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化疗药物敏感试验指导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化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涛;刘建平;楮忠华;王捷;赵海燕;区庆嘉

    目的:探讨体外化疗敏感试验ATP-TCA系统对化疗药物疗效的评估作用,利用该系统指导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carcinoma,HCC)患者的临床个体化疗.方法:获取50个HCC手术标本,采用ATPTCA系统评估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顺铂(DDP)、草酸铂(OXA)、表阿霉素(EPI)、健择(GEM)、伊利替康(CPT-11)、依托泊苷(Vp-16)和多西他赛(PTX)化疗药物的疗效.23例HCC患者接受术后ATP-TCA指导临床化疗,同时以20例HCC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ATP-TCA系统可评估率为90.8%.对各种化疗药物部分-强敏感率分别为PTX 46%、CPT-11 44%、GEM 36%、MMC 14%、EPI 12%、DDP 8%、Vp-16 6%、OXA 6%和5-FU 4%;观察终点ATP-TCA组疗效指标(CR、PR、SD和PD)获得较好结果,P=0.008;观察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3;实验组较对照组在病情缓解率(ORR)以及手术后生存期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P值分别为0.043 0、0.005 7和0.004 5.结论:ATP-TCA系统可以成功地应用于HCC患者.PTX、CPT-11和GEM对HCC具有较高疗效;根据体外药物敏感方案进行个体化疗,部分患者在病情缓解时间(TTP)以及手术后生存期方面获益.

  • 丙戊酸钠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

    作者:时昌文;李杰;赵霞;曹莉莉;孙京杰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alproate acid sodium, VPA)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VPA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24、48、72和96 h,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用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活力的改变,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改变,PI法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0.75~4.0 mmol/L不同浓度VPA作用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变圆、细胞核固缩和胞质减少.各浓度药物干预组随药物作用时间、药物浓度的不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以及增殖周期G1期阻滞.结论:VPA可明显抑制HepG2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凋亡和细胞增殖周期G1期阻滞作用.

  • TRAIL联合化疗或热疗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体外增殖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阳;刘宝瑞;钱晓萍

    目的: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数种化疗药物:顺铂、羟基喜树碱、丝裂霉素、健择或热疗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mg ligand,TRAIL)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效果,以确定联合方案是否具有协同效应.方法:使用MTT法测定单独或联合应用TRAIL及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顺铂、丝裂霉素、健择或热疗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方案对SMMC-772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TRAIL联合应用4种化疗药物均可以显著提高化疗药物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及细胞凋亡.以亚毒性剂量浓度的顺铂为例,对照组、化疗组、TRAIL组、TRAIL联合化疗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14.91%、17.92%和62.4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9%、3.38%、8.78%和27.58%.但TRAIL联合热疗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联合应用TRAIL与化疗药物对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联合应用TRAIL与热疗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 TRAIL联合化疗药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慧明;陈智;陈公英;李敏伟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是TNF家族的成员之一,与TNF和FASL不同的是,它仅诱导转化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发生调亡,对正常细胞则无明显的杀伤作用[1].

  • 甲硫氨酸脑啡肽对NIH 3T3细胞和人肝癌Bel 740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李孟森;李平风;杨非易;葛韵琴;李刚;杜国光

    目的:研究甲硫氨酸脑啡肽对体外培养的NIH3T3 细胞、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MTT微培养染色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甲硫氨酸脑啡肽对NIH3T3 细胞、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作用以及一定质量浓度的纳洛酮、阿片δ受体单克隆抗体、5-氟脲嘧啶对这种作用的影响.结果:(1)10 mg.L-1至80 mg.L-1的甲硫氨酸脑啡肽对这2种细胞均有不同的抑制效应(NIH3T3 32%~66%与Bel7402 36%~64%);(2)纳洛酮能阻断甲硫氨酸脑啡肽对细胞抑制效应,阿片δ受体单克隆抗体没有这种阻断能力;(3)5-氟脲嘧啶(10 mg.L-1)和甲硫氨酸脑啡肽(50 mg.L-1)有协同作用.结论:甲硫氨酸脑啡肽能抑制细胞增殖.提示NIH3T3细胞和Bel 7402细胞胞膜上可能存在阿片ζ受体介导.

  •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放疗现状与展望

    作者:曾昭冲

    肝细胞肝癌患者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发生率相当高,尸解资料显示肝细胞癌癌栓发生率为44%~84%[1],临床资料为34%~50%[2-3].伴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其预后很差,如未加治疗,生存时间仅2.4-2.7月[4-7],如予全身化疗,中位生存期为3.9-9.2月[7-8].

  • PD-1阻断剂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梦园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受体阻断剂在多种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及肾细胞癌等)的临床应用中已取得振奋人心的成果.不少研究者对于免疫检查点阻滞能否应用于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随之开展一系列临床试验.其中根据2017年美国肿瘤学会胃肠肿瘤研讨会上公布的CheckMate 040研究新生存结果,接受nivolumab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客观缓解率高达18.6%,提示该药可能会大大改变晚期肝癌的治疗现状.同时正在进行中的KEYNOTE 240和KEYNOTE 224也在探索另一种经FDA批准上市的PD-1阻断剂pembrolizumab在HCC治疗领域的可行性.本文就这2种PD-1阻断剂在HCC治疗中的临床研究初步成果进行概述.

  • miR-18a对肝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何兴鸿;贺敏

    目的 探讨miR-18a对肝癌患者血清肝癌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经培养、传代、冻存、复苏后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进行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2.15及HepG2分别转染miR-18a inhibitor和miR-18a inhibitor阴性对照24 h后,应用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测定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G2.2.15分别转染miR-18a inhibitor、miR-1 8a inhibitor阴性对照、共转染miR-18ainhibitor和Dicer siRNA以及共转染miR-18a inhibitor和Dicer siRNA阴性对照48 h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比较各组Dicer1蛋白表达的差异,应用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比较各组细胞侵袭以及迁移能力的差异.结果 转染miR-18a inhibitor 后,HepG2和HepG2.2.15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染miR-18a inhibitor组Dicer1蛋白表达水平较转染miR-18a inhibitor阴性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转染Dicer siRNA+ miR-18a inhibitor组Dicerl蛋白表达水平较Dicer siRNA阴性对照+miR-18a inhibitor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均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miR-18a 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Dicer1蛋白表达抑制有关.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化疗药物剂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慧;夏景林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是世界上第5位常见和第3位易导致患者死亡的恶性肿瘤[1],每年> 60万例患者死于HCC[2].HCC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难以发现,确诊时多已是中晚期,临床上约80%的患者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对不能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可使部分不能切除的肝癌缩小后再切除,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4].TACE是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靶动脉,并注入栓塞剂使之闭塞,阻断肿瘤的血供,同时抗肿瘤药物可在肿瘤局部缓慢释放,引起肿瘤组织缺血坏死.TACE使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局部的浓度增加而全身浓度降低,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阻塞动脉血流的同时也阻止化疗药物从肿瘤组织中流出,延长其作用时间,使化疗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HepG2细胞分化和降低软琼脂克隆形成

    作者:谢斌;左莉;江志奎;徐大林;朱华庆;周青;胡若磊;桂淑玉;汪渊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分化、软琼脂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ATRA处理HepG2,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甲胎蛋白(AFP)等分化指标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ATRA对HepG2增殖的影响;软琼脂培养法观察HepG2的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骨桥蛋白(OPN)表达变化.结果 ATRA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分化,使代表肝细胞恶变的γ-GT比活力、AFP分泌量明显下降.ATRA可降低HepG2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并使OPN表达减少.结论 ATRA是HepG2有效的分化诱导剂,并可抑制HepG2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OPN表达减少有关,为ATRA诱导分化治疗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 丹皮酚增强顺铂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徐淑萍;孙国平;王华;魏伟

    目的探讨丹皮酚和顺铂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丹皮酚、顺铂和两药联用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药物在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进行联合用药分析.结果丹皮酚(7.81~250 mg/L)和顺铂(0.625~20 mg/L)单独应用均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有抑制作用,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丹皮酚与顺铂联合应用后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大于单药,有显著的协同杀伤作用.结论丹皮酚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抗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的作用.

  • 术前化疗方案对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黎明;肖雅玲;李勇

    [目的]评价术前化疗方案对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从2001年5月至2008年5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36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术前ICE化疗方案(即异环磷酰胺,卡铂和足叶乙甙)联合手术治疗肝母细胞瘤患儿.分析影响患儿治疗结局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均随访5年,其中失访患者3例,包括Ⅱ期1例,Ⅲ期1例,Ⅳ期1例,随访率为91.67%.随访到的患者共生存13例,死亡20例,生存率为39.39%,其中Ⅰ期存活3例,Ⅱ期存活8例,Ⅲ期存活2例,Ⅳ期存活0例;按照疗效判定标准,病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状态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63.64%.单因素分析表明手术切缘距肿瘤位置、初诊时外周血甲胎蛋白值及PRETEXT分期,肿瘤病灶部位,病理类型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但患儿年龄对预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切缘距肿瘤位置、初诊时外周血甲胎蛋白值、PRETEXT分期及术后病理类型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E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肝母细胞瘤患儿可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切缘距肿瘤位置、初诊时外周血甲胎蛋白值、PRETEXT分期及术后病理类型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

  • 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何建明;黄从云;张小龙;胡可锦

    【目的】比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和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2011年01月至2013年10月在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汕头大学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34例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两组患者均治疗至少3个周期(每周期28d),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并随访6~31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8.8%(20/34)、91.2%(31/34),对照组分别为32.4%(11/34)、67.7%(23/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 P<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为(21.915±6.154)个月,长于对照组(16.405±5.59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患者均出现1~2度恶心呕吐、嗜睡、周围神经病变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观察组85.3%(29/34),对照组为97.1%(33/3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比较,能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且毒副反应可控。

  • HCC选用敏感化疗药物行TACE治疗前后血清指标评价

    作者:廖维甲;覃理灵;梅铭惠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选用敏感化疗药物行肝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30例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AFP、ICAM-1水平的变化,并与36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TACE治疗前后HCC患者血清AFP、ICAM-1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健康人(P均<0.01).TACE治疗后血清AFP、ICAM-1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可根据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血清AFP、ICAM-1水平对评价HCC患者行TACE治疗效果和观察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马国安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科收治的中晚期HCC患者13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73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单纯TACE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患者半年、1年、2年的生存率,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完全缓解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26.0%(19/73),疾病控制率为82.2%(60/73);均高于对照组13.8%(8/58)和53.5%(31/58),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9.5%(58/73)和65.8%(48/73),均高于对照组65.6%(38/58)和43.1% (25/58),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Ⅳ级毒性分级反应.观察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57.5%)、疲劳乏力(43.8%)、腹泻(45.2%)、高血压(23.3%),皮疹(19.2%),其中,手足综合征、腹泻、高血压和皮疹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57.5% vs 52.9,45.2%vs 6.9%,23.3% vs 1.7%,19.2% vs 6.9%,均P<0.05),而疲劳乏力、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HCC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虽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 纳米及微米磁微粒磁性顺铂微球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及机理

    作者:何跃明;吕新生;艾中立;刘志苏;王平康

    目的探讨用纳米及微米氧化铁磁核合成的磁性顺铂微球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在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0.04~8μg/ml(按顺铂的含量计)的顺铂(CDDP)及含相应CDDP剂量的纳米磁微粒磁性顺铂微球(nCDDPmm)和微米磁微粒磁性顺铂微球(mCDDPmm),并将0μg/ml CDDP与未包裹CDDP的磁性微球作为对照,采用MTT法、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仪等观察肝癌细胞的活细胞数、杀伤率、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增殖指数以及凋亡.结果 (1)随药物的浓度增加,肝癌细胞的活细胞数下降,杀伤率增加,呈明显的量效关系(r值分别是0.95,0.91,0.89,P<0.01);(2)随药物的浓度增加,时间延长,肝癌细胞的生长曲线变低平,6~24h,≤0.8μg/ml时,nCDDPmm和mCDDPmm的细胞数高于CDDP(P<0.05),nCDDPmm与mCDDPmm无明显差异(P>0.05);(3)随药物的浓度增加,肝癌细胞的凋亡率增加,nCDDPmm组的凋亡率高于mCDDPmm和CDDP组(P<0.01);(4)CDDP,nCDDPmm,mCDDPmm均使肝癌细胞G0/G1期增加,S期及PI降低.结论纳米及微米磁微粒磁性顺铂微球的抗肝癌细胞增殖作用取决于CDDP的浓度,其机理主要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纳米磁微粒与微米磁微粒均有微弱促肝癌细胞增殖作用,但随作用时间延长,nCDDPmm和mCDDPmm中的CDDP从微球中缓慢释放后就足以消除磁微粒的影响.

  • 不同评价标准在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山平;郑鑫

    目的:探讨mRECIST与RECIST 疗效评价标准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疗效评价应用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采用T 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41例,通过对患者联合治疗前基线以及治疗后3个月复查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别采用m RECIS T 与RECIS T 疗效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并对两种评估标准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肿瘤反应结果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RECIST 标准评价客观有效率(CR+ PR)为2.4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7.80%,疾病进展率(PD)为12.20%;mRECIST 标准评价客观有效率(CR+PR)为60.98%,疾病控制率(CR+PR+ SD)为95.12%,疾病进展率(PD)为4.88%。两种不同标准下治疗效果对比客观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疾病控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存的Log‐rank检验得出:RECIST 标准中的PR与SD所对应的生存曲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mRECIST 标准中CR、PR、SD、PD所对应的生存曲线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ECIS疗效评价标准以“存活肿瘤”对靶病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可靠,更适应目前T ACE与靶向药物等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治疗效果的评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