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余肝不足肝癌手术治疗争议与共识

    作者:周俭;彭远飞;王征

    手术切除是肝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肝脏外科进展迅速,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肝脏解剖复杂性和手术操作已不再是肝脏外科发展的障碍,剩余肝足够与否成为限制肝脏手术的瓶颈.目前,人工肝支持技术尚不成熟,余肝不足肝癌手术的主要策略是诱导余肝增生然后再切除肿瘤的二步切除法,以及针对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的降期或转化治疗.二步切除的主要方法目前仍为门静脉栓塞(PVE)或门静脉结扎(PVL)的二步肝切除术.对于肝细胞肝癌,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可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近年来,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的出现为余肝不足的肝癌手术带来新的突破.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诱导显著的肝脏增生,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较高,在手术安全性及肿瘤转归方面尚有争议.近年来原发或转移性肝癌的降期或转化治疗伴随着非手术技术的进步,亦有很大进展,已使越来越多的病人能够手术获益.

  • 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治疗余肝体积不足肝癌及胆管癌3例报告

    作者:洪德飞;范小明;罗祖炎;张远标;彭淑牖;黄东胜;沈国樑;卢毅;陈军法

    目的 探讨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percutaneous microwave/radiofrequency ablation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or planned hepatectomy,PAPEP)替代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 ALPPS)治疗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不足肝癌和胆管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应用PAPEP治疗FLR不足的2例原发性肝癌和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分隔预留侧和切除侧肝实质(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liver partition,PMA),PMA后1~3 d行门静脉栓塞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PVE后10~13 d测量FLR,术前系统评估后限期肝切除术:2例肝癌分别行肝右三叶和右尾叶切除术、扩大右半肝切除术,1例肝门部胆管癌行肝右三叶和尾叶切除、肝肠内引流术.结果 PMA前3例标准全肝体积(standard liver volume,SLV)分别为1231.2mL、1202.9mL、1217.1mL,FLR分别为355.6 mL、383.4 mL、385.0 mL,FLR/SLV分别为28.9%、31.9%、31.6%.PMA时间118~132 min,PVE时间158~180 min,PMA或PVE术后病人低热经对症处理好转,肝功能无明显变化.PMA+PVE后10~13 d FLR分别为502.1 mL、527.4 mL、476.3 mL,较术前分别增大41.2%、37.6%、23.7%.肝切除术时间230~440 min,术中出血120~1800 mL.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膈下脓肿,经穿刺后治愈;1例肝癌术后并发腹水、黄疸,经内科治疗后治愈,术后住院时间15~40 d.结论 PAPEP有望代替ALPPS治疗剩余肝体积不足的肝癌或肝门部胆管癌.

  • 80%门静脉结扎后肝脏组织中MMP-9的表达与肝再生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章世海;储建;杭化莲;禹亚彬;卞建民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鼠80%门静脉分支结扎模型中大鼠增生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再生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ham)和门静脉结扎实验组(PVL).观察术后1、3、7和14d保留侧肝叶重量/体重比值;下腔静脉采血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值的变化;光镜下观察保留侧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用免疫印记法检测MMP-9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门静脉分支结扎后,结扎侧肝叶呈进行性萎缩,保留侧肝叶重量/体重比值逐渐增加,7d达"平台期";与对照组明显不同,PVL组的ALT、AST的值在1h达到高峰,7d后回到正常水平;保留侧肝脏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3d开始表达增强(P<0.05),7d以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保留侧肝叶MMP-9蛋白的表达在术后3d开始增加,术后7d达到高峰.结论:MMP-9蛋白的表达在80%门静脉结扎后大鼠肝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腹腔镜下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张蜀豫;万文璐;骆贺霞;崔龙久;谭蔚锋

    针对巨大肝肿瘤进行的大范围肝切除术 ,需要满足正常肝脏切除时保留肝体积至少占全肝体积的25% ~30% ,合并有肝硬化或胆管癌时 ,预保留肝体积占全肝体积至少达40% [1-2 ] ,才能保障患者的生理需要.2007年,易滨等[3-4]将门静脉栓塞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PVE)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需大量肝切除的患者 ,有效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但部分患者出现了预保留肝增生不全及 PV E后胆漏、钢圈移位等并发症 ,导致患者无法进行二次手术.腹腔镜辅助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 ,ALPPS)虽然能够使预保留肝脏快速增生[5-6 ] ,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和患者生存时间[7 ] ,但高达 15% ~ 22% 的肝功能衰竭、20% ~24% 的胆漏、20% ~23% 的术后感染 ,总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达16% ~64% 和12% ~23% [8-9 ] ,导致手术风险颇高.腹腔镜下门静脉结扎术(Laparoscopic portal vein ligation ,LPVL)与AL-PPS相比,为微创手术 ,创伤小 ,在结扎患侧门静脉分支、阻挡血流、诱导预保留侧肝叶代偿性增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的可能性和安全性的同时 ,还可行腹腔内探查、肿瘤活检等 ,是较好的一种术前准备方法.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共收治了9例无法一期手术肝切除的患者 ,成功施行了L PV L及肝切除术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行肝切除术的1例护理配合

    作者:朱勤春;王春灵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staged hepatectomy,ALPPS)用于治疗巨大或多发性肝癌,第1步手术结扎门静脉右支,再在镰状韧带的右侧原位劈离肝左外叶和左内叶,7~14 d后,待剩余肝脏体积迅速增生至安全范围,施行第2步手术,切除巨大或多发的肝[1].该术式被认为是革命性的肝胆技术的新突破[2].2013年4月,我院成功实施亚洲首例ALPPS,至今共完成8例,现将1例手术过程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的争议与发展

    作者:彭远飞;王征;周俭

    手术切除是肝癌的佳治疗方式.但肝癌初始可切除率仅为15%~30%[1-2].临床上许多肝癌病人因肿瘤巨大,导致术后剩余肝不足,无法行一期根治切除.针对这部分病人,目前手术的主要策略是诱导剩余肝增生后再行肿瘤的二步切除治疗.近年来,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为该类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ALPPS可于短期内诱导剩余肝显著增生,提高肿瘤切除率,但其手术安全性、肿瘤转归尚有争议.本文就ALPPS的进展和争议做一阐述.

  • 建立一种加速剩余肝脏再生的大鼠模型

    作者:杨勇;杨军;丁亮;李向农;庄磊;安华松;汪源;韩亚东

    目的 建立一种加速剩余肝脏(future liver remnaut volume,FLR)再生的大鼠模型.方法 雄性SD大鼠96只,应用计算机产生随机化数字进行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3组,每组32只,即:肝脏离断+门静脉结扎组(LP+ PVL组)、门静脉结扎组(PVL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评估术后24 h、72 h、7 d和10 d时各组FLR再生率、FLR重量/总肝重、肝功能变化和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 术后24 h、72 h、7 d和10 d时,LP+ PVL组的FLR再生率分别为(29.97±8.86)%、(76.67±9.58)%、(108.61±2.65)%和(117.21±2.66)%,明显高于PVL组(P<0.05),FLR重量/总肝重也显示类似变化.LP+PVL组和PVL组的术后肝功能和剩余肝脏组织学检查均显示有一定损害,且以LP+ PVL组明显;但两组均于术后10d恢复正常.结论 肝脏离断加门静脉结扎能有效促进剩余肝脏再生,术后10 d FLR再生率可达117%、FLR重量/总肝重可达60%.

  •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万福臻;刘付宝;谢坤

    1前言肝切除是原发性肝脏肿瘤和部分肝脏转移瘤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然而由于肝切除术后残余肝脏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及其有效功能的限制,在大部分中晚期肿瘤患者中实施极量肝切除术是具有巨大风险的,术后肝功能衰竭可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通常情况下,没有潜在肝脏疾病背景的患者可以耐受超过或接近25%的术后残余肝体积,合并慢性肝病的患者(肝功能异常但不存在肝硬化)可以耐受30%的术后残余肝体积,而肝硬化患者(包括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尤其合并门静脉高压,一般建议保留40%以上的残余肝体积[1-3],甚至更大的残余体积才能有效地预防术后肝衰竭的发生.然而对于这一类具有边缘可切除性和边缘残余肝脏体积的肝肿瘤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不确定性,术前手术者很难做出判断和预测哪些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或者哪些病人因此行动脉插管化疗等姑息治疗.

  • 全腹腔镜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的护理经验

    作者:李万霞;李秀香;刘雪霜;宾艳良;李丽莎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肝细胞癌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并将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总病程等相关手术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15℅、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ALPPS术肝细胞癌患者应加强手术期间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肛门排气,帮助患者术后及早下床活动,促进术后康复及良好护患关系,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 ALPPS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作者:徐力善;翟博;方泰石;金鑫;谷越;冯伟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1 4年4月1 6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累及右三叶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施行ALPPS治疗,并对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第一阶段离断肝周韧带,裸化肝十二指肠韧带,结扎门静脉右支及肝短血管,标记肝右静脉后离断左外叶与左内叶间肝组织.术后第8日,切除右三叶.结果:术前残肝体积(左外叶)为769.28 mL,占标准肝脏体积的26.5%;第一阶段术后6d残肝明显增大达1157.84mL,占标准肝脏体积的37.1%,增加50%.第一阶段手术历时300 min,出血200 mL;第二阶段手术历时150 min,出血600 mL.第一阶段手术后出现胆漏,辅助肝(右半及第Ⅳ段肝脏)每日引出250~700 mL胆汁.第二阶段手术后恢复顺利.结论:ALPPS为剩余肝脏体积不足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门静脉联合胆管双结扎与单纯门静脉结扎对非结扎侧肝增生的影响

    作者:潘立超;任为正;葛新兰;张东欣;柏佳;董家鸿

    目的:探讨胆管联合门静脉双结扎(BPL)与单纯门静脉结扎(PVL)对非结扎侧肝增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BPL组和PVL组,每组36只.解剖大鼠肝门部,BPL组结扎大鼠肝左、中叶门静脉和胆管,PVL组结扎大鼠肝左、中叶门静脉.在术后0、1、2、3、5和7d分别将各组大鼠称重后取下腔静脉血、肝组织,测定血清以及肝内胆汁酸水平,测定转氨酶水平,称量未结扎侧和结扎侧肝重.对于非结扎侧肝脏,Western blot测定PCN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阳性细胞指数.结果:两组术后均引起一过性转氨酶升高.BPL组旰内胆汁酸于术后1d升至峰值,随后迅速降低.而PVL组肝内胆汁酸于术后2d到达峰值,随后缓慢降低.PCNA表达量以及ki-67阳性细胞指数BPL组均比PVL组提前到达峰值.PVL与BPL均可以引起肝脏萎缩-增生综合征(AHC).但是,BPL更快、更有效.结论:BPL比PVL能更有效地促进非结扎侧肝叶的增生.

  •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研究进展

    作者:田礼;邹声泉;陈勇军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手术方式,它能够明显促进肝脏体积增长,显著缩短两次手术的时间间隔.该手术可以有效的将由于未来剩余肝脏体积不足且T分期较晚的不可切除肝肿瘤变为可切除.但是ALPPS并没有改变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且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远期疗效尚待观察.目前国际上对ALPPS存在争议.就ALPPS相关研究进展作—综述.

  •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作者:齐然;邢雪

    2000~2010年,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发病率平均每年升高1%[1].由于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约有30%~50%转移至肝脏[2-4].目前,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PLC及转移性肝癌早期往往无任何症状,发现时肿瘤多已生长巨大或广泛转移,如继续行肝脏切除则可能因剩余肝不足而引起术后肝功能衰竭,导致病人死亡.各国专家已证实残留肝脏的体积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概率存在明显相关性[5].肝功能正常情况下可耐受的极量剩余肝体积为25%,相对安全的残留肝体积为30%,没有肝硬化的患者剩余肝体积应大于40%,而肝硬化患者剩余肝体积则应大于50%,伴有门静脉高压症则应保留更多剩余肝脏.否则出现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可能性将明显增加[6].

  •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后大鼠肝储备功能的研究

    作者:顾向前;郑虹;贾莉莉;王菲;曹顺琪;王宏刚

    目的 采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评价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后大鼠肝储备功能.方法 将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门静脉结扎组(PVL组)和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组(ALPPS组),比较PVL组和ALPPS组术后ICG 15 min滞留率(ICGR15),比较各组术后肝再生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 PVL组和ALPPS组术后各时间右中叶重量均明显增大,且ALPPS组术后第3、7、10、14天明显高于PVL组,分别为[(135.05 ±6.75)%比(118.15±10.66)%,t=2.990,P=0.017、(164.00±6.52)%比(132.59±6.23)%,t=7.790,P=0.000、(171.56±9.34)%比(143.39±8.69)%,t=4.940,P=0.001、(181.36±14.34)%比(150.68±11.99)%,t=3.670,P=0.006];PVL组和ALPPS组术后第1天血清ALT、AST均急剧升高,且ALPPS组明显高于PVL组,分别为[(817.70±198.10) U/L比(405.60±112.40) U/L,t=4.050,P=0.004、(1472.00±406.20) U/L比(877.50±129.90) U/L,t=3.120,P=0.014].两组术后第1、3天ALB浓度均明显降低,且ALPPS组明显低于PVL组,为[(25.44±1.71)mol/L比(31.42±1.51) μmol/L,t=5.860,P=0.000、(25.00±1.96) μmol/L比(30.76±1.49) μmol/L,t=5.230,P=0.000].两组术后血清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10、14天,PVL组和ALPPS组ICGR15均降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显著促进了肝脏再生,但肝储备功能并不伴随着相应地快速提升.

  • 大鼠肝脏胆管及门静脉铸型扫描图像分析

    作者:焦华波;黄志强;许勇;朱自满;涂玉亮;刘荣

    目的 建立大鼠去胆管肝叶和去门静脉肝叶自身对照模型,观察两肝叶之间胆管及门静脉是否存在交通支及其大体形态变化.方法 SD大鼠40只,分为S、BL、PL和BPL共4组,分别应用氰基丙烯酸酯对肝右叶胆管进行栓塞结扎制备去胆管肝叶;对肝方叶行门静脉结扎制备去门静脉肝叶.通过测量肝重/体重和方叶重/右叶重及对各组大鼠胆管和门静脉分别灌注硫酸钡明胶混悬液制备铸型标本,并运用Micro-CT扫描来观察两叶肝脏胆道和门静脉形态变化.结果 (1)大鼠手术后在本观察期内存活率达到100%,无黄疸表现.肝叶大体形态观察和两叶肝重量比指标显示,S、BL、PL组肝重/体重为3.5%,与BP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L组方叶/右叶重量比为60%~70%,PL及BPL组则为20%左右,提示去胆管和去门脉肝叶之间的重量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Micro-CT铸型扫描可以直观地显示胆管和门静脉形态变化,未发现两个肝叶之间存在交通支或侧枝循环.结论 去胆管肝叶无明显萎缩.胆管及门静脉灌注造影显示两叶胆管及门静脉无明显的侧枝循环.Micro-CT扫描可以直观地显示胆管及门静脉形态变化,硫酸钡明胶灌注铸型为小动物肝脏Glissons系统形态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方法.

  • 门静脉主干缩窄法制备SD大鼠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时佳口径的探讨

    作者:刘保荣;李宗芳;周蕊;蒋安;张澍;王波

    目的 探讨缩窄门静脉主干法制备SD大鼠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时的佳缩窄口径.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6个实验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行假手术.各实验组分别按照5、6、7、8、9、12号针头的缩窄口径行门静脉主干缩窄术.观察各组大鼠术后累积死亡率,术后状态,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周时的门静脉压力,术后2周时的食管组织学变化和脾指数.结果 5、6、7、8、9、12号针头缩窄组术后3 d时大鼠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00%、80%、70%、20%、10%、0%,与缩窄程度正相关.8、9、12号组的大鼠存活状态明显好于5、6、7号组.5、6、7、8、9、12号组术后即刻门静脉压力分别为:(5.836±0.275)、(4.557±0.419)、(3.856±0.576)、(3.343±0.433)、(2.708±0.309)、(1.957±0.358)kPa,7、8、9、12号组术后2周时门静脉压力分别为:(2.163±0.424)、(1.956±0.172)、(1.841±0.202)、(1.232±0.154)kPa,均较正常(0.881±0.165)kPa显著升高(P<0.05).术后2周,7、8、9、12号组大鼠食管下段黏膜下层平均血管数目分别为:(3.94±0.83)、(3.58±0.63)、(3.14±0.64)、(2.02±0.62)个,与正常组(1.65±0.62)个比较,除12号组外均有增多(P<0.01);固有层平均血管数目分别为:(2.24±0.64)、(2.05±0.29)、(1.52±0.28)、(0.93±0.19)个,与正常组(0.82±0.18)比较,除第12组外均增多(P<0.01);黏膜下层血管口径分别为:(4.52±1.51)、(4.05±1.23)、(3.75±1.11)、(2.03±0.86)μm,除第12组外均增大(P<0.01);脾指数分别为:(4.21±0.93)、(4.06±0.68)、(3.84 4±0.71)、(3.31±0.69)除12号组外也较正常增加(P<0.01).结论 缩窄门静脉主干可成功制成大鼠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其佳缩窄口径应该是:大鼠体重200 g左右时用8号针头(直径0.8mm),大鼠体重300 g左右时用9号针头(直径0.9 mm).

  • 肝尾状叶代偿功能的研究

    作者:仇公才;郑万仁;李志鹏;李岩;曾兆林

    目的 探讨选择性结扎大鼠除肝尾状叶以外的门静脉分支,使尾状叶增生代偿后,再行仅保留尾状叶的次全肝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结扎尾状叶以外的门静脉分支)和假手术对照组(仅开腹而不行门静脉结扎),术后第3、7、14、21天两组各5只大鼠采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并处死大鼠,测量尾状叶比重.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实验组结扎侧与非结扎侧肝叶的病理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另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只大鼠第1次手术同前,但术后第21天均行仅保留肝尾状叶的次全肝切除术,术后统计两组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大鼠ALT在术后第3、7、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57.28 ±8.95)比(165.07±19.15) U/L、(67.03±13.46)比(131.24±9.51) U/L、(67.03±13.46)比(100.16±5.20) U/L,P<0.01],AST在术后第3、7、14天也高于对照组[(148.89±37.64)比(853.61±276.33) U/L、(146.34±39.06)比(730.19±169.81) U/L,P<0.01;(143.13±23.30)比(129.82±18.80) U/L,P<0.05],白蛋白在术后第7天有所降低[(39.65±2.49)比(25.91±2.21) g/L,P<0.01].胆红素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尾状叶在术后前3d代偿增生速度迅速,在术后7~14d达到平台期.行仅保留尾状叶的次全肝切除术后,实验组10d生存率为80% (16/20),高于对照组的20%(4/20),两组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选择性结扎SD大鼠除尾状叶以外的门静脉分支,使尾状叶代偿性增大后再行肝大部切除术安全可行.

  • 肝癌大鼠部分门静脉结扎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不同肝叶肿瘤生长的关系

    作者:徐睿;孙江阳;袁玉峰;刘志苏

    目的 探讨门静脉结扎术(PVL)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荷瘤大鼠不同肝叶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将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组.均为荷瘤大鼠,A组行PVL术,B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段,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扎肝叶与非结扎肝叶肝动脉及门静脉血流速度,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测算结扎与非结扎肝叶上肿瘤的体积变化,分析血流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A组PVL肝叶肝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B组[(4.34±0.53) ml/min比(2.07±0.04) ml/min,P<0.05],且与结扎肝叶肿瘤体积增加呈正相关(r=0.908,P<0.05).结论 PVL肝叶的肝动脉血流增加是PVL术后结扎侧肝叶肿瘤生长加速的促进因素.

  • 联合肝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两阶段肝切除术在治疗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路远

    肝巨大、复杂性、恶性肿瘤手术的彻底性和安全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话题和研究的方向,如何在能够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彻底切除肿瘤也一直是每一位肝外科医生所追求的目标.但根治肝癌面临残余肝体积过小而引起肝衰竭的严重问题.因此,巨大原发性肝癌手术方式的研究从未停止,从门静脉栓塞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到门静脉结扎术(portal vein ligation,PVL)、再到联合肝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两阶段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术式的出现,不断地推动肝癌治疗的快速发展.由于早期ALPPS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式操作不成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经近6年的探索,ALPPS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均不断下降,甚至零死亡,成为当今治疗巨大难切性肝肿瘤的主要术式之一.

  • 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刘凤;温方圆;白晓霞;刘彬

    目的:总结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对6例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中游离血管及劈裂肝脏时容易出血,巡回护士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和病情变化,准确评估记录出入量,及时供给手术台上所需物品,着重体位及维持体温的管理。器械护士要在了解手术步骤的基础上,紧跟医生的步伐,严格执行无瘤技术操作。结果6例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顺利完成,术中护理配合紧密。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

48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