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牙列支抗和横腭弓联合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斌

    正畸治疗中,支抗控制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1],尤其对于临床较常见的严重拥挤和上前牙明显前突的病例,如支抗磨牙控制不佳将直接影响终的疗效。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主要有口外支抗以及微种植体支抗,这两种支抗都具有很好的支抗控制作用,但很大程度上依赖患者配合程度,并且部分患者对手术怀有一定恐惧心理,排斥种植体支抗,其应用也有一定限制。因而选择效果稳定又能让患者广为接受的口内支抗仍应得到正畸临床医生的重视。

  • 微型种植支抗和口外支抗用于上颌前突畸形的效果比较

    作者:魏威;龚仁国;肖海鹰

    目的 比较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畸形的疗效.方法 从2011年3月~2013年2月于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条件的矫治结束的48例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微型种植支抗组(n=24)受试者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来加强支抗力度,口外支抗组(n=24)受试者应用头帽口外弓来加强支抗力度.测量其头颅侧位片,统计上颌中切牙内收量和压低量的变化值,上颌第一磨牙伸长与近中移动量,上颌中切牙倾斜度的变化值,(牙合)平面、下颌平面以及前颅底平面的位置变化.结果 口外支抗组(牙合)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SN-OP)、前颅底平面的相对倾斜度(U1-SN)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种植支抗组上颌突度(SNA)、SN-OP、U1-SN、上齿槽座点A至Nv的垂直距离(A-Nv)及上颌中切牙相的突度(U1-NP)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种植支抗组矫治后的SNA、U1-SN、A-Nv、U1-NP明显好于口外支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微型种植支抗组比口外支抗组切牙内收更多,且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更少.结论 微型种植体比传统口外支抗在上颌前突的治疗中,前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前突面型,有助于上颌前突的矫治.

  • 微螺钉型种植支抗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的价值

    作者:于红伟;韩红娟;吴浩;任小华;黄飞;汪文杰

    目的 探讨运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对双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矫正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因双颌前突畸形来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共计62例,根据所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组(A组,27例)以及口外支抗组(B组,35例),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矫正治疗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E线、下唇-E线以及唇间隙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均大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上切牙突度、下切牙突度、上中切牙角、下中切牙角、上牙槽突度以及下牙槽突度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均大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运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可为双颌前突畸形患者的矫正治疗提供满意的支抗作用,其临床效果较口外支抗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矫治青少年前牙开(牙合)12例分析

    作者:秦翠;李升;陈彩芬

    有调查表明年轻恒牙错颌畸形患病率高达68.2%[1],其中前牙开(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颌畸形之一,对青少年患者的功能和美观影响很大,矫治前牙开(牙合)需要很强的支抗.传统的矫治方法一般使用口外支抗,但口外支抗对患者的配合程度要求较高,且部件多、舒适度差.种植体支抗的出现解决了很多正畸病例支抗不足的问题,拓展了现代正畸治疗的矫治范围.现对12例使用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的青少年前牙开(牙合)病例的矫治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

  • 第二磨牙存在状态对远移第一磨牙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茜;段银钟;宁芳;王蕾

    目的 分析上颌第二磨牙的不同存在情况对口外弓远移上颌第一磨牙的影响,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磨牙Ⅱ类Ⅰ分类关系口外弓远移磨牙病例30例,其中拔除上颌第二磨牙7例,平均年龄18.4岁;上颌第二磨牙未萌13例,平均年龄11.7岁;上颌第二磨牙已萌10例,平均年龄16.9岁.根据治疗前后牙列模型及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磨牙远移总量、总时间、下磨牙近移量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拔除组上颌第一磨牙远移速度快;拔除组磨牙的远中倾斜显著小于已萌组;3组中上颌第二前磨牙向近中移动、上前牙轴倾度增加不明显,且拔除组小于其他2组.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于某些特定病例,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可以有效提高疗效和简化疗程.

  • 微型种植支抗、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后中切牙位置比较

    作者:李雅;陈志宇;张辉伟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支抗、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后中切牙位置。方法选取上颌严重前突患者37例,随机分成种植支抗组19例和口外支抗组18例。种植支抗组用微型螺钉种植体加强支抗,口外支抗组用口外弓加Nance弓加强支抗。矫正完成后通过前牙列及颌骨的数字化模型三维配准测算中切牙的内收、压低程度。结果种植支抗组和口外支抗组中切牙内收量分别为(6.87±1.74)、(5.10±2.31) mm,压低量分别为(2.50±1.10)、(2.07±1.45)mm。种植支抗组和口外支抗组中切牙内收量相比P<0.05,压低量相比P<0.05。结论种植支抗较口外支抗在矫治上颌前突时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上中切牙内收和压低效果。

  • 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对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韩红娟;吴浩;任小华;黄飞

    目的:探讨运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双颌前突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因双颌前突畸形进行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根据所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组(A组,27例)以及口外支抗组(B组,35例),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治疗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E线、下唇?E线以及唇间隙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上切牙突度、下切牙突度、上中切牙角、下中切牙角、上牙槽突度以及下牙槽突度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可为双颌前突畸形患者的矫治提供满意的支抗作用,其临床效果较口外支抗更好。

  • 摆式矫治器的改良设计

    作者:李志华;郭杰;陈扬熙

    摆式矫治器(pendulum appliance)是口腔正畸临床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利用口内软、硬组织作为支抗远中移动磨牙,避免口外支抗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不便,深受正畸医生的青睐.作者经多年使用该矫治装置,发现其结构原理存在一些不足,故对其进行改良设计,现介绍如下.

  • 改良Jones装置与口外弓法推磨牙向远中临床比较

    作者:李涛

    目的:探讨改良Jones装置与口外弓2种方法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轻中度前牙拥挤的安氏Ⅱ类错病,介于拔牙和不拔牙矫治的边缘,所有病例随机分配在2个组,分别采用改良Jones装置法和口外弓法2种方法推磨牙向远中,在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分析.结果2组磨牙远中移动效果均比较明显,但在移动速度、前牙覆盖及第一磨牙的倾斜度的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2种方法都可有效的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但口外弓法需要患者很好配合且矫治力不能持续发挥作用,导致临床疗效不稳定;而改良Jones装置能更快速、有效地推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且不依赖患者的配合,值得在临床推广.

  • 三种推磨牙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郭军;段银钟;白宇明;陈巧玲

    目的:比较三种临床常用推磨牙向远中方法的效果及其特点.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推磨牙向远中矫治.方法一采用头帽面弓推磨牙向远中;方法二采用J形钩作为口外支抗,口内主弓丝上辅以镍钛螺旋推簧推磨牙向远中;方法三采用口内Nance托加强支抗,镍钛螺旋推簧推磨牙向远中.结果:磨牙平均移动速度方法一为0.6mm/月,方法二1.5mm/月,方法三1.5mm/月: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方法一为3.4°,方法二8.6°,方法三8.8°:上颌中切牙长轴方法一无变化,方法二2.4°,方法三2.2°;前牙覆盖方法一无变化,方法二增加了2.0mm,方法三增加了1.8mm.结论:三种方法都取得了推磨牙向远中的预期效果,但三者在疗程、磨牙移动速度、磨牙移动的形式以及支抗丧失情况等方面都有区别.

  • J型钩口外支抗正畸推磨牙远移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兆芬;段银钟;周慧霞

    目前,随着拔牙在正畸临床中的比例逐渐降,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方法来提供足够间隙矫治拥挤.其中推磨牙远移,在近期的研究中倍受关注.而其中以J型钩为主要辅助装置进行治疗,目前国内尚未见太多的指导.作者用此方法加强口外支抗推磨牙远移,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