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龙骨薜荔山莓汤治疗遗精36例报告

    作者:邓平荟

    遗精是指在非性活动时精液自行泄出的一种症状.中医认为,有梦而遗精的称"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自流者称为"滑精".据统计,80%~90%的成年男性都有这种现象,所谓"精满则溢".除正常遗精外,也有少数遗精次数增加,并伴随某些性功能改变及神经精神症状者,则为病理现象,称为"遗精症".笔者采用"龙骨薜荔山莓汤"治疗遗精症3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HPLC法测定薜荔中儿茶素的含量

    作者:夏爱军;韦少宣;廖厚知

    目的 建立薜荔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0∶ 90);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薜荔中儿茶素含量在10.05~90.45 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为1.01%.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薜荔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薜荔 儿茶素 HPLC
  • 薜荔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

    作者:李彩君;王燕玲;李灼全;张洁冬

    目的:研究薜荔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比较水提、超声提取2种方法的薜荔多糖得率及含量.结果:水提、超声提取2种方法薜荔多糖的得率分别为19.36%、26.52%,含量分别为38.26%、45.84%.结论:超声提取是较好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 薜荔 多糖 提取方法
  • 薜荔药材醇提物抗炎活性的研究

    作者:毛彩霓;谭银丰;严沪明;罗海燕

    目的 获得薜荔抗炎有效部位.方法 将薜荔药材醇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醇、水液、水饱和正丁醇进行提取,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和醋酸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对各提取物进行抗炎实验研究.结果 在5 组供试液中,只有石油醚组抗炎活性不明显,其余4 组均具有抗炎活性.结论 4 组供试液抗炎活性排序:水液组>乙酸乙酯提取液组>正丁醇提取液组>醇提取液组.

  • 陆游养生保健诗文

    作者:黎明;春天

    陆游是南宋时伟大的爱国诗人,而且他还是名医.在我国历代著名诗人中,他的存诗多,高达九千多首,比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存诗还多.陆游还是我国历代诗人中寿命长的一位,终年85岁.在他现有诗文中有300多首是写病和养生保健方面的内容的,如<采药>一诗中有"篢子编成细箬新,独穿空翠上嶙峋……络石菖蒲蒙绿发,缠松薜荔长苍麟……."在<卧病>诗文中有"呼儿屏药囊,吾病今已瘳"等.

  • 黎药荔花鼻窦炎处方中1个新的酚苷类化合物

    作者:董琳;李艳梅;王金辉;刘明生

    目的 研究黎药荔花鼻窦炎处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手段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考察化合物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的影响.结果 从荔花鼻窦炎处方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尖瓣海莲苷A-4-甲醚(1)、尖瓣海莲苷C(2).化合物1在50 μmol/L时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有轻微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酚苷类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荔花鼻窦炎处方中分离得到,尖瓣海莲苷A-4-甲醚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薜荔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范明松;叶冠;黄成钢

    薜荔是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的茎、叶,又名木莲、爬墙虎、风不动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可祛风除湿,通血活络,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泻痢、水肿、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咽喉肿痛、睾丸炎、漆疮、痈疮肿毒等[1].药理研究显示,薜荔有抗菌、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诱导、抗炎镇痛、驱蛔虫等活性[2].笔者对薜荔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其中5,7,4′-三甲氧基黄烷-3-醇等8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薜荔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峰;张俊清;孔令义

    目的 研究薜荔Ficus pumila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出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薜荔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和波谱学方法鉴定为熊果醇(Ⅰ)、白桦醇(Ⅱ)、豆甾-5,24(28)-二烯-3β-醇(Ⅲ)、5α-豆甾-3,6-二酮(Ⅳ)、β-谷甾醇(Ⅴ)、白桦酸(Ⅵ)、胡萝卜苷(Ⅶ)、羽扇豆醇(Ⅷ)、豆甾醇(Ⅸ)、正二十六烷醇(Ⅹ).结论 化合物Ⅰ~Ⅳ、Ⅸ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薜荔 熊果醇 白桦醇
  • 薜荔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肖文琳;陈文豪;宋小平;陈光英;张俊燕;刘丽;韩长日

    目的 研究薜荔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hadexLH-20、ODS、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然后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薜荔茎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佛手柑内酯(1)、β-谷甾醇(2)、6α-羟基豆甾-4-烯-3-酮(3)、6β-羟基豆甾-4-烯-3-酮(4)、3β-羟基豆甾-5-烯-7-酮(5)、4-acetonyl-3,5-dimerhoxy-p-quinol (6)、胡萝卜苷(7)、柚皮素(8)、金圣草黄素(9).结论 化合物3、4、5和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对化合物6的碳谱数据进行了归属.

  • 祛风活血说薜荔

    作者:胡献国

    薜荔,又名凉粉子、木莲、凉粉果,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实。生于旷野树上或村边残墙破壁上或石灰岩山坡上,全年均可采取其带叶的茎枝,鲜用或晒干,主产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台湾等地,瘦果水洗可作凉粉,藤叶药用。由于薜荔的不定根发达,攀缘及生存适应能力非常强大,在园林绿化方面常常被用于垂直绿化,能保持水土,观赏价值极高。这些在《红楼梦》大观园中可见一斑。

  • 薜荔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吴文明;侯雄军;刘立民;汤韶明;童凌斐

    薜荔含有三萜、倍半萜、甾体、黄酮、香豆素和酚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血脂等药理作用.在系统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对薜荔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便对其更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 络石藤与薜荔的异同

    作者:章乐建

    通过对络石藤与薜荔的原植物特征、性状特征、显擞特征、性味、功能、主治成分、理化鉴别这几方面的比较分析,阐明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别.

  • 薜荔不同提取部位抗炎作用研究

    作者:毛彩霓;谭银丰;杨卫丽;刘明生

    目的 寻找薜荔药材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 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分离得到3个部分,分别为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液部位,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腹腔毛细血管实验和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跖肿胀实验对3个部位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结果 醋酸乙酯提取物组和水液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结论 薜荔药材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和水液部位可能为抗炎活性部位.

  • 薜荔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恩景;孟军华;曾庆源

    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薜荔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述了薜荔中黄酮类、萜类、糖类等多种化合物研究概况,并对其在抗菌、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进行了阐述,现代研究结果显示薜荔可用于肠道癌、淋巴癌、乳腺癌、食道癌等的治疗.本文为薜荔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薜荔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蔡月;肖雄;宋小平;陈光英;严琳琳;韩长日

    目的:研究薜荔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ODS、Sephadex LH-20、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薜荔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赛醇(1)、蒲公英萜醇乙酸酯(2)、(23Z)-cycloart-en-3β,25-di-ol(3)、3β-acetoxycycloartan-24-al(4)、(24R)-6β-hydroxy-24-ethyl-cholest-4-en-3-one(5)、β-谷甾醇(6),7-keto-β-sitosterol(7)、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8)、pubinernoid A (9)、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hol(10)、羟吲哚(11).结论:其中,化合物4和9~11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5和8 ~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薜荔 三萜 甾醇
  • 薄层扫描法测定前列通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作者:杨裕忠;周文政

    前列通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由黄芪、黄柏、薜荔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清利湿浊等功效,用于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我们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处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满意,可用于前列通片的质量控制.

  • 壮药络石藤与薜荔的显微鉴别研究

    作者:曾超;蒙万香;戴忠华

    目的:对络石藤及薜荔进行显微特征研究,为两者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石蜡切片法及显微技术对叶组织构造和药材粉末特征进行观察.结果:络石藤叶横切面有栅栏细胞2~3列,穿过中脉,主脉维管束双韧型,浅槽状;粉末中有一些细长的纤维,局部膨大成椭圆形,导管主要为螺纹导管.薜荔叶横切面中栅栏细胞不通过中脉,具钟乳体,中脉维管束外韧型;粉末中具有钟乳体,石细胞多见,常聚集,导管主要为梯纹、具缘纹孔导管.结论:络石藤与薜荔在叶横切面、药材粉末特征上有明显的不同,可作为二者显微鉴别的依据.

  • 三种黎药的急性毒性研究

    作者:赖伟勇;谭银丰;杨卫丽;张俊清;刘明生

    目的:观察辣蓼、薜荔和三叉苦等三种黎药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三种黎药水提物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观察并记录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率,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测得辣蓼LD50为128.3 g·kg-1(相当于成人一次用量的256.6倍),LD5095%可信限为(111.1~139.7)g·kg-1,10 d后存活小鼠体重平均增加22.2%.以大给药量灌胃薜荔(213.6 g·kg-1)和三叉苦(168.0 g·kg-1),小鼠无死亡,12 d后平均体重分别增加28.3%、28.5%.结论:薜荔和三又苦口服无毒,而辣蓼毒性很小.

  • 柳宗元与血吸虫病

    作者:谭飞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风占)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 王不留行和地区习用药的组织鉴别

    作者:张南平;王峰;杨兆起

    对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王不留行及3种王不留行的地区习惯用药:薜荔、拔毒散、黄海棠进行了组织和粉末鉴别,绘制了组织图,并附有摘要检索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