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娠晚期血清25羟维生素 D3与胰岛素抵抗及骨代谢相关研究

    作者:黄文卿;范玲;刘韬;张巍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yvitaminD3,25-(OH)D3]对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IR)及骨代谢影响。方法60例妊娠晚期妇女,排除高血压、肝肾疾病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除外]。检测血清25-(OH)D3、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碱性磷酸酶( 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 , BALP )、钙( Ca )及磷( P )水平。结果25-( OH ) D3水平中位数为29.30 nmol/L,处于不足状态。与FBG[(4.51±0.54)mmol/L]、FINS(中位数为12.88 mU/L)、IR(中位数为2.68)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379,P=0.004;r=-0.351,P=0.008;r=-0.321,P=0.016);与PTH(中位数为31.22 pg/ml)、BALP[(26.71±10.37)μg/L]也呈负相关关系(r=-0.525,P=0.000;r=-0.373, P=0.004);与血Ca[(2.14±0.10)mmol/L]、血P(中位数为1.41 mmol/L)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根据有无GDM进行分组,GDM组血清25-( OH) D3(中位数为25.02 nmol/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中位数为31.74 nmol/L)(Z=-2.317,P=0.021);GDM组FBG[(4.77±0.63)mmol/L]、FINS(中位数为17.47 mU/L)、IR(中位数为3.27)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2;P=0.002;P=0.011);BALP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42)。两组血清中PTH、Ca以及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25-( OH) D3水平与IR呈负相关,且处于不足状态;其中GDM妇女25-( OH) D3水平又明显低于非GDM妇女;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同时也导致了妊娠晚期妇女骨代谢改变。

  • 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和25-羟维生素D3临床方法的建立

    作者:禹松林;韩建华;张江涛;张殿喜;陈雨;程倩;苏薇;邱玲

    目的 建立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UPLC/MS/MS)方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25(OH)D2]和25羟维生素D3 [25(OH) D3],以用于常规临床实验室评价维生素D含量.方法 方法学建立及评价.2013年5月至8月征集的500名北京健康志愿者,采集血清用于建立参考区间.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25 (OH) D2-D3和25 (OH) D3-D3作内标,首先用硫酸锌溶液和甲醇溶液沉淀血清蛋白、正己烷震荡提取、离心后吸取上清液、氮气挥干,再用流动相重组,应用ID-UPLC/MS/MS技术分析;质谱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离子化的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25(OH) D2和25(OH)D3定量离子通道选择质荷比(m/z)分别为413.3→395.3和401.4→383.4;内标25(OH) D2-D3和25 (OH) D3-D3离子通道m/z分别为416.3→398.3和404.4→386.4.以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结合稳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建立ID-UPLC/MS/MS法快速测定25(OH)D2和25(OH)D3的方法.用含4个水平25(OH)D3的混合人血和3个水平25 (OH) D2和25(OH)D3的质控品进行3次重复分析,每次每种样本重复分析3份,以考察方法的精密度,同时评价血清样本添加不同浓度标准品的加样回收率.初步建立北京人群血清25(OH)D参考范围,亚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用ID-UPLC/MS/MS法在本实验条件下可同时快速检测血清25(OH)D2和25(OH) D3,分析时间仅4.5min,特异性高,未见明显干扰因素.25(OH)D2[或25 (OH) D3]/内标峰面积比与对应的浓度线性相关系数>0.999,25(OH) D2批内和总变异分别为1.89% ~4.19%和2.58% ~ 7.90%,25(OH)D3批内和总变异分别为1.51%~2.86%和1.89% ~ 3.26%.25(OH) D2和25 (OH) D3三次试验的加样回收率范围为98.12% ~103.11%和98.00% ~ 103.40%.25 (OH) D2和25 (OH) D3检测限(LOD)均为0.39 ng/ml,定量限(LOQ)分别为1.25 ng/ml和1 ng/m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ID-UPLC/MS/MS同时测定血清25 (OH) D2和25(OH) D3的方法,该法可应用于常规临床实验室评价维生素D含量.

  • 10种市售总25-羟基维生素D免疫检测系统测定偏差评价

    作者:邹迎曙;王军;孙京昇

    目的 评价10种25-羟基维生素D[25(OH)D]免疫检测系统的测定偏差.方法 本研究属于方法学比对.先选用含有不同25 (OH)D类型的4浓度水平的人血清标准物质SRM972a,应用本室建立的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LC/MS/MS)和迈瑞、新产业、迈克、科美、雅培、西门子、罗氏、梅里埃8个厂家的10种标记免疫检测系统共同测定,利用Excel软件计算测量值和标准物质标示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再选用2支含不同浓度水平25(OH)D3的临床血清样本进行共同测定,利用Excel软件计算免疫检测系统测量值和ID-LC/MS/MS测量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对各免疫检测系统测定偏差结果进行评价,要求免疫检测系统相对偏差不大于10%,同时简要分析各检测系统分析特异性.结果 通过对血清25(OH)D标准物质测试,自建ID-LC/MS/MS测量结果和标准物质标示值接近,测量偏差在1.6% ~2.8%,各免疫检测系统对不同类型25(OH)D成分的检测能力有差别,有8个检测系统对高含量25(OH)D3标准物质(水平1)测量偏差较小(1.5%~3.5%),但只有2个免疫检测系统对高含量25(OH) D2标准物质(水平3)测量偏差较小(3.6%~3.7%),5个免疫检测系统对高含量3-epi-25(OH)D3标准物质(水平4)测量偏差较小(-0.3% ~9.0%).总体而言检测系统7表现出较小的测定偏差,对25 (OH) D2、25 (OH) D3和无活性异构体3-epi-25 (OH) D3有较好的分析特异性.对2支25(OH)D3血清临床样本的测试显示,与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量结果相比,免疫检测系统高值样本检测时测定偏差较小.结论 不同免疫检测系统对25(OH)D检测结果与ID-LC/MS/MS相比,测量偏差的差异较大.各25 (OH)D免疫检测的特异性检测能力,尤其是对25(OH)D2和25(OH)D3的等效识别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 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脉压指数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关系

    作者:孙芳;苗懿德;褚琳;冯静才;陈陵霞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471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计算夜间PPI,按夜间PPI水平分为2组:低水平组(241例)PPI<0.46,高水平组(230例)PPI≥0.46,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钙和血磷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较2组各指标及夜间PPI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TC、TG、LDL-C、HDL-C、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肌酐、血钙、血磷及降压药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高于高水平组[(38.47±20.20)nmol/L vs (34.18±12.78)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低水平组比较,高水平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缺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夜间PPI与25羟维生素D3和年龄独立相关.结论 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中,低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3可能是PPI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关系

    作者:郏蓉;苗懿德;陈陵霞;刘杰;褚琳;魏雅楠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4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分为IMT正常组84例,IMT增厚组90例;又根据颈动脉有无狭窄分为颈动脉无狭窄组141例,颈动脉狭窄组33例.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OH)D3水平.超声检测及计算IMT及狭窄情况.结果 IMT增厚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IMT正常组(P<0.05);颈动脉狭窄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颈动脉无狭窄组,空腹血糖、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无狭窄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大值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5(OH)D3呈负相关(P<0.05),与尿酸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与25(OH)D3、尿酸独立相关.结论 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水平血清25(OH)D3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和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观察研究

    作者:王丽君;郭永涛;尚进;孙成梅;郭建一;程谦涛;胡伟

    目的 探讨血尿酸和25-羟维生素D3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106例(帕金森病组),并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4例(对照组).收集所有参加者年龄、性别、血尿酸、血清25-羟维生素D3等基线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帕金森病组血尿酸和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4±105.02)μmol/L vs(304.11±79.31)μmol/L,P=0.002;(27.14±6.45)μg/L vs (36.96±11.62)μg/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4,95%cI:1.001~1.081,P=0.028)、血尿酸(OR=0.996,95%cI:0.992~1.000,P=0.001)、25-羟维生素Da(OR=0.890,95%CI:0.852~0.929,P=0.000)与帕金森病显著相关.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降低,高水平的血尿酸、血清25-羟维生素D3很可能是帕金森病保护因素.

  • 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作用研究

    作者:施丹;史晓;李富龙;任江波;顾丽君

    目的 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OQOLS)评分及骨代谢等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和运动疗法组,基础治疗组予钙剂加活性维生素D的治疗,运动疗法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行健骨操,两组疗程均为9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QOLS量表评分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基础治疗组(33例)治疗后25-羟基维生素D[25(OH)D]较治疗前升高,运动疗法组(29例)治疗后25(OH)D较治疗前升高(61.2±11.1)mmol/L与(48.1±26.2)mmol/L(P<0.01),其中运动疗法组较基础治疗组升高明显(P<0.05).同时两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治疗前后OQOLS量表比较,除运动疗法组躯体活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治疗和运动疗法均可升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25(OH)D和降低BALP,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田庆显;黄公怡

    目的 检测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取出生24 h内的小鼠30只,无菌条件下取出颅骨,应用酶消化法进行成骨细胞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1,25(OH)2Ds(10-8、10-9、10-11 mol/L),应用四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成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小鼠成骨细胞在1,25(OH)2D3处理的24、48、72 h,10-8、10-9mol/L组与对照组吸光度(A)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11mol/L组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OH)2D3作用下小鼠成骨细胞S期(8.00±1.42)、G2-M期(7.70±0.67)的细胞减少,G1期(84.30±1.90)细胞增加. 结论 1,25(OH)2D3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 骨质疏松基础防治措施对老年人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和下肢肌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青;朱汉民

    目的 探讨我国骨质疏松基础防治措施对老年人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下肢肌力和平衡功能影响的现状.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国内16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1026例65岁以上患者进行每日奶制品摄人、日照、运动、服用钙剂、普通维生素D等情况调查;测定血25(OH)D水平,下肢肌力和平衡功能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42.0%(430例)老年人奶制品摄人不足;日照平均时间(1.2±0.8)h/d;锻炼平均时间(1.2±0.7)h/d;37.7%(387例)选择补充普通维生素D加钙剂;36.8%(278例)选择补充钙剂.受试者25(OH)D水平小于50nmol/L占77.2%(792例);50~75 nmol/L占16.7%(171例);6.1%(63例)受试者25(OH)D水平>75 nmol/L.跌倒高风险检出率起立行走测试(TUG)、站起测试(CRT)、走直线步态测试(TGT)分别为48.7%(474/973)、64.6%(624/966)、63.6%(614/966).TUG、CRT、TGT测试结果表明,25(OH)D水平与老年人跌倒风险呈正相关. 结论 在老年人群中奶制品摄入、日照、钙剂及维生素D补充仍显不足;25(OH)D<50 nmol/L者跌倒高风险明显高于≥50 nmol/L者,老年人肌力和平衡功能力下降与体内25(OH)D水平相关;坚持锻炼可增加老年人下肢的肌力和平衡功能,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 妊娠早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研究

    作者:陈龙丁;牛建民;周宇恒;段冬梅;徐惠锟;麦彩园;侯明敏;梁萌梦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3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孕妇1768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妊娠6~13周登记入组,入组时检测糖脂代谢指标和血清25[OH]D3水平,妊娠24~28周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妊娠早期空腹血糖(FBG)及OGTT结果,分为GDM组[n=350,年龄(29±5)岁]和正常孕妇组[n=1418,年龄(29±4)岁],比较两组间妊娠早期血清25[OH]D3水平和糖脂代谢指标;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GDM组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t=5.913,P<0.05);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2,P>0.05);GDM组妊娠早期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t=17.936,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孕前BMI呈负相关(r=-0.867、-0.133、-0.244,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GDM发病相关,校正孕前BMI、TG、LDL-C、FBG和HOMA-IR的影响因素后,血清25[OH]D3水平仍与GDM发病相关,是GDM独立危险因素,其缺乏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是不缺乏者的1.669倍(比值比1.669,95%可信区间:1.460~1.912,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妊娠早期血清25[OH]D3小于28.2 nmol/L时,预测GDM发病的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83.7%。结论 GDM孕妇妊娠早期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妊娠早期维生素D缺乏与GDM发病相关;血清25[OH]D3水平可能与妊娠早期糖脂代谢异常有关;妊娠早期25[OH]D3水平小于28.2 nmol/L对GDM发病具有预测意义。

  •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作者:胡丹丹;马祎喆;龚颖芸;周莉;张凡;付真真;马帅;叶静雅;贾珏;周红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肝脏脂肪含量(LFC)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至2018年秋冬季节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382例,按照普通B超诊断是否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n=242,男130例,女112例)与不合并NAFLD组(n=140,男78例,女62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并且选取其中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至少半年,糖化血红蛋白<7.5%的141例患者(男82例,女59例),进行肝脏超声脂肪定量检查,使用NIH image软件测量肝肾回声比值计算LFC.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25-羟维生素D3与LFC、体质指数(BMI)、腰围、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25-羟维生素D3、HOMA-IR与LFC之间的关系.结果 (1)T2DM患者合并NAFLD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无NAF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1±21)比(42±17)nmol/L,t=4.60,P<0.05];(2)经过校正年龄、病程、BMI、腰围、血脂后,141例T2DM患者中LFC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呈负相关(r=-0.272,P=0.005);(3)对T2DM患者HOMA-IR进行四分位分层,在胰岛素抵抗程度严重时,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LFC呈负相关(r=-0.499,P=0.003),且将BMI、腰围进行校正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LFC仍呈负相关(r=-0.463,P=0.008).结论 T2DM合并LFC含量较高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无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严重(HOMA-IR>2.30)的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LFC呈负相关.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作者:杨艳;田浩明;李蓬秋;张学军;包明晶;吴冀川;鲜杨;张磊

    目的 评估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维生素D血症发生率,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入选2008年4至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7例(糖尿病组),其中男57例,女40例,年龄(52±10)岁.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9名为对照组,其中男40名,女29名,年龄(50±11)岁.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2组参试者空腹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根据25-羟维生素D3是否<37.5 nmol/L将糖尿病组分为低25-羟维生素D3亚组(n=61)和非低25-羟维生素D3亚组(n=36),比较糖化血红蛋白、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葡萄糖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6±19)nmol/L vs(80±26)nmol/L,t=-13.00,P<0.01].糖尿病组低25-羟维生素D3的发生率为62.9%(61/97).与非低25-羟维生素D3亚组比较,低25-羟维生素D3亚组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曲线下面积较高[(10.1±3.0)% vs (7.7±2.6)%,(32±7)h·mmol-1·L-1 vs (25±7)h·mmol-1·L-1,t值分别为4.44、4.45,均P<0.01],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较低[21±16 vs 75±64,1.9±1.9 vs 8.3±7.7,(30±21)h·mU-1·L-1vs(104±80)h·mU-1·L-1,t值分别为-5.68、-6.81、-7.69,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25-羟维生素D3独立正相关(t值分别为2.21、4.67,均P<0.01).结论部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25-羟维生素D3缺乏,缺乏程度与血糖升高程度有关;25-羟维生素D3缺乏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和总体胰岛素分泌下降有关.

  • 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院内感染的关系研究

    作者:梅英姿;陈道桢;周勤;余仁强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生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治疗的出生胎龄<32周的24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其分为院内感染组(n=63)与对照组(n=183).对于院内感染组早产儿,根据其感染类型,进一步分为败血症亚组(n=27)与其他感染亚组(n=36).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OH) VitD]水平.对院内感染组与对照组、不同亚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VitD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分别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获得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批文号:2013-01-1015-01).结果 ①院内感染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出生季节、母亲分娩方式构成比,母亲年龄、早孕期人体质量指数(BMI)、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这246例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为45.5%(112/246),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5.6%(63/246).院内感染组和对照组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VitD浓度及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败血症亚组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 (OH) VitD浓度为28.1 nmol/L(23.5~34.1 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7 nmol/L(25.3~~45.4) nmol/L,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1,P=0.044).败血症亚组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为70.4%(1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2%(79/183),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6.995,P=0.008).其他感染亚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 VitD浓度及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 (OH) VitD水平可能与院内感染发生率无相关性.维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发生率.因为本研究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小,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VitD水平与院内感染的关系,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肺腺癌细胞株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姜淑娟;王英田;白雪丽;李怀臣;陈方方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VitD3]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等方法观察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生长、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基因和调控凋亡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 μmol/L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A549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1 μmol/L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作用后A549细胞G1期比例由59.7%增加至73.2%,P=0.001;S期比例由26.4%降至21.1%,P=0.018;细胞凋亡率由2.6%增至7.2%,P=0.015;可明显上调Fas/FasL的表达量,下调bcl-2表达量;可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量由0.762减至0.207,P=0.001;同时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的表达量由0.642减至0.129,P=0.002.但较低浓度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上述作用不明显.结论:1 μmol/L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肺腺癌作用.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3微生物转化液中骨化二醇含量

    作者:谢洪兵;曾志刚;翟龙飞

    目的 快速准确地测定维生素D3微生物转化液中骨化二醇的含量.方法 采用依利特Hypersil C1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5∶ 15),流速2.0 mL·min-1,柱温50℃,检测波长26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 骨化二醇在10.1~2 020 μ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定量限0.6 ng,检出限0.3 n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6%(RSD1.44%,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VD3微生物转化生产中定量骨化二醇的要求.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浆25羟维生素D3和骨钙素相关分析

    作者:刘凯宁;孟焕新;唐晓琳;徐莉;张立;陈智滨;释栋;冯向辉;路瑞芳

    目的:探讨血浆25羟维生素D3(250HD3)、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的关系.方法:选取34例AgP患者和29例牙周健康者,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250HD3和OCN,全自动血生化仪分析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ate aminotransferase,AST),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分析各组血浆250HD3和OCN的相关性.结果:AgP患者血浆250HD3的水平为8.65μg/L,高于健康对照者(3.10μg/L,P<0.01);AgP患者血浆OCN的水平(1.0μg/L)高于健康对照者(0.8μg/L,P=0.028);AgP患者血清AST水平为20.0 U/L,低于健康对照者(23.0U/L,P=0.049).血浆250HD3和OCN水平在AgP患者和健康者中均未发现相关关系(r=0.271,P=0.12;r=-0.356,P=0.58).结论:AgP患者血浆250HD3和OCN水平未见相关,其升高可能与牙周炎有关.

  • 外周血sFlt-1、PlGF、25-羟基维生素D、D-二聚体、vWF及P-选择素等指标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

    作者:何雪仪;王晨虹

    目的:分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25-羟基维生素D(25-OH-VD)、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P-选择素在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早期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1081例妊娠10~13+6周的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发生子痫前期者为病例组(50例),同期无妊娠并发症以及合并症的正常妊娠妇女3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sFlt-1、PlGF、25-OH-VD、D-二聚体、vWF及P-选择素的浓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这6个生化指标预测PE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①病例组外周血sFlt-1、D-二聚体、vWF及P-选择素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lGF及25-OH-VD平均值病例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OC曲线结果显示,sFlt-1、PlGF、25-OH-VD、D-二聚体、vWF及P-选择素的中位数倍数(MoM)之和预测子痫前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78%)和特异度(100%)。结论:妊娠早期联合检测外周血sFlt-1、PlGF、25-OH-VD、D-二聚体、vWF及P-选择素多项生物学指标联合能提高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 绝经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血清性激素及25-羟胆钙化醇水平变化研究

    作者:顾欢欢;李斐;张照环;杨月嫦;高博;尚辰勇;庄建华

    目的 探讨女性绝经后血清性激素和25-羟胆钙化醇[25-(OH)-D3]表达变化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共63例50~80岁绝经后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黄体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和25-(OH)-D3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年龄与雌二醇、雌二醇与25-(OH)-D3之间的关联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疾病危险因素.结果 BPPV组患者血清雌二醇[15.67(10.96,22.15) pg/ml]和25-(OH)-D3[(24.24±1.05) n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雌二醇:31.78(25.60,39.50) pg/ml,25-(OH)-D3:(27.62±0.76) ng/ml],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768,P=0.000;t=-2.605,P=0.010),而黄体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两组受试者血清雌二醇与25-(OH)-D3水平无关联性;但对照组年龄与血清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rs=-0.263,P=0.038),BPPV组二者则无关联性.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女性血清雌二醇和25-(OH)-D3水平降低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雌二醇和25-(OH)-D3水平降低可能是女性绝经后罹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危险因素.

  • 成人哮喘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功能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曾繁睿;张令晖;沙杭;刘勇谋;吴娟

    目的:探讨成人哮喘患者血清维生素D(Vit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62例,其中轻、中及重度组分别为6、13及4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8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用肺功能仪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大呼气量(FEV1),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大呼气率(FEV1/FVC%)。观察哮喘组不同性别及各亚组轻、中及重度组的病史、年龄、身高等一般情况差异及VitD水平。分析哮喘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含量差异,哮喘组和其3个亚组血清25(OH)D含量与FEV1%pred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不同性别和轻、中、重度组间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病程长于女性(P<0.05)。哮喘组血清25(OH)D [(29.69±20.45)]nmol/L低于对照组[(75.16±4.06)]nmol/L(P<0.05);重度组血清25(OH)D低于轻、中度组(P<0.05);哮喘组及其3个亚组25(OH)D与FEV1%pre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普遍存在VitD缺乏现象,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25(OH)D低水平与其严重性有关,与其肺功能呈正相关。

  • 维生素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铁代谢的影响

    作者:刘志平;张金华;王湘宁;徐莹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血清铁(SI)、铁蛋白(SF)及铁调素(Hepc)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单纯性NAFLD患者186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3≤20μg/L,115例,]和非缺乏组(71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I、SF及Hepc水平;分析25(OH)D3与SI、SF、Hepc及HOMA-I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BMI、FINS、SF、Hepc水平及HOMA-IR均高于非缺乏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SF(r=-0.328)、Hepc(r=-0.314)及HOMA-IR(r=-0.293)呈弱负相关(P<0.05).结论 维生素D水平下降增加了NAFDL患者体内铁负荷,加重了胰岛素抵抗.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