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黄继文

    目的 比较DHS与PFNA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股骨防旋近端髓内钉(PFNA)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每组27例,根据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PFN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小)少于DHS组,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短于DHS组,PFNA组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高于DH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动力髋螺钉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作者:钟贵华

    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DHS)及PFN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估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内江市中医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122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行半髋关节置换组46例,动力髋螺钉固定组(DHS)39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组(PFN)37例,比较各组患者术中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半髋关节置换组、DHS及PFN组术中出血量分别是(270.4±34.2)、(184.2±28.6) mL和(196.5±31.6) mL,半髋关节置换组术中出血量高于DHS及PFN组(P<0.05).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关节置换组、DHS及PFN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6.4±11.2)、(62.9±14.6)min和(80.2±13.1)min,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3.2±1.6)、(22.6±3.9)d和(21.2±4.0)d,关节负重时间分别为(8.9±2.6)、(30.4±6.2)d和(28.6±5.4)d,半髋关节置换组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关节负重时间短于DHS和PFN组(P<0.05),半髋关节置换组、DHS及PFN组植入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20.5%和18.9%,非植入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9%、35.9%和40.5%,半髋关节置换组术后非植入物相关并发症及植入物相关并发症低于DHS和PFN组(P<0.05),半髋关节置换组、DHS及PFN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评分别是(22.6±2.4)、(18.1±2.6)分和(17.8±2.9)分,术后12个月髋关节评分高于DHS和PFN组(P<0.05).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术期安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吴望晟;刘剑;朱显科;刘圣凯;常祺;黄昌林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及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老年人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住解放军第一五零中心医院并以PFNA及DCS治疗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术后随访时间至少1年,共有66例人组,其中32例给予PFNA治疗,34例给予DCS治疗.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AO分型、受伤至住院及受伤至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部分负重时间、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1年内死亡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AO分型、受伤至住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1年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90.76±14.53)min]短于DCS组[(115.67±27.43)min],术中失血量[(239.78±170.54)mL]少于DCS组[(426.96±172.51)mL],部分负重时间PFNA组[(11.96±2.86)d]短于DCS组[(14.68±3.18)d],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Harris髋关节评分中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疼痛评分PFNA组[(38.38±8.78)分]优于DCS组[(32.29±1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小切口、失血量少、生物力学固定等优势,PFNA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粗隆间骨折较好的选择.

  • 防旋髓内钉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隐性失血比较

    作者:王建华;林艳;吴永东;郭鹏程;王有宝;连振刚

    目的 比较防旋髓内钉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隐性失血.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隐性失血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下地负重行走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3/43)明显低于对照组(27.9%,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优于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周生;陈晓生;赖福生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解剖型锁定钢板组50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和PFNA组50例(PFNA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出血量、卧床时间、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优于解剖型锁定钢板组, PFNA组患者预后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解剖型锁定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明显,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 探析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使用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祥杰;谭进红

    目的 在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探析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 2016年1月治的64例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结果 通过给予64例患者3~ 12个月随访后可发现患者载体位置良好且无松动、下沉以及脱位现象,在随访期间出现1例死亡患者,死亡时间为出院后9个月,死亡原因是其他疾病,剩余63例经过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自理能力,优良率为93.75%(60/64);64例患者术后2d VAS评分显著性优于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提升患者预后.

  • 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临床比较

    作者:邹建荣;张敏;冯锡光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8年1月纳入的60例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PFNA,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锁定,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6.67%(P<0.05);研究组的手术、住院、骨折愈合以及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PFNA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肢体功能快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为预后提供保障.

  • 双极半关节置换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邸文飞;钱耀文;刘杰;施松波;郭世方;刘林;何宗儒

    目的:比较并分析不稳定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经双极半关节置换手术及内固定手术两种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 2016年3月甘肃省人民医院采用双极半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各5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2.6±11.2)分明显高于(73.2±10.2)分,疼痛评分(12.9±10.1)明显少于对照组(21.3±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8.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32.00%显著高于观察组,统计学上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率0.00%少于对照组1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手术的风险性较低,且可显著改善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 双极半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张宏伟

    目的:在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双极半关节置换与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将内固定治疗应用到观察组中,将双极半关节置换应用到对照组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中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髋关节活动程度均短于或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的特点,临床价值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比较

    作者:张寿;孔长庚

    、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好,是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适应于骨质疏松性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 DHS和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观察

    作者:蔡永茂

    目的:比较分析DHS(动力髋螺钉)和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DHS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和采用PFNA方法进行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和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PFNA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手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要显著优于DHS组患者( P<0.05)。结论:DHS和PFNA方法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无差异,但使用PFNA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出血量和恢复时间方面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DHS及PFN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叶成;董建文

    目的 对比研究三种不同的代表性方法治疗高龄患者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创伤大小及术后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应用DHS、PFN及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的71例高龄粉碎性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DHS组)、B组(PFN组)和C组(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及术后Harris评分.结果 ①在手术、住院和卧床时间方面,C组与A、B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量方面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功能C组与A、B两组间、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A、B、C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0%、23.8%、21.1%,A、B两组分别有2例和1例行二次手术.结论 长柄双动股骨头置换手术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作者:辛泽团;牛涛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老年骨质疏松病人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方法: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Evans-Jensen Ⅱ A、Ⅱ B、Ⅲ型骨折17例.年龄大96岁,小63岁,平均75岁.男性6人,女性11人.结果:17例术后随访2~18个月,平均13个月.按Harris评分系统临床疗效为优(90~100分)10例,良(80~89分)7例.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作者:谢子龙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结合术后中医3期辨证施治、中药熏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结合术后常规康复锻炼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具有疗效确切、骨折愈合良好的临床效果.

  • 股骨头置换在老年人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作者:刘焯敏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份至2013年1月收治的年龄超过70岁的6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下床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时间等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优越( P<0.05)。治疗后Harris评分分别为(88.6±2.5)分和(72.5±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鲜成树;王科学;吴勇刚;赖国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firotatioll,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BHR)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闻骨折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车12月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病人共96例,其中PFNA内固定术组8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组80例.比较两组病例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髓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情况.[结果]人工关节置换组比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离床活动时间短,术中输血量少(P(0.01).内固定组术后制动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于人工关节置换组(P<0.05).BHR组50例达到优级,20例达到良,优良率87.5%:PFNA组36例达到优级,20侧达到良,优良率70%;术后1年髋关节改良Harris评分BHR组优良率高于予PFNA组(P<0.05).[结论]BHR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好,是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适应于骨质疏松性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