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对海马结构损伤的远期影响

    作者:高旭光;吕晓明;刘芳

    目的探讨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对成鼠后海马结构损伤的远期影响. 方法健康生后15~20 d Wistar幼鼠4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诱导的SE组,并持续追踪至成鼠阶段,应用常规病理及电镜观察海马结构的形态学改变,同时应用Timm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苔藓纤维发芽研究. 结果约2/3 SE幼鼠发育至成鼠阶段后,海马结构的神经元仍可发现变性和坏死性改变,以CA1区、CA3区和齿状回为重.Timm染色见CA3区有苔藓纤维发芽现象.约1/3 SE幼鼠发育至成鼠后未见海马结构损伤性改变. 结论幼鼠早期SE造成的海马结构损伤性改变可持续至成鼠阶段,但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与个体耐受性有关.

  • 熄风胶囊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海马损伤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新民;任艳艳;陈会;路岩莉

    [目的]探讨熄风胶囊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复制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实验大鼠的反复自发性发作(SRS)情况、海马形态学改变和苔藓纤维出芽(MFS).[结果]1)治疗组癫痫大鼠SRS的发作次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2)光、电镜结果显示:各治疗组中联合治疗组海马结构损伤轻.3 )Timm染色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对海马CA3区及齿状回MFS有较强的干预作用,优于单药治疗组.这种干预作用的强弱与熄风胶囊的剂量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结论]熄风胶囊单药及与卡马西平(CBZ)联合用药能够有效的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的SRS,降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程度,抑制苔藓纤维异常出芽.

  • 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脑内cox-2、Glu表达的影响

    作者:魏官;郑辑英;李光来;薛国芳;岳宏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脑内cox-2、谷氨酸(Glu)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大鼠模型脑内cox-2和Glu的表达进行测定,并研究塞来昔布对癫痫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癫痫模型组大脑皮质及海马区cox-2和大脑皮质Glu免疫反应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 给药组免疫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癫痫持续状态后脑内cox-2、Glu表达明显增加;塞来昔布能够有效减轻脑内cox-2、Glu的表达,塞来昔布可能具有减轻癫痫发作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 PPARs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牛海雁;郑辑英;李光来;薛国芳;霍莹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SG)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 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氯化锂- 匹罗卡品诱发癫痫大鼠模型脑内Bcl-2、Bax及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进行测定,并研究RSG对癫痫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 模型组(M组)海马区TUNEL、Bcl-2、Bax较对照组(N组)明显增多( P<0.05) ;RSG组Bax、TUNEL较M组明显减少( P<0.05) ,Bcl-2阳性细胞、Bcl-2/Bax比率较M组明显增多( P<0.05).结论 SE后脑内TUNEL、Bcl-2、Bax表达明显增加;RSG能够减轻海马TUNEL、Bax 的表达,增加海马Bcl-2的表达从而增加Bcl-2/Bax比率.RSG可能具有减轻癫痫发作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 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脑内c-fos蛋白表达的动态观察

    作者:薛国芳;郑辑英;李光来;王荔;刘勇

    目的 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中观察c-fos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 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癫痫持续状态后不同时间点脑内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癫痫持续状态后6 h,1 d时脑内c-fos蛋白表达高,3 d时表达次之,7 d时极少数表达并接近对照组表达水平.结论 癫痫持续状态后脑内c-fos蛋白表达持续较长时间;在此时期应给予干预措施,以减低脑内神经元损伤可能.

  • 降低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模型死亡率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冬梅;孙艺平;徐静;徐红;赵赫男;李骢;宫德正;田余祥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提高癫痫大鼠存活率的佳条件.[方法]选用SD大鼠30只,腹腔注射氯化锂和匹罗卡品后,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1 h后,随机分为A组:只给东莨菪碱;B组:东莨菪碱+安定;C组:东莨菪碱+水合氯醛.比较3组大鼠间癫痫发作的持续状态、癫痫大鼠的死亡率、死亡发生的时间.[结果]A组大鼠癫痫发作的持续状态为16~20 h,死亡率为87.5%; B组大鼠在用药后15 min内可控制癫痫发作的持续状态,死亡率为62.5%;C组大鼠在用药后3~10 min可完全控制大鼠的癫痫发作持续状态,大鼠全部存活.[结论]水合氯醛可有效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大鼠的癫痫持续状态,提高癫痫大鼠的存活率.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5-HT2 A受体表达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聂磊;张涛;王海燕;邹艳红;王影;李春玉;王禹;迟瑛娇;赵塔娜;赵冬梅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2A(5-HT2A)受体动态表达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24只、正常给药组(LEV)24只、癫痫模型组(Li-PILO)30只、癫痫给药组(Li-PILO+LEV)30只,分别给予 LEV组和Li-PILD+LEV组大鼠LEV 200 mg/kg 1次/d灌胃,连续28 d。采用RT-PCR方法分别在第7、14、28天动态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5-HT2A受体的表达, 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结果 LEV与NS组5-HT2A受体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NS组比较,Li-PILO组在第7天时表达水平降低,且随时间延长降低水平越明显,即在第14、28天5-HT2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Li-PILO型组比较,Li-PI-LO+LEV组5-HT2A受体在第7、14、28天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Li-PILO组比较,Li-PILO+LEV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LEV的抗癫痫作用可能与通过上调5HT-2A受体的表达有关,其在抗癫痫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

  •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幼鼠海马结构损伤的形态学及苔藓纤维发芽研究

    作者:高旭光;吕晓明;刘芳;宋继谒

    目的观察幼鼠致痫后海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制成幼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应用常规病理及电镜观察海马结构的形态学改变,同时应用Timm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苔藓纤维发芽的研究.结果海马区神经元可见变性、坏死改变,以CA1区、CA3区为重.Timm染色见齿状回内分子层和CA3区下锥体层苔藓纤维发芽增加.结论 (1)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幼鼠癫痫持续状态可造成海马区神经元损伤;(2)幼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损伤较重;(3)幼鼠癫痫持续状态后可致苔藓纤维发芽增加.

  •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脑损害及血清烯醇化酶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陶定波;刘素芝

    目的 观察大鼠致痫后血清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ose,NSE)水平变化及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腹腔注射制成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status epileptitus,SE).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对照组、地西泮干预组、实验组SE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NSE水平及常规病理变化进行观测.结果 血清NSE水平在大鼠SE后6h开始升高,24~48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1周后趋于正常;实验组血清NSE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对照组和干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常规病理也可见海马区神经元变性、坏死性改变,以CA1、CA3区及颞叶皮层为重.而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之间血清NSE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无病理形态学变化.结论 大鼠SE后可引起脑组织损害,以CA1、CA3区及颞叶皮层损害为主.血清NSE水平是反映神经元损伤的客观生化指标.

  • 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海马区TREK-2钾离子通道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高琴琴;王晖;刘明富;江涛;刘昕乐;肖昭扬

    目的:研究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海马区TREK-2双孔钾离子通道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TREK-2在癫痫发病过程中的机制及意义.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lithium-pilocarpine)构建癫痫模型,分别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后不同时间点(6 h、1d、3d、1w、2w、4w、8 w)提取海马组织,利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区TREK-2随时间表达变化.并用TREK-2 siRNA下调海马区TREK-2表达,进一步观察对大鼠癫痫状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REK-2在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后的3d开始降低(P.<0.05),1w,2w,4w明显降低(P<0.01),8w时仍维持在很低水平(P<0.001).在TREK-2表达下调后,大鼠癫痫潜伏时间(latent period)明显缩短,癫痫持续状态1h5级以上发作频率(seizure frequency)明显增加.结论:TREK-2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中表达的降低,且其下调加重癫痫状态的事实提示TREK-2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及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聂磊;王海燕;李春玉;邹艳红;王禹;迟瑛娇;王影;赵塔娜;赵冬梅

    目的:通过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Li-PILO)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5-羟色胺2A(5-HT2A)受体动态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机制.方法: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24只、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 24只、模型组(Li-PILO)30只、模型组+左乙拉西坦组(Li-PILO+ LEV) 30只,分别给予LEV组和Li-PILO+ LEV组大鼠LEV 200 mg/kg每日1次灌胃,连续28d.采用RT-PCR方法分别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动态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和5-HT2A受体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表达水平:与NS组比较,Li-PIL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升高更明显;与Li-PILO组比较,Li-PILO+LEV组GFA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2)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2A受体表达水平:LEV对照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Li-PILO组在第7天时表达水平降低,且随时间延长降低水平越明显,即在第14天、第28天5-HT2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Li-PILO组比较,Li-PILO+ LEV组5-HT2A受体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VE的抗癫痫作用可能与通过上调5HT-2A受体的表达及抑制GFAP的表达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 左乙拉西坦对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中BMP4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一川;穆国军;王影

    目的:建立氧化锂-匹罗卡品幼年大鼠癫痫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海马组织中骨形成蛋白(BMP4)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作用机制.方法:将116只21d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空白对照组(NS组)24只、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对照组)24只、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组(PILO组)34只、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左乙拉西坦治疗组(LEV治疗组)34只.PILO组和LEV治疗组大鼠首先给予腹腔注射氯化锂(125mg/kg)进行诱导,16h后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1mg/kg),30min后再以匹罗卡品(60mg/kg)腹腔注射,如果没有癫痫发作,可在半小时后,再次腹腔注射匹罗卡品15mg/kg,直至充分点燃建立癫痫模型.其中,LEV治疗组,每日给予左乙拉西坦200mg/kg,连续3周进行灌胃治疗,并分别于1周,2周,3周,处死各组大鼠,并通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及观察海马组织中BMP4表达的变化.结果:PILO组与NS对照组相比,BMP4的表达增加,第1周达高峰(P<0.01),第2周、第3周BMP4表达逐渐下降,但较NS对照组仍高表达(P<0.05),LEV治疗组与PILO对照组相比,BMP4表达逐渐降低(P<0.05),LEV对照组与NS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发作后BMP4表达增加,提示BMP4与癫痫形成密切相关,左乙拉西坦可能通过抑制海马组织中BMP4表达而发挥抗癫痫发作.

  • 锂-匹罗卡品致癎幼鼠海马结构损伤的形态学及苔藓纤维发芽研究

    作者:吕晓明;高旭光;刘芳

    目的:观察幼鼠致癎后海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制成幼鼠癫癎持续状态模型,应用常规病理及电镜观察海马结构的形态学改变,同时应用Timm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苔藓纤维发芽的研究.结果:海马区神经元可见变性、坏死的改变,以CA1区、CA3区为重.Timm染色见齿状回内分子层和CA3区下锥体层苔藓纤维发芽增加.结论:①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幼鼠癫癎持续状态可造成海马区神经元损伤;②幼鼠癫癎持续状态后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损伤较重;③幼鼠癫癎持续状态后可致苔藓纤维发芽增加.

  •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大鼠急性癫痫模型

    作者:高旭光;冯体良;王军

    目的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化学诱导的大鼠急性癫痫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地西泮组和致痫组.氯化锂腹腔注射后10~10h后给予匹罗卡品.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均为 0级发作,地西泮组中8只大鼠为0级发作,2只出现Ⅰ级发作;致痫组均达到Ⅲ级以上的痫性发作,其中Ⅲ级2只(2/35),Ⅳ级3只(3/35),Ⅴ级30只(30/35).致痫组大鼠在匹罗卡品腹注射后10~90min内全部出现急性痫性发作.结论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大鼠急性癫痫模型具有制作方便、致痫成功率高和动物死亡率低等特点,具有同人类癫痫持续状态和颞叶癫痫相似的行为和脑电图改变.

  • 痫宁片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大脑神经元损伤及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晓薇;沈创鹏;曹伟锋;苏健勇;张横柳

    目的 观察痫宁片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大脑神经元损伤及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痫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中药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制成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分别给予蒸馏水、丙戊酸钠、痫宁片灌胃.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大鼠大脑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大脑c-fos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与中药组大鼠大脑神经元水肿、固绾等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对照组与中药组大鼠大脑c-fos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痫宁片可明显减轻氯化锂一匹罗卡品致痫大鼠大脑神经元水肿、固缩等损伤,降低大脑内c-fos水平,对癫痫大鼠大脑具有保护作用,是理想的抗癫痫中成药.其抗痫机制可能与降低大脑内c-fos的表达有关.

  • 幼鼠反复癫痫发作致苔藓纤维发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自发性发作的关系

    作者:刘菁;李保敏;孙若鹏;张冬青;李军

    目的 观察幼鼠反复癫痫发作致苔藓纤维发芽(MFS)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慢性期反复自发性发作(SRS)的关系.方法 将190只幼年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48)、EP1组(n=80)、空白组(n=12)和EP2组(n=50),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幼鼠模型,诱导幼鼠在生后21、25、29 d反复癫痫发作,采用Timm染色法观察EP1组幼鼠末次癫痫发作后1、3、7、14、20、30、45、60 d海马MFS的动态变化;观察EP2组SRS情况,比较EP2组中出现SRS(EP2-SRS组)和未出现SRS(EP2-非SRS组)的大鼠MFS的差异;采用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坏死及凋亡情况,对CA3、CA1区神经元进行计数,观察SRS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Timm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P1组在反复癫痫发作后14 d MFS明显增加,并持续至60 d后(P<0.05),EP2-SRS组与EP2-非SR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EP2-SRS组与空白组相比,CA3、CA1区神经元损伤明显(P<0.05).结论 幼年反复癫痫发作引起MFS明显增加;在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中,MFS可能不是导致SRS的因素.

  • 应用2种方法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对比研究

    作者:陈姝璇;王丽琨;伍国锋

    目的 探讨应用杏仁核电点燃法与氯化锂-匹罗卡品法制备大鼠癫痫模型的造模情况及癫痫大鼠不同时期脑电图表现.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电点燃组20只,化学点燃组20只,电点燃对照组10只和化学点燃对照组10只,电点燃组将电极植入大鼠右侧杏仁基底外侧核,7d后给予电刺激建立电点燃癫痫模型;电点燃对照组只植入电极,不给予电刺激;化学点燃组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化学点燃模型;化学点燃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电点燃组和化学点燃组大鼠癫痫模型制备成功后,采用苯巴比妥钠、苯妥英钠分别筛选出杏仁核电点燃敏感、耐药型癫痫大鼠和氯化锂-匹罗卡品敏感、耐药型癫痫大鼠.观察电点燃组和化学点燃组造模情况及癫痫大鼠不同时期脑电图表现.结果 电点燃组大鼠癫痫模型成功点燃12只(60%),化学点燃组成功点燃18只(90%),化学点燃组成功率高于电点燃组(P<0.05);化学点燃组慢性期发作时脑电图频率[(19.00±2.12) Hz]明显高于急性期发作时[(14.89±1.96) Hz]和电点燃组急、慢性期发作时[(13.38±1.60)、(14.50±2.38) Hz] (P<0.05),化学点燃组慢性期发作后脑电图频率[(15.89±3.69) Hz]和波幅[(139.73±43.70) μV]高于电点燃组急性期发作后[(12.75±1.03) Hz、(116.87±54.43)μV](P<0.05);给药后,化学点燃组耐药型大鼠发作前[(15.33±1.63) Hz]、发作时[(19.32±6.02) Hz]和发作后[(14.38±1.51) Hz]频率均高于电点燃组敏感型大鼠[(12.17±1.17)、(12.67±1.21)、(11.63±0.92) Hz] (P<0.05);化学点燃组耐药型大鼠发作时波幅[(388.61±42.51)μV]高于敏感型大鼠[(242.82±23.81) μV]及电点燃组敏感型大鼠[(228.23±12.74)μV]和耐药型大鼠[(298.48±18.64)μV](P<0.05).结论 与杏仁核电点燃法相比,氯化锂-匹罗卡品点燃成功率高,更适合实验及临床研究需要,2种不同类型癫痫大鼠不同时期脑电图均发生相应改变.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癫癎幼鼠模型海马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张梅梅;刘恒方;王琳

    目的 探讨癫癎模型幼鼠海马组织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R1及R3(mGluR1和mGluR3)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给予幼鼠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观察幼鼠的行为变化,把发作程度达到Racine 5级并持续6 h以上的动物认为匹罗卡品癫癎持续状态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归入实验组,未达到该标准或抽搐致死的幼鼠剔除.实验SD幼鼠共18只,随机分为下列各组(每组6只):癫癎发作后6 h组(急性期,Ⅰ组),5 d组(静止期,Ⅱ组)及60 a组(慢性期,Ⅲ组).9 g/L盐水腹腔注射18只(对照组),每组6只,与实验组的时间点相对应,分为6 h组(Ⅰ a组),5 d组(Ⅱa组)及60 d组(Ⅲa组).分别在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脑海马组织,处死动物前行常规脑电图(EEG)检查.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检测各组脑海马组织中mGluR1和mGluR3表达.结果 Ⅰ组幼鼠EEG均异常;Ⅱ组幼鼠EEG正常;Ⅲ组5只幼鼠(83%)出现散发尖波、棘波或棘慢波.对照组未出现自发发作.分别与Ⅰ a组、Ⅱ a组比较,Ⅰ组及Ⅱ组幼鼠mGluR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差异有显著性(Pa<0.01);Ⅲ组mGluR1 mRNA表达水平与Ⅲ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相应的Ⅰ a、Ⅱ a、Ⅲa组比较,Ⅰ、Ⅱ、Ⅲ组的mGluR3 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有显著性差异(Pa<0.01).结论 mGluR1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兴奋性毒作用,而晚期mGluR3表达上调可能有利于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

  •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癎大鼠的模型研究

    作者:龙莉莉;肖波;李国良;李蜀渝;易芳;陈锶;毕方方

    目的:探讨氯化锂(LiCl)-匹罗卡品(PILO)致痫大鼠的行为学特征及海马病理改变.方法:建立改良的LiCl-PILO致痫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尼氏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病理改变,FJB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及其轴突、树突变性.结果:大鼠腹腔注射LiCl-PILO后,癫癎持续状态(SE)诱发成功率为92.5%,死亡率21.2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于SE后7 d和60 d缺失明显,与对照组相比,齿状回颗粒细胞减少(P<0.05),CA1、CA3区锥体细胞和门区神经元均显著减少(P<0.01);FJB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于SE后7 d和60 d变性明显,主要集中在CA1、CA3区锥体细胞层和门区,SE后7 d海马腔隙-分子层亦可见变性的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结论:改良后的LiCl-PILO致癎模型SE诱发成功率高,死亡率低,可基本复制人类颞叶癫癎的发作特点及病理改变;颢叶癫癎海马神经元的缺失可能是由于神经元的变性死亡.

  • 乌司他丁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大鼠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何保明;李素萍;喻良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癫痫发作时大脑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对Wistar大鼠建立癫痫模型,建模成功后并对其进行4种分组处理,即A组注射生理盐水;B组注射卡马西平;C组注射卡马西平和少量乌司他丁(10 000 U/kg);D组注射卡马西平和大量乌司他丁(70 000 U/kg);测量每组达到惊厥标准后24、48、72、96 h不同时间段的S100β蛋白和神经烯醇化酶(NSE)水及96 h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IL-1β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bax与bcl-2阳性细胞数;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用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通过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间对比分析乌司他丁对癫痫大鼠的影响;空白对照组全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注射乌司他丁能够降低S100β和NSE水平,并且大剂量乌司他丁效果更显著(P<0.05);乌司他丁对TNF-α与IL-1β表达进行抑制,且大剂量乌司他丁效果更显著(P<0.05);注射乌司他丁后caspase-3与bax的阳性细胞减少而bcl-2的阳性细胞增加,且大剂量乌司他丁效果更显著(P<0.05);注射乌司他丁能够减少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且大剂量乌司他丁效果更显著(P<0.05);注射乌司他丁能够改善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且大剂量乌司他丁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和caspase-3与bax的激活,促进bcl-2蛋白激活,并减少神经元凋亡来对癫痫大鼠的大脑进行保护.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