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

    作者:沈国英;赵晓薇;金智敏

    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重要的炎症反应标记物,近年来逐渐认识到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在不稳定斑块发生、演变、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国外近的研究对hsCRP是否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认识并不一致[1,2];而且认为可能存在性别差异,hscRP只在女性患者中对心血管病有预测意义[3~6].本研究旨在探讨hscRP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斑块的相关性,以及是否有性别差异.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张智;黄禄勇;熊明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硬化组(143例)和单纯高血压组(77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颈动脉硬化组分为低血压变异性(BPV)组(81例)和高BPV组(62例)。分析各组患者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及颈动脉超声结果。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和颈动脉硬化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昼间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C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BPV组右侧和左侧颈总动脉、右侧和左侧颈外动脉、平均IMT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低BPV组(P<0.05)。24hSBP、dSBP、nSBP、24hS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CV)与平均IMT均呈正相关(r=0.425、0.436、0419、0.354、0.315,均 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SCV、24hDCV、24hSBP与颈动脉 IMT独立相关(P <0.05),24hSCV、24hSBP与颈动脉斑块独立相关(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其中24hSCV、24hDCV、24hSBP是颈动脉IMT的独立相关因素,24hSCV、24hSBP是颈动脉斑块独立相关因素。

  • 30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颈彩结果分析

    作者:蔡文宝;张立颖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0例临床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临床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患者的颈部血管彩超结果.与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对比.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后循环缺血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血管狭窄,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部血管彩超是检查后循环缺血患者颈部动脉的无创方法.可以观察动脉中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狭窄,椎动脉血流情况.

  • 胱抑素-C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构的相关性观察

    作者:赵月妍;朱维艳;高飞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其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关系观察其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构方面的作用.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1级27例,2级32例,3级33例.正常对照组24例.高血压组同时根据颈动脉硬化程度分为:IMT正常组(IMT<0.9 mm)28例,IMT增厚组(IMT0.9~1.2 mm)20例和粥样斑块组(IMT≥1.2 mm)44例.检测一般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总胆回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肾功(CRE)、Cys-C.其他指标: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IMT及计算LVMI.结果 (1)高血压组Cys-C、IMT、LVMI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2) Cys-C在高血压患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级组高于2级、1级组(P<0.05).(3)Cys-C随IMT升高而升高,斑块组与正常组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4)相关性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的Cys-C水平与IMT和LVMI明显正相关(P<0.001);影响IMT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ys-C及SBP是影响IMT及LVMI的主要因素.结论 Cys-C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构密切相关.

  • 糖化血红蛋白对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构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月妍;张云庆;赵英

    目的 探讨在非糖尿病的高血压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原发性高血压但未诊断糖尿病的住院患者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PG)水平,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30例健康人血标本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同样项目并与高血压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高血压组HbA1c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2)高血压组患者LVMI及IMT/D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随血压水平升高,HBAc、IMT/D、LVMI呈上升趋势,高血压1级、2级组与高血压3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相关析表明高血压组患者的HbA1c水平与LVMI、IMT/D呈明显相关性(P<0.01);(4)对影响IMT/D及LVMI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HbA1c水平是非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构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 多囊卵巢综合征、炎症、他汀类:我们的目标正确吗?

    作者:李江源;童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而复杂的内分泌疾病,在临床处理上仍有许多困难.患者月经周期不规则,雄激素过多,表现为痤疮、多毛及不育,糖尿病风险明显增高,血脂异常,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冠状动脉钙化等早期变化表明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亦增高.

  • 原发性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实验室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探讨

    作者:袁凤;赵娟;毛梅

    目的:分析实验室检测指标与老年原发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科收治的110例老年男性患者,根据代谢综合征( MS)发病与否分为MS组74例,NMS组(即非代谢综合征)36例。测量患者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各自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素(ET)浓度,分析各项指标与IMT之间的关系。结果 MS组患者的IMT平均为(1.21±0.27)mm较NMS组(0.69±0.18)mm高(P<0.05);MS组患者血浆HCY浓度、hs-CRP浓度及ET浓度均显著高于NMS组( P<0.05);MS组患者血浆HCY浓度、hs-CRP浓度及ET浓度与IMT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实验室检测指标与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对代谢综合征进行早期积极的干预治疗。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建英;农美芬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增加的危险因素.方法 8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0.9 mm为增厚组(45例),<0.9 mm为单纯组(43例),另设健康老年人对照组(30例).3组均测身高、体重、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 结果 (1)SBP、FBG、INS、IR、TC、TG、LDL、HDL、UA、IMTc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直线相关分析示高血压患者IMTc与BMI、SBP、FBG、INS、IR、TC、TG、LDL、UA水平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IMTc与UA、INS、BMI、IR 、TC、TG、LDL、HDL密切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肥胖、血脂代谢异常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危险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