乐;李兵兵;孙瑞霞;夏莉;王宏志

    目的:针对不同长度和不同体积的食管癌个性化选择放射治疗技术.方法:选择16例不同靶区大小的食管癌患者,分别用Xio计划系统制定一个三维适形(3DCRT)计划、Monaco计划系统制定一个静态调强(IMRT)计划和一个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和小显著差异法比较3种治疗计划中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于不同大小的靶区,VMAT能较好地控制靶区高剂量在112%处方剂量内,对肺高剂量区、脊髓大值和心脏剂量的控制均优于其它两种放疗技术.对于头脚方向长度小于13 cm且体积小于200 cc的靶区,3种计划均满足计划要求,且3DCRT的靶区低剂量区面积小于VMAT.对于头脚方向长度大于13 cm且体积大于200 cc的靶区,3DCRT无法满足计划要求,IMRT和VMAT计划可较好地控制肺高剂量区,但低剂量区照射面积稍大.结论:对于头脚方向长度较短、体积较小的靶区,考虑肺低剂量面积,可优先选择3DCRT技术;对于头脚方向长度较长、体积较大的靶区,可选择IMRT技术或尽量控制肺低剂量区的VMAT技术,或比较这两种计划,权衡利弊后再选择放疗方式.

  •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芳;苏晓明;任晔;单改仙;戴卓捷;崔迪;王宗烨

    目的:观察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对脊柱转移瘤疼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均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评估患者放疗前后疼痛缓解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同时监测放射性损伤。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疼痛缓解率为87.5%,疼痛缓解伴随强阿片类止痛药使用量下降(P<0.05);平均起效时间为放疗后4.25 d。放疗前后疼痛 NRS 评分分别为(6.21±1.41)和(1.96±1.33)分(P <0.01)。不同程度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放疗后Frankle分级得到改善。放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能有效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疼痛及脊髓神经功能,放射性损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医护合作策略在脊柱转移瘤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马慧珍;王宗烨;陈芳;李倩;何慧娟;范佳佳;秦柳花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策略在脊柱转移瘤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期间引用医护合作管理,评估患者放疗前后疼痛缓解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同时监测放射性损伤的情况.结果 24例患者放疗后疼痛部分缓解18例,完全缓解3例,疼痛缓解率为87.5%(21/24),疼痛缓解伴随强阿片类止痛药使用量下降(P<0.05);平均起效时间为放疗后第4.25天.放疗前后疼痛NRS评分分别为(6.21±1.41)和(1.96±1.33)(P<0.01).不同程度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放疗后Frankle分级得到改善.结论 在脊柱转移瘤VMAT治疗期间引入医护合作管理,能有效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疼痛及脊髓神经功能,放射性损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在头颈部肿瘤的应用

    作者:申芹;陈念永;李光俊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放射治疗(放疗)技术,通过照射过程中机架连续旋转,连续改变剂量率、机架位置和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等,实现不同射野方向上的射束强度调整.其大优势在于能达到与传统调强放疗技术相似或更好剂量分布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但作为新兴技术,完整的VMAT执行方案还有待开发,现有的临床数据相当有限.头颈部肿瘤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对放疗计划质量要求甚高,该文旨在对VMAT在头颈部肿瘤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VMAT在头颈部肿瘤的临床实施提供循证依据.

  • 一种新的混合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治疗颈椎原发恶性肿瘤剂量学研究

    作者:张喜乐;杨瑞杰;孟娜;李孟昭;江萍;王俊杰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混合固定野调强(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放疗技术(hybrid-VMAT,H-VMAT)治疗颈椎原发恶性肿瘤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13例曾接受放射治疗的颈椎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设计七野IMRT、双弧VMAT和H-VMAT计划,H-VMAT计划结合单弧VMAT和5个固定角度调强野.通过与IMRT和VMAT比较,评价H-VMAT技术计划质量和实施效率.结果:H-VMAT、IMRT和VMAT技术PTV平均适形指数分别为0.75、0.67和0.80,平均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38、0.38和0.38;PGTV平均适形指数分别为0.78、0.74和0.78,平均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06、0.05和0.06.脊髓平均D0%分别为41.78、40.70和42.42Gy,脊髓危及器官PRV平均D1%分别为44.92、44.48和45.39Gy.与IMRT相比,H-VMAT降低了黏膜V30和平均剂量(P=0.038,0.000).H-VMAT降低了下颌骨的V30和平均剂量(P=0.048,0.000),但V5无差异(P>0.05),甲状腺和腮腺V5、V30和平均剂量无差异(P>0.05);与VMAT相比,H-VMAT黏膜平均剂量有所增加(P=0.016),甲状腺、腮腺和下颌骨的V5、V30和平均剂量无差异(P>0.05).三种技术得到的正常组织V5无差异(P>0.05),H-VMAT V30和平均剂量低于IMRT(P =0.001,0.001),但较VMAT稍高(P =0.042,0.000).H-VMAT、IMRT和VMAT的平均机器跳数分别是872、1101和505 MUs,平均治疗时间分别是4.77、5.26和3.44分钟.结论:与IMRT相比,新的H-VMAT技术明显改善了靶区适形度,降低了黏膜、下颌骨和正常组织中高剂量区照射体积(V30)和平均剂量,机器跳数明显下降;与VMAT相比,新的H-VMAT技术改善了脊髓的保护,平均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有所增加.

  •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行全骨髓照射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解传滨;徐寿平;俞伟;曲宝林;鞠忠建;葛瑞刚;巩汉顺;徐伟;丛小虎

    目的:探讨RapidArc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MAT)行全骨髓照射(TMI)的可行性及其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已行全身扫描的患者,照射靶区包括除前臂和手以外的全身骨髓,采用Eclipse 10.0计划系统自动勾画模块进行靶区勾画并外放3 mm生成PTV,处方剂量为12 Gy/10 F,采用单弧多中心衔接的方法设计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治疗计划的剂量验证采用ArcCHECK验证系统,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并评估治疗计划的总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通过分析各部位剂量验证的通过率评估其临床实施的安全性及准确性。结果:容积旋转调强全骨髓照射计划的靶区平均Dmean、Dmax分别为12.85 Gy和14.85 Gy,平均D1、D99分别为11.25 Gy和13.77 Gy,除脑、眼球、口腔及腮腺等头颈部器官外,其他器官Dmean均<6 Gy,平均机器跳数和计划实施时间为2608 MU、30 min,头颈、胸腹及盆腔3部分的计划验证通过率分别为(98.9±1.9)%、(98.4±1.8)%及(97.4±2.1)%。结论:RapidArc技术能较好地实现全骨髓照射且实现射野间的无缝衔接,具有较高的射线利用率,可以应用于全骨髓的临床照射。

  • 控制点数量设定对Monaco5.11计划系统制定鼻咽癌单弧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影响

    作者:洪楷彬;张瑜;柏朋刚;庄建发

    目的:探讨Monaco5.11计划系统制定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时控制点数量设定对计划的影响.方法:对1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采用100和120的控制点进行单弧优化,比较两者所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控制点数量、治疗时间、靶区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等指标.结果:两者所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控制点所得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控制点数量和治疗时间分别是120控制点和所得计划的93.5%、85.2%和92.4%.结论:Monaco5.11计划系统制定鼻咽癌单弧VMAT计划时,100控制点所得计划能在满足临床剂量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机器跳数、控制点数量和治疗时间.

  • 基于两种旋转调强全中枢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江楠;解传滨;丛小虎;戴相昆;陈高翔;葛瑞刚;鞠忠建;曲宝林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T)与快速容积旋转RapidArc(RA)调强放射治疗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在全脑全脊髓照射(CSI)中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例行CSI定位扫描的患者图像,完成靶区及相应危及器官(OAR)勾画,分别设计HT及RA两种技术的旋转调强计划,处方剂量为36 Gy/20 F.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获取各剂量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及各OAR的剂量学差异,并通过分析总机器跳数及计划实施时间评估计划的实施效率.结果: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均能得到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并达到了相当的靶区剂量覆盖度及靶区均匀性.在靶区适形度方面,RA技术有略优于HT技术的趋势,适形度指数(CI)值分别为(0.90±0.06)和(0.86±0.01),但两种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32,P>0.05).在OAR保护方面,HT技术较RA技术优势更为明显,但对NT的剂量参数评估发现,除V10外,RA技术均较优于HT技术,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实施效率方面,RA技术要明显优于HT技术,HT技术总机器跳数和实施时间分别为(7381.17±706.14)MU和(522.72±49.04)s,是RA技术的6.5倍和1.16倍.结论:在放射治疗中对于CSI,RA和HT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均能得到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在重要器官的保护上,HT技术因束流调制能力较强而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但RA技术具有更高的射野利用率.

  • Avoidance Sectors在中段食管癌VMAT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王严兴;解传滨;徐寿平;丛小虎;戴相昆;陈高翔;王金媛

    目的:探究Avoidance Sectors程序在中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例中段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应用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设计4组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按照规避双弧水平轴左右两侧各30°、60°及90°射野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P30组、P60组、P90组及P0组(不进行射野角度规避).对4组计划靶区V95、V110、均匀性指数(HI)、适形指数(CI)及各危及器官(OAR)剂量体积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机器跳数(MU)评估各计划组实施效率.结果:4组计划均实现了处方剂量对靶区的较好覆盖,但HI与CI在角度规避后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规避角度越大,CI减小越明显;双肺低剂量体积尤其V5随着规避射野角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而高剂量体积(V30、V40)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且除P0组与P30组外,P0组与P60组、P0组与P90组、P30组与P60组、P30组与P90组、P60组与P90组高剂量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双肺Dmean组间差别不大,仅P30与P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5,P<0.05);脊髓Dmax的4组计划无明显差异;心脏V40、Dmean仅P30组小于P0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计划组随规避角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实施效率方面,P60机器跳数少(532.17±118.23)MU,且仅相较于跳数多的P0(667.00±62.54)M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5,P<0.05).结论:在中段食管癌双弧VMAT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应用Avoidance Sectors程序规避适当射野角度可显著降低双肺低剂量体积,但在高剂量体积评估中不占优势,临床应用中可酌情选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