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程度与黄韧带厚度和骶骨倾斜角的关系

    作者:柳海晓;沈跃;徐华梓

    目的:探讨下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FJOA)程度与黄韧带厚度和骶骨倾斜角的关系.方法:在90例60~80岁腰腿痛患者的CT轴位骨窗像上评定L3/4、L4/5、L5/S1水平两侧的FJOA等级,共分为Ⅰ、Ⅱ、Ⅲ、Ⅳ级,再分为FJOA Ⅰ-Ⅱ级和FJOAⅢ-Ⅳ级两组;在CT轴位软组织窗像上测量和比较两组黄韧带的厚度(黄韧带中点处的厚度).回顾同一关节水平两侧FJOA等级对称以及不对称的影像资料,分别对两侧相应的黄韧带厚度进行比较.在二维重建矢状位CT像上测量骶骨倾斜角并按其大小分为两组,比较骶骨倾斜角大小不同组的黄韧带厚度及FJOAⅢ-Ⅳ级构成比.结果:L3/4、L4/5、L5/S1的FJOA Ⅰ-Ⅱ级构成比分别为60.5%、56.1%、68.9%,FJOAⅢ-Ⅳ级构成比分别为39.5%、43.9%、31.1%.在FJOA Ⅰ-Ⅱ级组中,L3/4、L4/5、L5/S1水平的黄韧带厚度平均分别为3.52mm、3.77mm、3.22mm;在FJOAⅢ-Ⅳ级组中,L3/4、L4/5、L5/S1水平的黄韧带厚度平均分别为3.72mm、4.01mm、3.89mm;各水平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侧FJOA等级对称者中,各水平两侧黄韧带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侧FJOA等级不对称者中,各水平FJOAⅢ-Ⅳ级侧的黄韧带均较FJOA Ⅰ-Ⅱ级侧显著增厚(P<0.05).骶骨倾斜角平均为332°,<33.2°组L4/5、L5/S1水平的黄韧带与≥33.2°组比较显著增厚(P<0.05),在L3/4水平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骶骨倾斜角<33.2°组各水平FJOA Ⅲ-Ⅳ级构成比与≥33.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腰椎两侧关节突关节存在骨性关节炎程度不对称的现象.下腰椎FJOA的加重与黄韧带增厚有关,与骶骨倾斜角的减小无关.

  • 骨盆投射角在成人脊柱畸形临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泽章

    骨盆矢状面解剖参数包括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方向参数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三者间的几何关系为PI=SS±PT PI的定义是由Duval-Beaupère等首次提出[1],即S1上终板的中点与股骨头中心的连线与经过S1上终板中点且垂直于S1上终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若双侧股骨头不重叠,则取两股骨头中心连线的中点.PI可客观反映S1上终板与股骨头的解剖位置关系,该参数在不同个体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不受体位和姿态的影响[2].PI在成年后达到稳定状态,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PT和SS,并反映腰椎前凸的程度.

  • DR与多层螺旋CT观测骶骨倾斜角的比较

    作者:何家维;叶信健;陈旺强;白光辉;庞丽芳;严志汉

    目的:探讨在多层螺旋CT矢状位重建图上观测骶骨倾斜角和腰椎曲度的可行性,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6例拍摄有腰骶椎侧位DR片和CT扫描的患者,对DR片及重建图上的骶骨倾斜角和L3重力轴偏移距分别进行测量和比较;根据腰椎间盘有无突出(或膨出),将患者分成正常和病变两组,比较骶骨倾斜角的差异.结果:DR片和重建图骶骨倾斜角分别为34.18°±8.16°和31.50°±8.43°(P<0.01);L3重力轴均位于骶骨岬前点后,偏移距分别为13.04 mm和5.57 mm,且偏移距均与骶骨倾斜角无明显相关.椎间盘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为32例和74例,DR片上骶骨倾斜角分别为30.94°±6.67°和31.69°±8.96°(P>0.05).结论:重建图上观测骶骨倾斜角与偏移距是可行的,但均比DR片测量值小,L3重力轴偏移距和椎间盘改变与骶骨倾斜角无明显相关性.

  • 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骶骨倾斜角变化及其分析

    作者:何克云;李志忠;胡朝晖

    背景:有研究表明骶骨倾斜角的丢失可能是下腰痛的重要解剖基础之一,腰椎融合术后骶骨倾斜角发生相应变化,其在缓解腰痛方面的临床意义尚需明确.目的:分析L4-5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骶骨倾斜角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L4-5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和L4滑脱症经后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后的患者共60例,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38例设为腰椎管狭窄症组,L4滑脱症22例设为腰椎滑脱症组.随访时间12-24个月,对比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骶骨倾斜角变化.根据手术后疗效按MacNab分类分为疗效佳(优)与欠佳(良、中、差),比较分析术后疗效与年龄、性别、骶骨倾斜角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术后12-24个月,腰椎管狭窄症组与腰椎滑脱症组患者骶骨倾斜角均较术前增大(P<0.05),而两组之间骶骨倾斜角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性别及骶骨倾斜角变化对术后早期疗效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无相关性(P>0.05).提示:后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可显著改善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椎滑脱症患者骶骨倾斜角;年龄、性别及骶骨倾斜角变化不是影响术后早期疗效的相关因素.

  • 退行性脊柱侧弯的X线特点及与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周立建;吴树华;蒋波逸;王遥伟;王树金

    目的:了解退行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的X线特点及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丹阳地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按人群的年龄构成比以及居委会为单位抽取研究对象,排除糖尿病、慢性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严重创伤或肿瘤患者。对符合条件的DS患者,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Cobb角、旋转度、侧方滑移、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测量L2~4椎体骨密度。以1∶2比例同条件收集对照组。采用SPSS 18.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例脊柱侧弯对象中, Cobb 角10°~<20°52例(71.3%),20°~<30°18例(24.6%),≥30°3例(4.1%);右侧弯33例(45.2%),左侧弯40例(54.8%);椎体无旋转21例(4.1%),Ⅰ度旋转38例(52.1%),Ⅱ度旋转14例(19.1%);椎体侧方移位>4 mm 4例(5.5%)。性别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9);侧弯组的腰椎前凸角小于对照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骶骨倾斜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结论:DS以单弯、腰弯、无神经症状的居多,侧弯角度多数<20°。腰椎前凸角偏小和骨质疏松是DS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于绝经后的女性。

  • 骶骨形态与L5/S1椎间盘突出的关系

    作者:谢玮慧;白萌;汪翔;谭永明;何来昌

    目的 研究骶骨形态与L5/S1椎间盘突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随机选取行腰骶椎MRI检查者306例,其中L5/S1椎间盘突出组185例,正常对照组121例.在T2WI正中矢状位上测量骶骨基底角与骶骨倾斜角,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组与对照组间、男女间骶骨形态的差异性.结果 L5/S1椎间盘突出组与对照组间骶骨基底角、骶骨倾斜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5/S1腰椎间盘突出组内骶骨基底角与骶骨倾斜角男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骨的形态与L5/S1椎间盘突出具有相关性;垂直骶骨易导致L5/S1椎间盘突出.

  • 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 MSCT扫描解剖学因素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志军;洪波;杨冬生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 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解剖学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108例腰椎滑脱患者,滑脱椎体均为 L4,其中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峡部裂组)54例,退变性腰椎滑脱(退变组)54例,均经 MSCT 检查确诊。分别测量2组病例的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椎间关节角度、椎弓峡部宽度、滑脱距离、滑脱指数。结果峡部裂组年龄、腰椎前凸角、椎弓峡部宽度小于退变组,关节突关节面与矢状面夹角、滑脱指数大于退变组(P <0.05或 P <0.01);2组骶骨倾斜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发病年龄早于、滑脱指数大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椎弓峡部发育不良或形态改变(纤细)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病的重要因素;椎间关节面与矢状面夹角变小以及腰椎前凸角增大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系研究

    作者:聂涛;谢双龙;吕昕;赖琦;戴闽

    目的 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e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72例DLS患者(DLS组)及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全脊柱侧位X线片),并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结果 DLS组LL、TK、PI和SS分别为(46.760 0±0.721 2)°、(43.080 0±0.560 1)°、(52.850±1.026)°和(39.550±1.090)°,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PT、SVA分别为(24.880 0±0.596 8)°、(24.870 0±0.658 0)m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在DLS患者中有明显的差异.LL、TK、SS、PI值可能与DLS有关系.

  • 公式法与K-均值聚类分析法在判断站立位矢状面骨盆前后倾准确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吴明达;翁文杰;邱勇;王渭君;徐志宏;闵令田

    [目的]通过与标准方法测量对比,比较公式法与K-均值聚类分析法在判断站立位矢状面上骨盆前后倾的准确性.[方法]选取78位健康志愿者(20~65岁)的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含髋关节),测量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骨盆投射角,并采用标准法判读骨盆的前后倾.采用公式法及均值聚类分析进行分析判定骨盆的前后倾,并将结果与标准判定方法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分析符合率.[结果]采用公式法判定的结果中1例不一致,符合率为98.70%,Kappa值=0.965 >0.7,一致性高;K-均值聚类分析法中15例不一致,符合率为80.77%,Kappa值=0.523 >0.4,一致性一般;可以得出公式法较K均值聚类法的符合率更高.[结论]公式法可作为一种准确地评判站立位时骨盆前后倾的方法.

  • 脊柱-骨盆参数与腰椎滑脱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吕振超;曹向阳;郭艳幸;丁锏

    目的 探讨脊柱-骨盆参数与腰椎滑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腰椎滑脱患者72例,Meyerding滑脱程度分级Ⅰ度32例、Ⅱ度30例、Ⅲ度7例、Ⅳ度3例.在患者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参数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骶角(Dub-LSA)、腰椎前凸角(LL).分析脊柱-骨盆参数与腰椎滑脱程度的关系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腰椎滑脱程度逐渐升高,PI、PT逐渐升高,Dub-LSA逐渐降低,组间比较P均<0.05;腰椎滑脱程度不同患者SS、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腰椎滑脱程度与PI、PT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7、0.572,P均<0.01),与Dub-LSA呈负相关(r=-0.666,P<0.01),与SS、LL无相关性(P均>0.05).脊柱-骨盆参数中PT与PI呈正相关(r=0.841,P<0.05),Dub-LSA与PI、PT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2、-0.826,P均<0.05).结论 脊柱-骨盆参数PI、PT、Dub-LSA与腰椎滑脱程度相关,且三者之间亦存在相关性.

  • Ⅰ度或Ⅱ度腰椎滑脱手术对患者脊柱矢状面形态的影响

    作者:袁宁;田伟;袁强;何达;郎昭;孙玉珍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手术对患者脊柱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Ⅰ度或Ⅱ度腰椎滑脱患者37例,影像学资料齐全,均施行后路腰椎管减压、间盘切除、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 TLIF)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侧位X线片的矢状面参数,即腰前凸角(LL)、腰椎滑脱角、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及骨盆指数(PI)。结果术前LL 48.05°±12.4°,SS 33.16°±8.03°,PT 18.14°±9.73°,PI 51.76±7.80;术后LL 48.27°±10.64°,SS 34.54°±8.38°,PT 15.92°±8.41°,PI 51.76±9.42;P均>0.05。术后腰前凸增大患者术后LL和SS较术前增加(P均<0.05),PT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LL的增大值与术后滑脱角的增大值相关,P<0.01;术后LL增大值与术后滑脱复位百分比值不相关(P>0.05)。结论对于Ⅰ度或Ⅱ度腰椎滑脱患者行手术治疗,单纯进行腰椎滑脱复位不能改善术后脊柱矢状面参数,改进滑脱角有利于术后脊柱矢状面参数的改善。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与腰椎曲度的关系

    作者:郑兆俭;林樯;周倩;陈志瑞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与腰椎曲度的关系.方法:将经手法治疗后治愈且获得1年随访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症状复发的45倒患者纳入观察组,症状未复发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后及随访1年时摄腰椎侧位X线片,在X线片上分别测量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度及骶骨倾斜角,并作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度、骶骨倾斜角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27±1.35) mm,(10.24±1.27) mm,t=0.275,P=0.886;(43.02.±1.16.),(42.34.±1.57.),t=0.262,P=0.935;(40.04.±3.67.),(40.45.±3.75.),=0.131,P=0.736];随访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度、骶骨倾斜角均小于对照组患者[(6.18±1.07) mm,(8.50±0.63)mm,t=12.533,P=0.001;(30.54°±1.40°),(40.45°±1.17°),t=36.435,P=0.000; (35.01°±4.19°),(38.02°±4.16°),t =3.417,P=0.019];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时与治疗后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度及骶骨倾斜角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4.06±0.72)mm,(1.78±0.65)mm,t =60.135,P =0.000;(12.12°±0.56°),(2.31°±0.46°),t =77.655,P =0.000;(5.37°±1.23°),(2.02°±1.29°),t=72.365,P=0.000].结论: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度及骶骨倾斜角小,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复发.

  • 慢性下腰痛与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华贵;常炳营;孙西虎;李宗一;李晖;张继富

    目的 探讨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与慢性下腰痛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1997~2005年以反复腰痛为主诉的门诊患者539例,对照组476例.对每一个研究对象分别采用Ferguson法和Cobb法测量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并调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对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下腰痛组ODI较高,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较大,(P<0.01).对照组中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存在着相关性.结论 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与较高的慢性下腰痛的发生率有关.正常人群中合适的腰椎前凸角与骶骨倾斜角的比值是0.7~0.9.

  • 成年人下腰痛与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角的关系

    作者:郭金明;阿里木江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的发病与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角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86 例患有下腰痛病人和90 例无症状者摄腰椎立位X线侧位片,测量腰椎总前凸角、节段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结果 患病组的总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前凸角的丢失主要来自于L4~5和L5S1节段前凸角的减少.两组的腰椎总前凸角与骶骨倾斜角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角的丢失可能是下腰痛的解剖基础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