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蛛网膜下隙麻醉时心跳骤停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

    作者:何星颖;朱科明;邓小明

    蛛网膜下隙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实和相对安全的特点.但蛛网膜下隙麻醉时出现心动过缓较常见,且只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比较容易纠正.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关于蛛网膜下隙麻醉时出现心跳骤停的报道有所增多,如 Tarkkila[1]和 Auroy[2]等分别研究 1 881例和 40 640例蛛网膜下隙麻醉病人心跳骤停发生率约为0.07%,有的报道甚至为0.15%[3].为此,有必要综述介绍其常见机制及预防措施,以引起同行重视.

  • 三种头高位角度对蛛网膜下隙麻醉后俯卧位阻滞平面的影响

    作者:金新强;钱坤莲;唐长菱;黄丽华

    目的:比较三种头高位角度对蛛网膜下隙麻醉后直接俯卧位阻滞平面的影响,以获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的适宜头高位角度。方法将60例择期行PPH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组、20°组和30°组,每组20例。均选取L3~4棘突间隙行蛛网膜下隙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0.5%重密度罗哌卡因2 ml,麻醉完成后分别调整手术床为头高位10°(10°组)、20°(20°组)、30°(30°组),同时让患者俯卧,手术开始前调整手术床为水平位。蛛网膜下隙麻醉注药10 min后完成折刀位。观察注药后感觉阻滞情况、循环功能变化、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手术开始时间和平面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组调整水平位前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完成折刀位前感觉阻滞平面上界、感觉阻滞高平面明显高于20°组和30°组[T(10.47±0.65)比T(12.36±0.72)和T(12.50±0.54)、T(10.12±0.56)比T(11.82±0.66)和T(11.99±0.72)、T(9.53±0.71)比T(11.32±0.78)和T(11.54±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组与3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组注药后15、20 min 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20°组和30°组[收缩压:(120.40±7.38)mmHg (1 mmHg =0.133 kPa)比(131.82±7.88)和(130.47±7.57)mmHg、(119.55±7.65)mmHg 比(131.25±9.67)和(130.23±8.69)mmHg;舒张压:(63.74±6.54)mmHg 比(71.36±8.49)和(74.32±7.54)mmHg、(61.59±6.23)mmHg比(72.98±7.39)和(73.75±6.3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组和3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麻醉效果差的患者,但30°组4例为良。10°组各出现了2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结论蛛网膜下隙麻醉后即刻俯卧位可以通过调整头高位的角度来获得适宜的麻醉平面,PPH比较适宜头高位角度是20°。

  • 比较间羟胺与麻黄碱对蛛网膜下隙麻醉剖宫产术中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何辉;刘正美

    目的:比较间羟胺与麻黄碱对蛛网膜下隙麻醉(腰麻)下剖宫产术中产妇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羟胺(J组)和麻黄碱组(E组),各50例。腰麻后J组即刻予以静脉连续泵注间羟胺0.2~1.5μg/(kg·min),滴速逐渐下调,输注至手术结束。E组在平均动脉压(MAP)≤基础值80%时单次注射麻黄碱10mg,需要时重复使用。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2、5、10、15、30、45分钟的血压、心率,记录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1、5分钟Apgar评分。结果两组均麻醉后2分钟的平均动脉压低,间羟胺组在后面的麻醉时间里没有明显变化,而麻黄碱组上下波动明显。两组均在麻醉间2分钟时心率高,后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间羟胺组麻醉后在麻醉45分钟时基本接近正常心率,而麻黄碱组仍高达86.5次/min;两组间平行对照,间羟胺组心率、术中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麻黄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麻黄碱相比,间羟胺用于腰麻下剖宫产术对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可以明显减少恶心、呕吐和低血压发生率,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 剖宫产手术选择蛛网膜下隙麻醉的利弊分析

    作者:安福香

    大多数产科麻醉属急诊手术,麻醉医师选择麻醉方法就尤其重要,所以术前应了解孕妇的生理系统变化及选择麻醉方法所引起的弊与利.

  • 剖宫产术后不同体位对产妇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任丽梅

    [目的]探索通过改变剖宫产术后产妇体位提高产妇术后舒适度的方法.[方法]将100例在蛛网膜下耳隙麻醉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后体位,术后去枕平卧3 h后改为去枕侧卧位至6 h为实验组,术后去枕平卧6 h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皮肤压红、头痛及产妇舒适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体位可改善皮肤压红,减少局部皮肤损害,不会增加产妇头痛发生率,可明显改善产妇术后体位不适.[结论]在蛛网膜下隙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采用去枕平卧3 h后改为去枕侧卧位至6 h是术后护理一种较理想的体位.

  • 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高喜文;段强

    骨科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有助于稳定生命体征、缓解应激反应。硬膜外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物进入硬膜外间隙,具有术中仍能持续给药的优势。但是该麻醉方式存在阻滞效果不完全,且麻醉药物用量较大,在应用于老年患者的骨科手术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蛛网膜下隙麻醉(腰麻)是另一类椎管内麻醉的方法,阻滞效果十分确切,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各自优势〔2〕。本文分析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蛛网膜下隙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谢力;顾仕贤;毛菇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1‐3]。尤其对于老年患者,POCD的发病率高、恢复慢。统计数据[4‐5]显示,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病率是年轻患者的2~10倍,可能与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退化、血流动力学调控能力弱有关。老年患者发生 POCD 易导致关节功能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且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6‐7]。

  • 丙泊酚诱发惊厥一例

    作者:邵建涛;周平明;孙玉霞

    患者女,54岁,66 kg,术前诊断胆囊结石,拟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施行胆囊切除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58次/分),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1 mg、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后连续监测ECG、SpO2及NIBP,测BP 140/90 mmHg,HR65次/分,SpO296%,于T9~10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导管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小剂量局麻药试验无蛛网膜下隙麻醉征和局麻药中毒表现.7 min后开始行麻醉诱导,面罩吸氧,缓慢静注0.2 mg芬太尼及丙泊酚.当丙泊酚推至60 mg时,病人突发惊厥,手足搐动,BP、SpO2未发现改变,HR升至117次/分,立即停止注药.给予维库溴铵8 mg、地塞米松10mg、地西泮10 mg静注,面罩加压给氧,行气管内插管.1min后病人搐动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HR降至84次/分,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加硬膜外麻醉,吸入异氟醚.手术过程顺利,历时1 h 45 min.术毕BP 130/80 mmHg,HR 70次/分,约30 min病人清醒,45 min拔除气管导管.

  • 两种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低位手术中的比较

    作者:黄明江

    目的 评价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隙阻滞在老年人低位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0例ASAⅡ~Ⅲ级老年手术患者接受低位手术,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蛛网膜下阻滞组(Ⅱ组),观察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结果 蛛网膜下阻滞组(Ⅱ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效果更确切.结论 蛛网膜下阻滞用于老年低位手术患者不失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25G笔尖式穿刺针在蛛网膜下隙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金军

    目的:随着腰麻针设计技术的不断改进,25 G笔尖式穿刺针逐渐被运用于临床麻醉,比较其与22G斜面穿刺针术后头痛、穿刺点疼痛、腰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B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开放静脉通道。所有病例均采用直入法穿刺,取侧卧位,双手抱膝,取L2-3或L3-4间隙。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斜面腰麻穿刺针的斜面与硬脊膜纤维走向平行。结果:A组头痛率明显低于B组;A组腰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A组术后穿刺点疼痛发生率低于B、C两组。穿刺点疼痛是由于皮肤和皮下穿刺后的炎性刺激引起。结论:25G笔尖式针显著减少了穿刺点疼痛、又避免了22G斜面腰麻针对硬脊膜的切割造成术后脑脊液外漏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微创的一种操作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罗哌卡因与小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琦

    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与小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式,从该院骨科临床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下肢手术患者中抽取180例分为3组,分别为A组(60例,罗哌卡因10 mg)、B组(60例,罗哌卡因7.5 mg+舒芬太尼5 μg)和C组(60例,罗哌卡因7.5 mg+舒芬太尼2.5 μg).比较各组麻醉效果.结果 B组麻醉效果指标均优于A组和C组(P<0.05);且术后VAS疼痛评分及认知功能评价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与小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麻醉在下肢手术效果佳,值得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