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与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周晓枢;朱悦

    目的 系统评价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体间融合两种融合方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按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Medline( 1966~2012.3)、EMBASE( 1988~2012.3)、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 1986~2012.4),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共329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路椎间融合组术中及术后24h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后外侧融合组[加权均数差值( WMD) 320.03,95%CI 241.26~39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后路椎间融合组融合率高于后外侧融合组( OR 0.41,95%CI 0.19~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后路椎间融合组对腰背痛缓解优于后外侧融合组( WMD 0.43,95%CI 0.10~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WMD 2.86,95%CI - 0.56~6.26)、术后腿痛视觉疼痛评分(WMD 0.34,95%CI -0.11~0.79)、术后腰椎前凸角度(WMD - 2.43,95%CI - 5.42~0.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后路椎间融合组较后外侧融合组有更高的融合率,能更好的缓解腰部疼痛,且术中及术后24h内总出血量少.但仍需要设计良好、方法学质量更高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符楚迪;潘兵;卢一生;许文根

    目的:分析和总结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及手术疗效.方法:对50例腰痛患者应用MRI及椎间盘造影进行术前检查,并对确诊患者行后路病变节段的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治疗,对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确诊患者经治疗后,效果确切,优良率92.3%.统计学结果显示,术前MRI信号改变,包括高信号(HIZ)现象以及终板信号改变,与椎间盘造影阳性的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显示有较高相关性.结论:MRI、椎间盘造影可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同定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确切.

  • 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初步报告

    作者:钱邦平;唐天驷;杨同其;徐耀增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优越性.方法:采用全椎板切除后路椎体间植入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cage治疗20例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结果:随访1年~1年4个月,近期疗效满意,未产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全椎板切除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不仅可实现充分减压,而且可以预防继发性腰椎不稳的产生.

  • 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邵仲良;崔凤

    目的 观察单纯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7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35例患者行单纯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行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后外侧融合术作为联合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内引流量、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8 h内伤口引流量、术后3d切口疼痛VAS评分、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或不联用后外侧融合术对椎弓根内固定下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融合率无明显影响,且后路椎间融合联合后外侧融合术增加了住院费用及时间.

  • 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附21例报告)

    作者:张希峰;李强;杨宗华;唐天驷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进行腰椎滑脱治疗的效果.方法 自 2006 年 5 月至 2009 年 5 月,对 21 例(23 节段)腰椎滑脱患者进行TLIF手术,患者包括男 7 例,女14 例;年龄 42~67 岁,平均 53.6 岁,根据Meyerding分级标准,Ⅰ度滑脱 7 例,Ⅱ度滑脱 14 例,术中选择采用Sofamor Danek 公司TENOR、CDHM8或BASIS内固定系统,Sofamor Danek 公司TELAMON或钛网,或CAPSTONE Peek材料融合器,术后随访包括JOA腰背痛评分标准评分、常规X线摄片、CT扫描.结果 21 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 26.5 个月,无一例出现感染、断钉、椎间融合器下沉、后移等并发症,1 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经药物治疗后好转.手术腰椎节段不同程度融合,椎间隙高度、椎体滑移距离、腰椎前突弧度不同程度改善,融合率为 90.5%,腰背痛评分统计:术前 (14.8±4.2) 分,术后 (24.9±3.5)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技术;CT扫描可以简单、精确评估椎体融合情况.

  • 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明;张勇;宋红平;丁文星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2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与术前比较,腰椎疼痛、间隙性跛行为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日常生活也恢复正常,术后疗效良好,骨融合率95.3%,治疗优良率90.9%,总改善率91.2%.结论 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良好.

  • 两种融合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疗效对比

    作者:尹书东

    目的 对比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与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TLIF组18例和PLIF组22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植骨融合率.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LIF组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失血量均显著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植骨融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LIF融合方法相比PLIF融合法,具有术中引流量少、出血量低、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在远期效果如疼痛度、植骨融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均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

  • L4~5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的变化

    作者:何克云;李志忠;李宁宁;胡朝辉;唐运鹏;卓祥龙;谢湘涛

    背景:统计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L4~5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L4~5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和L4滑脱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的116例患者,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前凸角度.随访资料完整患者40例,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28例,L4腰椎滑脱12例,随访12~24个月,分析治疗前后骶骨倾斜角变化.结果与结论:治疗后腰椎前凸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 < 0.05).腰椎管狭窄与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因手术变化的趋势是相同的(P > 0.05).治疗前后MacNab评分优和良中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后路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 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骶骨倾斜角变化及其分析

    作者:何克云;李志忠;胡朝晖

    背景:有研究表明骶骨倾斜角的丢失可能是下腰痛的重要解剖基础之一,腰椎融合术后骶骨倾斜角发生相应变化,其在缓解腰痛方面的临床意义尚需明确.目的:分析L4-5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骶骨倾斜角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L4-5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和L4滑脱症经后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后的患者共60例,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38例设为腰椎管狭窄症组,L4滑脱症22例设为腰椎滑脱症组.随访时间12-24个月,对比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骶骨倾斜角变化.根据手术后疗效按MacNab分类分为疗效佳(优)与欠佳(良、中、差),比较分析术后疗效与年龄、性别、骶骨倾斜角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术后12-24个月,腰椎管狭窄症组与腰椎滑脱症组患者骶骨倾斜角均较术前增大(P<0.05),而两组之间骶骨倾斜角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性别及骶骨倾斜角变化对术后早期疗效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无相关性(P>0.05).提示:后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可显著改善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椎滑脱症患者骶骨倾斜角;年龄、性别及骶骨倾斜角变化不是影响术后早期疗效的相关因素.

  •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的效果

    作者:杨志勇;王开明;廖亮;杨德顺;黄震;雷丙俊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后路联合使用椎弓根钉内固定与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脊柱外科近3年内收治的4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并随访1年,拍摄患者术后1 w、3个月、1年时的腰椎 X线片,并通过JOA 评分方法评价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49例腰椎滑脱患者术后1 w、3个月、1年的腰椎滑脱率、滑脱角及椎间隙高度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从临床JOA评分来看术后显著上升,术后1年平均改善率高达(98.9%±4.1)。结论后路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两种融合方案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王振斌;涂来勇;卡哈尔;楚戈;顾文飞;张恩丰;赵疆

    目的:探讨两种融合方案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老年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按融合方案分为两组,A组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腰椎椎体间融合器( 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和内固定术。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滑脱复位率及丢失率、并发症、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日本骨科协会( JOA)评分。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且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组患者术后2 w的滑脱复位率高于B组,而术后1年的复位丢失率低于B组,术中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1.11%)明显高于B组(8.89%),术后1年A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1年A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效复位椎体恢复腰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PLIF联合PLF与单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潘永飞;茅祖斌;陆军;张绍东;吴小涛;李永刚;孔翔飞;蒋赞利;庄苏阳

    目的: 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联合后外侧融合(PLF)与单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78例接受脊柱融合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PLIF联合PLF组(n=40)和单纯PLIF组(n=38),随访24周,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所有病例的ODI指数、腰椎前凸角、节段前凸角、椎间隙高度、腰椎滑脱率及融合率,并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内引流量、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78例均获得随访,PLIF联合PLF组与单纯PLIF组之间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前凸角、节段前凸角及椎间隙高度、滑脱率改善、两组间融合率和出血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LIF联合PLF组术后48 h内引流量较单纯PLIF组多(P<0.05),术后3 d切口疼痛程度大于单纯PLIF组(P<0.05).结论: 联用或不联用PLF对椎弓根内固定下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融合率无明显影响,联用PLF可增加手术创伤.

  • 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附21例报告)

    作者:张希峰;李强;杨宗华;唐天驷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进行腰椎滑脱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5月-2009年5月,对21例(23节段)腰椎滑脱患者进行TLIF手术,患者包括男7例,女14例;年龄42~67岁,平均53.6岁,根据Meyerding分级标准,Ⅰ度滑脱7例,Ⅱ度滑脱14例,术中选择采用Sofamor Danek公司TENOR、CDHM8或BASIS内固定系统,Sofamor Danek公司TELAMON或钛网,或CAPSTONE Peek材料融合器,术后随访包括JOA腰背痛评分标准评分、常规X线摄片、CT扫描.结果:2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5个月,无1例出现感染、断钉、椎间融合器下沉、后移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经药物治疗后好转.手术腰椎节段不同程度融合,椎间隙高度、椎体滑移距离、腰椎前突弧度不同程度改善,融合率为90.5%,腰背痛评分统计:术前(14.8±4.2)分,术后(24.9±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技术;CT扫描可以简单、精确评估椎体融合情况.

  • 后路全椎板切除加PEEK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同其;唐天驷

    目的分析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椎板切除后路椎体间植入聚醚醚酮(PEEK)椎体间融合,治疗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结果优良率为96.6%,平均改善率为92%,未产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PLIF操作技术要求严格,手术操作必须仔细、谨慎.全椎板切除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不仅可实现充分减压,而且可以预防继发性腰椎不稳的产生,是治疗LSS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曹华敏;黄洪善;贺华

    腰椎滑脱是指上一椎体向前滑移,导致脊柱失稳,从而引起腰腿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其病理基础是腰椎峡部裂和退变.治疗方法有多种,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减压复位和固定.我们自2001-2003年,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加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王慧敏;谭明生;李子荣;移平;韦肱宇;杨峰

    目的:探讨椎体间融合器(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ge,简称Cage)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与适应证.方法:分析自1997年10月~2000年10月10例应用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Cage+节段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随访18~34个月,平均22.4个月.术后随访采用JOA评分的恢复率以评判临床疗效;椎体间融合以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Gage,椎间隙Gage周围有新生骨桥连接为评定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在终随访时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术后1年时JOA评分恢复率为71.9%,终随访时的恢复率为73.6%.结论:Cage融合术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式之一.

  • 家族中3例女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报道

    作者:陈杰;陈欣;郭帅;李浩鹏

    腰椎滑脱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1].虽然腰椎滑脱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多数研究者认为先天性因素和脊柱发育异常是主要病因[2].前期的病例报道和研究提示,腰椎滑脱和峡部裂在发育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倾向[3].峡部裂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6%,并且腰椎发生峡部裂的几率相比颈椎及胸椎要高[4].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腰椎峡部裂中机械力学因素和遗传因素可能为主要原因[5].峡部裂常见于L5,并且随着椎体升高发生几率显著下降[6].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关于在同一家族中同时出现数名女性腰椎滑脱患者尚未见报道.本院临床收治了1例女性腰椎滑脱患者,通过询问家族史得知其家人中母亲与姐姐患相同疾病,家族中男性通过腰椎平片排查未见有腰椎滑脱患者.此家族病例佐证腰椎滑脱有遗传因素参与,并且更好发于女性.

  • 腰椎滑脱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甘金盘;黄闰生;黄柳荣

    总结了28例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指导术前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特别是肢体活动情况、切口引流情况、控制术后疼痛、做好饮食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并予出院指导.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 U-Spine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的疗效

    作者:安永胜;刘文涛;吕永明;李桂萍;杨晓华;李明军

    目的:探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症患者39例,对比治疗前后JOA29分评分,随访观察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5 d常规下地活动,随访8~20个月,JOA29分评分达到23.89±1.98,病变椎间隙高度与L1~2间隙比值增加为1.15±0.07,椎间孔上下直径与L1~2椎间孔比值增加为1.22±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滑脱完全复位,全部随访病例未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植骨融合良好.结论: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螺钉设计理念独特,应用简便,提拉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同时行神经周围充分减压,椎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 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30例分析

    作者:杨阜滨;贾小林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1月对30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及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27例术后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3例仍有轻度腰痛,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术前、术后VAS腰痛评分及ODI评分进行配对比较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体间融合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有效手术方法.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